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安康中舉

從城裡回到家中,安意跟盧郎中說明情況,暫時減少學習時間。盧郎中知道安家的條件,同意她這兩個月,只過來半個時辰看書。

上午,安意去挖沒有告訴新柳姐妹的一些草藥,下午,就跟她們挖積雪草、婆婆丁和大力草。

安家的屋前屋後,到處曬滿了草藥。除了賣的,安意還留些根莖,準備明年在後院種。象防風草、野艾、野菊、龍芽草這些治感冒的草藥,也留了幾兩,省得冬天受寒生病,還要花錢再去藥鋪買藥。

平靜的生活周而復始,八月初九,是會試第一場開考的日子,這天也是安健十一歲的生日,羅氏給他煮了兩個雞蛋,安意送了雙新鞋給他當禮物。

安健喜滋滋穿上新鞋,在地上走了幾步,眉開眼笑地道:“妹妹,不錯,鞋很合腳,很舒服,謝謝噢。”

“不用謝,這是應該的。”安意甜甜地笑道。

到了八月十五,中秋佳節,安清和遠在萬里,已有一年多沒有音訊傳來,羅氏不敢往壞處想,也不敢告訴孩子們,只能在心裡默默的祈禱,希望他能平安歸來。

安康剛剛考完最後一場,人還在長沙,也來不及趕回來與家人團聚。一家三口,坐在院子裡賞了一會月,閒聊了幾句,索然無趣,洗洗上牀睡覺。

中秋過後十天是羅夏妹十七歲的生日,也是她出嫁的大喜日子。在這裡女子一般十一二歲定親,十五六歲出嫁,再晚也不能晚過十八歲,否則就要被人笑話了。

羅氏就是十六歲出嫁,十七歲生安康的。

清早,羅氏收拾好,給安健和安意換了身新衣,帶着兄妹倆去羅光宗家。

羅夏妹住的房子已經佈置一新,櫃子上堆着置辦好的嫁妝。羅夏妹還沒換上嫁衣,穿着半舊的棗紅色交領窄袖上衣,淺藍色長裙,低着頭坐在牀上,微紅的臉頰上帶着羞澀笑意,手裡捏着塊粉紅色繡着鴛鴦的帕子,見羅氏進來,起身喊道:“大姐姐。”

“二妹妹,大喜啊。”羅氏笑盈盈地把手裡包遞給周氏,又從懷裡掏出個小包來遞給羅夏妹。

周氏打開包,裡面是兩塊細棉布,笑了笑。

羅夏妹打開小包,是一對鍍銀的雕花黃銅鐲。鄉下人都不富裕,送的禮也就是幾文錢、一塊細布或者幾塊帕子的事。象這些鍍銀的黃銅鐲,算是比較貴重的。

周氏笑得合不攏嘴,客氣道:“秋妹,你這也太破費了。”

“妹妹出嫁,我這當姐姐總得表示表示啊。”羅氏笑道。

周氏抓了一大把長生果,塞給安意,“喜兒,吃果子。”

閒話了幾句,安意、羅小夏和羅紅梅姐妹留在屋內陪着羅夏妹,羅氏和楊氏等人去竈房幫忙。

午後,羅夏妹沐浴,換上從裡到外的新嫁衣。周氏請來里正的女人李氏給羅夏妹,開臉上頭。

安意見李氏拿着線往羅夏妹臉上絞,絞得她呲牙咧嘴,眼淚刷刷往下掉。

傍晚,暮色中村口響起了陣陣鞭炮聲,迎親的隊伍來了。羅德全領着弟兄幾個依照慣例攔住門,刁難迎親的人,討要開門紅包。旁邊的人催促說吉時已快到了,收了數個紅包的弟兄們,這纔打開院門讓他們進來。

新郎姓方,在家排行老三,人稱方三郎,身穿紅色喜服,相貌四平八穩,身材魁梧,在喜婆的指引下,到裡屋去接新娘,。羅氏等人端來雞蛋紅棗茶請接親的人吃。

羅小夏幾個也沒太爲難他,收了紅包就放行。回到正屋,羅光宗夫婦已在堂前坐好,方三郎和羅夏妹上前來拜別二老。一直笑得合不攏嘴的周氏心中酸楚翻了上來,眼眶就紅了,只是不好當衆流淚,叮囑了女兒幾句。

迎親送親的人吃過雞蛋紅棗茶,羅夏妹的大哥羅夏川把妹妹背出了門。周氏趕在後面往地上潑了盆水,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不是輕賤女兒,是希望女兒嫁出去後,好好的在婆家生活,不要被休回孃家。

