紅包的數量比村民多,這主要是爲了防止人數出現差異。萬一有其他人慘雜進來,到時候紅包的數量不夠用,那就太尷尬了。
牛小強笑盈盈的對攔路的村民拱手作揖:“各位爺爺奶奶、伯伯嬸子、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們,很感謝大家今天來給我捧場,爲了表達我的謝意,我特地爲大家準備了紅包,保證每個人都有,爲了避免受傷,大家不要爭搶,排好隊過來領紅包就行了。”
村民們都是熟面孔,大家聽到這話紛紛喜笑顏開,按照輩分排好隊,依次來到牛小強面前領紅包。
牛小強給村民們準備的紅包全都一樣,沒有大小之分,每一個紅包裡面全都裝着六十六塊六毛錢。這個數目放在凹山已經算是相當大的手筆了。
當然了,牛家村的村民如今都過得很富裕,只有少數幾個孤寡老人相對困難一些。
不過牛小強已經吩咐牛鮮花成立牛氏宗族基金會了,開了年之後牛家村的孤寡老人就能得到基金會的幫助,確保他們可以安享晚年。
這個消息早就傳開了,因此村民們全都很認可牛小強,今天來攔路的主要目的是幫忙撐場子,而不是本着紅包來的。
由於大家都很遵守秩序,因此紅包發放的速度非常快,短短几分鐘之後,整個牛家村的一百多號村民就都拿到了紅包。
隨後牛小強又從後備箱裡搬出整箱的香菸盒喜糖,跟充當伴郎的保鏢一起,又給所有的村民發了一圈。
香菸盒喜糖發完後,牛小強再次對衆人作揖,然後纔回到了車裡。
村民們全都讓開道路,說着一些祝福的話,歡送着牛小強的接親車隊繼續前行。
車子一路暢通無阻,徑直開到了牛小強家的門口。
新郎去女方家接親的時候有人堵門,但當新郎官接新娘子進家門的時候那就絕對不能堵門了,誰要是敢堵門,誰就等着捱揍吧。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雖然沒人堵門,但規矩還是有的。
牛小強的婚車剛停下,老爸牛大壯就被衆人推搡着來到了車門跟前。他的胸前戴着大紅花,臉上塗抹了腮紅,不知道的還以爲他這是中了狀元,準備去遊街呢。
四叔也跟牛大壯一樣的打扮,他苦笑着站在牛大壯的身後。
牛小強剛打開車門,就聽有人嚷嚷道:“牛老四,你還傻站着幹嘛?趕緊去背侄媳婦啊?”
公公和叔叔背媳婦這個傳統凹山本來是沒有的,是最近兩年才從外面傳進來的。
在衆人的嚷嚷聲中,牛小強的四叔只能硬着頭皮走到車門邊,一臉尷尬的看着牛小強:“小強,你看……?”
牛小強哈忍不住笑了笑,下車後讓開了位置:“四叔,你還是趕緊被侄媳婦背下車吧,否則跟大家可就沒辦法交代啊。”
伴娘團已經下車,紛紛圍攏過來。
在伴娘們的幫助下,王小霜總算是腳不沾地的爬到了牛老四的背上。
圍觀的人羣立即轟然叫好,牛老四被臊得不行,低着頭揹着王小霜快步前行,很快就走進了客廳。
到了客廳他立即扭頭去看牛大壯:“接下來該輪到你了。”
牛大壯從未乾過這個,雖然他也跟自己的四弟一樣感到尷尬,但此刻也只能硬着頭皮上了。
兄弟兩人很快就完成了移交王小霜的工作,隨後牛大壯揹着王小霜一路上到了三樓。
牛小強和王小霜的婚房還是他們原來住的屋子,昨天下午就已經被重新佈置了一番,看上去充滿了結婚的喜慶氣息。
牛大壯把王小霜放在了鋪着紅牀單的牀上,這才徹底鬆了一口氣。
牛小強也跟了上來,他還沒來得及說老爸辛苦了,就被衆人推到了牀前,又被大家好好的折騰了一番。
牛小強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即便如此,有些節目也還是讓他感到爲難。
爲了儘快脫離苦海,牛小強最終一咬牙,豁出去不要臉,這才完成了鬧婚房這個環節。
他還沒來得喘口氣,牛冬香就一臉怪笑的湊到跟前,低聲道:“聽說晚上還要鬧洞房,你可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喲。”
牛小強的臉色瞬間凝固住,心裡哀嘆道:結個婚咋就這麼難呢?咋就這麼折磨人呢?話說我到底是在結婚還是在被人折騰啊?
他剛想到這裡,老媽孫梅就笑盈盈的招呼大家道:“各位,馬上就要開席了,大家趕緊下樓落座吧,免得錯過了開席的吉時。”
衆人聞言魚貫下樓,和快屋子裡就只剩下了牛小強和王小霜,以及伴娘團的成員們。
王小霜剛纔也被折騰得不輕,一看大家離開,她趕忙伸手從禮服裡面掏出了一個枕頭、兩個橘子、若干花生何棗子,此外還解開了跟牛小強綁在一起的一條紅繩子。
牛小強也不含糊,他也顧不上丟人了,立馬伸手從襠部拿出了一根香蕉和兩個煮熟的雞蛋,此外還從口袋裡掏出了三十多個計生用品。
這些東西都是在剛纔的環節中被衆人“友情提供”的,然後又在衆人的“提醒”下,被牛小強和王小霜放在某些部位的。
具體來說就是男女雙方“互相幫助”,你幫我塞東西,我幫你塞東西。
國內的婚禮有很多習俗都不堪入目,牛小強和王小霜雖然很不情願,但在衆人的“監督”下,他們也只能隨大流了。
牛小強把衣服整理好,大姐幫他把戴在腦袋上的一頂綠帽子也給取了下來。隨後二姐端來了一盆熱水,三姐拿來了一條新毛巾。
四姐牛冬香已經帶着伴娘團去了二樓,安排她們入席。
伴娘團的成員們衣服穿的比較少,由於擔心她們受凍,同時也擔心她們被別人騷擾,因此她們纔會被特地安排在二樓的家中吃席。
至於其他人,包括牛大壯和孫梅在內,他們都是在大門口臨時搭建起來的涼棚裡吃席的。
即便是市裡的其他客人,比如說吳萍,也同樣要在外面的涼棚下面吃酒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