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各有算計

自漢末以來,由宗教而引發的災禍,接連不斷。

黃巾起義,怕是第一次以宗教爲名義而引發出來的戰爭。再到後來的孫恩起義,同樣如此。

也正因爲這樣,自隋唐以來,帝王對宗教一直持有一種警惕的態度。

張士龍所在的正一道,前身就是五斗米教,也就是孫恩起義賴以爲基礎的教派。

武則天今年來,的確是有些倦怠。

可是,對於危及到她統治地位的事情,絕不會心慈手軟。

她收到馬懿的表奏之後,立刻召集文武羣臣商議對策。

“正一道爲禍江左,已成災禍,不可不防。”

“此言差矣,正一道自成立以來,一直都隱居於龍虎山,從未參與外面的事務,何來災禍之說。”

“既然是從未參與事務,何以張士龍要刺殺楊守文。”

“楊守文與正一道之間到底是什麼情況,目前尚不明瞭,未嘗不是兩者間的私仇。”

“對啊,我記得去年楊守文入川之前,曾殺了一個道士,而那道士似乎就有正一道的弟子。張士龍出手刺殺楊守文,可能是爲那道士報仇,若如此倒也算是正常。”

“正常,據我所知,那道士似乎是欺辱一清道長,因而激怒了楊守文。

而且,楊守文畢竟是朝廷命官,此次更是奉旨返回神都述職。如果按照你的意思,是不是說張士龍可以無視楊守文朝廷命官的身份,對他行刺殺之事?那朝廷顏面何存?”

“張侍郎,我並沒有說,張士龍刺殺楊守文是理所應當。

我只是說,只因爲張士龍的個人行爲,便要遷怒整個正一道,似乎有些不妥當吧。”

“是嗎?

那若是以高侍郎所見,百萬信徒可以無視律法,雲集五龍鎮,圍攻縣衙,就妥當了不成?”

朝堂之上,激辯不止。

雙方各執一詞,都不肯輕易退讓。

武則天端坐龍椅之上,靜靜看着丹陛下爭論的雙方,一雙鳳目微合,一言不發。

她看得出來,這場爭論表面上看只是圍繞正一道是否應該加以約束,可實際上卻是東宮和相王府之間的一次試探性的博弈。這讓她非常高興,因爲從這一次試探中,武則天可以清楚感受到,太子的力量正逐漸增強,同時開始嘗試發出自己的聲音。

在此之前,每次朝議基本上都是有相王一系的人馬掌控話語權,太子明顯處於下風。

雖然有的時候,太平公主會爲太子說話,但如果不牽扯到她的利益,基本上都是袖手旁觀……

武則天嘴角,微微翹起。

看樣子,楊守文這次在安南之戰中的表現,令太子底氣增添不少。

這也正常,伴隨着楊承烈出任北庭都護,太子的手中,其實就有了一支可以依靠的軍事力量。而楊守文在安南的表現,在某種程度上,也令太子獲得了嶺南一系的支持。

如此一來,李顯的話語權自然會有提升。

“好了!”

見雙方爭論已至尾聲,武則天終於開口。

“自朕登基以來,對正一道多有維護。

未曾想,這正一道卻因此而變得膽大妄爲,漠視朝廷律法,更對朝廷命官行刺,實乃膽大妄爲。然此次正一道信徒雖聚衆前往五龍鎮,畢竟沒有鬧出太大的風波……

正一道傳道不利,更教唆信徒鬧事,不可不罰。

但張士龍已死,便不予繼續追究。傳朕旨意,收回正一道龍虎山一千八百頃永業田,自即日起封山,三年之內,只需在龍虎山方圓三百里範圍內進行傳道。如有逾越,當予以重罰。均州刺史馬懿,秉公處置,不負朕之所託,加封開國縣子,賞食邑五百戶。

楊守文於此事,並無過錯。

然則自朕發出旨意,卻行動遲緩,實大不敬。

命其自今日起,晝夜兼程,務必於十天之內抵達洛陽。沿途各縣,需盡力滿足其肯請,若有怠慢,定不饒恕。

欽此!”