送親人有羅夏妹的二哥羅夏河、二嫂小周氏、羅冬林兩口子、羅小夏和羅春力,等迎親和送親的隊伍漸行漸遠,女方家這邊的喜宴開始了。

金秋時節,氣候宜人,適合成親。過了四日,盧郎中告訴安意,明天他要出門喝喜酒,要去五六天,讓她自行學習。

安意聞之心喜,總算盼到他出門了。

第二天,安意目送盧郎中和張氏出村,回來沒多久,柳氏讓人託話過來報喜,張鰱的女人昨天晚上生了個女孩。羅氏去雜貨店買了包紅糖,又包了兩塊細棉布,打算明天去看產婦和孩子。

“娘,我就不去了,大哥就快回來了,可這鞋還沒做好,到時候看到二哥有新鞋穿,他沒有,又說我偏疼二哥。”安意找了個理由道。

羅氏沒有懷疑她別有用心,笑道:“你留在家裡看家也好,中午要是不想做飯,就去大外公他們家去吃。”

這天下午,又有了意外之喜,叢柳挖草藥時,被草根絆倒,摔下田埂,扭傷了腳,明天不能跟着出門了。到省了安意的事,不用想法子支開她了。

天時地利人和。

安意看着滿滿一盒子的蒼耳子,笑得邪惡,她就不信,這樣還弄不死新柳。

次日,等羅氏離開,安意拴上大門,躲在竈房裡,先做了六個高粱粑粑,再把所有的蒼耳子摻進麪粉裡,煎了六個餅,洗清好鍋碗,把餅和粑粑分別包好,放進竹簍,出門去找新柳,“新柳,我們一起上山吧。”

新柳不知死神近在眼前,揹着竹簍,邊說邊笑地和安意結伴上山。

新柳家裡窮,弟妹又多,她幾乎天天都處於半飢餓狀態,安意要哄她吃蒼耳子餅,不是什麼難事。挖了半簍野菜和草藥後,安意揚聲道:“新柳,我們休息一下,吃點東西再挖吧。”

新柳聽到吃的,下意識地嚥了咽口水,走了過來。

安意把蒼耳子餅和高粱粑粑拿出來,“這些餅全給你,我天天吃,都吃膩了。”

新柳捧着餅,一口氣吃了四個,“我吃飽了,這兩個我帶回去給叢柳他們吃。”

“只有兩個了,不夠分,他們要是吵鬧起來,到是件麻煩事,你還不如是全吃了,把這三個粑粑拿回去給她們吃好了。”安意只要新柳死,並沒有遷怒她的弟妹,一命抵一命,這事就兩清了。

新柳比安意更瞭解她的那些弟妹,再說她也沒吃飽,就把另外兩個餅給吃了,接過粑粑,包好放進竹簍裡。

吃過東西,兩人接着挖野菜和草藥。挖滿一簍,兩人下山回村,走到村口,遇到一人。那人看到安意,笑道:“喜兒,你快回去吧,城裡來人給你家報喜,你大哥高中了。”

新柳撥腳就往安家跑,那急切的模樣,彷彿高中的不是安意的大哥,而是她的大哥。安意眸光微閃,跟在她身後往家跑,遠遠的就瞧見家門口堵着一羣人。

新柳擠了半天擠不進去,安意站在人羣后面大聲喊道:“你們讓一讓,讓我進去,我要回家。”

聽到聲音,圍觀的村民一看,“哎呀,是喜兒回來了,快讓一下,快讓一下。”

人羣分開一條小道,新柳又一次搶先往裡面跑,安意心中冷笑。院子沒什麼人,只有里正羅石開和羅富貴,陪着兩個身穿皁衣的男子,坐在小木凳上。

“大外公。”安意喊道。

“喜兒回來了,太好了。”羅富貴笑道。

“兩位公爺,這個是安孝廉的妹妹喜兒姑娘。”羅石開介紹道。

“喜兒姑娘好。”兩個男子起身,拱手問候,對一個小姑娘他們也挺客氣的。

安意屈膝還禮道:“兩位公爺好。”

“這個喜報,喜兒姑娘可以代收嗎?”高一點的男子看着小小年紀的安意,有些遲疑。

考試結束,第三天就會發榜,安康已經知道他高中,只是從長沙趕回零陵需要時間,官府接到公文,轄區內出了位十四歲的少年舉人,知縣大人非常高興,這報喜的人反到先來了。

“我可以代收的。”安意上前兩步,雙手接過喜報,“兩位公爺請稍候。”

言罷,安意開門進了屋,一會,又走了出來,手裡拿着一個緞面荷包,走到兩位公爺面前,行禮道:“兩位公爺辛苦了,我娘不在家,也沒什麼好招待的,這點錢,請兩公爺喝杯茶吧。”

矮個男子接過荷包,掂量了一下,滿意地笑了起來,不愧是舉人的妹妹,小小年紀就知情識趣,“喜兒姑娘客氣,那我們先告辭,等孝廉老爺回府,我們再來道賀。”

