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5章 暗潮涌動

廢墟!

所有的一切都變成了廢墟,在一望無際的廢墟中,只聳立着一些被燒的焦黑的破牆,所有一切都被摧毀了,曾經擁擠的下町區,曾經日夜開工的工廠,現在都變成了廢墟,看着眼前的照片,此時近衛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了關東大地震的慘狀,即便是關東大地震的慘狀,也無法與此相比。

難道這就是天神對日本的懲罰嗎?

凝視照片上被只剩下幾堵破牆的銀座,曾經那裡是多麼的繁華,而現在……想到這裡,近衛忍不住想到,如果五年前,在中日和談時,他能夠頂住壓力,同意從包括滿洲在內的大陸撤軍,日本會陷入現在的困境嗎?

也許,現在,中國和日本已經成爲了盟友,也許,在日本向南洋進攻的時候,中國人正在西伯利亞同俄國人作戰,中國和日本聯手的話,美國還有可能擊敗日本嗎?甚至,對於美國來說,那時,他們需要考慮的恐怕就是如何體面的停戰了。

可惜,這不過只是一個設想罷了,當年從中國內地撤軍,已經讓國內沸聲一片,甚至有人稱自己是“****”,口口聲聲的喊着殊殺近衛,更何況還是從滿洲撤軍,難道沒有人明白中國的重要性嗎?

當然有人明白,否則的話,在過去的幾年間,日本也不會千方百計的試圖與中國緩和關係,甚至幫助中國人制造軍艦,海軍還拿出了“高雄級”的圖紙,以期修復與中國之間的關係,但是,滿洲在日本的控制下,即便是蔣介石說一萬次“中日友好”,在他們的內心深入收復滿洲是永遠不可磨滅的渴望,最終,日本的妄動毀滅了自己。

先是“北上”,再是南下,然後,中國人等待的時機成熟了,當日本將自己的力量陷入西伯利亞和太平洋的時候,中國人果斷的發起了進攻。

現在,東條還要繼續冒險嗎?

難道他非要等於中國人、美國人把日本夷爲平地,纔會考慮與停戰的問題嗎?

就在這時,一位年輕人打斷了近衛的思緒。

“近衛公爵,日華事變開始於昭和十二年,當時,閣下您正在主持日本政府,在遭遇失利後,您果斷的接受各國調停,結束了日華事變。而從珍珠港事變,難道我們就沒有結束戰爭的機會嗎?如果有,我們又是怎麼錯過的,如果繼續戰爭下去,結果會是怎麼樣,請您指教。”

近衛隨聲看去,見到一位很有生氣的青年,腰板挺得筆直,一看就知道是位退伍軍官。他穿着西服,右臂的袖子空蕩蕩的,用一枚別針別在衣服的下襬上。他的眉毛濃密,眉心有一粒黑痣,使他顯得與衆不同。

他注意到近衛文磨的目光,深鞠躬自我介紹道。

“我是蘆川春雄,前緬甸方面軍中佐參謀。在緬甸負了傷,現在已經退役。”

岡田啓介向近衛介紹說。

“蘆川君是清岡正照君介紹給我的。他參加了新加坡戰役、還有緬甸戰役,對南洋的戰事有很精闢的見解。在去年負傷後,一直在家中進行研究。雖說他是陸軍,但是他在海軍中還有一些朋友,對陸海軍以及當前的態勢都有自己的見解。年輕人,後生可畏,近衛公爵有什麼軍事方面的事情,儘可以問蘆川君。”

蘆川春雄向近衛鞠了一躬。

“請多指教。”

近衛的思路被拉到六年前的那些緊張激動的日子。日支事變同滿洲事變一樣,軍部把政府拖入戰爭的沼澤。本來,一度達成的就地停戰協定,被華北派遣軍司令官撕毀了。接着又入侵上海,然後是挺進南京,都是軍隊先斬後奏。如果不是最後華軍打的擡不起頭來——先是南京的受挫,接着又山東的失利,恐怕軍部壓根都不會同意媾和。

“蘆川君,我第三次組閣失敗以來,這幾年閒居家中,也反省日本如何走上戰爭之路。其中固然有軍部的責任,但是未嘗沒有我們自身的責任,在一定程度上,我們都認同帝國的擴張政策,至少都不反對對外擴張。”

何止是不反對啊,到時候甚至是興國若狂了。

“五年前,與中國停戰後,中國表現出與我國共處的態度,我們也曾試圖城心誠意地發展東洋文化和東洋和平。可實際上,我們都知道,滿洲國是中日關係的一根刺,在隨後的三年間,我們看到,歐洲陷入戰火,法國一月亡國,英國更處岌岌可危之地步,在此期間,中國卻不斷通過外交冒險,收回廣州灣、於西南進擊未定國界,深陷歐洲泥潭的英法等國則大都被迫作出讓步,這使得我們認爲,英法等國已虛弱至極,從而作出根本性的誤判。”

