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青之醉酒詩百篇

又是牡丹令!

開場連續三個牡丹令,如果說這裡面沒有貓膩的話,那才真是有鬼了。

李過不自主的向總仙宮樓閣看去。瑤臺距離總仙宮很近,可以清楚看到那總仙宮內的景色。太子李顯、相王李旦、姑姑太平公主、樑王武三思、並作一排坐在欄杆後。

在他們的身後,有一面雪白的輕紗。

從李過的角度看去,隱隱約約能夠看到那輕紗後,似乎坐着一個人。

雖然看不清楚那人的模樣,但李過心裡很清楚,能夠坐在那裡的,只可能時那個人!

祖母,想要幹什麼?

而總仙宮呢,李顯等人的表情各不相同。

但他們不敢朝身後看,因爲身後那人,此刻一定也正看着他們。

薄薄的輕紗,把武則天和李顯等人隔絕。

武則天手中把玩着一盞琉璃杯,那杯中有殷紅的葡萄酒,隨着她手掌的晃動,在琉璃杯中轉動,透着一種妖豔的光。

鳳目中,流露出一絲冷意。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朕倒是要看看,你這青之小兒如何開心;朕也很想知道,你又如何能夠名動京城?

瑤臺共有七人,不過武則天相信,一定會是楊守文唱和。

裹兒雖然也有文采,但還不足以撐起這種場面;張旭、蘇頲長於書法,所以不足爲慮。剩下的張說、張若虛與賀知章都是聰明人,怎可能看不出這其中的問題?

唯一一個司馬承禎,已經決定歸隱天台山,相信不會在這個時候出頭。

楊守文,朕有百令!

你若真有本事。今天就把這百令作出來吧。

武則天此刻,竟在心裡產生了一絲絲興奮的情緒。

這種情緒已經很多年沒有出現過,特別是在她登基之後,經過來俊臣那幫人清洗了一遍之後,朝中的刺頭幾乎被清洗得乾乾淨淨。就連當年傲骨崢嶸的狄懷英,如今也變得老老實實。這讓武則天很愉快。但內心裡又不免有一種失落之感。

武則天出生於官宦家庭,父親武士鑊是跟隨李淵在太原起兵的元從老臣。

只可惜武士彠的才幹,註定了他的成就有限。後來娶了武則天的母親……沒錯,是續絃。武士彠死後,武則天的幾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對她母女百般刁難,也鑄就了武則天一顆如鋼鐵般的冷酷心臟。她好鬥,愛鬥!哪怕在最苦難的時候。也從未有過半點絕望。用後世偉人的一句話,那就是: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

武則天這一生,可以說都是在爭鬥中渡過。

從出入皇宮的小才人。到後來母儀天下的皇后,再到如今執掌天下的九五之尊。

每一步,莫不是充滿了血腥。

只是登基之後,她好像一下子失去了爭鬥的對象。

這讓武則天感覺好生無聊。有的時候,甚至會覺得寂寞如雪。

而今。楊守文突然跳出來,一下子挑動了武則天那根好鬥的心絃。

朕就是要你難看!你不是不願意摧眉折腰事權貴嗎?朕偏要你聲名掃地,低下頭。

似總仙會這種級別的聚會,如果楊守文無法應對。勢必會顏面無存。

武則天就是想要看看,楊守文愁眉苦臉的模樣。

“青之,要不算了,咱們這一局認輸?”

李過很擔心,楊守文再這樣下去,會徹底激怒武則天。

只是他沒有想到,武則天的這種挑釁,卻徹底激起了楊守文內心中的倔強之氣。

他深吸一口氣,突然冷笑道:“不過牡丹令,我作得一首,便作得第二首。”

說完,他推開了李過,大步走到窗前。

“拿酒來。”

宮女聞聽不禁一怔,忙上前滿上了酒。

“青之,別吃多了酒。”

賀知章眉頭微微一蹙,上前想要勸說。

但楊守文卻笑道:“賀博士不必擔心,我越是吃多了酒,文思就越是如泉涌。

多吃一杯酒,便多一首詩詞。來來來,且看我唱和這牡丹令,還請諸公爲我點評。”

楊守文的聲音很大,就連總仙宮樓閣上的衆人,也聽得清清楚楚。

武則天嘴角微微一挑,彷彿自言自語道:“吃一杯酒,便多一首詩嗎?朕倒要看看,你能吃得幾杯。”

“婉兒!”