“兩位公爺慢走。”安意笑道。

“好了,好了,都別堵在門口啦,散了,散了,都散了吧。”羅石開揮手道。

羅氏不在家,村民們說說笑笑地散開了。

安意扯了扯羅富貴的衣角,塞給他一個荷包,小聲道:“大外公,您請里正去喝杯小酒吧。”

羅富貴沒收荷包,笑道:“用不着這個,我拉他上家裡喝酒去。”

羅石開和羅富貴結伴離開,過了大約小半個時辰,去追羅氏的羅春力,和羅氏一起回來了。

“娘,大哥高中了。”安意把大紅喜報遞給羅氏。

羅氏的手在身上搓了搓,顫抖地接過喜報,打開一看,前面那一段之乎則也沒看,直接看最後那一行字,第十九名,安康,湖南零陵縣人。

此次鄉試共錄送八十五人,安康考到第十九名,算是個比較高的名次。羅氏喜極而泣,喃喃道:“祖宗保佑,菩薩保佑。”

午後,陸續有村民前來賀喜兼套近乎,還有人旁敲側擊,想把女兒許給安康。安意看着他們臉上那諂媚的笑容,聽着他們奉承之言,忽然想起了現代,那些爲了安家錢財而刻意接近她的人,頓時感十分的厭煩,索性背起竹簍,出門去挖草藥。

安意挖了大半簍草藥,看天陰了下來,怕下雨趕緊回家,在家門遇到一臉得色的柳嬸,眼波微動,“柳嬸。”

柳嬸盯了安意一眼,笑着點點頭,大步離開。

安意進門,見羅氏呆坐在椅子上,面露憂愁。她心中有些詫異,上前問道:“娘,出什麼事了?”

羅氏看着安意,勉強笑了笑,“沒事。”

“娘,您不要瞞我,我知道柳嬸來的目的。”安意拿話詐羅氏。

羅氏驚訝地瞪大了雙眼,“你怎麼會知道?”

“娘,您沒有答應她吧?”安意沒有回答她的問題,繼續用模擬兩可的話詐她。

“你大哥如今中了舉人,我沒想過讓他娶高門大戶的千金小姐,但總該娶個讀書識字的姑娘。新柳雖然不錯,可是,我覺得她和你大哥不般配,我不想答應。”羅氏摸着安意的臉,帶着幾分無奈地輕嘆,“柳嬸救了你,這個恩情我們要還。”

又是恩情!

安意恨得咬牙,雙手緊緊握拳,暗自慶幸,還好已對新柳下毒,否則,讓柳嬸挾恩逼迫,不得不給兩人定親,到那時就算她下手弄死新柳,安康也會背上一個不好的名聲。

現在新柳已中毒,柳嬸逼婚不會成功,不過這些,安意不能明說,裝出一籌莫展的模樣,低頭道:“是我連累了大哥。”

“傻孩子,一家人說什麼連累不連累的,你沒事就是萬幸。”羅氏擡頭看了看天色,“要下雨了,我們去後院把草藥收了。”

母女倆剛把攤在後院的篩子,收進屋內,雨就嘩嘩落了下來。

“哐當”大門被推開,安健冒雨跑了進來,抱怨道:“這雨說下就下,等我回來再下不行啊?”

“行了,快去換衣服吧。”羅氏丟給他一塊幹巾,拿乾淨衣服給他換。

安意熬了碗袪寒散給他喝。

“娘,妹妹學醫,最大的好處就是,生病不用花錢請郎中了。”安健笑道。

安意不依地拍了他一下。

羅氏勉強笑了笑,去竈房煮晚飯。

“妹妹,娘怎麼了?”安健覺察到羅氏的心情,不是很好,扯了扯安意的衣袖,小聲問道。

安意把安康高中,柳嬸來挾恩,要安康娶新柳的事說了出來。

安健沉吟片刻,去竈房找羅氏,“娘,讓我娶新柳吧。”

羅氏訝然,驚問道:“你要娶新柳?”

“娘,大哥將來會做官,新柳大字不識,粗手粗腳的,幫不了大哥的忙,只會拖累大哥。我讀書沒有大哥好,以後會留在家裡種田,新柳會幹農活,我娶她沒什麼問題。”安健理智地分析道。

羅氏看着他,嘴角顫抖,“孩子,這太委屈你了。”

“娘,我不委屈,大哥好,我們家才能好。”安健笑道。

安意站在門口,看着羅氏和安健,輕輕地笑了,眼底泛着淚光,這就是親人,血脈相連,爲了親人,甚至可以犧牲自己一生的幸福。

羅氏答應了安健的請求,決定明天去找柳嬸,在她看來,兩個兒子是一樣的,卻不知道,柳嬸志在舉人,而非她的兒子。

當然安健不需要犧牲,這天晚上,亥時初刻,柳嬸敲開了安家的大門。新柳忽然發病,看起來十分兇險,柳嬸眼見拖不下去,纔想起來找盧郎中,可盧郎中出門,不在家,村裡唯一懂點醫的,就只有安意。

