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帝王之基

當這消息傳來的時候,範易正在視察着耕地。⊙,聞聽這個消息之後,惆悵了良久。

當年祁勝英姿勃發的出現在自己面前的時候,彷佛還是昨日。然而,斯人卻早已經在黃土之下,將近二十年了。如今,連孫子都登基爲大虞皇帝,哪怕只是一個傀儡。

九泉之下,一處冥默默的所在。漆黑陰冷,彷佛着只有着亙古以來的陰風吹拂。其他再無變化。

然而,這日。卻有着一道青金色的光芒沖天幕貫穿而下。不論遠近,那些四處飄飛的遊魂野鬼,見到這般光輝,嚇的紛紛躲避。

光芒之中,就顯現出一個穿着王袍的身影來。迷茫的從無盡的黑暗之中醒來,許久眸子之中才恢復神采。

“沒有想到,我居然還有着一絲殘魂……”這身影喃喃自語的說着。

從無窮無盡的黑暗虛無之中醒來,再次擁有意識,這種感覺不是一般的好。

然而下一刻,便見着一溜火光,從極遠處而來,眨眼間就出現在了旁邊,顯現出一隻四匹馬所拉的巨大的馬車來。

一個使者正容跳下馬車,躬身說道:“臣下拜見王上,請王上和我來!”

祁勝猶豫着:“我怎麼會在這裡,我身上這……”

那使者淡淡的笑道:“王上不知麼?令孫已經登基,君臨天下,爲我大虞朝的皇帝了!”

“什麼?”祁勝震驚。

“沒錯,新皇登基。已經封你爲豐靈王,賦予氣運。因此。你現在才能……”

祁勝一下子恍然大悟,難怪。難怪。自己被秦勝人那個叛主之賊所殺,原本料着就已經魂飛魄散了。

之所以現在出現在此處。卻是皇朝氣運冊封的結果。

一想到此,心中百感交集,卻再無疑問。坐上了馬車,就感覺着身上微微一震,馬車走起。

這個時候,祁勝纔再次問着:“我等可是去龍庭之中?”

畢竟是皇家子弟,連這般隱秘之事都知道。

那使者只是微一點頭,卻又感概萬分的說:“如今正是氣運轉移之際,王上趕的機會正好。再晚上一步。這天下,就已經非是大虞所有了……”

“什麼?”祁勝失聲叫着。他在世的時候,大虞雖然問題重重,然而依舊君臨天下,鎮壓四方。

卻絕對沒有想到,如今的大虞不僅早已經偏安江左。更是已經大勢已去。

馬車一溜煙的行着,向着大虞龍庭而去。當初浩大的龍氣洪流,如今看起來卻又再次縮水,已經不到三分之一。

然而還沒有靠近。就見着龍氣一震再震。連這馬車都轟然震動了起來。

祁勝驚駭的問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就站起身來,向外眺望着。

下一刻,他就驚呆了。見着無數的渾身纏繞着黑色怨氣煞氣的罪鬼們,向着一片輝煌的宮殿撲去。

而那宮殿之中。同樣涌出數以百萬計算的,帶着微微光芒的鬼兵,呼嘯着殺出去。和那些罪鬼殺在一處。戰場慘烈到了極點。

“不好,怎麼這個時候。就有着罪鬼殺來!”那使者大驚失色。

眼見着更遠處還有着罪鬼襲來,戰場甚至可能波及這麼一輛小小的可憐馬車。

這使者再顧不得許多。拼命打馬狂奔。整個馬車,幾乎化爲一溜火光。

祁勝看得目瞪口呆之餘,心中隱隱約約的生出一種不妙來:“難道大虞天下真要傾覆……否則怎麼會有這麼多的罪鬼殺向龍庭……”

他爲皇族的近支子弟,許多隱秘傳聞,都是聽說一些。

歷代皇帝龍御歸天之後,都會來到此龍庭之中。爲王朝龍氣所庇護。

但是到了王朝傾覆的時候,統治天下數百年,所鎮壓而下的各種怨氣,都要爆發,甚至波及地下龍庭。

龍庭如果能夠撐過去,便是在九泉之下,依舊能夠護佑這般前朝的這些帝王,龍子龍孫們長久時日。

如果,龍庭撐不下去,那麼自然一切皆休。

就是因爲清楚這些隱秘,所以祁勝見了,就越發的觸目驚心了。難道就在這短短的十多年之中,昔日的大虞天下,就敗壞到了如此程度麼?