武則天這一發話,立刻是朝堂上的爭論止息。

所有人面面相覷,心中也就隨即泛起了各種心思。

馬懿的封賞也就罷了,畢竟他非常穩妥的處理了信徒鬧事的風波。加封開國縣子,賞五百戶食邑也算不得多大事情。說到底,那不過是一個正五品的爵位,並無實權。

可對於楊守文的說辭,未免有些……

他都大不敬了,你還不懲罰他?

還晝夜兼程,十日之內返回,又要沿途各縣官員全力配合,若有怠慢,還定不饒恕。

那豈不是說,楊守文這一路上,可以耀武揚威嗎?

衆人對楊守文倒是沒有什麼意見。

自他入洛陽以來,除了在文壇上有所作爲之外,其他時候,大都保持低調。

當然了,他在洛陽城外斬殺控鶴府的爪牙,還有火燒武家樓,逼迫武崇訓跳河逃生不算。

總體來說,大家對楊守文的印象不錯。

可現在,武則天這是擺明了告訴所有人:楊守文是我的人,誰再敢動他,休怪我心狠手辣。

這道旨意,與其說是斥責楊守文,倒不如說是在警告那些企圖對楊守文不利的人。

至於是什麼人?

大家都不傻,心裡非常清楚。

太子一系,莫不露出燦爛笑容。

而相王所屬,則露出了凝重之色……

是夜,大福先寺。

太平公主獨自在佛堂中打坐,恍若老僧入定。

禪房的門,被輕輕叩響。

緊跟着,就聽到哈士奇那特有的聲音傳來:“公主,竇懷貞來了。”

“有請!”

太平公主聞聽,立刻睜開了眼睛,站起身來。

與此同時,禪房門打開,從外面走進來一名男子,躬身向太平公主行禮。

這男子生得相貌英俊,儀表不凡。

太平公主當下道:“從一果然儀表出衆,不愧是名門之後。”

這竇懷貞,是洛陽人氏,祖父竇彥爲隋朝西平太守,其父竇德玄在麟德初年曾進校驗左相,爲高宗李治所看重。

洛陽竇氏,乃是望族。

竇懷貞年輕時聲譽極好,素以簡樸樸素而著稱,不好玩樂。

曾出任清河縣令,極好的處理了當時朝廷和清河崔氏一族之間的矛盾,政績顯著。後來,又歷任越州都督,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清廉幹練,才學過人,爲世人稱道。

不過,如此一個出身名門,地位顯赫的人,最終也需要走門路。

竇懷貞已近四十歲,卻始終不得返還洛陽,在中樞任職,心裡不免感到有些緊張。

於是,他找人請教。

最終得出的結論就是,而今朝堂上太子和相王之間爭鬥越發激烈,你現在投靠,很容易被當做棋子。倒不如選擇一箇中立之人做靠山,對可以保證日後的前程。

中立之人?

竇懷貞思來想去,最終選擇了太平公主。

也難怪,太子入京之後,武三思明顯受到了打壓。

而二張一系……呵呵,不提也罷。

爲此,他專門寫了一篇文章,稱讚太平公主的美德。文章遞交上去不久,他就得到了朝廷的調令,返回洛陽,擔任御史大夫。

今日,太平公主緊急招他前來,竇懷貞不敢耽擱。

他再次行禮道:“公主這麼晚找懷貞前來,莫非是有事商議?”

“坐吧。”

太平公主示意竇懷貞落座,沉吟片刻後道:“從一想必已經聽說了,今日的朝議內容。”

“懷貞當然知道。”

“不知從一,有何想法?”

“陛下扶持太子,態度極爲堅決,不會再有改變。

太子這兩年潛心經營,的確是有所起色,但是相王根基深厚,即便是陛下,對他也頗爲忌憚。所以,懷貞以爲,相王在短期內,仍舊會佔居優勢。公主大可不必急於下注,還是似從前一樣,事不關己,切莫參與。這樣一來,公主的收穫就越大。”

太平公主聞聽,點頭表示贊成。

“本宮也是這種看法。

不過……從一可知道楊守文嗎?”