安意聽到屋外的聲音,勾了勾脣角,閉上眼睛,繼續裝睡。

“喜兒,快醒醒,快醒醒。”羅氏趴在牀邊,拍拍她的肩膀,喊道。

“咹嗯”安意含糊哼哼,翻轉身子,拉高被子蒙着頭。

“喜兒,快醒醒。”羅氏扯開被子,強行扶她坐起來。

“我要睡覺,我不要起來,不要起。”安意耍賴不肯起牀,挺直身體往後倒。做爲一個小姑娘,貪睡是應該的。

“乖崽,新柳生病了,你去看看,等會回來再接着睡。”羅氏邊哄她,邊動手幫她穿衣。

安意睜開眼睛,打着呵欠道:“新柳生病了,去找師父啊,我才學了兩個月,不會看病。”

“盧郎中出門,不在村裡。”羅氏把安意扯到牀邊,幫她穿上鞋子,強行把她帶出門,和柳嬸去朱家。

新柳家沒有錢買燈油,用來照亮的是一根浸了松脂的麻條,微弱的火光,根本就照不亮房間。安意在門口站了一下,才適應黑暗,隱隱約約看到,屋內有一張用土磚木板搭起的牀,牀上躺着個人。

安意向前邁了兩步,猛然想到,她才八歲,不該表現如此淡定,忙停下腳步,往後縮,“娘,好黑,我怕,我不要進去。”

“別怕,娘和你一起過去。”羅氏牽起安意的手,母女倆和柳嬸一起走到牀邊。

安意輕輕碰了碰新柳的手,微冷,抓起她的手,搭在脈上,已經沒有脈動,脣角微微上揚,然後丟開她的手,尖叫着向後退。

“喜兒。”羅氏大驚,一把抱住安意,“喜兒,怎麼了?怎麼了?”

“死了,死了,她死了。”安意把頭埋在羅氏懷裡,沒辦法自如地控制身體,做出害怕時的顫抖,只好用手抓住羅氏的衣襟,不停地抖動。

柳嬸不相信安意的話,探了探新柳的鼻子,已無氣息,撲在她的身上,哭天搶地,“新柳,我孩子啊,你不能死啊,你死了,娘怎麼辦?新柳,孩子啊,你醒醒啊,新柳……”

安意聽到柳嬸哭喊的話,冷冷地嗤笑,自己失去女兒,知道痛哭,知道難過,可她們母女謀害喜兒時,有沒有想過羅氏失去女兒的感受?

羅氏雖然同情柳嬸失去了女兒,但是她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女兒。安意一直在抖動羅氏的衣襟,害得羅氏以爲她嚇壞了,趕緊把她抱了出去,有些後悔讓她過來,輕輕拍着安意的背,“喜兒,別怕,別怕,沒事的,娘在這裡,娘在這裡。”

“娘,娘。”安意摟着羅氏的脖子,把頭埋在她的肩上,帶着哭腔喊道。

羅氏抱着安意往外走,“喜兒別怕,娘這就帶你回去。”

出了朱家大門,安意道:“娘,放我下來,我自己走。”

“娘抱得起。”羅氏緊緊抱着安意,一直把她抱回了家,把她放在牀上坐好,拿了幾張紙錢。到大門燒了,喃喃自語了幾句,回房,哄安意睡覺。

新柳年僅十歲,早夭,依習俗,不能設靈堂擺棺木,讓人祭拜,三天內必須下葬。朱家太窮,窮得連一口小棺材都買不起,僅用一卷葦蓆包裹住她僵硬的屍體。

第二天下午,新柳被葬在了墳山上,柳嬸沒有花錢爲她立碑,在墳前種了棵小柳樹。

安意說服羅氏,送了新柳最後一程,看着隆起的土堆,眸色平靜,數月的隱忍,到今天終於切除了,這團惡性腫瘤,渾身都覺得輕鬆了。

安意以爲一切塵埃落定,卻不曾想,柳嬸並沒有死心。過了三天,收拾好悲傷心情的柳嬸,再次上門。

柳嬸當着安意的面,直接道:“新柳沒有福氣,就這麼走了,這親事,我覺得不能這麼算了,就讓柱子娶叢柳爲妻吧。”

羅氏愕然地看着她,不知道如何反應了。新柳那麼小就死了,羅氏有些難過,但是不可否認,兒子不用娶新柳,她還是感到慶幸。

安意聞言,怒火中燒,可也知道,有那個所謂的恩情在,就不能直言拒絕她,心念急轉,忽然想到前兩日,在書箱裡找到一本《易經》,抿脣一笑,拿起桌上的書,佯裝在讀書,道:“真人言,天下中舉之人,皆是文曲星下凡,榮華富貴命,步金階,居高位,與之相配的人,須八字好,福祿雙全,富貴綿長,若是八字輕,卻妄想攀龍附鳳,與之婚配者,必會落得暴病而亡的下場。世人應知,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柳嬸扭頭看着安意,表情驚恐;暴病而亡,四字觸動她的心絃。想到新柳在死之前,並無異狀,柳嬸愈發覺得安意所言有理,長女已死,難道還要拿次女的命來冒險?