“奴婢在。”

“代朕取瑤臺盯着,朕也想領教一下他楊青之的文采。”

武則天話語中不帶半分火氣,可是上官婉兒卻知道,這位喜怒無常的君王,有些不高興了。

兕子也是,你已經‘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了,又何苦和陛下鬥氣呢?

上官婉兒這時候,也有些爲難了。

她不希望楊守文捲入武李兩家的爭紛之中,但卻不想楊守文以這種激怒武則天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那可是一個性子極其剛硬的女人!別看她現在年紀大了,比之當年要溫和了許多。可骨子裡,卻依舊是那個有着鐵血手段,殺人不眨眼的武媚娘。

一想到這些,上官婉兒就不禁感到頭疼。

她匆匆自總仙宮出來,才走到了瑤臺樓下,就聽到一陣唱和聲。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與先前郭四郎所作的那首牡丹詩一樣,楊守文這次也用了贊牡丹不露牡丹的手法。通篇都是讚美牡丹的意思,可是從頭到尾卻沒有寫出一個‘牡丹’來。且從意境和格調上而言,這首牡丹詩比之方纔的《賞牡丹》古風更盛,格調更高。

好快!

當唱和結束之後,三十六樓共一百八十名勳貴名士,忍不住齊聲稱讚。

盧藏用臉色鐵青,扭頭看了一眼站在身邊的杜審言。從杜審言的眼睛裡。他看到了一抹失落。那是一種因爲敬佩,而產生的失落。其實他盧藏用,何嘗不是這樣?

盧藏用對楊守文的厭惡,源自於范陽盧氏和陳子昂。

楊守文在昌平,摧毀了珍寶閣,令范陽盧氏有苦難言;而陳子昂和盧藏用更是好友。陳子昂年近四十未成親。說穿了都是因爲當年鄭三孃的緣故。陳子昂深愛鄭三娘,可鄭三娘卻嫁給了楊承烈,以至於陳子昂後來即便功成名就,也沒有成家。

盧藏用因此,對楊家極爲怨恨。

只是……

鄭三娘雖已香消玉殞,卻培養出了楊青之這等妖孽。

伯玉空有驚天才華,卻不得抱美人歸……這遺憾。恐怕是一輩子都不能夠彌補了。

“子潛還在爲方纔的事情生氣嗎?”

這時候,一個站在盧藏用身邊的男子,面帶一絲陰冷笑意。

他年過四旬,生就一表人才,相貌俊朗。

歲月在他臉上刻畫出了深深的痕跡。卻無法掩去他卓爾不羣的風華。他站在盧藏用身邊,輕聲道:“老子曰:剛不持久。楊家子才學固然過人,卻不免過於剛強。

今上何等性子?

他若作不出這首詩也就罷了,現在作出來。便是令聖人顏面無光。

這等人,空有文采。卻難有大成就。若是真的惹怒了聖人,只怕離死也不遠了……呵呵,做人需知進退,識時務者方爲俊傑!楊青之仗着有點才華。終不得好死。”

盧藏用認得這人,是尚書監丞宋之問。

這宋之問沒有顯赫家世,其父宋令文起於鄉閭,多才多藝。宋之問兄弟三人,受父親的影響,繼承了宋令文三門技藝。宋之問工於文辭,宋之悌驍勇過人,宋之遜精於草隸,時稱三絕弟兄。上元二年,宋之問進士及第,後爲武則天看重。

他精於鑽營,又能做出各種應制詩詞,討取帝王歡心。加之他與張易之兄弟的關係密切,所以甚得武則天的信任。今天這局面,他很快就看出了端倪,心中也隨之有了決斷。

盧藏用,當今名士,又是世族子弟。

宋之問看着他,輕聲道:“子潛,得意一時非得意,若得長久方自在。”

“延清的意思是……”

宋之問道:“五郎深知子潛才高,早就想要結識。

方纔這楊家子在南天門外令子潛難堪,如今又在聖前逞能,早晚會倒大黴。不過,說不得今日你我可以再次見證一段佳話,不如先看那楊家子的文采究竟幾何?”

