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被點亮的未來

“……請告訴每一個人,我們已經踏上新的征途,在這漫漫征途上,我們每一個人都將作爲戰士奮戰在自己的崗位上!我們的熱情將會點燃這個時代,並將照亮整個國家……”

民二十七年管明棠於武漢機場答記者問

站在車窗旁邊。

列車逐漸慢下來了,眼前出現趙益民所熟悉的火車站的景色:並不算熱鬧的縣城火車站、扳道員的小亭。

想到過幾分鐘就離開城市,趙益民的心情既不覺得激動,又未有一絲的懊惱,作爲一名師範學生,在去年6月畢業,和其它的師範生一樣,他在軍隊中接受三個月的軍事訓練,在軍事訓練結束後,就需要前往所分配的學校任教——一所農村國民小學或者國民私塾。

根據《華北地區教育法案》,由接受免費教育的師範生需要前往鄉村服務五年,沒有任何特例,除非其願意支付十倍於就學期間由政府負擔的學費以及生活費,至於試圖逃避義務拒絕前往鄉村任教者,警察局會發出通緝令,懸賞高達千元,逮捕歸案後,則會以“詐騙、逃避義務”等多重罪名處於重刑。

但前往農村服務,並非沒有任何好處,除去享有由綏靖公署發放的鄉村教師津貼之外,根據《教育法案》前往鄉村服務五年的教師,在報考大學時,可以享受加分待遇,如果其決定定居所執教的鄉村,除可獲得安家費——政府提供住房、免費療養院休假等諸多“特權”外,還將會成爲“留鄉紳士”的榮譽稱號,從而成爲鄉村最體面的“上等人”。

罰與賞,兩權相害取其輕!

這種制度早已邯彰專區實施多年,而現在,同樣的條令亦與山東、河北、察哈爾實施,沒有人會去懷疑綏靖公署只是說說,在過去的多年間,通過報紙、雜誌,他們知道邯彰的官員最爲不齒的恰是以得免費師範教育爲目的,卻無意致身教育的“師範生”,一但上了法庭,往往會勒以最高刑罰。

想到明天一早,當在小房間裡一覺醒來,自己就要成爲辛集莊國民私塾的一名綜合教員,趙益民的腦海中又一次浮現出了他所熟悉的鄉村——清晨時雞鳴,大車走過的轔轔聲,聽懶洋洋的犬吠——所有那些聲音,都是在城市中,尤其是學校裡很難到的。

但,在接下來的五年中,鄉村將是會他的歸宿,但天知道,對於趙益民而言,當初就讀師範,不過只是因爲師範爲他提供了免費的中學教育,僅此而已,但是現在……以後的五年他必須要呆在鄉村裡。

真是……

曾經城市裡的一切都過去了。繁華的城市、熱鬧的街道,還有那充滿希望的生活——一切一切,都過去了。

從現在開始,他不過是一個鄉村的老師……

列車馬上就要靠站,一到站臺上,趙益民就會看見站臺上一個青年人,手中舉着一個牌子,牌子用毛筆書寫着有力的而端正的楷書“趙益民”,也許,這個青年是辛集莊合作社的一名社員,當兩個人碰頭之後,他趙益民,就從一個師範生,正式成爲辛集莊國民私熟的“綜合老師”了。

回到自己的鋪位前,從臥鋪上拿了手提箱,趙益民告別過同車的人,就向車門走去。

“您一定是趙先生吧!”

放下手中的牌子,辛明禮熱情的招呼着面前穿着黑色校服的,年齡比自己還小上三四歲的年青人。

“俺們盼星星,盼月亮的,可把您盼過來了,你不知道”

從趙益民的手中接過他的手提箱,照老習慣擡起箱子往肩上一擱——他從前當過搬運工人,

“去年各鎮才辦了高小,只有中心村辦了國民小學,這不,熟裡的王先生,這兩個月一直在城市接受什麼培訓,好了,您這一來,俺們村……是俺們社,也就真正有自己的學堂了……”

辛明禮一邊走,一邊說着,他口中所說的那些,趙益民在學校時,就曾聽說過,去年三省光復後,公署制定的教育計劃首先是於縣、鄉、中心村興建擴建一批中學、高等小學以及初等小學,而今年的三省教育目標則是——一社一學,沒有私熟的,興建國民初小,已有私塾的則對私塾加以改造。

“辛社長,從這裡到村子裡,有多遠啊?”