安意看她變了臉色,暗笑,嘴上繼續道:“道人言,舉頭三尺有神靈,世人莫做陰私的事,人不知天知。”

“秋妹,這事就當我沒說。”柳嬸想起她和新柳設下局,心生寒意,撂下這句話,不等羅氏回答,就落荒而逃。

羅氏連忙起身相送。

安意成功嚇走柳嬸,無聲地笑了起來;要是柳嬸不怕死,執意要將叢柳嫁進來,她不介意再想法子弄死叢柳,只要能保護家人,她願意做個十惡不赦的壞蛋。

羅氏送走柳嬸,回來問安意,“書上真是這麼寫的?”

安意點點頭。

“我看看。”羅氏伸手要去拿書。

“不是這本,那本書,我是在師父家裡看到的。”安意撒謊道。

“八字是很重要的,成親時,都找人要合八字的,八字要是不合是不能成親的。”羅氏沒有懷疑安意所言,這裡的人本來就很迷信八字。

“娘,大哥什麼時候纔回來?我想大哥了。”安意不想繼續八字的問題,嬌聲問道。

羅氏勾了勾手指,道:“算算路程,差不多就這兩三天該到家了。”

“娘,那我們是不是該進城賣草藥,買點東西回來呢?”安意問道。

羅氏點頭道:“是要去買點東西,等你大哥回來,要擺上幾桌,請請村裡的人。”

次日,羅氏帶着安健進城,賣草藥。安意留在家裡,做鞋子。

羅氏從城裡買來了新棉絮和棉布,次日,趁着天氣好,把棉絮曬膨鬆了,找來村裡彈棉花的人,彈了三牀新棉被。舊棉被拆了,曬了大半天,重新彈了兩牀,當墊被。

加了牀墊被,安意才覺得牀不那麼硬梆梆了,在上面打滾,嬌笑道:“娘,好舒服。”

羅氏看她開心的模樣,也笑了,覺得花這麼多錢是值得的。

重陽節的傍晚,離家一個多月的安康回來了。對高中一事,安康沒有洋洋得意,不可一世,而是鄭重地對羅氏道:“娘,明年的春闈,我會更加努力的。”

“娘相信你。”羅氏笑道。

“大哥,這是我給你做的新鞋,你穿上試試。”安意把急趕慢趕,總算把鞋子給做好了。

“妹妹辛苦了。”安康笑,拿鞋往腳上套,發現穿不進去,短了一截,“妹妹,我腳長長了。”

“不止呢,你還長高了,瞧瞧你的衣服也短了一截。”羅氏笑,去箱子裡拿出一套新的長衫,“這件我做長了些,你穿上試試,看合不合身?”

安康穿上一試,不長不短,剛剛合適,笑道:“明天,我就穿這身去見先生。”