不是誤判,而是中國取得的那怕一點外交突破,在日本人看來都是讓人眼紅的。

“確實如此,當時,國民皆言,西洋鬼畜之時代已經結束。”

在近衛的話中,衆人不時的點頭表示着贊同。

“隨後,德蘇戰爭爆發,我們再也不願錯過了良機,隨後向蘇俄發起進攻。當時的國際形勢對日本極有利。美英雖表示關切,但卻只能袖手觀望,美國還繼續供給我們石油和廢鋼鐵,一切遠非想象中那麼嚴重。隨後我們在戰場上節節勝利,而此時,南京、華北亦也通過各種渠道表示對我們進攻蘇俄的理解,再到後來,以法屬印度支那爲界線,我們在南方的突進,激起了強烈的反應,開始受到美國的制裁,受到了掣肘。”

那時反應激烈的不僅僅只有美國,同樣還有中國,可是通過一系列的談判,中國政府卻表示了“理解”,隨後中國開始擴大對日本的生鐵出口,當時許多人得意的以爲,這是中國政府軟弱的表現,而現在看來,這根本就是一個陷阱。

“……從轟炸珍珠港起,和平的希望消失了,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中國人就已經收起了他們的笑容,開始冷眼旁觀的等待着給予我們致命的一擊。”

蘆川春雄聽完以後,神情顯得極爲平靜。這一切他早就已經透徹地分析過了。

“閣下,所以,和平的機會是在南下之前,可是我們卻又不得不南下,帝國的需要南方的資源,而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卻又是中國人蓄謀已久的,也是他們所期待的,當我們以爲,對中國形成南北合圍時,中國必然將全面倒向日本,可是中國卻等待着這個機會,因爲,我們把全世界都推給了他們!中國……用他們的隱忍使得我們踏上了一條不歸之路。”

一直在一旁聽着的岡田開口了:

“蘆川君,你應該知道,現在,美國在海上重創了我們的艦隊,而我們的陸軍,卻又遭到華軍的重創!”

大鹽乎點點頭。

“華軍英勇善戰不遜於皇軍,且裝備之優遠勝於皇軍,數年軍備建設之功,功不可沒,且現在又有英美全力援助,以帝國目前之工業實難與其相抗衡。”

在提及這一點時,蘆川春雄感覺自己似乎又回到了戰場上,他看到了千百萬張堅毅的面孔,在戰場上華軍能夠迎着日軍的炮火,前仆後繼地衝殺,不屈不撓的戰鬥着,過去,他們依靠意志,而現在,他們卻依靠着更爲先進的武器,從天空到陸地,他們的武器已經對日本形成了壓倒性的優勢。

想到東京、大阪、神戶、名古屋等地所遭受的近乎毀滅性的轟炸所帶來的災難性的後果,蘆川春雄的雙手在微微發抖。

岡田這才又開了口說道。

“儘管,日本與中國交流千年之久,但我們也還是太不瞭解中國人了,更不瞭解現在的中國。無論如何,現在的中國已經不同於日清戰爭時代的中國。希望用武力來換取一紙條約,是辦不到了。中國發生了變化,中國國民的思想發生了變化。我們以來,一紙條約就足夠了,但是,卻沒有想到,這恰恰是中國人所需要的,最終,中國人處心積慮的把日本引向了一場戰爭。”

聽着他人的說辭,近衛卻保持着沉默,他知道,或許中國人處心積慮的把日本引向戰爭,但就根本上卻是源自於日本本身的擴張慾望,而中國只是善加利用,然後“想日本之所想罷了”。

“現在,對於日本而言,重要的不是中國是否處心積慮的把日本引向戰爭,或者說,我們爲什麼擴張,現在,我認爲,我們必須要認真的考慮一下,如何結束這場戰爭。”

蘆川春雄的話讓近衛文磨微微一愣,是的,對日本而言,現在最緊要的事情,是如何結束這場戰爭。

“閣下,現在,根據我們的情報顯示,中國和美國人在山東部署了超過一千六百架轟炸機,只要天氣條件准許,他們就會對日本實施轟炸,這樣的轟炸帶來的後果是毀滅性的,截止到現在,已經造成了近百萬國民傷亡,軍事生產更是下降到前所未有的地步,戰爭已經無法進行下去了!”

話聲稍稍一頓,蘆川春雄用略帶傷感的語氣說道。

“現在,是時候思考結束戰爭的問題了!”

