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2)

即便那些無法領略其中含義的事物,也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在整個狼羣出沒的地區,都能感覺到它。正是它,讓這裡變得與衆不同。無論是在夜晚諦聽狼嚎的人,還是在白天看到狼的行蹤的人,都會覺得背上隱隱有一絲含義。即便沒有看到或聽到狼,很多細微之處依然表明狼的存在:一隻馱滿貨物的馬在半夜嘶鳴、石頭髮出刺耳的滾動聲、一隻小鹿沒命似的逃竄以及冷杉下面詭異的陰影。只有初來乍到的新手纔看不出狼的存在,或者無法覺察出狼的詭秘心機。

我對於這一點毫不懷疑,是從我親眼看見一隻狼死去開始的。那天,我們正在一個高高的懸崖上聚餐,一條氣勢磅礴的河流在懸崖下面流淌。一個傢伙胸部浸在水中,從激流中往前朝着岸邊跋涉。我們開始以爲它是一隻鹿,等它上了岸,甩動着尾巴朝我們這邊走來,我們才發現那是一隻狼。六隻已經長大了的小狼從樹林裡躥出來,搖着尾巴嬉戲打鬧,迎接那隻狼。我們確信,我們看到了一羣狼,在懸崖下的空地上打滾兒。

在那段時間裡,沒有人會錯過獵殺狼的機會。轉眼之間,子彈已經射入了狼羣。可是我們太興奮了,以至於無法瞄準;而且我們並不知道如何朝着陡峭的山下射擊。來複槍的子彈打光了,只有老狼倒在了地上,還有一隻小狼受了傷,瘸着腿逃進了山崩造成的岩石堆,人類無法從那裡通過。

我們走到了那隻老狼面前,它眼中的綠色兇光還微微閃現。正是在那時,我在狼的眼睛裡看到了我以前從未見過的東西——那是一個只有狼和大山才知道的秘密。那時的我年輕氣盛,動輒就有想扣動扳機的衝動。當時我認爲,狼的減少會讓鹿增多,這無疑是獵人們的夢想。然而看到老狼眼中那漸漸消失的綠色火焰後,我才感覺到,無論是狼還是大山,都不會認同我的那種想法。

自那以後,我看到各州都開展了剿滅狼羣的行動,也看到了許多剛剛失去狼羣的山的面貌。向陽的山坡上,到處都是鹿羣踩出的小徑,能吃的灌木、草都被吃得一乾二淨。植物失去了細枝嫩芽,很快便衰弱、死亡了。那些能吃的樹葉,只要可以夠得到,都被鹿羣吃掉了。看到這樣的一座山,你會以爲上帝得到了一把新剪刀,整天在山中修剪樹木,忘卻了其他事情。到了最後,鹿羣的數量過於龐大,最終因爲食物不足被餓死了。它們的骨頭和乾枯的鼠尾草一起變白、腐爛。

現在我想:就像鹿羣生活在狼羣的陰影中一樣,山野生活在鹿羣的陰影中;而且大山看起來比鹿羣更加憂慮。一隻公鹿被狼吃掉,兩三年後就會有新的公鹿取而代之;可是一座大山被鹿羣摧毀後,也許幾十年都無法恢復原貌。

牛羣面臨着同樣的狀況。牧牛人爲了牛的安全消滅了牧場周圍的狼,卻不知道自己無形中承擔了狼羣的工作:根據牧場的供應削減牛的數量。他並不懂得像大山一樣思考。沙塵暴出現了,河流將我們的未來無情地衝進了大海。

我們都在極力追求安全、繁榮、舒適、長壽以及簡單的生活。鹿用柔韌的雙腿追求;牧牛人用毒藥和陷阱追求;政治家用筆桿子追求;而大多數人則是用機器、選票和金錢追求。但無論採取何種形式,大家的目的都一個:就是追求時代的和平。在這些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功是好事,客觀的說也是必要的。然而從長遠來看,太多的安全反而會帶來危險。居住在瓦爾登湖畔的梭羅曾經說過:“野地裡蘊含着這個世界的救贖。”也許他已經爲我們暗示了狼嚎隱藏的意義。這個意義,大山早就明白了,可惜太多的人依然不明白。

