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世家

爲防後臺出問題,這些都是自動更新的章節……

一衆將領盡數喝彩起來:“都說那些南蠻子狡猾,我等巫人只有上當受騙的份兒。但是我們大汗,卻像是狼一樣的狡猾兇狠,這次只要兩家南蠻子兩敗俱傷,我等就要趁勢統一中土!”

一夥人躊躇滿志,這種坐山觀虎鬥的感覺當真不錯。

雖然範易出兵,號稱百萬大軍。然而誰都知道不可能,頂多不過三五十萬大軍而已。

而青陽道同樣號稱七十萬大軍,再打折扣,二三十萬大軍也能湊出來。雙方兵力不會相差太遠。

因此,這是數十萬人馬之間進行的慘烈戰爭,非是短時間可以分出勝負。

有着足夠的時間,讓他們耐心等待,尋找機會,一舉破敵。

就好像剛纔,這些西靈將領誇讚黑狼王像是野狼一樣的狡猾一樣。

在西方巫人之中,他們崇拜狼羣,崇拜野狼,像野狼一樣的狡猾是很高的讚美了。

因此,他們更像是狼羣一般,並不缺乏耐心。往往能夠潛伏很長時間,一直等到獵物露出破綻,纔會一舉將獵物殺死!

而現在,青陽道和範易的大軍,都已經被西靈人這羣野狼,當成了獵物。

。??方平行走在鹹安城之中。看起來就好像一個行色匆匆的商人。

商人那些西靈巫人,並不喜歡居住在有着高大城牆保護的城池之中。但是,隨着巫人的入侵,打通了西域的商道。也讓靈州城變得更加繁華,也是不爭的事實。

南來北往的商旅絡繹不絕。甚至能夠見到金髮碧眼的天方商人。甚至是服色黝黑的消瘦的天竺商隊。

各種寶石,黃金。香料。還有來自於遠方異域的珍奇之物,都被送進了鹹安。

以至於讓這座古老的都城,似乎恢復千年前身爲帝都時候的繁華。

沒有人注意到,一個西靈人通緝的敵人,就那麼大搖大擺的走在鹹安的街道之中。

一直進入到一間店鋪之中,向着裡面的掌管亮了亮一塊玉佩。那掌櫃頓時一驚,就帶着方平進入到內室之中去。

穿過堆積滿貨物的狹小院落,七繞八拐,卻來到院牆上的一個不起眼小門。卻進入了另外一個院子。

從外表上看,誰都不會知道。這家商鋪的院子,居然和裡面那處院落是同一家人所有。

方平進入那個院落之後,就來到一處幽靜的小院,從西域傳來的葡萄藤搭成的花架之下,有着一個氣度不凡的老者就坐在那下面的胡牀之上。

“賢侄,想不到你這麼大膽,居然敢出現在鹹安城之中。我都不知道該誇你是膽大包天,還是不知死活?”這老者搖頭苦笑。

方平淡淡的笑着:“王命在身。不敢計較自身的安危!”

這老者聽了,一下子沉默下來,品味着這句話之中所含的分量。

王命這兩個字簡簡單單,然而在這鹹安城之中。聽起來,就格外的驚心動魄了。

這裡是西靈的地盤,那些西方巫族在統治。然而。到底誰纔是王命?

誰纔有天命?或者說誰家纔是正統?

再從不好出口的角度去想,誰才能真正笑到最後?也就是說。他們這些靈秦二州的豪門世族到底應該投靠那家?賭那一邊贏?

這幾乎是絲毫不用問的。

“我等邊地世族,可都沒有真心出仕西靈……”這老者說道。

說的時候。心中感嘆着。這些真正底蘊深厚的世家豪族,纔是中土世界真正的貴族,流傳千年不易。

見多了王朝更替興廢,原本以爲大虞東遷之後,就會徹底的衰落,再不會有着復興這一天。

卻沒有想到,範家父子居然這麼厲害。生生藉着大虞朝廷的軀殼,硬生生的借屍還魂。居然辦到了如此逆天之事!