然而,還沒有等到祁勝多想清楚,遠方的罪鬼就從各個方向涌了過來。這一輛小小馬車,簡直好像洶涌大浪襲來的時候,一個不經意的小蟲子而已。

祁勝看的頭皮發麻,真要是被這些罪鬼給波及,他們就要輕易的被撕成粉碎。而遠方的一片光明籠罩之中的宮殿,看似已經就在眼前。

然而距離卻着實不近,根本沒有可能在這些罪鬼圍過來之前,逃入龍庭之中去。

這刻,祁勝心中就是一片苦澀。難道,自家剛剛從那無盡的沉眠之中甦醒過來,又要再次陷入這等狀況麼?

莫非,自家從來就是這麼倒黴?永遠都是出師未捷身先死?

一時間,心中都充滿了悲憤,甚至是怨毒。

卻在這個時候,喊殺聲起。一隻鬼騎,盡數都是披掛重甲,一時間,人馬如龍,猛撲過來。

“這是龍庭的騎兵,是列位先帝派兵接應我們來了!”那駕車的使者差點喜極而泣。

被這一說,祁勝猛然清醒過來。擺脫了那負面情緒的操縱。

心中一下子明白過來,就嚇的渾身鬼氣一陣顫抖。

萬幸,萬幸。剛纔差點被這怨氣給影響了,幾乎就要入魔!

想到此,就是一陣後怕!

這刻,那些罪鬼就已經從四面八方的淹沒了過來。然而那一隊鬼騎,卻就護衛在馬車四周,護送着馬車向龍庭而去。

饒是如此。看着窗外,這一個個鬼騎依舊被那些罪鬼給撲了上去。拉扯而下,撕成粉碎。

這刻。祁勝的心卻定了下來。龍庭肯派出一支兵馬,承受巨大損失,也要救他回去。看起來,這就說明他祁勝對於龍庭,對於大虞的列祖列宗來說,作用不小啊!

想到此,就安心。一個人,最怕的就是沒有給人利用的價值了。現在,便是做鬼也一樣!

。。。。。。。。。

“行屯田耕戰之法!”範易饒有興味的看着下首跪坐着的袁立。

“是。成州殘破。非如此,無以養活大軍,攻取天下!”袁立昂然的說着。

範易頓時動容,卻想不到,這些豪族之中,多有人才。能夠看到這個辦法,倒還不是太過稀罕的事情。

但是能夠身爲豪族子弟,主動提出這個計策的,那就十分難得了。可以說。自己挖自己的牆角啊……

想着,範易就見着其中一條條的列述着如何行推行耕戰屯田的辦法,十分詳細。有着極高的可行性。

這就是真心誠意的,想要幫着他範易推行此策了。

想到這裡。範易含笑說着:“本將軍也正有着此意,那就要麻煩袁君了!”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既然下吏在幕府爲臣。自然當爲主君效力!”袁立慨然說着。

範易大喜,有着這成州最大豪族之一的袁家配合。這幕府行事。就變得容易了許多。

接下來,軍中就開始有着大批的老弱。和底層軍官被放回鄉間,委派爲各地的小吏。多是各處亭卒之類的不入流的小吏。

然而,再不入流,也是吃公家飯的。這就足以讓人羨慕。

從楚郡江左派來的官吏再和本地徵辟的士子,在各地組成官寺。第一件事情,就是清丈土地。

範易更是讓自家本部兵馬,一隊隊的派下去,當成工作組來用,監視着各地官寺的情況。

凡是不用命的,能力所限,阻礙清丈的,報上來立刻解職。

須知道,在前些年,範易可以不是什麼都沒做。培養了數百親衛。

這些人大都文武全才,不僅精通着軍伍戰陣之事。對於民事,也頗爲精通。都是範易培養出來的骨幹精英。更是忠誠可靠。

這個時候,都分派在各軍之中,爲中低層的軍官,甚至爲軍紀官,起着政委的作用,牢牢替範易抓穩軍權。

這個時候,派出去大規模的交替巡視着各地官寺之中清丈情況。簡直是把整個清丈進程,牢牢的抓在了手中。

一直忙碌到天色轉冷,才大概把整個成州的荒田面積給統計了出來。

居然清丈出來了三十多萬傾荒地出來,消息報到範易面前。

袁立甚至痛哭失聲:“恭喜世子,恭喜世子。得此帝王之姿,足以橫行天下!”