艾斯卡迪拉山

生活在亞利桑那州,腳下是茫茫草原,頭頂是悠悠藍天,地平線上以艾斯卡迪拉山爲界限。

騎馬在山的北面馳騁,你的腳下是一望無際的草原。無論在何時,無論在何地,擡頭望去,眼前出現的總是艾斯卡迪拉山。

騎馬在山的東面馳騁,你會穿越被茂密叢林包圍的平頂山。每一棵樹都是一個小世界,在溫暖的陽光下散發出獨特的清香,藍頭松鴉在林中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到處都是一派安逸的景象。然而當你來到山脊,立刻就會感覺到自己的渺小,艾斯卡迪拉山就在不遠處屹立。

騎馬在山的南面馳騁,映入眼簾的是藍河複雜的峽谷,隨處可見白尾鹿、野火雞和野牛。當你舉槍準備朝着一隻鹿射擊時,它卻已經逃跑了,站在地平線上向你炫耀自己的勝利。當你低頭注視着瞄準鏡,不相信自己的失手時,藍色的艾斯卡迪拉山又出現在了遠方。

騎馬在山的西面馳騁,你會進入阿帕奇國家森林的滾滾綠浪中。我們在森林中穿行,將這些樹木變成木材堆,以四十爲單位在本子上計算着。當我們氣喘吁吁地爬上山谷,覺得那些假想的木材堆和渾身的汗、皂莢的刺、蚊蟲的叮咬以及吵鬧的松鼠之間有一些不和諧的地方。然而爬到上一個山脊,一陣冷風呼嘯着從林海吹過,吹走了我們的疑惑。艾斯卡迪拉山在山脊的遠端出現。

大山不僅成爲了我們工作和遊玩的界限,也成爲了我們爲晚飯做準備的界限。冬天的傍晚,我們常常埋伏在河邊捕捉綠頭鴨。鴨羣很機警,在緋紅的天空中盤旋幾圈,最後消失在黑漆漆的艾斯卡迪拉山裡。假如它們再次出現在河岸上,那麼我們晚飯的烤鍋裡就會有一隻肥嫩的雄鴨。假如它們不再出現,我們只好繼續吃燻肉和豆子。

實際上,你無法在地平線上看到艾斯卡迪拉山的地方只有一個,那就是在艾斯卡迪拉山頂。在那裡,你無法看到山本身,卻能感覺到它的存在,原因就在於大灰熊。

這位大腳老兄簡直像一個靠搶劫發家的貴族——山大王,艾斯卡迪拉山就是它的管轄領地。每年春天,當溫暖的春風吹融了積雪,灰熊結束了冬眠,從沉睡了一個冬季的巖洞裡慢慢爬出來,順着下山的路尋找食物,一頭不幸的牛被它敲爛了腦袋。吃飽後,它又爬回了洞穴,靠着土撥鼠、蹄兔、漿果和樹根悠閒地度過夏天。

我曾親眼目睹了它殺死過的一頭牛。牛的頭骨和脖頸都變得粉碎,彷彿被一列高速行駛的列車撞上了。

沒有人再看到過那隻熊,但是在懸崖下泥濘的土地上,你可以看到那些不可思議的腳印。看到這些足跡,連最頑固的牛仔也會承認熊的存在。無論他們去了什麼地方,都會看到那座山,從而想到熊。當人們坐在篝火邊閒談,除了啤酒和舞會,熊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話題。大腳的灰熊每年只吃一頭牛,而且基本上圍繞着洞穴附近活動,但是整個地區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那時,“進步”的風氣剛開始蔓延到這個養牛區,它派出了衆多不同的信使傳遞自己。

其中之一是那個最先駕駛汽車橫穿美國大陸的人。牛仔們瞭解他的心思,知道他和那些野馬馴服者一樣,心情活潑,喜歡虛張聲勢大聲說話。

一位身穿黑色天鵝絨的女士來到了這裡。雖然他們不太明白,但是依然聆聽她用波士頓口音解說婦女投票權的意義,並且注視着她。

他們驚訝地看着通訊工程師在松樹上安裝電話線,然後立刻就能知道城裡的消息。一個老人好奇地問,電話線能不能給他送來一片燻肉。

一年春天,“進步”派來了一位捕獸員。他是由政府出資僱傭的,身穿工作服,如同聖喬治一樣尋找獵物。他詢問這裡是否有危險的動物需要獵殺,當地人們回答他:是的,有一隻大熊。