短短几句話,已經表明了來意。

這其一,張易之想要招攬你;其二,若你願意,說不得我還能幫你出剛纔那口惡氣。

盧藏用聞聽,卻不禁眉頭一蹙。

其實張易之早在之前,就已經數次流露過要招攬他的想法。

可是對張家兄弟,盧藏用卻是興趣不大。一個靠着武則天的寵信,便交橫跋扈的小人而已!盧藏用好功名,若不然也不會留下那終南捷徑的成語。可是內心裡,盧藏用始終有世家子應有的驕傲。張易之也好,宋之問也罷,平民出身,且狡詐心黑。這些傢伙做事毫無底線,根本不懂得什麼叫做節制。若跟隨了張家兄弟,盧藏用深知自己不會有好下場。可如果不投靠……你道那宋之問剛纔只是說楊守文嗎?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宋之問所透露的就是這麼一個意思。

盧藏用相信,如果他再拒絕,恐怕那張易之就會翻臉了。

該怎麼辦?

盧藏用這心裡,頓時變得糾結起來。

“瑤臺,葡萄!”

已經第三次花落瑤臺了。

內侍高聲喊出了酒令,又使得各樓傳來一陣騷動。

賀知章等人莫不流露出了擔憂之色,李過更連連與楊守文使眼色,意思是讓楊守文認輸。

可這時候,楊守文的倔勁兒已經上來了。

前世,就是這倔強。讓他癱瘓了十幾年。

今生,他雖然已經改變了很多,可那骨子裡的東西,卻難以改變。

“酒來!”

楊守文大喊一聲,便提起了筆。

“青之,別吃酒了。”

這時候。上官婉兒從樓下走上來,臉上帶着一抹擔憂之色。

楊守文笑道:“姑姑來了,正好,還請姑姑品鑑我這首詩。”

說完,他從桌上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而後奮筆疾書寫道:涼州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好詩!”

賀知章看罷,忍不住撫掌叫了一聲好,而後目光復雜的看了楊守文一眼。

青之啊,你這樣子,讓聖人顏面何存?你作一首詩。聖人便惱怒一分,你可要小心。

只是,上官婉兒就在一旁,這些話他又怎說得出口。

“瑤臺。天馬令。”

第四次了!可見,武則天這時候是真的怒了。

整個總仙宮。此刻已經變得鴉雀無聲,一雙雙眼睛,都不約而同落在那瑤臺欄杆口清瘦的身影上。

“我累了,誰願爲我執筆?”

楊守文突然把筆放下。退後兩步從宮女手中,一把奪過了一罐郎官清。

“我來吧。”

蘇頲看看衆人,便邁步走上前來。

從楊守文身邊走過的時候,他壓低聲音道:“青之,當退則退,切莫逞強。”

退?

我又退到何處?

從滎陽過來,轉眼間過去了大半個月,卻不明所以然,整日裡待在那座鬼宅之中。

楊守文雖然嘴巴上不說,可心裡面又怎能不怒?

退婚就退婚,難不成我還上杆子要娶那勞什子公主不成?可現在,對方不肯悔婚,又不讓自己退婚,把他困在洛陽城裡,等着他出錯之後,讓他聲名掃地離開洛陽。

他可以離開洛陽,卻不願意就這麼被人算計。

“天馬來出月支窟,背爲虎文龍翼骨。

嘶青雲,振綠髮,蘭筋權奇走滅美。

疼崑崙,歷西極,四足無一蹶……”

楊守文清醒至今,也有大半年光陰了。對於唐人做嘯,也心中瞭然。

既然是要撕破臉,又何必再去瞻前顧後?

他一手拎着酒罈子,退到席上,半依席榻,縱聲狂歌。他的聲音非常洪亮,從瑤臺傳出,直入總仙宮。

太平公主已經坐不住了,起身走到窗前,手扶欄杆。

她目光悽迷,看着那瑤臺上沒去的身影,腦海中卻浮現出了另一個人。

“八郎,這該如何是好?”