整個幕府之中,所有人都驚的鴉雀無聲,心中充滿了狂喜。

“恭喜世子,得此帝王之姿,足以橫行天下!”

“爲世子賀,爲朝廷賀,爲天下百姓賀!”

這一刻,所有人都對範易重新統一天下,充滿了無窮的信心。更是對他們這些日子的,排除一切困難,所最後得到成果的驕傲!

這也難怪,當年大虞君臨天下時候。最爲高峰之時,清丈天下田畝數量,也不過八百多萬傾地而已。

成州爲天下九州之一,按說有着三十萬傾地,並不是太多。但是,這只是荒田。

也就是說,有主的耕地,根本都沒有計算在內的。這三十萬傾地,是可以盡數被掌握在幕府手中,化爲巨大資源的。

按照範易等人開始的商量的府兵制度,一個成丁,授予二十畝田地。能夠授予百萬的府兵田畝……

而只要真的能夠有着百萬府兵,這恢復天下,就可以想見!

範易也沒有想到,居然會清丈出如此之多的田畝來。微微一愣,心中也就激動起來。

卻強忍着,只是問道:“那麼有主之地,有着多少?”

“有主之地,大概清丈了一番,大約有着二十萬傾地。雖然有些出入。但是不會太多……”袁立恭敬的說着。

這一次清丈田地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大。便是那些豪強富戶。想要隱匿土地,也都隱匿了不了多少。

因此。整個成州土地加起來,就有着五十萬多傾地。

其中一大半,是完全可以掌握在幕府手中。另外一半,卻是爲幕府徵收稅賦。

不過,這大虞向來所徵收的是人頭稅。因此,範易有問着:“人口清丈的情況如何?”

這般大規模的清丈,自然不單單是清丈荒地,更是把其他情況都要摸查清楚。

這刻聽了,翟冷笑着道:“比開始料想的情況好了不少。人口一共清丈出了三百七十多萬……總共七十四萬餘戶。”

這話聽了,頓時讓範易大大鬆口氣。在這般戰亂之時,連田地都不是最重要的,人口才是最爲重要的東西。

有着人口,纔有着一切。耕地纔有人種,有人交稅,有人當兵打仗。

“前些年無空道之亂,那些豪族大戶損失不小。主要是人口方面,如今清丈起來。便是拿出所有的地契,所佔據的田地數字也只有三萬傾左右。這其中,肯定是有着一部分貓膩,但是不會太多……”袁立解釋。

聽着這數字。範易點點頭。這話說的不錯,成州五十多萬耕地,豪族所佔不到十五分之一。

這個數字。並不是太厲害。就算他們用着手段佔據了一部分無主之地,那也當做酬功了。範易並不是一個太過刻薄之輩。

只是。這個時候。範易卻緩緩開口:“我常想着民生多艱,大虞計算丁口收稅。便是出生童子。也要交稅,民間甚至有生不起孩子,以至於溺死者。吾心中哀痛,因此決定減輕百姓負擔……”

聽着範易如此說來,一行人個個面面相覷。這個時候,爭霸天下,自家這位主公不思如何積攢力量,反而想着如何惠民……這個……

一時間,連最迂腐的都想勸說範易。卻聽範易,緩緩說道:“因此,本將軍決定攤丁入畝,將以前的

按照人口收稅,直接化爲按照土地多少收稅……”

“嘶……”

天策府諸多幕僚們聞聽,都是牙痛一般的嘶嘶吸氣。原本以爲自家主公是要婦人之仁了。卻沒有想到,自家這位主公,卻是更狠。狠狠一道宰在那些豪族大戶身上。

人口容易藏匿,原本豪族大戶憑着權勢,隨隨便便藏匿個數千上萬奴僕徒附的都有。

而現在,按田地收稅的話。這些人難道還能把土地給藏起來麼?是逼着這些豪族交稅了。

這三萬傾地,也是十五分之一弱些。能夠收上來的稅收,就是好大一筆。

總之,雖然這個時候豪族投機在自家身上。但是範易,絕對沒有就如此簡單放過他們,而專門在小民身上盤剝的道理。

這豪族,是時時刻刻要被打擊限制的!