這辛集莊離文明有多遠?

“不遠,不遠,坐六個鐘頭的洋汽車到樑鎮上,到時候天就晚上,咱們在鎮上睡一覺,明個我再坐幾個鐘頭的馬車就到了……”

十一個鐘頭!

辛明禮的回答,讓趙益民的心間一寒,此時他的腦海中立即涌現出了四個字——“西伯利亞”,是的,或許,只有像西伯利亞那般偏遠的地方,才能與其相比於了、

“趙先生,你看,過去這山基本上就是荒山,這不,從去年開始,合作社裡頭開始在山上種蘋果、還有牧草,這牧場裡養着黑白花的洋奶牛,嗯,還有綿羊,那都是變錢的東西,這公署管長官,就是生意人,隨便點點,像俺們這窮了幾百年山溝裡,老百姓的日子就顯出了盼頭來……”

趕着馬車,辛明禮指着山坡上的牛羊,那張黝黑的臉膛上盡是燦爛的笑容,提着“管主任”更顯得崇敬非常。

同樣作爲農家子弟,趙益民知道不過只是短短一年,三省六千萬農民的心,便被公署收走了,而原因非常簡單——每一個人都看到了未來的希望,即便是在這窮慣了的山村亦是如此,而他們之所以能夠看到未來,正是因爲生活的改變,這種改變是悄悄的,但卻又是能夠讓人們看到的。

“你看,那是俺家的蘋果林,明年就掛果了,到時候那十幾畝蘋果林,一年能掙幾十塊錢哩,哪,還有那邊,那邊還正看牛的是俺媳婦……”

一路上辛明禮不住聲地說着,他們村以後會如何如何好,而面對這一切,趙益民卻不知說些什麼,對於不過19歲的他來說,他之所以讀書,就是爲了離開農村,而現在,他不僅又回到了農村,甚至來到了更偏遠的山村,這如何能讓他適應下來呢?

但面對合作社社長的熱情,他只是時不時插進來問上一句半句。

“這奶牛的牛奶好賣吧?”

奶牛飼養業,這是現在正在推廣的一個行業,由政府提供的免費午餐,使得學校裡的學生需要大量的牛奶,因此市場的需求一直很旺盛。

“牧草長的怎麼樣啦?”

“蘋果種剪枝了嗎?”

在諸如此的問題中,一個顯得有些破落的山村出現在他的視線之中,這山村顯然和其它的山村並沒有什麼兩樣,甚至還更破落一些。但在那個山村的邊緣卻有一座掩於綠色中的兩層木質小樓,木質的小樓與破落的山村相比,形成的了鮮明的對比。

“趙先生,您看,那就是我們社裡的私塾,您就住在那!”

雖說村子現在還沒什麼太大的變化,但手指着學校時,辛明禮的臉上盡是驕傲之色,在山東的村落裡,最好的建築一定是學校,只不過,辛集莊私塾更好。

“趙先生,您看,雖說這學校是由政府投資的,但有一半的材料,卻是莊子裡的百姓,你一點,我一點捐的,就連學校都是莊子裡的丁口蓋子,沒要一分錢的工錢,俺這的圖書室,足足有5000本書……”

那種得意是難以言表的,在馬車停在這校門口的時候,看着石基木牆的兩層小樓,趙益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眼前所看到的,他看到的是一所即便在城市中,也難得一見的“現代學堂”,但是這座現代學堂,卻是建於這個破落的小山村之中。