這些世族,對於大虞的忠心十分有限。若是中土其他勢力崛起,改換天命,天命都會毫不客氣的投靠。

但是西靈是巫人,崇拜的光明教。這就和他完全格格不入了。

越是這種古老的世族豪門,就越是注重傳統,越是重視傳承。

凡俗的朝代改換,無非都是五帝感生輪轉,在儒道這個圈子之中。

而這些西靈巫人,卻就不一樣!

這些世族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投靠,投靠了就是違背其傳統,對於這些世族來說,這比什麼都可怕。

因爲,這是其存在之本!

“是啊,天下世族都有着五帝血統!”方平淡淡一笑:“比如陳家就是西方白帝血統……”

陳家是靈州另外一個大世族,而這老者卻是秦州李家的家主,算起來卻有着黃帝的血統。

可以說,中土歷代朝廷,都出自這些豪門世族之中。他們纔是真正中土真正的統治者。潛勢力大的驚人!

而不論是方平家族,和張元的家族,都算不得天下名門,只是地方豪族,算起來就要差了太多。

“祖帝已經隕落,我陳家還是知道大義所在的!”這時候,忽然從房間之中傳出一句話來。

便見着一個老者緩緩的從房間之中走出,看起來比張家家主更要蒼老許多,一頭銀白頭髮,若非腰桿還算挺直,恐怕就要覺着老態龍鍾了。

這人正是陳家的長老!

他手中提着一個包裹,還沒有靠近。方平就嗅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那是在戰場上經常會嗅到的味道。

方平的臉色一下子就變得複雜了起來,當日西方巫人入侵靈秦二州。陳家可沒有少出力,是最早響應巫人的家族之一。

這也不難理解,畢竟陳家是西方白帝留在大地上的血脈。有着千絲萬縷的瓜葛。

然而。剛纔這位陳家長老直接說祖帝已經隕落……

這就讓方平幾乎猜測出這包裹裡究竟是什麼東西了。

★тTk ān★CΟ

果然,包裹打了開來。一股石灰和屍臭味道一起傳入鼻端。儘管有些變形,但是方平還能夠認出。這是陳家家主的人頭。

“我陳家前些日子遭遇不幸,傳染了瘟疫。家中一共五十三口人病死……連家主都病死了……”

這陳家長老淡淡的說着,語氣平淡到沒有絲毫起伏。

然而方平聽的卻是心驚動魄!

病死的人頭自然不可能出現在這裡,就好像陳家也不可能病死這麼多人。這是一場從上到下的大清洗。

同樣身爲豪族出身,方平就能夠理解這些。不由躬身行禮,卻只是說道:“世子會知道這些的!”

這陳家是要和他們自己的祖帝,西方白帝徹底決裂了。

中土歷史上,並不是沒有外族入侵,佔據天下過。這些世族。也不會激烈反對。

但是這一次情況不同,以前的那些外族入侵。文明低下,進入中土,很快就會被這些世族所代表的儒家意識形態所改造。所以,他們能夠忍得!

然而這一次不同,西方巫人信奉光明教,卻是一種徹底的和中土儒教意識形態抗衡的體系。根本不可能改造!

也因此,除非這些世族能夠放棄自家的堅持上千年的傳統,那種家學傳承。否則。根本不可能迎入巫人。

而對於這些世族來說,放棄家學,放棄傳統,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無他。這是其安身立命的基礎,是世族所以爲世族的原因。

世族所以爲世族,並不是其佔據多數良田。有着多少財產……而就在於其家學傳承,壟斷意識形態上面!

所以方平能夠理解。陳家這般和西方白帝決裂,會付出多大的代價。

這五十三條人命。都是族中重要人物的,絕對不可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人物腦袋。

而這,不過是要所付出的代價的極小一部分。一個不好,傳承幾千年的陳家就會徹底的崩潰瓦解,徹底玩完。

“多謝方參軍,”陳家長老沉聲說着:“爲我寄語世子,我陳家永遠堅持正統!”

