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無愧於心

以武則天剛強的性子,說出這樣的話,已經算是極致。

楊承烈甚至能夠聽得出來,武則天言語中所流露出的不甘和憤怒。萬歲通天元年以及聖曆元年兩次叛亂,着實讓武則天心灰意冷。她發現,那些被她一手提拔起來的大臣們,在發生變故的時候,從來沒有和她真正一條心,總是貌合神離。

就拿去年突厥入侵河北道的事情來說,讓武則天傷透了心。

孫彥高、唐波若以及慕容玄崱不提也罷,當戰亂髮生的時候,右武威將軍沙叱忠義率天兵道十萬大軍行軍緩慢,右羽林衛大將軍閻敬容則是按兵不動。張仁願孤掌難鳴,武重規空有天兵道大總管的權力,卻無法掌控全局,更調動不得兵馬。

燕州刺史見昌平告破,卻推三阻四。

檀州刺史則對慕容玄崱的入寇,視而不見。

如果不是李元芳發狠,迫使昌黎豆盧家調動兵馬,只怕此時幽州的戰亂仍未平息。

就連後來督戰河北的河北兵馬副元帥狄仁傑,是否真心爲她效力?

武則天不知道。

她只知道,在未確立李顯太子之位之前,狄仁傑遲遲不肯領兵。直到她答應立下李顯之後,狄仁傑纔出兵征伐。同時,連招募兵卒,也是打着太子李顯的旗號。

武則天年紀大了,卻不代表她真的糊塗。

河北道平靜下來以後,武則天做出一副不理政事的模樣,也是真的有些心灰意冷了。

關鍵時候,她手中竟然連一支可以調動的兵馬都沒有!

楊承烈沉默了!

他怎體會不出武則天心裡的憤怒,但是答應不答應,卻讓他有些躊躇。

武則天見此。不禁露出失望之色,轉身扶着石欄,看着空蕩蕩的觀風殿廣場。幽幽一聲嘆息。

“家父臨終前,曾說過:此生不得再爲李家效力。”

楊承烈輕聲道:“聖人要罪臣回來。罪臣自然歡喜。可是有一點,如果陛下不再打理朝政的時候,罪臣就會辭官離去。罪臣是爲聖人效力,卻不爲李家分憂。”

這一番話,楊承烈也是想了許久,才說出口來。

不是他想要討好武則天,而是父命難違。

武則天的眼中,閃爍着一抹喜色。

她轉過身。看着楊承烈,低聲道:“朕就知道,文宣不會負朕,更不會辜負你老師。”

好像一下子輕鬆許多,武則天臉上的笑容更盛。

就在這時,從觀風門外走來一隊人,爲首的赫然正是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他兄弟二人一襲白衫,跨坐兩隻紙鶴上,在絲竹聲中緩緩行進,飄飄然若仙人下凡。

那張易之手持一支竹笛。吹奏出曼妙樂曲。

而張昌宗則跨騎着紙鶴盤旋,好像要破空而去……

楊承烈那見過這種場面,露出疑惑之色。而武則天的臉上。則籠罩一層青色,突然一拍石欄,厲聲喝道:“這裡是觀風殿,不是宜男院、麗景臺,誰准許他們在此放肆?”

絲竹聲戛然而止,張易之兄弟坐在紙鶴上,一時間茫然不知所措。

就在這時,從觀風殿中傳來高延福的聲音,“啓稟聖人。一炷香已經燃盡,楊守文奉旨作出洛川晴望賦。請聖人品鑑。”

武則天一怔,旋即笑了。

“文宣。看起來你家這小傢伙,還是不肯服輸呢。”

楊承烈頓時苦笑,跟在武則天身後沒說話,卻又下意識的朝旁邊看了一眼。那大殿門的一旁,站着上官婉兒。她也看着楊承烈,只是沒想到楊承烈會突然看她。

兩雙目光相觸,上官婉兒頓時心砰砰跳,下意識低下頭。

楊承烈也連忙收回目光,跟着武則天便走進觀風大殿之中……

高延福已經命人,把張易之兄弟趕出觀風門。

兩兄弟原本是衣袂飄飄,恍若仙人。可是在一頓大棒的招呼下,卻變得惶惶如喪家之犬般狼狽。

“高司宮,聖人這是怎麼了?”

張易之好一些,跑得飛快。

可張昌宗卻顯得悽慘很多,一個不留神還被打了一棍,走路時一瘸一拐。

他強按耐怒火,惡狠狠問道。

昨日他二人駕鶴歌舞,還被武則天狠狠的誇讚了一頓。

這上陽宮,除了少數幾個地方之外,沒有他二人進不去的地方。就連這觀風殿,他們也是出入自由,基本上沒有敢阻攔。今天他二人本打算給武則天來一個驚喜,可沒想到被武則天趕出了觀風門,也讓兄弟二人有一種顏面盡失的感受。

高延福左右看了一眼,壓低聲音,一副神神秘秘的模樣道:“聖人在觀風殿考校楊青之父子,看樣子對他父子非常喜愛。五郎和六郎來的不是時候,以至於觸怒了聖人。”

“楊青之,又是楊青之,難不成他還想父子一起……”

張昌宗忍不住破口大罵,卻被張易之一把攔住。

張易之塞給了高延福一塊金餅,笑道:“原來是擾了聖人公幹,倒是我兄弟的錯,有勞阿耶了。對了,聖人找楊青之父子來,有什麼事情嗎?若重要,就不用說了。”

高延福搖搖頭,“五郎,非是奴婢不肯說,確實是不清楚。

不過,奴婢倒是聽說,聖人可能想要楊青之去找出那四千萬貫黃金,故而纔出題考校。”

張易之聞聽,眼睛不由得一亮。

他連忙又塞了兩塊金餅給高延福,才告辭離去。

“五哥,你說這算什麼事情嘛。”

張昌宗和張易之離開觀風門,路上忍不住牢騷起來。

張易之卻笑了,“六郎,你去告訴九郎。就說讓他選出精幹之人,到時候我有用處。”

“幹什麼?”