捕獸員整理好行頭,捆在騾子上,然後朝着艾斯卡迪拉山進發了。

一個月之後,他回來了,驢子馱着一張巨大的獸皮,步履蹣跚。鎮上只有一個穀倉有足夠的空間,供晾曬獸皮使用。爲了獵熊,他想盡了一切能用的辦法,陷阱、毒藥等等,但都不起作用。最後,他在那條只有熊才能通過的小路上,架設好一把自動獵槍,等待着熊的出現。熊走上了那條小路,把自己射死了。

那是六月發生的事情。那張熊皮很髒,而且有些破爛,沒有多大的價值。沒能讓灰熊留下一張像樣的生皮,作爲對於它們族羣的紀念,對於我們來說簡直是一種恥辱。它只剩下了一個頭骨,被安放在國立博物館,科學家們經常爲了頭骨的拉丁名字展開爭辯。

當我們嚴肅思考了這些事情之後,一個疑問產生了:是誰爲“進步”做了定義?

自從上帝創造了世界,歲月便一直侵蝕着玄武岩造就的艾斯卡迪拉山。它不斷地消耗着,同時也在等待着、創造着。歲月在這座古老的山脈上刻下了三個印記:一個莊嚴的外表、一個較小的動植物羣落和一隻大熊。

殺死熊的捕獸員知道,艾斯卡迪拉山的牛羣安全了。然而他所不知道的是,他推倒了一座從時間誕生起便開始建造的大廈的尖塔。

派遣捕獸員來的官員是一位生物學家,他精通進化建築學,卻不知道尖塔和牛是同等重要的。他缺乏預見性,沒有預料到那裡會變成旅遊地,更沒有想到遊客們對於熊的盼望超過了對牛排的盼望。

那些投票支持撥款幫助牧地消滅熊的議員,是拓荒者的後代。他們爲自己祖先的優秀品質喝彩,卻又拼命地毀滅祖先們的勞動成果。

我們那些對捕殺熊持有默許態度的林務官,都知道當地一個牧場主曾經在犁地的時候,發現了一把刻有科羅拉多軍隊指揮官名字的匕首。我們嚴厲譴責西班牙侵略者,他們爲了黃金和改變其他人的信仰而殺害了大批無辜的印第安人。可是我們卻也沒有意識到,我們也是侵略者,指揮了一場自以爲是的屠殺活動。