張家家主也沉聲說着:“我張家也是一樣!”

方平明白,這個所謂的正統,並不是大虞朝廷。而是道統,也就是意識形態的正統。

含義無非就是向範易表態了,只要範家代表的中土正統。那麼這兩家所能代表的力量,都會支持範家。不僅僅是拿下靈秦二州,甚至是君臨天下!

方平作爲豪族出身,自然很容易明白這點。這要是換一個貧寒出身,恐怕都會以爲這些世族反對範易呢……

方平這次帶着重要任務而來,聯絡靈秦二州之中的勢力,準備行動。原本還以爲會十分困難,沒有想到,居然如此簡單的就說服了靈秦二州的張陳二家。

說服了這兩家,幾乎就代表着整個靈秦二州的豪強大戶的勢力都已經被說服。只要這兩家真正動手,就有着如此巨大的影響力。

方平一個恍惚,擡頭看天。幾乎都以爲是做夢,他心中感嘆着,大勢所趨,大勢所趨。

這四個字代表了這天下間真正的道理!

若非是範易營造出瞭如此大勢,讓整個天下都感到了大虞的恢復……不對,應該是範家的崛起。否則,這張家陳家又豈會如此好說話?

“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鷙鳥之擊,至於毀折者,節也。是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弩,節如發機。”

範易這個時候,默默的唸誦着孫子兵法之中流傳的千古名篇。

也許沒有其他名句那般的膾炙人口,爲人所知。然而範易這個時候,卻是越咀嚼越是有着味道。

這出自孫子兵法的勢篇,後面還有“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

範易輕輕嘆息着:“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這取天下也是如斯啊!”

縱觀歷代王朝建立,只要大勢已成之後。就如同大河奔流一般,沖垮擋在前面的一切,勢如破竹都不足以形容。

一切順利的如同有着鬼神保佑,原本強大的敵人,卻就變得一下子軟弱無力。

以前讀史的時候,還會感覺疑惑不解。但是現在卻早已經明白,一切不過都是大勢所趨!

所謂大勢,就是人心。當天下人心都以爲你會勝利。會君臨天下的時候。就會形成一種無形的龐大力量,若從氣運上來說,就是額外加持一股龐大的不可思議的氣運。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就如同另外一個世界,紅方席捲天下。數十萬大軍一次次輕易戰勝,敵人只如摧枯拉朽。彷佛一下子連打仗都不會了。

這就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啊!

現在,範易出兵,聲勢浩大。就要造成這股大勢!

“世子,這些北燕巫人還不肯罷休,跟着我們蠢蠢欲動……”

有人進來稟報着,打斷了範易的思緒。範易向外看了一眼。船艙之外,北岸上的那些巫人依舊不遠不近的跟着。

“找死!”範易心中殺機大盛。這個時候,這些巫人的不懷好意。就是用鼻子聞都能夠聞出來。

相比起勸說西靈出兵的不順利,請北燕出兵。就順利的太多。青陽道答應北燕只要幫忙出兵,就送給北燕三十萬斤黃金。三十萬石糧草。那些貪圖小利的北燕就已經答應了出兵。反正他們的軍隊,就一直跟在範易的大軍之側。

於是,範易的這些日子的就開始覺着,那些北燕的騎兵就變得蠢蠢欲動了起來。

不時派出小股騎兵,靠近騷擾,抽空偷襲。

然而,他們忽然發現範易岸上的兵力,騷擾都是步兵爲多。但是,他們卻很難佔到便宜。

原本以爲運輸糧草輜重的大車,放在外側,就變成了天然的屏障。讓騎兵很難突襲。

但是這些小股騎兵想要放火燒燬這些大車的時候,卻從車後有着箭雨射出。讓這些騎兵絲毫靠近不得!