“若公主說的是楊謫仙,懷貞自然知道。”

“他此次挾安南平亂之功,不日將抵達洛陽。

這個人,甚得陛下的信任。若本宮猜測不錯,陛下將會命他統領千騎,勢必會加強太子和陛下之間的聯繫。且他交友廣闊,又出身望族,在石林之中名望極高。

所以,本宮以爲,太子如今雖處於劣勢,但是一俟楊守文返回之後,定然會有所變化。”

竇懷貞愣了一下,旋即點頭表示贊同。

“不知公主有何妙計?”

“妙計,我倒是沒什麼,但是我希望,能夠加強和楊守文父子的聯繫。

本宮相信,而今這洛陽城中,怕是有不少人存着這樣的想法。本宮記得,你有一個兄長,而今爲庭州司馬,對嗎?”

竇懷貞道:“公主說的,乃是我二兄竇懷道。”

“從一,我要你立刻書信一封,派人送往庭州,你兄長手中。

告訴他,務必要配合楊承烈在北庭都護府的一切行動,全力支持其策略,不知可否?”

竇懷貞想了想,輕聲道:“我與二兄感情深厚,若我懇請,他定會答應。”

“很好!”

太平公主長出一口氣,沉默下來。

半晌後,她開口道:“從一,太子勢力日漸增強,相王絕不會坐以待斃。

相信用不得多久,陛下也會把相王召回,畢竟陛下年紀大了,心也軟了,不似當年的強硬。一俟相王回來,他與太子之間的衝突定會趨於白熱化……接下來,我要你設法投靠東宮,取得太子的信任。到時候,東宮的所有決定,務必要告知本宮。”

太平公主鳳目圓睜,凝視竇懷貞。

竇懷貞心裡一顫,也明白了她的意思……

這是要我去東宮做奸細嗎?

他其實並不願意,可是,他更明白,事到如今,他已別無選擇。

wWW ●ⓣⓣⓚⓐⓝ ●C〇

想到這裡,竇懷貞躬身道:“我兒竇鼎,乃皇太孫往來密切。我可通過這個關係,取得太子信任。

公主放心,這件事,懷貞定不負公主所託。”(。)

