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牡丹令

李過話出口,立刻就意識到了問題。

爲什麼當楊守文說要離開洛陽的時候,他會有一種不開心的感覺呢?

自己對這楊青之,明明一點好感都沒有。有才氣就了不起嗎?有才氣就可以胡說八道?你才奢侈無度,你才刁蠻成性……可是,就在剛纔,他真的感到有些難過。

“好好好,我不離開洛陽行了吧。”

楊守文倒是沒有多想,只以爲李過是小孩子脾氣。

只是,一旁的司馬承禎和蘇頲卻露出了古怪的笑容。張說、張旭、張若虛不知道李過的身份,可他二人卻是知道的。李過雖然精靈古怪,看上去好像很活潑。可實際上,她性子有些冷,並不喜歡和別人太接近。而他剛纔那番話,似乎有點意思哦?難道說……兩人不約而同的眯起了眼睛,看楊守文的目光也變得不同。

咚咚咚!

一陣鼓聲響起。

總仙宮的樓臺上,走出一個三旬美婦。

她一襲宮裝,婀娜動人。

“姑姑出場了!”

就在李過不知所措的時候,宮裝美婦的出現,一下子讓他找到了轉移話題的目標。

楊守文順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心中微微一顫。

太平公主!

歷史上對太平公主也有很多種評述,說她可憐,說她霸道,說她荒淫,說她……

總之,種種說法。令人難以判斷。

不過楊守文卻對這個女人持有一絲憐憫:她恐怕是武則天之後,最有可能女主天下的女人了。只可惜,武則天以後。也再不會有女人可以執掌天下。她有才華,有魄力。卻抵不住世俗的力量。最終,香消玉殞,甚至連兒子都背叛了她。

這同樣是一個爲了李唐江山付出了一輩子的女人。

爲了李唐江山,她嫁給了武則天的侄子;爲了李唐江山,她不得不和武家虛以委蛇。

只可惜她的對手,是李隆基。

如果換一個人,可能她真的可以繼武則天之後,執掌李唐。

隨着太平公主露面。總仙宮裡頓時安靜下來。

原本在高臺上雜耍的把戲人紛紛退下,取而代之的是一羣衣裝豔麗的宮娥綵女。

“這是要做什麼?”

對於這種場合,楊守文還真是劉姥姥進大觀園,頭一遭。

只見十幾個彪形大漢,從高臺下推上來了一輛巨大的輪盤,而後擺放在了高臺中央。

“這是,百字牌?”

蘇頲這時候走上來,站在楊守文兩人身旁。

他比楊守文略低一些,但是舉止氣度,卻透着一股子華貴之氣。

“什麼是百令牌?”

楊守文一臉茫然。

“那輪盤上。一共有一百個酒令,而後輪盤轉動,而後投矢擇令。

看到那個花籃了沒有?待會兒會有人擊鼓。鼓聲響起,花籃轉動。鼓聲停止,就必須投矢,而花籃停在那座樓上,就由那座樓裡的人出面唱和。若能通過,則進行下一輪。

嘿嘿,好久沒有玩過這種遊戲,今日倒是可以看看熱鬧。”

“若是唱和不出呢?”

“自然是所有人罰酒三殤。”

楊守文大體上明白了,這有點類似於後世的擊鼓傳花。

他舉目看去。只見那總仙宮的門頭上,有一個花籃。整個總仙宮中三十六座樓臺。有一根鎖鏈鏈接。按照蘇頲的說法,鼓聲響起。那花籃就會沿着鎖鏈滑動。

唐會玩!

也不知道那酒令會是什麼模樣。

此時,太平公主已經說完了致辭,隨後便坐在了欄杆後。

從瑤臺的窗口看去,隱約能看到那總仙宮的欄杆後,人影憧憧。

楊守文突然笑道:“既然外面玩百令牌,咱們也可以在裡面玩一個遊戲。

誰若是輸了,就由誰來唱和,不知諸公以爲如何?”

三十六座樓閣,一共有幾百個人。

總不成那一百個酒令,都落在瑤臺吧。

閒着也是閒着,倒不如自己找些樂子。原以爲他的主意不會得到響應,卻不想話一出口,立刻得到了衆人的贊成。

“投壺,投壺!”

張旭大聲說道:“昨日我連中十二壺,今日一定不會落敗。”

有宮女從樓下取來了一個銅壺,以及七支箭,分別放置在楊守文等人的身前。

李過這時候也活躍起來,拿着箭矢,笑靨如花道:“楊青之,你肯定贏不得我。”

投壺的遊戲,楊守文倒是在昌平玩過幾次。

這也是一種最常見的遊戲,就是把手中的箭矢,投入銅壺之中。如果失敗了,便要罰酒。

他拿起一直箭矢,笑眯眯道:“來就來,看誰會輸。”

酒菜都已經呈上,每張桌子後,都有兩個宮娥侍候。

這時候,樓格外的高臺上,百字牌已經開始轉動。

“中!”