“世子,這些北燕巫人似乎有些不懷好意。”陸風在範易的耳邊說着。

天上下起了毛毛細雨,打在臉上,有着絲絲的涼意。範易聽了,卻笑了起來,這些北燕騎兵蠢蠢欲動,他自然是看了出來。

雖然並不想現在和北燕交戰,旁生枝節。但是如果這些北方巫人不開眼的話,範易也都早就做好準備,教訓教訓他們。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這辛棄疾的詞中,讚揚的就是另外一個世界的英雄,劉裕劉寄奴。

許多人只是記得白手起家的皇帝,不過劉邦和朱元璋這些個。但是莫要忘記了,在魏晉南北朝的,那世家大族統治一切的環境之下。

一個寒門出身,父親早逝,家境貧苦,幼年竟淪落到靠賣草鞋爲生的劉裕,居然橫空而出,具體打下了大半個天下。開創了南朝劉宋。

更誇張的是,此人在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卻是以南伐北,從江蘇一直打到關中,收服洛陽和長安。更是有着步兵剋制騎兵,創造輝煌戰果。

劉裕北伐南燕時,在如何對付南燕鐵騎這一問題做了充分準備。

車四千輛,分車爲兩翼,方軌徐行,車悉張幔,御者執槊,又以輕騎爲遊軍。軍令嚴肅,行伍齊整。

更是把水師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水師、步兵、騎兵三個兵種協同作戰。以大車外外圍,以步兵在其中防備,以水師在河中提供支援,以騎兵出其不意的出擊殺傷敵人。更是將這種戰術,稱之爲卻月陣,在歷史上留下了鼎鼎大名!

劉裕其人在軍事上的成就並不差於歷代開基立業之祖,無奈氣度心胸稍稍差上一籌。未能最終一統天下!長安得而復失,北伐大業功虧一簣。

然而,這般卻月陣,和整個北伐戰略,卻給了範易極大的提示。基本上,範易這北伐戰略。就和劉裕如出一轍。

如今,既然這北燕的騎兵找死的話。就讓他們試試翻版的卻月陣的厲害!

想到這裡。範易負手而笑。冷笑起來,自己這般夾河而陣。卻非是爲了好看呢!

而且,這幾日行軍,範易一直控制着速度。如今正是大河水面狹窄着一段,卻不是偶然,分明是範易早就有心預設的戰場。

隨着範易命令,帥船上旗幟揮動。北岸上的陣型變動,每輛戰車又上增設名士卒,並在車轅上張設盾牌,保護戰車。樓船開始靠近北岸。

見着範易大軍似乎有着準備。居然結陣不走。這些北燕騎兵就有些沉不住氣了。

就開始將騎兵分成一隊隊的,試探着衝擊車陣。居高而望,範易可以輕易的看見那些北岸的騎兵,裝備都是極差。

大部分的騎兵身上披着的皮甲,偶爾在皮甲上面綴着幾塊鐵皮,增加防禦力。再看武器裝備,雖然說不上簡陋,但是卻要比青陽道還要差一些。

不過,這些人在馬上縱躍如飛。在衝來時候,嘴裡還發出大呼小叫,玩着各種馬術動作。彷佛打獵一般。

儘管在範易眼中,這種騎兵。不過只是輕騎兵而已。威脅相當有限。

除了馬術更好之外,就和青陽道的騎兵差不多的水平。和西靈人的那些重騎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西靈人的騎兵大部分都披着鐵甲,甚至有些披着三重甲冑。防禦力驚人之極。形成集團衝鋒的時候,簡直無可抵禦。相比起來。這些北燕騎兵,不過就是小兒科了!

“聽說北燕騎兵和西靈騎兵曾經在大青山一帶交過手。五萬北燕騎兵全軍覆沒。”範易淡淡的冷笑:“看來這些西靈人,不對,應該說是西方巫人才是大敵。相比起來,這北方巫人卻又算得了什麼?”