第七百四十八章第559章 阿史不來山口(五)第2章 生逢聖曆元年(下)第714章 生死不論第466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六)第385章 盜亦有道(二)第699章 跳樑小醜第691章 毒士(上)第263章 鬼宅(二)第454章 賜婚第71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46章 且冷眼旁觀(下)第554章 擊掌盟誓第139章 歲寒三君勾魂香(續2)第269章 兵車園(二)第324章 無愧於心第96章 又見神秘人(一)第265章 鬼宅(四)第434章 接踵而至第527章 紅忽魯奴兒(三)第458章 刻板偏見第480章 兄弟重逢(二)第405章 遊仙宮(四)第253章 掃眉才子第154章 我在灤河觀風景(三)第317章 朝天闕(七)第424章 王滿渡(二)第228章 潘家之難(上)第357章 八仙客棧第629章 鷹犬第230章 變數(一)第640章 伊人何處尋?第247章 薛小四和薛小牛 二 1/3!!!第733章 先發制人第431章 吉凶一念間第556章 阿史不來山口(二)第118章 一夜(七)第283章 狀元之才第86章 最凌厲的反擊(下)第493章 帝王之家無小事(下)第629章 鷹犬第46章 且冷眼旁觀(下)第454章 賜婚第509章 黃鬍子(二)第186章 持刀的猴子(下)第368章 蘇威(三)第444章 西山校場(七)第314章 朝天闕(四)第563章 六出花第292章 應制(上)第31章 這個縣令不簡單(上)第565章 烏質勒第189章 爾一文抄公(上)第423章 王滿渡(一)第657章 其實大有可爲(一)第193章 重逢(二)第436章 李過究竟什麼人?第352章 死士(二)第180章 真相第472章 驚變(上)第137章 歲寒三君勾魂香(下)第195章 重逢(四)第376章 曲覽第579章 斥責第549章 最長一日(四)第349章 惡作劇?第306章 過公子破案記(二)第144章 禁閉第406章 遊仙宮(五)第715章 風波起第311章 朝天闕(一)第482章 吉達的消息第387章 背後的人第107章 龜符奉宸(三)第271章 兵車園第229章 潘家之難(下)第71章 馬蹄鐵(上)第182章 女嬰(上)第381章 海鶻第297章 牡丹令第163章 別管叔(上)第468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八)第609章 回家第一彈第445章 決戰奉先寺(一)第491章 狄公(六)第503章 刺客信條(一)第181章 失蹤的耍猴人第71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447章 決戰奉先寺(二)第168章 女將(下)第490章 狄公(五)第2章 生逢聖曆元年(下)第130章 萬歲樂,不得已(二)第477章 公子何人?第412章 登島(下)第406章 遊仙宮(五)第642章 驚變(二)第612章 雲詭波譎第110章 居庸關破 上
第七百四十八章第559章 阿史不來山口(五)第2章 生逢聖曆元年(下)第714章 生死不論第466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六)第385章 盜亦有道(二)第699章 跳樑小醜第691章 毒士(上)第263章 鬼宅(二)第454章 賜婚第71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46章 且冷眼旁觀(下)第554章 擊掌盟誓第139章 歲寒三君勾魂香(續2)第269章 兵車園(二)第324章 無愧於心第96章 又見神秘人(一)第265章 鬼宅(四)第434章 接踵而至第527章 紅忽魯奴兒(三)第458章 刻板偏見第480章 兄弟重逢(二)第405章 遊仙宮(四)第253章 掃眉才子第154章 我在灤河觀風景(三)第317章 朝天闕(七)第424章 王滿渡(二)第228章 潘家之難(上)第357章 八仙客棧第629章 鷹犬第230章 變數(一)第640章 伊人何處尋?第247章 薛小四和薛小牛 二 1/3!!!第733章 先發制人第431章 吉凶一念間第556章 阿史不來山口(二)第118章 一夜(七)第283章 狀元之才第86章 最凌厲的反擊(下)第493章 帝王之家無小事(下)第629章 鷹犬第46章 且冷眼旁觀(下)第454章 賜婚第509章 黃鬍子(二)第186章 持刀的猴子(下)第368章 蘇威(三)第444章 西山校場(七)第314章 朝天闕(四)第563章 六出花第292章 應制(上)第31章 這個縣令不簡單(上)第565章 烏質勒第189章 爾一文抄公(上)第423章 王滿渡(一)第657章 其實大有可爲(一)第193章 重逢(二)第436章 李過究竟什麼人?第352章 死士(二)第180章 真相第472章 驚變(上)第137章 歲寒三君勾魂香(下)第195章 重逢(四)第376章 曲覽第579章 斥責第549章 最長一日(四)第349章 惡作劇?第306章 過公子破案記(二)第144章 禁閉第406章 遊仙宮(五)第715章 風波起第311章 朝天闕(一)第482章 吉達的消息第387章 背後的人第107章 龜符奉宸(三)第271章 兵車園第229章 潘家之難(下)第71章 馬蹄鐵(上)第182章 女嬰(上)第381章 海鶻第297章 牡丹令第163章 別管叔(上)第468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八)第609章 回家第一彈第445章 決戰奉先寺(一)第491章 狄公(六)第503章 刺客信條(一)第181章 失蹤的耍猴人第71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447章 決戰奉先寺(二)第168章 女將(下)第490章 狄公(五)第2章 生逢聖曆元年(下)第130章 萬歲樂,不得已(二)第477章 公子何人?第412章 登島(下)第406章 遊仙宮(五)第642章 驚變(二)第612章 雲詭波譎第110章 居庸關破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