李顯也有些慌了,忙扭頭向李旦看去。

至於另一邊的武三思,不用去理睬。沒看他強忍着內心的喜悅,那張肥胖的臉上,肥肉顫抖嗎?

李旦卻微微一笑,輕聲道:“太子不必擔心,有此佳婿,實乃幸甚。”

幸甚你奶奶個腿!李顯忍不住在心中破口大罵,看李旦的目光,隨之變得陰冷起來。

“請君贖獻穆天子,猶堪弄影舞瑤池。”

武則天這時候,也有些騎虎難下了。

當楊守文的《天馬歌》被送上來之後,那張風韻猶存的臉上,已經是陰雲密佈。

這個混賬小子,怎能如此猖狂?

內心裡,武則天也被楊守文的才思所震驚,可同時,又覺得臉上火辣辣的,有些掛不住。

有內侍向她看來,武則天深吸一口氣,咬着牙道:“繼續!”

“喏!”

內侍連忙傳令下去,只聽鼓聲再次響起。

“瑤臺,短歌!”

“第五次了,第五次!”

整個總仙宮都沸騰起來,甚至有人已經從樓中跑出來,想要前往瑤臺。

只是,規矩就是規矩,他們雖然可以從樓中出來,卻無法靠近瑤臺。

“聖人,臣想去瑤臺看看,看那楊青之可否作弊。”

樑王武三思有些坐不住了,忙起身說道。

哪知道他話音未落,太平公主便跟着道:“母親,女兒也要過去看看。今日總仙會,不成想倒湊成了一段佳話。”

她如何不清楚武三思的想法,無非就是過去給楊守文搗亂。

太平公主此刻,也是有些糾結。

一方面她希望楊守文見好就收,另一方面,則希望楊守文繼續這段佳話。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滿。蒼穹浩茫茫,萬劫太極長。

麻姑垂兩鬢,一半已成霜。天公見玉女,大笑億千場。

吾欲攬六龍,回車掛扶桑。北斗酌美酒,勸龍各一觴。

富貴非所願,與人駐顏光……”

沒等武則天回答。瑤臺便傳來楊守文的歌聲。

一時間,喝彩聲不斷,也使得太平公主和武三思都停下了腳步,相對苦笑不迭。

這楊守文,今天是要發瘋啊!

“繼續!”

武則天的聲音。從輕紗後傳來,帶着一股子彷彿來自於萬年玄冰的寒意。

“瑤臺,明月令。”

“第六首了,第六首了……”

整個總仙宮幾乎快要爆炸了。亂哄哄成了一片。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瑤臺,採蓮。”

“若耶溪邊採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日早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袖空中舉……”

“瑤臺。對酒。”

“葡萄酒,金叵羅,吳姬十五細馬馱。

青黛畫眉紅錦靴,道字不正嬌唱歌。玳瑁筵中懷裡醉,芙蓉帳底奈君何。”

“……”

“瑤臺,玉壺。”

“這是第幾首了?”

“我哪裡還記得?”

“有五十首了吧。”

“不止……”

總仙宮裡,此刻已經徹底沸騰了。

那些勳貴名士紛紛從樓閣中走出,在距離瑤臺約十餘步的地方聚集起來,一個個交頭接耳。

“你記得幾首?”

“我一首都沒記住……這楊青之莫非謫仙人嗎?竟然有如此文辭,並且首首驚人。”

這時候,莫說那些名士,就連武則天也坐不住了。

她原以爲一二十首之後,那楊守文就會低頭認輸。可誰料想,這麼久過去了,他仍舊文思如泉涌。從瑤臺傳來的消息來看,楊守文沒有讓任何人幫忙,完全是一個人在作詩。不過,聽說他已經醉了,從他狂歌的聲音裡,便可以看出端倪來。

武則天一開始是惱怒,然後是尷尬,到如今,那惱怒卻變成了莫名的欣賞和敬佩。

沒錯,她性子剛強,不會認輸。

可如果面對一個能夠讓她感到敬佩的對手時,就算對方再讓她難堪,她也不會生氣。

此刻,武則天對楊守文就是這樣一種態度。

一方面她生氣,生氣楊守文不肯認輸,讓她下不得臺來。

另一方面她也在欣賞,能夠在一日之間欣賞到如此多的佳作,就算傳揚出去又怎樣?她或許會成爲這段佳話裡的反派,但是能夠成爲如此佳話中的人物,又何其幸也?