“趙先生,前年,我到邯彰鄉建學校學習的時候,到一個同學家過了一個暑假,當時,俺印象最深的就是那裡的學堂,當時就尋思着,若是有一天,俺一定要在老家辦一所更好的學校,像俺這樣的山溝裡頭,即便是再從地裡頭刨食吃,也刨不出多少金子來,可娃娃們的書若是讀好了,人出息了,就能走出去,見見更多的世面,不像俺,這輩子都呆了這山裡頭……”

說道着自己的夢想時,辛明禮引着趙益民進了學校,透過明亮的玻璃窗,趙益民看到正在爲學生上課的私塾先生——一個年約五十老人。不過與普通的國民小學使用的國語教材不同,熟師的手中拿着一本已經發黃、破舊的線裝《大學》,開口誦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讀到興奮處,只見那熟師合上課本,背起雙手,微閉雙眼,搖頭晃腦地在學堂裡邊踱邊背誦起來。

在課堂內,六十幾名學生,認真的隨着熟師的教授背誦着《大學》,眼前的這一幕,看起來與現代教育是相違的,但是趙益民卻知道,這是華北教育委員會的一種妥協——以私塾補小學所不及,而非全面廢除私塾,在有私塾的地方,由私塾擔負初小教育,至於私塾教育中的不足,則由綜合教員加以補充。

這也是趙益民作爲綜合教員被派遣至這裡的原因——他將在這裡教授學生數學、地理、歷史、自然、音樂以及軍事體育,等諸多的知識。

“趙先生,正在上課的是王老先生,他是在前朝的時候,還中過秀才呢!”

提及課堂上的熟師,辛明禮的臉上同樣帶着尊敬之色,他本人也曾在這裡上過私塾,這個莊裡的識字的,無不是王先生的弟子。

“不過王老先生,教的東西總歸老了點,這學校還得靠您啊!一會介紹您們認識一下。”