諸人隱隱約約的明白範易心思,然而都沒有想太多。作爲一個欣欣向榮,不斷蓬勃發展,充滿活力的組織。這些幕僚,大部分還沒有到求田問舍,自顧追求自傢俬人利益的地步。

互相看一眼,都覺着這辦法能夠大大增強幕府實力。都紛紛讚道:世子宅心仁厚,乃成州黎民之福!”

範易聽了,只是一笑:“大虞太祖當年定下三十賦一的政策,約法省禁,藏富於民。

只是到了後來,就變成一紙空文了。雖然朝廷這般規定,但是賦稅徵收的,卻就差不多有着七成以上了!”

所謂三十賦一,便是一畝地產出的三十分之一,用於繳納賦稅。這百姓負擔自然輕省,只是後來各自苛捐雜稅加起來,百姓一年所收入的七成都要用來交稅。

負擔極重,根本是民不聊生。所以纔有着後來的青陽道起事。

“如今天下未定,兵兇戰危。自然沒有條件行此德政了。我看田賦就定在七賦一好了……”

“萬萬不可……”

“世子開恩啊!”

這些幕僚聽了範易的話之後,都嚇了一跳。這賦稅定的也太高了吧!

“除此之外,其他徭役盡數取消……”

這一句說出,整個幕府都安靜了下來。

如果真的如此的話。那麼這稅收制度,似乎並不太重。

要知道歷代以來。百姓承擔賦稅之外,還要承擔徭役。漢代所謂的三十賦一。不過只是田賦而已。大頭卻是人頭稅,也就是算賦上面。這些,一般教科書卻不怎麼提了……

各級地方官都有徵民服役的職責,分爲力役和兵役。兵役自然是要給朝廷打仗,各地的鄉兵,縣兵,郡兵等等,都是這般徵募。官府一文不給。

而力役,卻地方官府徵調。修建道路宮殿,水道等等基礎設施。這甚至比賦稅更加麻煩!

大虞雖然規定着,一年徭役的天數不給四十天,而且是農閒時候。但是如果把你調到千里之外去服徭役呢?這麼短的時間,走到走不到……

因此,路上時間,根本不算……還有着其他種種弊端,甚至比賦稅更要兇狠。

“只要交了七分之一的田賦,這徭役也盡數免除!”範易說着。

“世子。這些還是不妥啊!廢除徭役,那誰來服兵役?地方修建工程,又要哪裡找人?”

“我行府兵制度,自然由府兵服役。至於地方工程麼。既然百姓已經繳納了賦稅,這七分賦已經把徭役的折算成錢,包含在其中了。官府自然可以花錢僱人來修建……”

“這個……這個……”今日範易所說的一切。都是顛覆性的。是他們所從來沒有到的事情。如果真的按照範易所說,那麼這賦稅還真的不高。

一切都包含在這七分賦之中了。反而實實在在的將着百姓負擔給降了下來。

“只是,恐怕如此一來。軍國之用不足啊!”周安有些擔心的說着。

“按照一畝地收三十斤糧食來算,便是成州一地,一年所能增收的糧食,就有着不下千萬石。按照一石五百錢來算,起碼有着五十萬萬錢……”

這只是很粗略的計算,取的整數計算。然而這個數字一出,就把所有人都給嚇到了。

大虞朝廷,當年一年的賦稅收入,也不過摺合在七八十萬萬之多。這是天下九州的。

摺合起來的話,也就是在七八百萬貫錢之多。

而成州一地,所能收取的賦稅,總共就在五百萬貫左右。

當然了,這只是一個理想狀態的數字。要所有田地盡數開墾纔可能。

但是實際上,現在的幕府能夠收上來一百萬貫錢,就已經很了不起了。而且還要留下相當大一部分給地方官府。還要一大部分要直接徵收糧食。

但是饒是如此,這錢無論如何,也足夠軍國之用了。

如今江左三州,經過範貞勵精圖治。開墾田地,增加人口。三州一年賦稅,也不過摺合五百萬貫錢左右。

本來就已經視作奇蹟了,但是現在成州也是分毫不讓啊!