倒要看看,你楊青之極限在何處。

“是聖母神皇?”

有人看到了武則天的身影,頓時露出駭然。

而這時候,楊守文則帶着濃濃的醉意,那張俊俏清秀的臉上,也飛起了一抹紅霞。

他把手中的酒一飲而盡,縱聲高歌道:“三杯拂劍舞秋月,忽然高詠涕泗漣……”

“酒呢?”

楊守文突然拍案叫喊。

這時候,不等那宮女上前,賀知章已經拎着酒壺走上前,坐在楊守文身邊,爲他滿上了一杯。

“……世人不是東方朔,大隱金門是謫仙。西施宜笑復宜顰,醜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雖愛蛾眉好,無奈宮中妒殺人。”

張說吞了口唾沫,忍不住扭頭問道:“這是第幾首了?”

張若虛苦笑搖頭道:“我哪還能記得?”

“第七十八首。”

“啊?”

“這是第七十九首了。”

李過突然接話,坐在楊守文身邊,擡頭看着張說回答道。

他旋即把目光又落在了楊守文的身上,那目光中,更流露出一種難言的複雜情緒。

“幽州令。”

“第八十首。”

“幽州胡馬客,綠眼虎皮冠。笑拂兩隻箭,萬人不可幹。

彎弓若轉月,白雁落雲端。雙雙掉鞭行,遊獵向樓蘭。

出門不顧後,報國死何難。天驕五單于,狼戾好凶殘……名將古誰是,疲兵良可嘆,何時天狼滅,父子得閒安。”

楊守文頌完這首詩後,張旭放下了筆。

“廷碩,你來吧。”

這不知不覺中,屋中衆人,除了李過和李林甫之外,包括上官婉兒都上前書寫記錄。

“瑤臺,少年行。”

“八十一首,第八十一首了!”

瑤臺外,又是一陣驚呼聲響起。

卻見楊守文突然間站起來,從宮女手中搶過一罈酒,仰天對着壇口鯨吞飲淨。他一手拎着空酒罈,搖搖晃晃走到了窗前,手扶欄杆,向不遠處的總仙宮樓閣看去。

“青之,你幹什麼?”

“別管我!”

楊守文推開了李林甫,突然縱聲高歌。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恆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唱完,他突然舉起酒罈子,朝着瑤臺下狠狠砸去。

只聽啪的一聲,那酒罈子從樓上摔落在地上,頓時變得粉碎。

“我不怕你,聽到沒有,我纔不會怕你!”

他扯着脖子,衝着總仙宮樓閣大聲吼叫起來,剎那間使得所有人都嚇得面色蒼白。(未 完待續 ~^~)

