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民間科技

一六零工程。通常聽到這個名稱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大型土木工程項目,不過前面的那個大型是對了,但是後面的土木工程就有點不靠譜了,雖然這些工程的確需要一些土木工程建設在裡面。

一六零工程是段國學將一百六十項關鍵科學技術列出成爲西南各個科研單位的主要研究目標。這裡面有着計算機中心處理器、集成電路、激光、裂變核彈、氫彈、導彈、火箭、超音速戰鬥機、有線電話自動程控通訊交換機、無線攜帶電話及信號發射塔臺、光纖、微型電子、微型機械、彩色電視等一大批涵蓋了化學、冶金、機械、微生物、醫藥、農業等絕大部分學科的項目。

段國學精心挑選的這些東西這些項目都是未來佔據科技至高點的科技,這些科技是未來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既然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麼就意味着搶佔着科技的制高點就領先於對手,也就意味着能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也就意味能收穫更多的利潤。同時這些科技不僅是未來的高端產品,同時即使是它們的衍生品或者是初級品也將會給西南帶來足夠的利潤和整體科技實力的提升。

當然這些研究也消耗掉了大量的資金,西南每年的財政科技撥款有相當的一部分是撥向了這裡。因爲這些項目實在是太多太複雜太高端了,很多研究也僅僅只是剛剛結束前期的摸索研究,遠未達到能出實際成績的效果樣品出來,但是爲研發這些主項目的周邊衍生品卻已經開始成爲了一些人的目標。

如果要讓西南,讓段國學獨自承擔着這樣驚人的研究消耗,那麼段國學沒過兩年就要選擇破產和停止研究兩個出路,針對這種情況,西南已經在有意識地放開研究的神秘度,適當地選擇了一些民營企業參與這些周邊設施和衍生產品的開發研究。

早在1929年起,段國學就開始逐漸將自己興民公司的產業轉爲西南政府所有產業。當然留下來的很多都是一些必須直接掌控地高級生產單位和研究單位,對於一些利潤不高、研究開發深度不大的工廠和單位例如單一機械加工廠、下游化工廠段國學將西南的富商們招集起來,用着現金或者是未來若干年的收益權逐步地轉讓了出去。

這樣做,雖然變相地肢解了興民公司的整體實力,但是卻擴充了民間民營企業家的整體實力,除此之外還回收了一大批地資金緩解了西南政府的資金壓力。同時也將這些民營企業家牢牢地綁在了西南的戰車上,這些民營企業家必須要和西南一同生死困苦共進退。

現在這些民營企業家的工業生產總值已經達到了西南總生產值的36,雖然還是西南政府直屬企業爲巨頭,但是西南政府手中的工廠產值的利潤已經由原先的80下降到了53,更多的利潤已經開始向着民營企業所分流,這樣做不僅帶動着民營企業地蓬勃發展,也壯大了民營企業的生產規模和創新實力。

西南有着十幾個研究所,這十幾個研究所按研究方向的不同被劃分爲研究槍支、武器類,冶金、化學化工類。機械、土木工程類,農業畜牧業類,生物醫療醫藥類。天空飛行器類、火箭導彈類,電子產品類,海洋、艦隻類、核物理研究類及一些其他等類地研究所。

這些研究所有些部門是開放的,他們有着專門的機構會釋放出一些項目出來與民營企業一同研究。在這方面,徐老闆已經帶了一個好頭,而更多有遠見的人也開始陸續地品嚐到了科技創新的甜頭,自動自覺地走進了共同攜手研發的道路上。

雖然在西南的民營企業家已經品嚐到科研創新的甜果,但是卻大多苦於沒有足夠的科技人員實力。很多工廠業主雖然有着許多高級技工能迅速地將科技樣品轉換成爲成品再到批量品地工作,但是這些工廠業主卻缺乏着更高級的科研人才。