次日一早,安康進城去拜謝先生,拜會同窗,順便領他俸祿。回來的第四天第五天,安康分別去了上塘村和井塘村;第六天,安家請客,花了足足六兩銀子,擺了十幾桌。

忙完這些事情,安康閉門謝客,專心讀書,明年的春闈纔是關鍵。

安家的富貴,指日可待,村中有活絡的人,帶着女兒上門,不是許親,平民百姓高攀不上舉子,而是要把女兒送來伺候羅氏和安意。

一世中舉,三世爲爺。

羅氏母憑子貴,如今是安太夫人。

安健走出去,旁人也得尊稱一聲安二爺。

稱呼安意爲安姑娘,也是理所當然的。

羅氏一一婉拒,家裡還沒富貴到要買奴使婢。

八月底,私塾已閉館,安康回來後,安健每天上午在家跟着他讀書,爲明年的童子試做準備,下午陪着安意挖草藥。

安意不打算,只靠安康的俸祿過日子。雖然他的俸祿不少,朝廷也專門給舉人,發一筆進京的盤纏,但是以後用錢的地方,就更多了,多賺點錢,總是好的。

還有兩件事,安意比較滿意,一是新柳死後,叢柳就沒有再出來挖草藥了。再就是柳嬸銷聲匿跡,沒再來安家以恩人自居。

過了重陽節,氣溫略有下降,村民們趕在霜降前,把田裡的稻穀收割了。有勤快的人家,在地裡又種了些過冬的蔬菜。

秋糧入倉沒兩天,里正就帶着城裡來的稅官,催交秋糧和農具等苛捐雜稅。

安康中了秀才,就可以減免賦稅,可是安有年一家,佔了大光,還不知好歹,多出來的糧食,連一斤都不肯分給羅氏。

羅氏不想爲了這點糧食,與他鬧翻,影響到安康兄弟的名聲,從沒有向追討過。這次安康中了舉,安有年不顧朱氏的阻攔,讓兒子們送了三十斤白米,五斤糯米過來。

對安有年的示好,安康淡然一笑,安健嗤之以鼻,安意不屑一顧。羅氏很高興,買了餅藥,把五斤糯米全釀了酒。

稅官特意來拜會了安康,並奉縣令的意思,減了羅富貴三家一半的秋糧,一半的稅錢。真可謂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羅富貴驚喜不已,煮了兩大桌子的菜,留里正、稅官等人在家裡吃飯。安康謙讓着讓稅官和里正,坐了上席,他陪居末席。

稅官見他小小年紀中了舉,卻還能保持如此平和的心態,不狂妄自傲,不由高看他一眼。

酒過三巡,稅官有了醉意,笑問道:“安公子,可曾定親?”

安康猜他有做媒之意,笑道:“學生尚未定事,一則年紀還小,二則春闈在即,焉能爲兒女私情所牽絆?”

稅官爲人滑溜,聽這話,雖知安康有推脫之意,但想到安康少年中舉,日後前程萬里,不想過早定親,也在情理之中,到也沒有惱火,舉杯笑道:“公子所言有理,下官就借花獻佛,祝公子大登科後小登科。”

“承大人貴言。”安康與他碰了杯,一飲而盡。

酒足飯飽後,賓主俱歡而散。

星移斗轉,時光飛逝,張鰱的小女兒滿月了,安家去喝了滿月酒。安康這個小堂兄,給新生的小妹妹取名張薇。

霜降過後十來天,就是立冬。一年四季,春種夏長,秋收冬藏。此時糧已入倉,菜已入窖,又到年未,村民們準備貓冬了。

吃過早飯,羅氏帶着安意,去羅富貴家一起醃酸菜。男人們則進山砍柴,立冬過後,就是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到時候進山不太方便。趕在下雪前,把冬天的柴火備齊,才能安心過冬。

安意對醃酸菜沒什麼興趣,酸菜沒有營養,適當吃點,還可以調節胃口,增加食慾,多吃,對身體是沒有一點益處的。

安意輕嘆,冬天要是也能吃上新鮮的蔬菜,就好了;看着手上的白菜,想起了現代吃的大棚蔬菜,還有外公養在溫室裡的花,要是能弄個大棚裡種菜,溫室種藥,到是挺不錯的,可是大棚怎麼扎?溫室怎麼建?

“哎喲,喜兒呀,你怎麼把葉子全給扯掉了?”李氏洗了半筐豆角,擡頭看到安意,把一顆白菜揉搓的不成樣子了。

羅氏聽這話,忙走過來一看,道:“你這孩子,事沒做多少,白白浪費一顆白菜……”

“哪浪費了,不能醃,等下煮着吃掉就是了。”羅氏話還沒說完,楊氏跳出來護着了,“喜兒,別聽你孃的,想怎麼扯玩就扯玩。”

“大伯孃,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菜,哪能讓她扯着玩。”羅氏上前把安意麪前的竹筐挪開,“你這孩子,別在這裡添亂了,去找巧兒她們玩去吧。”

安意笑笑,起身往外走。方氏抓了兩把炒豆子,追上來,塞進她小挎包裡,“分巧兒她們吃。”

安意邊嚼豆子,邊慢慢悠悠地往巧兒家去,忽聽到有人在後面喊道:“安小妹,安小妹。”

安意聽到這個稱呼,想起了程致霖,回頭一看,果不其然,看到了那個程致霖小胖墩,還看到了他笑得如沐春風的表哥,四少爺韓頌延,有些奇怪,他們怎麼跑到這裡來了?

“安小妹,我們來找你大哥的,你大哥在家嗎?”程致霖快步走到安意麪前,笑問道。

“我大哥不在家,他進山砍柴了。”安意道。

“砍砍砍砍砍柴?”程致霖一激動,有些結巴,“他他他中舉了,還還進山砍柴?”

“中舉了,就不用吃飯了嗎?”安意反問道。

程致霖眨眨小眼睛,道:“要吃飯啊。”

安意挑眉,“那他進山砍柴有什麼問題?”