不過江左三州,本就是地廣人稀,大片農田沒有開墾。自從朝廷渡江以來,起碼又涌入兩百萬人口。所以也纔有着這般奇蹟。

成州情況也差不多!不過,論起管理的精細化來說,就要比江左更勝一籌了。

總之,成州一地,負擔三五十萬大軍,綽綽有餘!

有此強軍,橫掃天下,再不是難事!

“諸君好做,日後朝廷定然不吝公侯……”範易說着。

這就是許諾了,每一個人的呼吸都粗重了不少。心中一團火熱!

所謂的朝廷,自然不是現在這個大虞了。而是範家父子的新朝。

想到輝煌前景,所有幕僚盡數下拜:“下吏等,敢不效死!”

雖然這統計,還算是粗放了一些,然而比起大虞,甚至歷代朝廷的清丈查田,都是要準確的多。這才能夠清出如此多的田地來。

“說起來,我東虞掌握的四州所擁有的耕地面積,只有兩百多萬傾地。只是佔天下耕地面積的四分之一而已。”範易忍不住就搖頭苦笑着:“難怪說江北的諸州,方纔是天下的精華所在。只是一箇中州,耕地面積恐怕都不會下於兩百萬啊……”

另外一個世界,雖然江南更富。但是經濟文化徹底超過北方,也是要到了南宋以後的事情了。

在北宋時候,江南許多地方,都還被當成煙瘴之地,爲貶官流放之所。

而到了南宋以後,江南的經濟文化開始徹底的超過了北方。

範易估計,整個江左,包括新開闢的南荒地帶,所能開拓的耕地面積不會小於江北。

而且氣候溫潤多雨,只要農業種植技術水平趕上去。那麼畝產超過江右一倍,也都不是問題。(未完待續。。)