因爲高級技工地工作特長已經限制了他們有着更多地時間去研究理論上地東西。他們擅長與將技術樣品吃透化解。擅長吸收別人地特長轉化成工廠和自己所需要地技術成果。同時在批量生產中對生產過程及工藝上地創新。這是他們存在地最大價值;正是因爲西南地民營企業家在十年前開始意識到這一點。高級技術工人成爲了最受歡迎地香饃饃。但是如果沒有樣品。他們缺乏着天馬行空地想象力和創意使得他們很難拿出全新地產品。

而這個問題。隨着在各個工廠中地高級技術工人快速地消化掉一個個樣品和新產品後愈發地暴露顯現出來。下游工廠已經很快地能將上游工廠派送地新產品消化成爲大量地基礎零件。但是下游工廠卻缺乏對新產品地研發能力。

是繼續做着簡單地來料加工還是走向自行研發新產品?

簡單地來料加工雖然利潤薄弱但卻勝於無需太多地風險。投資自行研發一種未知地新產品如果成功當然是好事。但是研發失敗了怎麼辦?還有研發成本需要多少?即使是拿地出這些研發資金但研發週期需要多長時間?一年、兩年、還是五年十年?任何經營者都不願將資金投入到這樣看不到底地深潭中去。

而這個問題則由段國學一紙公文解決了民營企業家地這些憂慮。

這份《關於開放研究所與民營企業地合作研究地通知》中明確地提出。西南地民營企業可以出資、出力與西南科研所共同研究開發項目。這些項目可以是經過審覈後可以公開地項目。也可以是民營企業自行提出地研發項目。

這份公文的出臺讓很多民營企業看到了希望,如果說這些企業工廠不缺乏資金和高級產業工人但就缺乏科研研發人員的話,那與西南各個研究所的共同研發則打消了絕大多數的人顧慮。

首先西南的科研機構的實力讓這些人放心,現在這些神秘而又深不可測的科研機構向自己開放共同合作開發研究也使得所有地人充滿信心。

這些科研單位自有的研究項目雖然有些缺乏直觀性,但是老徐的冰箱廠和空調廠已經充份的證明了這種需要五年以上的投資遠見所能回報的巨大利益,一個人一個企業吃不下地大家一起聯合投資出錢出力。做個未來的大集團董事也不錯;

而民營企業自行提出的研發項目也會得到這些科學人員的討論和對未來經濟收入的估算。如果沒有利潤直接拍死。利潤薄的也拍死。而只有利潤豐厚的才投資合作研發,這樣極大地降低了民營企業對研發新產品的恐懼和迷惑性。

這種合作在西南週刊《論證》1935年第29期上的一篇《產業升級,學府升級》地文章對這種現象做了很好的解釋。

“西南在最初期什麼都新鮮,什麼都缺乏的情況下,就連一顆標準地六角螺帽在1916年最初學徒工們生產出來時都有着34的次品率。看看。次品。雖然這些次品也能勉強使用,但是難保六個平面端中有這麼一、兩個平面端不在一個平面上,扳手扣不進去兩個平面施力扭轉時可不要罵娘。”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段國學採用了比較集中也很極端的做法,統一了教學學校教授的內容和技能培訓後的統一分配工作的過程。”

“從現在的角度看,這個過程是充滿着陣痛和需要捨棄很多自主性的東西,這一時代的工人很多都是擁有着單一專項地技能但確缺乏變通和靈活改進的專業技師。但是不能否認的是,在中國落後與世界很多年,很多外界已經領先多年的事物情況下。這種單一的無奈也是最好追趕世界科技的一種不是辦法的辦法。因爲追趕模仿和仿製無需太多的科技人員而更需要高級技術產業工人。”

“這些技師無需太多的創意及想法,他們所需要地就是儘快地模仿和創造出最快最好最剩的生產模式,這使得培養技師、高級技工成爲了當時西南最主要的目的和任務。”

“一個六角螺帽看似簡單。當時中國、西南地下的手工業者的生產效率束縛着產業化、專業化的生產過程,最大效率地提高生產效率是段國學所認爲中國當時面臨的最大突破口。這個時期西南的民營企業並不需要太多地科技創新,西南更需要更快更多地吸收消化着國外已經成熟和通用地科技以追趕世界列強。”

“而到了1930年,西南的民營企業已經擁有了很多技師、高級技工,而這時西南也擁有了很多私營民營企業業主,這些經營者很多都是早期跟隨段國學一起創業地人員,他們將模仿和仿製運用到了極致。通常只要一個產品落到了他們的手中,只要不是產業原料的問題,他們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模仿出同樣的產品。”

“但是模仿永遠走在人家的後面!!”