李過率先投壺,箭矢鐺的投進那細長脖的銅壺裡,而後拍着手笑道:“我投中了。”

“我來!”

蘇頲也不甘示弱,擡手投擲。

“青之,可敢與貧道搏一遭?”

搏,是唐人最常用的一個字,意思就是說:賭一把。

楊守文笑道:“仙長要搏什麼?”

“贏得人,可以提一個條件,輸得人必須履行。我這一次,就搏你不中。”

開玩笑,我好歹是習過武的人,怎可能不中?

楊守文毫不猶豫就答應下來,從桌上拿起了箭矢,擡手就準備投擲。可就在這時候,忽聽一陣鼓聲響起。楊守文手一顫,那十拿九穩的一擲,居然偏出了壺嘴。

“啊!”他大叫一聲。滿臉的遺憾。

而李過則撫掌笑道:“楊青之,你太笨了,這樣都能不中。”

“若不是那鼓聲……”

楊守文可不想在李過面前丟了面子。他開口剛要辯解。卻聽得樓臺外突然傳來一陣歡呼。

花籃,輕飄飄停在了瑤臺樓前。

“呃……”

楊守文一下子懵了。扭頭看着衆人道:“什麼意思?”

而瑤臺上衆人,也都是面面相覷,旋即一陣鬨笑道:“青之,這次可就要靠你了。”

“瑤臺,牡丹!”

高臺上有內侍高聲喊道,聲音尖銳。

“咦,居然是牡丹令。”

李過扭頭看着衆人道:“我可不會作詩,你們誰來?”

“這個。方纔青之投壺未中,當然是應該有青之唱和。”

張說張旭張若虛,蘇頲賀知章和司馬承禎,都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齊刷刷看向了楊守文。

“什麼意思?”

楊守文懵了,有些不知所措。

李過則一臉奸笑道:“當然是要你以牡丹爲題,賦詩一首。”

又要賦詩嗎?

楊守文突然覺得,這個時代的人好坑。

怎麼動不動就賦詩,你們就不能有點別的追求嗎?

不過,賦詩。我還真不怕!

“既然如此,那我就獻醜了。”

楊守文想了想,便走到窗前。露出了身影。

總仙宮裡,李顯臉上則浮現出一抹古怪的笑容,扭頭對李旦道:“八郎,你說青之這次,會有什麼佳作?”

“青之天仙之詞,語多率然,我也非常期待。”

武則天則看了他二人一眼,嘴角微微一翹,眼中閃過一抹笑意。

那笑意。只有太平公主留意到。她心裡沒由來一咯噔,母親莫非又有別的安排嗎?

楊守文提起筆。想了想便寫到: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從花籃停下,到楊守文寫完這首《賞牡丹》,不過片刻光景。

待他擲筆退下,有宮女上前捧起詩詞,便匆匆走下樓臺。

“這是做什麼?”

楊守文疑惑看着那宮女的背影,詫異問道。

李過立刻一臉嫌棄道:“沒見識,既然是唱和,自然要先遞給樂師,而後唱和嘛。”

也就是說,還要給這首詩譜曲?

楊守文對唐人的習俗有所瞭解,似方纔南天門外,張旭誦讀天姥山,叫做‘嘯’。全憑一口丹田氣,依照韻律誦讀出來,相對簡單一些。可是在這宮廷之中的唱和,則略爲複雜。每一首新詞出來,都要有樂師譜曲,而後再組織人來進行唱和。

對此,楊守文也只能在心裡暗自吐槽一句:唐會玩!

“仙長,方纔我輸了,不知你有什麼要求?”

樓下在譜曲,樓上自然也不會閒着。

楊守文吃了一杯酒,看着司馬承禎笑問道。

司馬承禎則露出了驚訝之色。楊守文作詩實在是太快了,這文思的確是令人敬佩。

方纔,他雖未站出來,可心裡面也在想着如何賦詩。

別看司馬承禎是個道士,但出身很好,相傳是晉宣帝的弟弟的後裔。他出生於溫縣,家境優渥,在當地更稱得上是豪門。只是他自幼喜歡神仙道術,於是便做了道士,並且擺在潘師正的門下。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司馬承禎的文學素養不低於這個時代的任何一個名士。若不是如此,他又怎可能與賀知章成爲好朋友呢?