第13章 和檮杌的初次交鋒第50章 鹹安城大亂第29章 土着第36章 青陽道第26章 變起第80章 甘池伴陰山第15章 貫穿第46章 便是滿城百姓死絕……第57章 殺出一個清平世界第31章 會陵城靈境第34章 廢墟第9章 社神打上門第61章 丹唐和雲姬第76章 戰利品和審問第23章 大虞列祖列宗第51章 豐收的神職第66章 三菅兄弟 太陰煉形第53章 汝不肯承擔,滿城怨氣無主!第24章 肅山之中的鬼王第52章 吾當繼爲黑帝第18章 火炮出世第18章 大戰方相氏第19章 破滅方相氏分身第47章 囚父第37章 恐怖的鬼獄第19章 天幕洞開 爲顯仁心第24章 始知神人殊途非同道第61章 秋風未動蟬先知第25章 驚變第19章 廢社壇 立土地第32章 佈下閒棋冷子第25章 就是要他狗急跳牆第37章 曾經,我以爲自己是世界的主角第8章 倒黴悲催的城隍1第44章 私自調集 鬼兵入城第18章 陰陽十絕陣發動第47章 編制第47章 鬼道修行 月華洗練第1章 雲州州牧第32章 金吾第2章 人生得一知己,死而何憾?第8章 監生第16章 十災(2)第4章 在人間的佈局第5章 白蘇兒第50章 畝產千斤!第11章 便是縣令也殺了!第6章 氣急敗壞的城隍第47章 請援兵入城第58章 天道大海 人道長河第45章 猛鬼破封 城中大亂第37章 諮詢第8章 必拯救我等第13章 雛鳳初鳴第一戰第26章 斬殺青蛟第26章 斬殺青蛟第29章 土着第2章 那只是你的道!第66章 赫赫威儀擁青氣1第33章 純臣第19章 此爲道統之爭!第80章 靈池和神池第53章 大變將生第12章 香火者,衆生之願第66章 赫赫威儀擁青氣1第13章 天助我也!第9章 殺人賊羣中第44章 厲鬼親兵第67章 張常侍的侄兒第3章 似真似幻的記憶第61章 丹唐和雲姬第31章 鄉男第21章 劍術第12章 拜訪隱居之士第3章 算計第36章 昨夜星落如雨第33章 赤氣驚天宇第4章 三老第23章 劍術非正道第16章 南荒放血之戰第48章 翻臉不認人第77章 氣運折兮奈若何第22章 本份第35章 突進第61章 大儒何君質第76章 含章不出,賴天下蒼生何?第68章 敗軍死將 刀兵枉死第14章 名分和氣運第21章 生來住華屋,冷落歸蒿里第55章 回藩第3章 九品第62章 神女雲姬費思量第11章 皇家的責任第56章 大權第38章 強弩的射殺第18章 淫雨霏霏 民聲如蟻第47章 囚父第24章 宗室豪傑 豐靈亭侯第73章 深入肅山攻甘池第30章 陰陽
第13章 和檮杌的初次交鋒第50章 鹹安城大亂第29章 土着第36章 青陽道第26章 變起第80章 甘池伴陰山第15章 貫穿第46章 便是滿城百姓死絕……第57章 殺出一個清平世界第31章 會陵城靈境第34章 廢墟第9章 社神打上門第61章 丹唐和雲姬第76章 戰利品和審問第23章 大虞列祖列宗第51章 豐收的神職第66章 三菅兄弟 太陰煉形第53章 汝不肯承擔,滿城怨氣無主!第24章 肅山之中的鬼王第52章 吾當繼爲黑帝第18章 火炮出世第18章 大戰方相氏第19章 破滅方相氏分身第47章 囚父第37章 恐怖的鬼獄第19章 天幕洞開 爲顯仁心第24章 始知神人殊途非同道第61章 秋風未動蟬先知第25章 驚變第19章 廢社壇 立土地第32章 佈下閒棋冷子第25章 就是要他狗急跳牆第37章 曾經,我以爲自己是世界的主角第8章 倒黴悲催的城隍1第44章 私自調集 鬼兵入城第18章 陰陽十絕陣發動第47章 編制第47章 鬼道修行 月華洗練第1章 雲州州牧第32章 金吾第2章 人生得一知己,死而何憾?第8章 監生第16章 十災(2)第4章 在人間的佈局第5章 白蘇兒第50章 畝產千斤!第11章 便是縣令也殺了!第6章 氣急敗壞的城隍第47章 請援兵入城第58章 天道大海 人道長河第45章 猛鬼破封 城中大亂第37章 諮詢第8章 必拯救我等第13章 雛鳳初鳴第一戰第26章 斬殺青蛟第26章 斬殺青蛟第29章 土着第2章 那只是你的道!第66章 赫赫威儀擁青氣1第33章 純臣第19章 此爲道統之爭!第80章 靈池和神池第53章 大變將生第12章 香火者,衆生之願第66章 赫赫威儀擁青氣1第13章 天助我也!第9章 殺人賊羣中第44章 厲鬼親兵第67章 張常侍的侄兒第3章 似真似幻的記憶第61章 丹唐和雲姬第31章 鄉男第21章 劍術第12章 拜訪隱居之士第3章 算計第36章 昨夜星落如雨第33章 赤氣驚天宇第4章 三老第23章 劍術非正道第16章 南荒放血之戰第48章 翻臉不認人第77章 氣運折兮奈若何第22章 本份第35章 突進第61章 大儒何君質第76章 含章不出,賴天下蒼生何?第68章 敗軍死將 刀兵枉死第14章 名分和氣運第21章 生來住華屋,冷落歸蒿里第55章 回藩第3章 九品第62章 神女雲姬費思量第11章 皇家的責任第56章 大權第38章 強弩的射殺第18章 淫雨霏霏 民聲如蟻第47章 囚父第24章 宗室豪傑 豐靈亭侯第73章 深入肅山攻甘池第30章 陰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