“段國學的這句話以前並不爲西南的企業家所理解。在他們看來,下游企業的來料加工不需要太多的技術含量,而他們所要做的就是利用其大量的高級技師和高級技工迅速地消化技術成爲大量的產品,光是這樣就已經能使得自己賺個盆滿鉢滿;只是這種情況到了1932年後單純的來料加工企業經營情況開始走入困境。”

“在面對越來越多的來料加工企業的競爭下,利潤已經是越來越稀薄,同時大量的高級技工的誕生也使得人工成本愈發加重,雖然高級技工的生產的產品產量很多,但要僅靠着上游企業的訂單來生存已經變得不現實起來。”

“因此,眼光遠見的企業主開始自行開發新產品以求走在產業生產的上游。而這個時候西南缺乏高級科研人才的窘境便顯現出來。”

“西南的高級科研人才多出自西南高級職業技術學校,雖然還僅僅只是一個技術學校的名頭,但是很多人都知道,這所學校如果不是大學那中國就沒有哪所大學能稱的上是大學。這所學校培養出來的科研人員大多數都被西南自有的企業、研究所吸收,能流向民營企業的少之又少,不過這種現象從1934年後開始變化,設置在柳州、四川、雲南、貴州的幾所高級學府也逐漸培養出科技人員,這些人員大多被民營企業所分流吸收。而在吸收了一定的科技人員後,很多有實力的企業已經開始自行開發研製新產品。”

“而西南的高級科技研究所也抓住了民營企業的這種需求。放開了一些科技項目的專項研究。大膽地採取與民營企業共同研發,這樣不僅吸收了民營企業中的高級生產力和研究資金。同時也大大地提高了研發效率和縮減了投產時間,更能帶動起民營企業的科研實力和新產品的開發。”

“段國學許可的這種合作研究方式已經初顯成果,象柳州兩面針、梧州田七日化廠不僅研發出更多的日用化學品,同時也成爲對西南提供從塑化膠基原料到苯酚、聚乙烯等其他化工材料的兩個巨型化學品生產供應商。這兩個巨型生產商現在已經擁有了獨立的科研隊伍和自主的創新能力,雖然在一些更高科技產品上仍和西南的研究所有着密切的聯繫,但是即使是沒有了這些合作,他們也能傲立於世界的化工企業中。”

“可以說段國學對民營企業的這幾步是走的相當穩妥的,先扶植培養生產人才,在模仿中逐步提高生產力,再鼓勵合作研發和共享科研產品不僅幫扶了民營企業從簡單的來料加工到自主創新的轉變過程,也提高了民營企業對西南自有企業的供應量及科技人員書評和產品技術含量。”

“西南自有的工廠不缺乏高尖端的科技,因爲二十年科技積累使得西南擁有了很多外界無法想象的技術,但段國學更喜歡民營企業自主掌握研發各項科技內容,在他看來,西南自有企業工廠壟斷式地擁有着這些高科技是一種對民間資本的打壓和非良性循環,只有更多的企業能走向自主研發創新,有更多的企業站在世界科技產品開發的上游,中國才能更好地以着高科技產品賺取的高附加值利潤去再研發更高科技的產品。”