“吃飯和砍柴有什麼關係?”程致霖不明白地問道。

“菜飯要煮熟了,才能吃。沒有柴火,要拿什麼煮飯菜?”安意一臉天真地問道。

“拿……”程致霖憨笑兩聲,“沒有柴火,煮不了飯菜。”

韓頌延見安意三言兩語,就帶偏了程致霖,忍不住輕笑出聲。

安意凝眸看着他,道:“我大哥要傍晚才能回來。”

“無妨,我們可以留宿一晚,明日下午再回城。”韓頌延無視安意的逐客令,轉身吩咐跟着他們來的兩個長隨,“你們回城,明日再過來接我們。”

“是,少爺。”那兩人行了禮,轉身就走。

安意不好強行趕客,將兩人帶回家,再去喊羅氏,“娘,大哥的同窗程致霖和他的表哥,來我們家了。”

聽到來客人,來得還是兩位貴客,羅氏急忙回家。

安康兄弟不在家,來得又是男客,羅氏是婦道人家,安意是小女孩,都不方便上桌陪客,羅氏想了想,讓安意去把里正給請了來。

里正常陪城裡來的官吏,陪客吃飯,是他的強項,上桌給兩人的杯子裡斟上酒,笑道:“韓少爺,程少爺,請請請。”

羅氏給三人喝的是自家新釀的糯米甜酒,這酒味甜如蜜,醇香可口。韓頌延自制力強,面對美酒,淺嘗輒止,只是微醺。程致霖仗着酒量不錯,不知不覺就喝多了,醉倒在椅子上,這下就是想回城也回不了。

羅氏把安康兄弟的房間收拾了一下,給兩人休息,倒來熱水,拿了兩塊新棉巾,讓他們洗了把臉。

安意從盧郎中給她的小藥箱裡,找出生甘草、葛花、葛根等五味中藥,磨成粉,水煎去渣,盛了兩碗送過去。

韓頌延一聞味,就知道是解酒藥,給程致霖灌了一碗,自飲一碗,“多謝安姑娘。”

安意扯了扯嘴角,端着空碗轉身回了竈房,洗了碗,回房歇午覺去了。

睡了半個時辰,安意起來,去後院整理藥草。韓頌延走了過來,安意沒理他。

韓頌延站了旁邊,看了一會,問道:“你手上戴的是什麼?”

“五指手套。”

韓頌延想起她的手,白白嫩嫩的,不象其他賣草藥的人,骨節粗大,佈滿繭子,心念一動,問道:“這手套能給我看看嗎?”

安意擡頭,看了他一眼,取下了左手的手套,遞給他。

韓頌延仔細地看了看,這五指手套的作法不復雜,五指頭分開,很適合幹活時戴,“安姑娘,我可以讓人照着做嗎?”

安意點點頭,五指手套的作法太簡單,稍懂針線活的人,都能做出來,她沒想過用它來賺錢。

韓頌延把手套還給安意,勾脣一笑,這個看似精明的小女孩,實際很單純。

傍晚時分,安康兄弟挑着柴火回來,還帶回來兩隻山雞,一包野果子。

安康放下柴火,擡頭看到韓頌延和程致霖,從屋裡走出來,愣了一下,“頌延兄,致霖,你們怎麼會來?”

“你天天窩在鄉下不進城,我就想來瞧瞧這裡有什麼好玩的,拉着四表哥來找你了。”程致霖這次鄉試沒中,回家被父親唸叨了好幾回,關在家裡不準出門,好不容易找了藉口,說要向中舉的安康討教,纔有機會出門。

“鄉下地方有什麼好玩的。”安康笑道。

“怎麼沒好玩的,上山打獵就很好玩嘛。”程致霖走過去,提起一隻山雞,笑呵呵地道。

程致霖是個好玩的人,起了這個意,那就一定要成行。韓頌延和安康苦口婆心地勸了半個時辰,都沒能勸動這小子。

“大哥,我也要去。”安意趁機要求道。既然安康肯帶上這兩個累贅,也就不在乎多帶一個吧。

“妹妹,你不能去,山路太難走,你要走不動了,我和大哥到底是挑柴,還是揹你?”安健率先跳出反對。

“我不要你背,我能走得動。”安意道。

安健拆穿她道:“進城的路那麼好走,你都走不動,山路崎嶇不平,你能走得動,纔怪了。”

安康見安意嘟起了嘴,笑道:“妹妹,你想吃野果子,大哥摘回來給你吃,你就不要上山了好不好?”

