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昭都之事

午時後,沈煜和顧瑾縱馬離開了江城關,倆人停留昭都城外五里亭內小憩。

倏然,遠方萬蹄齊發,戰鞭敲打着馬腹,戰馬嘶吼徹天,數千輕騎在煙雲滾滾裡逐漸隱現。

大楚歷代君上皆有旨,鎮守州境的軍隊無召令不得進王城,否則一律視爲謀逆,格殺勿論。

這一支輕騎的行軍速度極快,騎兵更是一身輕戎裝,動作靈活。不稍片刻,就過了好幾里路。

沈煜閉眸靜聲坐在亭內,桌邊竹爐上烹煮着茶水,風動帷幕,蕩起清雅茶香。顧瑾彎腰捧杯沏茶,一隻骨節分明白皙的手便悠悠接過遞來的紫砂茶杯,他微眯着眼在鼻端一嗅,就送往嘴邊輕泯了一小口,片片嫩葉,猶如雀舌,色澤墨綠。茶霧繚繞下,端茶指尖的周邊早已微弱閃現一圈金色靈流,憑着極好聽力,沈煜能感覺到領頭人翻身下馬,往亭內走來。

當人掀開帷幕時,寒光一閃,劍尖己抵其喉。沈煜持劍手腕輕轉,乘機挑開來者臉上面具,那人倒也不躲,一副任君奈何模樣。

面具落地,來的卻是個熟人。

留守潭州府的管家周叔。

沈煜長劍入鞘,一時不解:“周叔,怎麼會是你。”

周叔拱手問:“公子,不是您發了諭令讓我火速帶兵趕往王城嗎?”

“我何時發過諭令。”

不對,這根本不對。他從未發過諭令回潭州,州境守將無召令不得調兵回王城,他鎮守多年又怎會不知。

可當周叔把金漆密封呈上,他卻是明白了。信裡明寫着“速帶輕騎前往王城,八日後城外五里亭會面,沈煜字。”

字體如出一撤,更是印上了他潭州主帥的兵符調令,金漆密封又是平南府纔有的特識。甚至於沈煜幾日的腳程都瞭如指掌,料定他會在五里亭小憩,也知道周叔一定能在八日內趕到。

顧瑾微微欠身示意後,便問:“周叔,您調了多少輕騎來此?”

周叔頓了頓:“全部。”

潭州城駐紮約有五千輕騎,分別把守三道關口,這樣一調動,那豈不是關口空虛,若北狄一舉發兵,怕是……

可週叔手裡的金漆密封未假,帥印未假,連字體也難分真假,關口守將怕是也收到了一樣的密封,故未曾多想便調集了兵力。

好一齣偷天換日,調虎離山。

能仿他的筆跡如此逼真,能取到潭州軍的帥印,還能截下平南府特有的金漆密封,幾乎是步步爲營,毫無算漏。

沈煜臉色微沉,他眯着眼,眸內冷光乍現。

“周叔,你聽我說,我從未發過手諭,密信是假的,我們中計入局了。”

好手段,好深的謀略,無孔不入。此計一成,平南整府殲滅,又能順勢打下潭州,長驅大楚境內。一切方向都指向北狄,只是他與北狄交手多年,這羣胡蠻子真的有這種手段嗎,答案太難下定論。

他道:“周叔,你同阿瑾帶着人馬速回潭州,府上怕是有奸細,讓將士提高警惕巡城,待我歸來。”

平南王世子私自帶兵回昭都,潭州又同時出事,那當真就是退無可退,一旦入君上耳,平南府謀逆二字就坐實了。

顧瑾道:“我不走。公子,我陪着你總歸安心些。”

周叔跪在地上:“請公子恕罪,此次是我一手犯下大罪,連累了公子。”

其實豈止是連累,稍不留意,平南滿府就是謀逆,死無葬身之所。

沈煜攥緊那金漆信封,抿緊嘴角。如今君上雖精國事,卻蓋不住疑心重。平南府是太祖嫡系血脈,世代鎮守邊境,功高蓋主,早就是眼中釘肉中刺,欲拔之後快。這歷代君上怕是想法都相似,自己的子孫漸趨沒落,卻瞧着同是太祖脈的平南府一代人又一代人接過帥印,大殺四方。這坊間相傳的君臣和美早已是愰子,賢君良將的表面罷了。

亭內一片靜默,轉眼間,太陽光照影略有傾斜,午時已過,城門方向一個穿着宮內太監服的身影騎着馬向前跑來,他尖細的聲音伴着風擴散。

“聖旨到,請各位大人接旨。”

那太監手腳利落的很,片刻便至眼前,他大聲喊:“君上有令,請世子殿下進宮一敘。其餘人等一律在五里亭候令,不得有誤。”

“臣得令。”

沈煜起身出亭,繞開打結的馬繩,就和這傳旨的小太監回了宮,顧瑾一衆人聽令留在了五里亭。

她望着沈煜遠去的背影,眼神變得撲朔繚亂。

微風輕起,暖色冉冉,遠處沈公子的白袍擺邊在馬上肆虐,捲起層層波浪,束髮玉帶同幾縷長髮飄逸,在漫天碎碎金光下,世家公子舉手投足的文雅不變,又添了幾分風流倜儻的氣息。