雖然範易看不起這些北燕騎兵。然而,對於北岸的那些部隊來說,北燕騎兵的恐嚇居然還發生作用,戰陣就有着騷動。

在範易的角度看起來特別明顯,自家在北岸的軍隊軍氣明顯跌落了兩層,此消彼長之下,北燕騎兵的士氣卻就漲了兩分。

這是一種十分微妙的變化,對於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最爲重要的就是這士氣。這種時代的軍隊,傷亡率一般不過一兩成而已。

甚至很多時候,若是沒有上過戰場,經歷過血腥的。很多時候,甚至能夠因爲一點意外,士氣跌落到谷底,戰場之上沒有一個傷亡都直接崩潰的。

以範易的目光來看,大略軍心士氣跌落到五六成左右,遇到猛烈打擊,軍隊就有可能崩潰。

若是隻有着三四成,便是敵人一個衝刺,自家軍隊就很容易崩潰。

好在範易手下主力,都是範貞親手訓練的北府兵。精銳之中的精銳,這種天下精兵,甚至能夠承受四五成的傷亡,就不要說是區區士氣的打擊了。

見着北燕騎兵氣勢洶洶淡淡衝來,範易見了,也不只是冷冷一笑而已。他敢保證,這種局面,馬上就要改寫。

旗幟揮動,軍令發出。李奇站在一輛大車上見到了,揮動着着手中的令旗。

眼見着北燕騎兵殺到了一里半之外的時候,便見着轟轟兩聲,兩道火光噴出。

便見着兩顆彈丸,落在了衝來的騎兵之中。在那河畔的堅硬的地面彈跳起來,十餘個騎兵直接被兩顆炮彈給轟成了肉醬。

這般時候,這種火炮在野戰之中,頂多不過起着一種威懾的力量。並沒有太大的威力。

然而,這種無視一切防禦。任你武功再高,騎術再強。再是勇猛,只要挨着便會成爲肉醬的下場,卻會帶給人巨大的心理壓力。

炮彈所落之處,北燕騎兵士氣跌落的程度,用肉眼都能看到。引起一陣混亂,四周的騎兵速度都慢了下來。

然而戰陣範圍極大,分散的極開。大部分地方都看不到這麼一幕,依舊向着卻月陣衝來。

“轟轟……”戰船上的火炮再次發出怒吼,好不容易積攢而出的十門火炮,依次點火發射。

怒吼聲響徹戰場,這一次,整個北燕騎兵的衝鋒都被壓制了下來。

無數的北燕騎兵,看到了自己的同袍們,好端端的在騎馬衝鋒之中,一下子少了半邊身子,或者是直接變成肉醬。(未完待續……)