聽到楊守文的問話,司馬承禎回過神來。

他正要開口,卻聽到瑤臺外絲竹聲響起,緊跟着傳來宮女的唱和聲: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花開時節動京城。”

這皇宮大內的樂師,果然不一般,很快就把詩詞譜曲完畢。

這首劉禹錫的《賞牡丹》,如果用後世的仄韻來評判,似乎也並非很出色。然而在唐人的聲韻唱和之下,卻顯示出了別樣的情懷,令得總仙宮三十六樓傳出一陣驚呼。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武則天不由得輕咬下脣,眸光中閃動着一絲別樣的情緒。

“太子,這楊青之文思敏捷,才情過人,當世之中,可爲翹楚。”

李旦忍不住在一旁稱讚,而太平公主則微笑着連連點頭:這楊青之果然不負厚望。

瑤臺上,李過也癡癡看着楊守文。

這傢伙真是怪物嗎?怎地,怎地這麼快就完成了酒令,還作出了這等的詩詞?

“青之這首牡丹詩後,再無人能頌牡丹。”

賀知章呆愣良久,忍不住發出了一聲感慨。

楊守文連忙謙讓,讓李過忍不住在一旁咬牙啓齒的吐出兩個字來:虛僞!

不過,在這種時候,誰也沒有在乎他的小孩子脾氣,而是反覆誦讀起這首牡丹詩來。

第二輪鼓聲響起,楊守文等人都留了小心。

不過,這次花籃沒有停在瑤臺,而是停在了一座名爲星宿海的樓閣前。按照此前的規矩,在星宿海的客人,大多數是被評爲中等應制的讀書人。說來也巧,此次酒令,依舊是‘牡丹’。

只見一個青年走出來,很快便作出一首詩,並且迅速交由樂師譜曲,唱和出來。

詩曰:一種芳菲出後庭,卻輸桃李得佳名。誰能爲向天人說,從此移根近太清。

“咦,這首詩雖略遜於青之的《賞牡丹》,但卻別有滋味,難得佳作。”

賀知章和張若虛都站起來,站在欄杆後。

“那人是誰?”

張說搖搖頭,表示不知。

倒是李林甫湊過來,看了一眼之後,也露出驚訝之色道:“怎地是他?”

“誰?”

“此人名叫郭四郎,咸陽人士。

今春方至洛陽,是個豪爽之人。不過,我曾見過他一次,他似乎沒有這等才華。”

“哥奴,你可不要小看了天下英雄。

也許人家謙遜呢?也許人家不願意展露才華呢?哼,纔不像某個人那樣子喜歡炫耀,又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又是寫《西遊》。你年紀小,不懂事,人家這叫一鳴驚人。”

李過今天似乎是鐵了心要找楊守文的麻煩,聽了李林甫的話,立刻做出反擊。

楊守文哭笑不得,但心裡有愧,又不好發作。

誰讓他之前當着李過的面,說人家姐姐的不是?算了,小孩子家家,我大人有大量。

而蘇頲則露出了詭異的笑容,看着李過,笑而不語。

“來來來,咱們投壺!”

李過被蘇頲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便拿起箭矢,招呼衆人投壺。

司馬承禎則笑道:“青之,貧道在天台山的道宮即將修建完成,但是卻還缺了一副好字。貧道想要請青之爲我的八極宮作賦,不知青之可願意否?”

八極宮作賦?

楊守文聞聽,不由得蹙起眉頭。

作賦和賦詩可是兩碼事,而司馬承禎出家人的身份,更註定了這賦文必須與衆不同。

就在他在思考措辭的時候,卻忽聽得樓外傳來一陣驚呼。

張旭更快步走到了樓前,一臉的驚訝之色道:“見鬼了,怎麼又是牡丹令?”