“不好,我要上山。”安意扯着安康的衣袖,爲了上山,顧不得還有外人在,向他撒嬌,“大哥,你帶我上山嘛。大哥,我保證,不要你們背。”

羅氏使了個眼色給安康,道:“她既然都保證了,你就帶她去吧。”

安康會意,笑道:“好,那明天,妹妹就跟我們一起上山。山裡面比較冷,要多穿點衣服。”

安意背對着羅氏,沒看到她給安康使眼色,見安康答應帶她上山,笑得眉眼彎彎,一臉燦爛。

韓頌延微眯着雙眸,看着安意,這個被全家寵愛的小丫頭,明天要是知道被騙,沒能上山,應該會哭鼻子吧。

第75章 觸動心絃第89章 姐妹相認第146章 遵守誓言第146章 遵守誓言第49章 食物相剋第6章 煩人煩事第147章 茶山之行第37章 殺雞儆猴第69章 賠禮和解第138章 黃山之行第25章 捉蛇少年第141章 裝神弄鬼第65 比拼演技第79章 初入逍遙第133章 觀察入微第127章 紅菱受傷第34章 路聽閒言第133章 觀察入微第18章 家有藏書第124章 蜜糖砒霜第108章 滿腹疑惑第10章 舊符換新第123章 賞花大會(下)第51章 垂涎函王第80章 無良師父第51章 安康中舉第74章 客棧火起第23章 災後瘟疫第99章 家有喜事第20章 出宮回府第15章 路遇潑皮第144章 話不投機第45章 路遇同窗第149章 不忘初心第13章 進宮解毒第98章 親事不易第四十三章第64章 挑選女官第142章 回家路上第93章 奮力逃離第66章 再見師父第67章 新的一年第12章 暗潮涌動第148章 意外之事第90章 治療心疾第47章 進宮備選第58章 羅氏撒潑第8章 清茶待客第114章 一語道破第51章 垂涎函王第51章 花園相約第27章 彪悍繼母第25章 不約而同第68章 茶味入心第115章 三次相遇第104章 謀劃成功第76章 一路逃亡第122章 情敵出招第137章 脣槍舌劍第53章 連消帶打第85章 路遇故人第94章 香山之行第11章 算計安康第26章 意在字外第114章 夫妻逗樂第93章 奮力逃離第123章 賞花大會(下)第68章 施針療傷第39章 夜入繡樓第24章 事件調查第44章 拜師學醫第15章 路遇潑皮第5章 宮中諸人第51章 安康中舉第94章 香山之行第22章 兒女乖巧第63章 一生一世第123章 賞花大會(下)第37章 殺雞儆猴第75章 河中遇險第103章 爲母治病第81章 師姐離去第103章 以退爲進第102章 黃氏其人第36章 長兄疑心第132章 下元燈會第117章 事出有因第80章 王府壽宴第33章 李氏姐弟第119章 姐妹談話第86章 施針救人第30章 初次進城第127章 紅菱受傷第127章 紅菱受傷第28章 是仇非恩第52章 心願得償第16章 正月瑣事第116章 殺一儆百第27章 紫色荷包第10章 舊符換新
第75章 觸動心絃第89章 姐妹相認第146章 遵守誓言第146章 遵守誓言第49章 食物相剋第6章 煩人煩事第147章 茶山之行第37章 殺雞儆猴第69章 賠禮和解第138章 黃山之行第25章 捉蛇少年第141章 裝神弄鬼第65 比拼演技第79章 初入逍遙第133章 觀察入微第127章 紅菱受傷第34章 路聽閒言第133章 觀察入微第18章 家有藏書第124章 蜜糖砒霜第108章 滿腹疑惑第10章 舊符換新第123章 賞花大會(下)第51章 垂涎函王第80章 無良師父第51章 安康中舉第74章 客棧火起第23章 災後瘟疫第99章 家有喜事第20章 出宮回府第15章 路遇潑皮第144章 話不投機第45章 路遇同窗第149章 不忘初心第13章 進宮解毒第98章 親事不易第四十三章第64章 挑選女官第142章 回家路上第93章 奮力逃離第66章 再見師父第67章 新的一年第12章 暗潮涌動第148章 意外之事第90章 治療心疾第47章 進宮備選第58章 羅氏撒潑第8章 清茶待客第114章 一語道破第51章 垂涎函王第51章 花園相約第27章 彪悍繼母第25章 不約而同第68章 茶味入心第115章 三次相遇第104章 謀劃成功第76章 一路逃亡第122章 情敵出招第137章 脣槍舌劍第53章 連消帶打第85章 路遇故人第94章 香山之行第11章 算計安康第26章 意在字外第114章 夫妻逗樂第93章 奮力逃離第123章 賞花大會(下)第68章 施針療傷第39章 夜入繡樓第24章 事件調查第44章 拜師學醫第15章 路遇潑皮第5章 宮中諸人第51章 安康中舉第94章 香山之行第22章 兒女乖巧第63章 一生一世第123章 賞花大會(下)第37章 殺雞儆猴第75章 河中遇險第103章 爲母治病第81章 師姐離去第103章 以退爲進第102章 黃氏其人第36章 長兄疑心第132章 下元燈會第117章 事出有因第80章 王府壽宴第33章 李氏姐弟第119章 姐妹談話第86章 施針救人第30章 初次進城第127章 紅菱受傷第127章 紅菱受傷第28章 是仇非恩第52章 心願得償第16章 正月瑣事第116章 殺一儆百第27章 紫色荷包第10章 舊符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