聽着課堂裡那朗朗讀書聲,在這一刻,趙益民的心情顯得有些複雜,尤其是面對社長那充滿期待的眼神時,心情更是不可不謂之複雜,而教室內的聲音,卻依然不時的傳到他的耳中,擾着他的心神。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第1090章 無法阻止第1136章 裡賓特洛甫第1148章 南洋義勇軍第160章 緊鑼密鼓備戰忙 五...第98章 疑惑第1047章 最終決定第280章 歸國之旅第52章 企業迷霧暗生疑第832章 秘密戰爭第299章 屬於戰車的時代第1164章 中正之憂第46章 不安的新京第1059章 躍進第1047章 最終決定第1188章 長崎的蘑菇第307章 “小發明”第65章 蒼穹之眼第1075章 開啓大門第46章 小心無錯錯失機第144章 理想主義者的抉擇第101章 外交風雲第116章 財豪難見迫相見第11章 小夜曲第376章 跛足之師第219章 誰是英雄?第37章 他日希望今日墟第288章 北方的命運第149章 熱血沸騰陰謀出第230章 國家大局當爲先第24章 命運跌宕誰人知第65章 決心終下第25章 集訓第293章 人生的選擇第162章 潰敗第144章 對未來的投資第790章 坦克戰第1033章 那就給他們戰爭吧第303章 目標第270章 心難幹第69章 北方印象第401章 一本自傳第74章 譏諷是嘲又爲動第16章 理想與現實的距離第7章 國弱人凌能如何第29章 大事件第216章 南京之戰(五)第245章 大刀隊,衝鋒第94章 百樂門內豪賭狂第86章 希特勒的決心第388章 誘惑的背後第24章 日爾曼尼亞的夢想第1077章 遼陽之戰(五)第89章 戰場故地觀廠行第87章 東方巴黎兄弟見第295章 現實第132章 業餘人士亦驚人第16章 機遇一現不錯過第1029章 北上 北上第318章 風雲激盪第4章 巧簧只爲稻糧謀第246章 夏季攻勢(十五)第81章 身處現代卻思鄉第21章 天津城內聞忠書第139章 元老顯要心不同第400章 答案第404章 廣州灣之變(下)第61章 中意工廠第812章 河內第143章 在邯彰第815章 石油大王的浮想第1055章 光復第27章 戰火燃燒前第1111章 落日之翼第1120章 斯大林的決定第310章 請考慮一下我們第335章 農業、農村、農民第838章 風雲變幻第92章 最後一刻第34章 仿古之問遇故人第291章 如果有一天第229章 克敵還需器先利第309章 宴會上的要求第65章 人才難得爲已用第79章 找到他們第407章 非希之望第33章 憑人識貨國寶入第32章 置之不理第447章 動員第1178章 天神的懲罰第831章 我們在看着你第223章 杉山元的野望 求月...第47章 符拉迪沃斯託克的呻吟第17章 中德合作第128章 事業還需財爲柱第57章 雪中送炭爭口氣第45章 一個聲音第175章 長山塔下大人物第91章 吸引力第404章 教育之變第7章 國弱人凌能如何
第1090章 無法阻止第1136章 裡賓特洛甫第1148章 南洋義勇軍第160章 緊鑼密鼓備戰忙 五...第98章 疑惑第1047章 最終決定第280章 歸國之旅第52章 企業迷霧暗生疑第832章 秘密戰爭第299章 屬於戰車的時代第1164章 中正之憂第46章 不安的新京第1059章 躍進第1047章 最終決定第1188章 長崎的蘑菇第307章 “小發明”第65章 蒼穹之眼第1075章 開啓大門第46章 小心無錯錯失機第144章 理想主義者的抉擇第101章 外交風雲第116章 財豪難見迫相見第11章 小夜曲第376章 跛足之師第219章 誰是英雄?第37章 他日希望今日墟第288章 北方的命運第149章 熱血沸騰陰謀出第230章 國家大局當爲先第24章 命運跌宕誰人知第65章 決心終下第25章 集訓第293章 人生的選擇第162章 潰敗第144章 對未來的投資第790章 坦克戰第1033章 那就給他們戰爭吧第303章 目標第270章 心難幹第69章 北方印象第401章 一本自傳第74章 譏諷是嘲又爲動第16章 理想與現實的距離第7章 國弱人凌能如何第29章 大事件第216章 南京之戰(五)第245章 大刀隊,衝鋒第94章 百樂門內豪賭狂第86章 希特勒的決心第388章 誘惑的背後第24章 日爾曼尼亞的夢想第1077章 遼陽之戰(五)第89章 戰場故地觀廠行第87章 東方巴黎兄弟見第295章 現實第132章 業餘人士亦驚人第16章 機遇一現不錯過第1029章 北上 北上第318章 風雲激盪第4章 巧簧只爲稻糧謀第246章 夏季攻勢(十五)第81章 身處現代卻思鄉第21章 天津城內聞忠書第139章 元老顯要心不同第400章 答案第404章 廣州灣之變(下)第61章 中意工廠第812章 河內第143章 在邯彰第815章 石油大王的浮想第1055章 光復第27章 戰火燃燒前第1111章 落日之翼第1120章 斯大林的決定第310章 請考慮一下我們第335章 農業、農村、農民第838章 風雲變幻第92章 最後一刻第34章 仿古之問遇故人第291章 如果有一天第229章 克敵還需器先利第309章 宴會上的要求第65章 人才難得爲已用第79章 找到他們第407章 非希之望第33章 憑人識貨國寶入第32章 置之不理第447章 動員第1178章 天神的懲罰第831章 我們在看着你第223章 杉山元的野望 求月...第47章 符拉迪沃斯託克的呻吟第17章 中德合作第128章 事業還需財爲柱第57章 雪中送炭爭口氣第45章 一個聲音第175章 長山塔下大人物第91章 吸引力第404章 教育之變第7章 國弱人凌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