顧瑾在亭內越是徘徊不定,手腳鑽心的冷,時間彷彿與她在作對,過的慢極了,焦急和擔心涌出心頭。周遭喧囂得很,唯令她心牽卻不在身邊。

她素來聰慧,又跟在沈煜身邊多年。自然是想透了這前因後果,剛剛來宣旨的人穿着正紅太監服,應是君上近侍。這樣一來,平南王世子私下帶兵回王城的消息肯定早入了君上的耳。

顧瑾思緒飛逝,腦中滾過許多念頭,頓時,就感覺自己身處冰窖谷。

一切都像已經套好的圈,牢牢的鎖住他,這一次他該如何是好。君上猜忌於他,又怎會放過這般機會。平南府命脈繫於他之身,誰又能幫他。

顧瑾倚着欄杆前望,五里亭至昭都城門前的路平坦開闊,足以容納數人數騎並肩奔騰,可她陪在沈煜身邊這些年,卻極少瞧見他與人並肩而行,他從來都是一人一騎,隻身孤影又一馬當先。

千山墜,飛鳥逝,那一扇城門始終不見開。

人世光陰皆如花上露,她只能一直等着,從日坐中景到餘暉將盡。

直至歸鳥眷林中,鳴起長長囀音,緊閉的城門口終於傳來聲響。

厚重城門在夕陽的光影下顯得孤寂,一人策馬疾行而出,滿天霞光落在了他身上。沈煜回來了,他不再着平日貫穿的修士白袍,而是一襲金線滾邊的月白錦衫,他的墨瞳深沉如夜,眸光不顯,臉上沒有一絲表情,平淡得就像風過無痕的湖面。

沒有人也不會有人知道這半日君上和他說過些什麼。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其實廟堂不高,江湖也不遠,你我皆在其中。

行至五里亭的沈煜並未下馬,他只是扯住繮繩,大聲呼喊:“潭州有變,爾等與我速回。”話落,他便雙腿發力一蹬馬腹,縱馬疾馳。

他的一舉一動落在顧瑾眼中前後儼然不同。縱然他一句話沒說,就像從未發生過什麼,一切都擺平了。可顧瑾曉得,不是的,必然是發生了什麼,讓他不能說,不能表達,甚至不能透露出分毫。

第四章潭州有女第三章伏羲幻境第一章 司虞其人第七章昭都之事第七章昭都之事第六章殺機初現第六章殺機初現第二章重華大會第二章重華大會第八章昔我往矣第四章潭州有女第四章潭州有女第六章殺機初現第二章重華大會第四章潭州有女第一章 司虞其人第五章十里長街第四章潭州有女第一章 司虞其人第二章重華大會第七章昭都之事第三章伏羲幻境第七章昭都之事第六章殺機初現第六章殺機初現第二章重華大會第一章 司虞其人第四章潭州有女第四章潭州有女第一章 司虞其人第八章昔我往矣第一章 司虞其人第七章昭都之事第四章潭州有女第四章潭州有女第八章昔我往矣第五章十里長街第一章 司虞其人第三章伏羲幻境第七章昭都之事第八章昔我往矣第三章伏羲幻境第八章昔我往矣第五章十里長街第六章殺機初現第七章昭都之事第七章昭都之事第八章昔我往矣第五章十里長街第四章潭州有女第四章潭州有女第六章殺機初現第四章潭州有女第二章重華大會第三章伏羲幻境第三章伏羲幻境第八章昔我往矣第八章昔我往矣第六章殺機初現第七章昭都之事第七章昭都之事第二章重華大會第四章潭州有女第七章昭都之事第一章 司虞其人第五章十里長街第五章十里長街第七章昭都之事第一章 司虞其人第一章 司虞其人第一章 司虞其人第三章伏羲幻境第五章十里長街第四章潭州有女第七章昭都之事第三章伏羲幻境第八章昔我往矣第八章昔我往矣第一章 司虞其人第八章昔我往矣第六章殺機初現第八章昔我往矣第四章潭州有女第八章昔我往矣第三章伏羲幻境第六章殺機初現第四章潭州有女第二章重華大會第一章 司虞其人第八章昔我往矣第四章潭州有女
第四章潭州有女第三章伏羲幻境第一章 司虞其人第七章昭都之事第七章昭都之事第六章殺機初現第六章殺機初現第二章重華大會第二章重華大會第八章昔我往矣第四章潭州有女第四章潭州有女第六章殺機初現第二章重華大會第四章潭州有女第一章 司虞其人第五章十里長街第四章潭州有女第一章 司虞其人第二章重華大會第七章昭都之事第三章伏羲幻境第七章昭都之事第六章殺機初現第六章殺機初現第二章重華大會第一章 司虞其人第四章潭州有女第四章潭州有女第一章 司虞其人第八章昔我往矣第一章 司虞其人第七章昭都之事第四章潭州有女第四章潭州有女第八章昔我往矣第五章十里長街第一章 司虞其人第三章伏羲幻境第七章昭都之事第八章昔我往矣第三章伏羲幻境第八章昔我往矣第五章十里長街第六章殺機初現第七章昭都之事第七章昭都之事第八章昔我往矣第五章十里長街第四章潭州有女第四章潭州有女第六章殺機初現第四章潭州有女第二章重華大會第三章伏羲幻境第三章伏羲幻境第八章昔我往矣第八章昔我往矣第六章殺機初現第七章昭都之事第七章昭都之事第二章重華大會第四章潭州有女第七章昭都之事第一章 司虞其人第五章十里長街第五章十里長街第七章昭都之事第一章 司虞其人第一章 司虞其人第一章 司虞其人第三章伏羲幻境第五章十里長街第四章潭州有女第七章昭都之事第三章伏羲幻境第八章昔我往矣第八章昔我往矣第一章 司虞其人第八章昔我往矣第六章殺機初現第八章昔我往矣第四章潭州有女第八章昔我往矣第三章伏羲幻境第六章殺機初現第四章潭州有女第二章重華大會第一章 司虞其人第八章昔我往矣第四章潭州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