第73章 桂北大佬第585章 真的假的第七百零二十一章第560章 新聞鬥爭第178章 摩拳擦掌第666章 爲己而戰第423章 兵臨城下第131章 各方反應第429章 另闢蹊徑第34章 幼稚行爲第1章 原始積累第583章 尋摸底氣第42章 英雄救美第176章 雙線作戰第436章 未來希望第158章 暗流涌動第126章 強軍滅敵第166章 相互接觸第571章 後勤較量第345章 海洋圖騰第71章 天機計劃第600章 逃得掉嗎第417章 歪打正着第100章 第三階段第280章 賭博命運第539章 東線開火第123章 岳父三問第297章 自殺武器第六百八十二章第55章 和平信號第91章 國內國際第696章 &第212章 我會回來第370章 二線部隊第75章 行政協理第302章 重新認識第154章 戰則易快第315章 戰鬥歌聲第697章 萬人會議(二)第546章 美軍出手第150章 黑日末日第498章 棒子戰爭第80章 厚積bo發第267章 開始移民第七百零二十一章第537章 比武調兵第265章 這麼幹吧第342章 海峽遇鬼第269章 我已爆炸第五百九十二章第30章 新兵農根第259章 抱在一起第71章 天機計劃第168章 走向藍水第255章 天才隕落第188章 職業士兵第128 戰鬥節奏第七百零一十六章第21章 生產技術第312章 我的選擇第363章 烏市諜鬥第689章 遠東海戰(二)第468章 解密背後第29章 民兵部隊第492章 強行第241章 暴風驟雨第174章 審視自傲第281章 伊登觀點第248章 戰場通訊第150章 黑日末日第118章 二次佈局第390章 兩線蓄勢第267章 開始移民第643章 三方共識第224章 餘孽餘威第95章 掘坑造墓第270章 核潛動工第264章 越南態勢第274章 科技差距第491章 穩中第559章 我回來了第七百三十章第383章 空中陷阱第559章 我回來了第233章 新的生活第575章 心靈震撼第477章 集結號角第81章 兩年收穫第45章 雛鷹漸大第405章 殺雞駭猴第95章 掘坑造墓第398章 空城計嗎第四百六十一章第362章 動脈延伸第111章 英雄所見第426章 水下挑釁第114章 初識其人第491章 穩中第138章 猶太工人第332章 鯊魚的牙
第73章 桂北大佬第585章 真的假的第七百零二十一章第560章 新聞鬥爭第178章 摩拳擦掌第666章 爲己而戰第423章 兵臨城下第131章 各方反應第429章 另闢蹊徑第34章 幼稚行爲第1章 原始積累第583章 尋摸底氣第42章 英雄救美第176章 雙線作戰第436章 未來希望第158章 暗流涌動第126章 強軍滅敵第166章 相互接觸第571章 後勤較量第345章 海洋圖騰第71章 天機計劃第600章 逃得掉嗎第417章 歪打正着第100章 第三階段第280章 賭博命運第539章 東線開火第123章 岳父三問第297章 自殺武器第六百八十二章第55章 和平信號第91章 國內國際第696章 &第212章 我會回來第370章 二線部隊第75章 行政協理第302章 重新認識第154章 戰則易快第315章 戰鬥歌聲第697章 萬人會議(二)第546章 美軍出手第150章 黑日末日第498章 棒子戰爭第80章 厚積bo發第267章 開始移民第七百零二十一章第537章 比武調兵第265章 這麼幹吧第342章 海峽遇鬼第269章 我已爆炸第五百九十二章第30章 新兵農根第259章 抱在一起第71章 天機計劃第168章 走向藍水第255章 天才隕落第188章 職業士兵第128 戰鬥節奏第七百零一十六章第21章 生產技術第312章 我的選擇第363章 烏市諜鬥第689章 遠東海戰(二)第468章 解密背後第29章 民兵部隊第492章 強行第241章 暴風驟雨第174章 審視自傲第281章 伊登觀點第248章 戰場通訊第150章 黑日末日第118章 二次佈局第390章 兩線蓄勢第267章 開始移民第643章 三方共識第224章 餘孽餘威第95章 掘坑造墓第270章 核潛動工第264章 越南態勢第274章 科技差距第491章 穩中第559章 我回來了第七百三十章第383章 空中陷阱第559章 我回來了第233章 新的生活第575章 心靈震撼第477章 集結號角第81章 兩年收穫第45章 雛鷹漸大第405章 殺雞駭猴第95章 掘坑造墓第398章 空城計嗎第四百六十一章第362章 動脈延伸第111章 英雄所見第426章 水下挑釁第114章 初識其人第491章 穩中第138章 猶太工人第332章 鯊魚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