第426章 “帝國”的未來第252章 暫厝之地秘會商第64章 中棠會第411章 炮兵的革命第218章 南京之戰(六)第1058章 進攻第305章 另一面第257章 私會第103章 老少兩輩各不同第1129章 和平的生活第73章 邁開步子闖天地第395章 破解第161章 覺悟還需他物撐第53章 故友重見第101章 外交風雲第69章 根在何處第42章 漢陽之聲第298章 揹負惡名第1256章 學習者第402章 廣州灣之變(上)第1137章 陸上孤島第124章 請戰第230章 國家大局當爲先第132章 業餘人士亦驚人第1147章 華北之優第175章 何去何從第6章 小子初進北平城第277章 根本第277章 根本第807章 挫敗第26章 忽悠他人心境升第56章 陸之南第385章 風雲突變第102章 風雲際會第179章 局勢突變第444章 侍從官日記第259章 翼南鄉下事兒憂第178章 開封會議 !...第43章 結局第407章 非希之望第368章 血液第430章第68章 不虛此行第783章 拉開戰幕第311章 新區新相第281章 大盜第145章 以技逼人爲合併第261章 奇兵第66章 南京肅第323章 “新京”第319章 重點第1129章 和平的生活第24章 命運跌宕誰人知第46章 不安的新京第79章 找到他們第15章 風險投資第14章 怒吼驚起內心情第69章 根在何處第29章 大事件第28章 恐嚇第108章 去廬山第52章 企業迷霧暗生疑第1135章 勝利前夕的憂慮第13章 心潮澎湃爲正名第64章 小節不拘成大事第99章 安然入睡第792章 焦慮的斯大林第420章 特鋼!特鋼!第1208章 蘇俄,印度第774章 出征第1081章 槍聲第1205章 中國的責任第345章 商難第793章 贏定了第765章 空戰第8章 決定第306章 分離第30章 管楊會第253章 污煙之中定國事第775章 交給敵人決定第821章 空軍的未來第140章 歡迎歡迎熱烈歡迎第3章 參觀之旅第37章 符拉迪沃斯託克的清晨第312章 何以不同第127章 列車南下英才聚第256章 兩難之擇第111章 老店舊書尋寶藏第388章 誘惑的背後第125章 八字橋第303章 目標第144章 理想主義者的抉擇第54章 銀業當爲百業母第61章 中意工廠第293章 憂心第63章 工商之憂第53章 今日相逢不是福第303章 寒區試驗第806章 最後的決定第167章 撤退
第426章 “帝國”的未來第252章 暫厝之地秘會商第64章 中棠會第411章 炮兵的革命第218章 南京之戰(六)第1058章 進攻第305章 另一面第257章 私會第103章 老少兩輩各不同第1129章 和平的生活第73章 邁開步子闖天地第395章 破解第161章 覺悟還需他物撐第53章 故友重見第101章 外交風雲第69章 根在何處第42章 漢陽之聲第298章 揹負惡名第1256章 學習者第402章 廣州灣之變(上)第1137章 陸上孤島第124章 請戰第230章 國家大局當爲先第132章 業餘人士亦驚人第1147章 華北之優第175章 何去何從第6章 小子初進北平城第277章 根本第277章 根本第807章 挫敗第26章 忽悠他人心境升第56章 陸之南第385章 風雲突變第102章 風雲際會第179章 局勢突變第444章 侍從官日記第259章 翼南鄉下事兒憂第178章 開封會議 !...第43章 結局第407章 非希之望第368章 血液第430章第68章 不虛此行第783章 拉開戰幕第311章 新區新相第281章 大盜第145章 以技逼人爲合併第261章 奇兵第66章 南京肅第323章 “新京”第319章 重點第1129章 和平的生活第24章 命運跌宕誰人知第46章 不安的新京第79章 找到他們第15章 風險投資第14章 怒吼驚起內心情第69章 根在何處第29章 大事件第28章 恐嚇第108章 去廬山第52章 企業迷霧暗生疑第1135章 勝利前夕的憂慮第13章 心潮澎湃爲正名第64章 小節不拘成大事第99章 安然入睡第792章 焦慮的斯大林第420章 特鋼!特鋼!第1208章 蘇俄,印度第774章 出征第1081章 槍聲第1205章 中國的責任第345章 商難第793章 贏定了第765章 空戰第8章 決定第306章 分離第30章 管楊會第253章 污煙之中定國事第775章 交給敵人決定第821章 空軍的未來第140章 歡迎歡迎熱烈歡迎第3章 參觀之旅第37章 符拉迪沃斯託克的清晨第312章 何以不同第127章 列車南下英才聚第256章 兩難之擇第111章 老店舊書尋寶藏第388章 誘惑的背後第125章 八字橋第303章 目標第144章 理想主義者的抉擇第54章 銀業當爲百業母第61章 中意工廠第293章 憂心第63章 工商之憂第53章 今日相逢不是福第303章 寒區試驗第806章 最後的決定第167章 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