一隻花籃,垂在瑤臺樓外。

那百令牌上,插着一支箭矢,一個宮女走上前,把那酒令取下,嬌聲呼喊道:瑤臺,牡丹令!”(。

第94章 飛狐破(下)第168章 女將(下)第587章 夜探天馬城堡(三)第133章 萬歲樂,不得已(五)第212章 三皇觀(二)第445章 神臂之威第361章 兵分兩路第601章 撲朔迷離第46章 且冷眼旁觀(下)第104章 赴約第552章 李客的推薦第657章 其實大有可爲(一)第1章 生逢聖曆元年(上)第289章 歡喜冤家(六)第317章 朝天闕(七)第452章 端倪第365章 吳中雜俎第402章 遊仙宮(一)第54章 看走了眼(下)第200章 雅趣(二)第287章 歡喜冤家(四)第232章 變數(三)第181章 失蹤的耍猴人第128章 第一日(五)第423章 王滿渡(一)第721章 歸途(一)第245章 一路向西(下)第639章 飛烏蠻第572章 改變第337章 密旨(上)第94章 飛狐破(下)第七百五十三章第581章 天馬城第702章 聖旨到(下)第715章 風波起第359章 夜探普會寺(一)第491章 狄公(六)第326章 弘農楊氏(上)第177章 命案發生(中)第742章 青園第442章 西山校場(五)第508章 黃鬍子(一)第657章 其實大有可爲(一)第580章 顏織的身份第281章 宿命相逢(上)第512章 人老奸,馬老滑第4章 楊二郎(下)第344章 行路難(上)第658章 其實大有可爲(二)第646章 驚變(六)第730章 遣唐使第180章 真相第139章 上神都(三)第729章 各有算計第275章 家在東都北市中(一)第411章 登島(中)第352章 死士(二)第403章 遊仙宮(二)第630章 高門關內有惡人第327章 俠客行(一)第211章 三皇觀(一)第589章 顏織已死第55章 故事(上)第24章 楊茉莉(下)第713章 檣櫓灰飛煙滅第548章 最長一日(三)第635章 蜀道難(二)第637章 蜀道難(四)第675章 追擊(三)第721章 歸途(一)第756章 大結局第166章 女將(上)第670章 和蠻第87章 絕不退讓(上)第635章 蜀道難(二)第413章 追尋明十三第178章 命案發生 下第152章 我在灤河觀風景(一)第396章 明家有英雌(一)第七百五十章第110章 居庸關破 上第66章 老軍客棧(下)第330章 欠我一個承諾(上)第132章 萬歲樂,不得已(四)第485章 明秀獻策第386章 盜亦有道(三)第278章 家在東都北市中(四)第493章 帝王之家無小事(下)第279章 我乃李林甫第470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十)第406章 遊仙宮(五)第351章 死士(一)第486章 狄公(一)第639章 飛烏蠻第380章 打草驚蛇第565章 烏質勒第264章 鬼宅(三)第529章 碎葉之變(二)第413章 追尋明十三第482章 吉達的消息
第94章 飛狐破(下)第168章 女將(下)第587章 夜探天馬城堡(三)第133章 萬歲樂,不得已(五)第212章 三皇觀(二)第445章 神臂之威第361章 兵分兩路第601章 撲朔迷離第46章 且冷眼旁觀(下)第104章 赴約第552章 李客的推薦第657章 其實大有可爲(一)第1章 生逢聖曆元年(上)第289章 歡喜冤家(六)第317章 朝天闕(七)第452章 端倪第365章 吳中雜俎第402章 遊仙宮(一)第54章 看走了眼(下)第200章 雅趣(二)第287章 歡喜冤家(四)第232章 變數(三)第181章 失蹤的耍猴人第128章 第一日(五)第423章 王滿渡(一)第721章 歸途(一)第245章 一路向西(下)第639章 飛烏蠻第572章 改變第337章 密旨(上)第94章 飛狐破(下)第七百五十三章第581章 天馬城第702章 聖旨到(下)第715章 風波起第359章 夜探普會寺(一)第491章 狄公(六)第326章 弘農楊氏(上)第177章 命案發生(中)第742章 青園第442章 西山校場(五)第508章 黃鬍子(一)第657章 其實大有可爲(一)第580章 顏織的身份第281章 宿命相逢(上)第512章 人老奸,馬老滑第4章 楊二郎(下)第344章 行路難(上)第658章 其實大有可爲(二)第646章 驚變(六)第730章 遣唐使第180章 真相第139章 上神都(三)第729章 各有算計第275章 家在東都北市中(一)第411章 登島(中)第352章 死士(二)第403章 遊仙宮(二)第630章 高門關內有惡人第327章 俠客行(一)第211章 三皇觀(一)第589章 顏織已死第55章 故事(上)第24章 楊茉莉(下)第713章 檣櫓灰飛煙滅第548章 最長一日(三)第635章 蜀道難(二)第637章 蜀道難(四)第675章 追擊(三)第721章 歸途(一)第756章 大結局第166章 女將(上)第670章 和蠻第87章 絕不退讓(上)第635章 蜀道難(二)第413章 追尋明十三第178章 命案發生 下第152章 我在灤河觀風景(一)第396章 明家有英雌(一)第七百五十章第110章 居庸關破 上第66章 老軍客棧(下)第330章 欠我一個承諾(上)第132章 萬歲樂,不得已(四)第485章 明秀獻策第386章 盜亦有道(三)第278章 家在東都北市中(四)第493章 帝王之家無小事(下)第279章 我乃李林甫第470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十)第406章 遊仙宮(五)第351章 死士(一)第486章 狄公(一)第639章 飛烏蠻第380章 打草驚蛇第565章 烏質勒第264章 鬼宅(三)第529章 碎葉之變(二)第413章 追尋明十三第482章 吉達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