艾斯卡迪拉山依然在地平線上威嚴聳立。但當你再看到它時,卻不會再有關於熊的聯想。它只是一座山,一座普通的山而已。

第15章 十月 (2)第20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1)第9章 六月第28章 俄勒岡州和猶他州第28章 俄勒岡州和猶他州第24章 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1)第20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1)第5章 三月第11章 七月 (2)第24章 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1)第22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3)第6章 四月 (1)第8章 五月第31章 人類的閒暇第38章 雁的音樂第24章 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1)第15章 十月 (2)第33章 環河 (2)第31章 人類的閒暇第43章 環保美學 (1)第26章 奇瓦瓦和索諾拉 (1)第38章 雁的音樂第3章 二月 (1)第2章 Part 1沙郡年記——一月第3章 二月 (1)第41章 野地與文明 (1)第16章 十一月 (1)第27章 奇瓦瓦和索諾拉 (2)第20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1)第3章 二月 (1)第15章 十月 (2)第28章 俄勒岡州和猶他州第2章 Part 1沙郡年記——一月第40章 Part 4惆悵的結論——土地倫理 (2)第19章 十二月 (2)第2章 Part 1沙郡年記——一月第35章 美國文化中的野生動物 (1)第4章 二月 (2)第13章 九月第40章 Part 4惆悵的結論——土地倫理 (2)第41章 野地與文明 (1)第23章 伊利諾州和愛荷華州第27章 奇瓦瓦和索諾拉 (2)第11章 七月 (2)第37章 觀鹿第42章 野地與文明 (2)第38章 雁的音樂第29章 曼尼托巴省第12章 八月第38章 雁的音樂第12章 八月第22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3)第14章 十月 (1)第10章 七月 (1)第41章 野地與文明 (1)第33章 環河 (2)第11章 七月 (2)第24章 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1)第14章 十月 (1)第16章 十一月 (1)第25章 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2)第13章 九月第7章 四月 (2)第7章 四月 (2)第5章 三月第20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1)第29章 曼尼托巴省第40章 Part 4惆悵的結論——土地倫理 (2)第36章 美國文化中的野生動物 (2)第11章 七月 (2)第12章 八月第9章 六月第43章 環保美學 (1)第19章 十二月 (2)第14章 十月 (1)第37章 觀鹿第33章 環河 (2)第42章 野地與文明 (2)第41章 野地與文明 (1)第18章 十二月 (1)第30章 Part 3鄉野的秘密——鄉野第26章 奇瓦瓦和索諾拉 (1)第37章 觀鹿第6章 四月 (1)第22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3)第22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3)第1章 序 言第27章 奇瓦瓦和索諾拉 (2)第33章 環河 (2)第19章 十二月 (2)第14章 十月 (1)第8章 五月第43章 環保美學 (1)第9章 六月第27章 奇瓦瓦和索諾拉 (2)第24章 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1)第26章 奇瓦瓦和索諾拉 (1)第27章 奇瓦瓦和索諾拉 (2)
第15章 十月 (2)第20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1)第9章 六月第28章 俄勒岡州和猶他州第28章 俄勒岡州和猶他州第24章 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1)第20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1)第5章 三月第11章 七月 (2)第24章 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1)第22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3)第6章 四月 (1)第8章 五月第31章 人類的閒暇第38章 雁的音樂第24章 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1)第15章 十月 (2)第33章 環河 (2)第31章 人類的閒暇第43章 環保美學 (1)第26章 奇瓦瓦和索諾拉 (1)第38章 雁的音樂第3章 二月 (1)第2章 Part 1沙郡年記——一月第3章 二月 (1)第41章 野地與文明 (1)第16章 十一月 (1)第27章 奇瓦瓦和索諾拉 (2)第20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1)第3章 二月 (1)第15章 十月 (2)第28章 俄勒岡州和猶他州第2章 Part 1沙郡年記——一月第40章 Part 4惆悵的結論——土地倫理 (2)第19章 十二月 (2)第2章 Part 1沙郡年記——一月第35章 美國文化中的野生動物 (1)第4章 二月 (2)第13章 九月第40章 Part 4惆悵的結論——土地倫理 (2)第41章 野地與文明 (1)第23章 伊利諾州和愛荷華州第27章 奇瓦瓦和索諾拉 (2)第11章 七月 (2)第37章 觀鹿第42章 野地與文明 (2)第38章 雁的音樂第29章 曼尼托巴省第12章 八月第38章 雁的音樂第12章 八月第22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3)第14章 十月 (1)第10章 七月 (1)第41章 野地與文明 (1)第33章 環河 (2)第11章 七月 (2)第24章 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1)第14章 十月 (1)第16章 十一月 (1)第25章 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2)第13章 九月第7章 四月 (2)第7章 四月 (2)第5章 三月第20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1)第29章 曼尼托巴省第40章 Part 4惆悵的結論——土地倫理 (2)第36章 美國文化中的野生動物 (2)第11章 七月 (2)第12章 八月第9章 六月第43章 環保美學 (1)第19章 十二月 (2)第14章 十月 (1)第37章 觀鹿第33章 環河 (2)第42章 野地與文明 (2)第41章 野地與文明 (1)第18章 十二月 (1)第30章 Part 3鄉野的秘密——鄉野第26章 奇瓦瓦和索諾拉 (1)第37章 觀鹿第6章 四月 (1)第22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3)第22章 Part 2地景特質——威斯康星州 (3)第1章 序 言第27章 奇瓦瓦和索諾拉 (2)第33章 環河 (2)第19章 十二月 (2)第14章 十月 (1)第8章 五月第43章 環保美學 (1)第9章 六月第27章 奇瓦瓦和索諾拉 (2)第24章 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1)第26章 奇瓦瓦和索諾拉 (1)第27章 奇瓦瓦和索諾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