第423章 王滿渡(一)第417章 推心置腹第487章 狄公(二)第344章 行路難(上)第277章 家在東都北市中(三)第287章 歡喜冤家(四)第617章 膽大包天第250章 佛門秘事(一)第471章 桃花峪裡桃花僧第376章 曲覽第642章 驚變(二)第15章 人比解語花(上)第725章 幼孃的心思第567章 援兵第113章 一夜(二)第223章 太子不賢(下)第194章 重逢(三)第85章 最凌厲的反擊(上)第323章 朝天闕第336章 太平(下)第344章 行路難(上)第41章 洗衣槌裡的秘密(上)第457章 李過是李裹兒!第382章 他在說謊!(上)第478章 往事第394章 狼子野心(上)第101章 春風得意盧永成第528章 碎葉之變(一)第501章 責任第372章 揣測第372章 揣測第562章 阿史不來山口(八)第419章 小高=高力士?第398章 明家有英雌(三)第356章 長洲(四)第70章 不動如山(下)第675章 追擊(三)第37章 成酒(上)第725章 幼孃的心思第225章 東宮(下)第575章 刺客的進化(一)第606章 追兇(二)第251章 佛門秘事(二)第372章 揣測第318章 朝天闕(八)第七百五十五章第730章 遣唐使第524章 馬癡和尚(二)第59章 人生在世,全憑演技(上)第743章 呼羅珊國第463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三)第196章 萬貫家財第51章 長眉羅漢(上)第25章 你叫菩提祖師(上)第7章 楊承烈(上)第4章 楊二郎(下)第693章 鬧劇第187章 太子第34章 鴻福客棧(下)第612章 雲詭波譎第437章 暗流第699章 跳樑小醜第148章 慕容玄崱跑了(下)第45章 且冷眼旁觀(上)第646章 驚變(六)第301章 命案第514章 拜師第450章 決戰奉先寺(五)第451章 決戰奉先寺(六)第258章 歸義(二)第251章 佛門秘事(二)第249章 夜宿香山寺(二)第234章 血統論(一)第674章 追擊(二)第494章 時鳴春澗中(上)第693章 鬧劇第685章 最長一夜(二)第160章 聖歷二年(上)第301章 命案第126章 第一日(三)第383章 他在說謊!(下)第738章 無題第38章 成酒(下)第8章 楊承烈(下)第598章 狄公之殤(一)第746章 東宮相召第331章 欠我一個承諾(中)第96章 又見神秘人(一)第359章 夜探普會寺(一)第743章 呼羅珊國第576章 刺客的進化(二)第658章 其實大有可爲(二)第617章 膽大包天第167章 女將(中)第556章 阿史不來山口(二)第672章 決斷第220章 上達天聽(下)第490章 狄公(五)第722章 歸途(二)第163章 別管叔(上)
第423章 王滿渡(一)第417章 推心置腹第487章 狄公(二)第344章 行路難(上)第277章 家在東都北市中(三)第287章 歡喜冤家(四)第617章 膽大包天第250章 佛門秘事(一)第471章 桃花峪裡桃花僧第376章 曲覽第642章 驚變(二)第15章 人比解語花(上)第725章 幼孃的心思第567章 援兵第113章 一夜(二)第223章 太子不賢(下)第194章 重逢(三)第85章 最凌厲的反擊(上)第323章 朝天闕第336章 太平(下)第344章 行路難(上)第41章 洗衣槌裡的秘密(上)第457章 李過是李裹兒!第382章 他在說謊!(上)第478章 往事第394章 狼子野心(上)第101章 春風得意盧永成第528章 碎葉之變(一)第501章 責任第372章 揣測第372章 揣測第562章 阿史不來山口(八)第419章 小高=高力士?第398章 明家有英雌(三)第356章 長洲(四)第70章 不動如山(下)第675章 追擊(三)第37章 成酒(上)第725章 幼孃的心思第225章 東宮(下)第575章 刺客的進化(一)第606章 追兇(二)第251章 佛門秘事(二)第372章 揣測第318章 朝天闕(八)第七百五十五章第730章 遣唐使第524章 馬癡和尚(二)第59章 人生在世,全憑演技(上)第743章 呼羅珊國第463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三)第196章 萬貫家財第51章 長眉羅漢(上)第25章 你叫菩提祖師(上)第7章 楊承烈(上)第4章 楊二郎(下)第693章 鬧劇第187章 太子第34章 鴻福客棧(下)第612章 雲詭波譎第437章 暗流第699章 跳樑小醜第148章 慕容玄崱跑了(下)第45章 且冷眼旁觀(上)第646章 驚變(六)第301章 命案第514章 拜師第450章 決戰奉先寺(五)第451章 決戰奉先寺(六)第258章 歸義(二)第251章 佛門秘事(二)第249章 夜宿香山寺(二)第234章 血統論(一)第674章 追擊(二)第494章 時鳴春澗中(上)第693章 鬧劇第685章 最長一夜(二)第160章 聖歷二年(上)第301章 命案第126章 第一日(三)第383章 他在說謊!(下)第738章 無題第38章 成酒(下)第8章 楊承烈(下)第598章 狄公之殤(一)第746章 東宮相召第331章 欠我一個承諾(中)第96章 又見神秘人(一)第359章 夜探普會寺(一)第743章 呼羅珊國第576章 刺客的進化(二)第658章 其實大有可爲(二)第617章 膽大包天第167章 女將(中)第556章 阿史不來山口(二)第672章 決斷第220章 上達天聽(下)第490章 狄公(五)第722章 歸途(二)第163章 別管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