第70章 君子大其心第50章 帝君符籙和牀弩第26章 刺殺第2章 那只是你的道!第33章 圖謀鳳來山第19章 迴歸的世界第36章 突破第47章 鬼道修行 月華洗練第59章 青神陽天分神第10章 兵行險着第44章 刺客第8章 根基穩固了第4章 危險第22章 吾家麒麟兒第45章 蒿里誰家地第46章 巫人的行動第77章 第二層修煉法門第45章 蒿里誰家地第68章 伏殺昱泉第36章 機會第78章 甘池第49章 猜忌第10章 危機之中的繼位第18章 日正當空第68章 伏殺昱泉第73章 斬殺鬼王工勘第51章 斬殺會陵城隍第五十六章第74章 不過烏合之衆第32章 成功招募戰魂第34章 世家第44章 天命第50章 伏擊第32章 大俠申屠奇第22章 朝廷三公 號令鬼神第46章 這胡教真讓人不爽啊!第62章 託夢第1章 劫數第40章 青眉力士第16章 窮奇第34章 山中古墓 精靈沐瑤第26章 逃亡第42章 新朝建立爲大楚第16章 十災(2)第20章 逼宮第27章 既已得隴 何必望蜀第39章 戰死,死戰!第1章 大宴羣神 巫人手段第33章 北伐,北伐!第39章 胡教亂正法第8章 必拯救我等第17章 繼續招兵買馬第30章 不教胡馬度陰山第43章 甘池鬼王第68章 敗軍死將 刀兵枉死第22章 蒸汽第16章 十災(2)第69章 此人不安好心!第37章 諮詢第11章 狂歌大醉極歡1第4章 在人間的佈局第17章 巨蟒第25章 談判第38章 法寶第5章 爵級第三十章第20章 天子行事,怎麼如此魯莽!第77章 氣運折兮奈若何第15章 十災(1)第6章 氣急敗壞的城隍第11章 火雲第19章 此爲道統之爭!第47章 購糧第24章 宗室豪傑 豐靈亭侯第16章 入夢傳消息第60章 人丁薄第76章 戰利品和審問第49章 猜忌第4章 白狼王第10章 危機之中的繼位第9章 變化出於意料第22章 朝廷三公 號令鬼神第15章 風暴第5章 紅日落於產房第51章 生擒黑狼王第70章 所謂印者,權柄是也第51章 豐收的神職第14章 妖姬第50章 鹹安城大亂第77章 第二層修煉法門第19章 天幕洞開 爲顯仁心第5章 爵級第77章 第二層修煉法門第44章 忽然浮現的記憶第35章 有虞公主 山中靈脈第51章 豐收的神職第3章 九品第11章 皇家的責任第17章 坑爹的玻璃杯3第50章 龍庭
第70章 君子大其心第50章 帝君符籙和牀弩第26章 刺殺第2章 那只是你的道!第33章 圖謀鳳來山第19章 迴歸的世界第36章 突破第47章 鬼道修行 月華洗練第59章 青神陽天分神第10章 兵行險着第44章 刺客第8章 根基穩固了第4章 危險第22章 吾家麒麟兒第45章 蒿里誰家地第46章 巫人的行動第77章 第二層修煉法門第45章 蒿里誰家地第68章 伏殺昱泉第36章 機會第78章 甘池第49章 猜忌第10章 危機之中的繼位第18章 日正當空第68章 伏殺昱泉第73章 斬殺鬼王工勘第51章 斬殺會陵城隍第五十六章第74章 不過烏合之衆第32章 成功招募戰魂第34章 世家第44章 天命第50章 伏擊第32章 大俠申屠奇第22章 朝廷三公 號令鬼神第46章 這胡教真讓人不爽啊!第62章 託夢第1章 劫數第40章 青眉力士第16章 窮奇第34章 山中古墓 精靈沐瑤第26章 逃亡第42章 新朝建立爲大楚第16章 十災(2)第20章 逼宮第27章 既已得隴 何必望蜀第39章 戰死,死戰!第1章 大宴羣神 巫人手段第33章 北伐,北伐!第39章 胡教亂正法第8章 必拯救我等第17章 繼續招兵買馬第30章 不教胡馬度陰山第43章 甘池鬼王第68章 敗軍死將 刀兵枉死第22章 蒸汽第16章 十災(2)第69章 此人不安好心!第37章 諮詢第11章 狂歌大醉極歡1第4章 在人間的佈局第17章 巨蟒第25章 談判第38章 法寶第5章 爵級第三十章第20章 天子行事,怎麼如此魯莽!第77章 氣運折兮奈若何第15章 十災(1)第6章 氣急敗壞的城隍第11章 火雲第19章 此爲道統之爭!第47章 購糧第24章 宗室豪傑 豐靈亭侯第16章 入夢傳消息第60章 人丁薄第76章 戰利品和審問第49章 猜忌第4章 白狼王第10章 危機之中的繼位第9章 變化出於意料第22章 朝廷三公 號令鬼神第15章 風暴第5章 紅日落於產房第51章 生擒黑狼王第70章 所謂印者,權柄是也第51章 豐收的神職第14章 妖姬第50章 鹹安城大亂第77章 第二層修煉法門第19章 天幕洞開 爲顯仁心第5章 爵級第77章 第二層修煉法門第44章 忽然浮現的記憶第35章 有虞公主 山中靈脈第51章 豐收的神職第3章 九品第11章 皇家的責任第17章 坑爹的玻璃杯3第50章 龍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