“你不用管,我自有安排。

順便。你再通知宋之問和盧藏用,讓他二人過來見我。我有事情想要向他們請教。”

觀風殿內,上官婉兒把楊守文寫好的《洛川晴望賦》呈現到了武則天的面前。

“金商應律,玉斗西建。嘉旬雨之時晴,葉秋成而適願。試用步閭里,詢黎獻。皇風演溢,歌且聽於昇平;聖澤汪洋,頌不聞於胥願……瞻上陽之宮闕兮,勝仙家之福庭。望中嶽之林嶺兮。似天台之翠屏。宜其迴鑾輿兮檢玉牒,朝千官兮御百靈。使西賓之誇少弭,東人之思攸寧。不亦盛哉!客有感陽舒,詠樂只。揮毫翰,獨徙倚。願得采於芻蕘,終期拾乎青紫。”

這篇《洛川晴望賦》出自白樂天白居易之手,其中更不泛對皇家的歌頌之言。

楊守文實在是想不出更好的文章拿來應對,可要他認輸,他卻不太願意。輸給誰都可以,就是不想在武則天面前低頭。只是這通篇阿諛之詞。當上官婉兒誦讀的時候,他也不由得有些臉紅。不過,又算得什麼?我這叫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頭!

武則天含笑聽完了楊守文這篇賦文,然後哈哈大笑。

她站起身,也不理楊承烈和楊守文父子,轉身便往後殿徑自走去。

什麼意思?

好還是不好?滿意還是不滿意?

楊守文有種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的感覺,再扭頭看向楊承烈,卻見楊承烈一臉嫌棄。

“好了,聖人已經乏了,兩位請回吧。”

上官婉兒上前一步,輕聲道:“車仗已經準備好。在觀風門外等候,我送二位出去。”

這就結束了嗎?

楊守文朝楊承烈看了一眼。楊承烈則躬身朝後殿一揖,便隨着上官婉兒往外走去。

楊守文有樣學樣。然後也追上了楊承烈。

“楊奉宸,聖人說別忘了明公忌日。”

“臣遵旨。”

上官婉兒今天是徹底忘了楊守文的存在,叮囑了楊承烈一聲之後,便退到了旁邊。

楊承烈一隻腳上了車,另一隻腳正要用力,就聽楊守文道:“姑姑,雖然你今天不搭理我,但我還是要與你道別。下次再見的時候,請留意一下,我還在這邊。”

腿驀地一軟,楊承烈險些一頭栽在車上。

上官婉兒則滿臉通紅,瞪了楊守文一眼,便轉身離去。

“上車,別在那裡丟人。”

楊承烈鑽進車廂,掀起車簾怒斥。

楊守文撇了撇嘴也跟着上去,車簾放下之後,他立刻聞到:“父親,聖人和你說了什麼?”

“沒什麼,只是讓我記得老師忌日。”

“你的老師?我怎麼沒聽說過?”

“我是你爹,用得着什麼都要向你報告嗎?”楊承烈突然發怒,嚇得楊守文立刻閉上了嘴巴。

片刻後,楊承烈輕聲道:“我老師名叫明崇儼,你可聽說過?”

明崇儼?

楊守文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不由得一怔,感覺非常耳熟。

“明師乃平原世族,世代在南朝爲官,是南朝梁國子祭酒明公五世孫,其父是豫州刺史明恪。我八歲時,明公偶然間路過弘農,收我做弟子,並教導了我三年。

我能與你母親結合,也虧得明師居中牽線搭橋。

若非明師,以你母親那等絕代風華,又怎可能看得上我這種人?只可惜明師在鳳儀四年被害,兇手至今下落不明。我之所以能以十八歲成爲奉宸備身,也是得明師推薦。明師死後,聖人擔心害死明師的兇手找我麻煩,就讓我去了均州躲避。

而對外,聖人則宣稱我是受情敵迫害,不得已才離開了長安……這下子,你懂了?”

明崇儼,明崇儼……

楊守文突然間露出恍然之色,終於想起來這明崇儼是何許人。

後世的影視劇中似乎曾說過,明崇儼是武則天早年的情人,好像還有說法是青梅竹馬。後來明崇儼學道,並一直在暗中保護武則天,才使得武則天渡過了重重危機。

嗯,是那部影視劇?

楊守文記不清楚,只依稀記得是港臺劇。

至於那部劇中有多少演義的成分,但明崇儼這個人,楊守文卻記憶深刻。

對,就是這個明崇儼。

沒想到老爹居然是明崇儼的學生,怪不得武則天見到他非但不說武承嗣兒子的事情,反而在言語中流露出了一種長輩對晚輩的寵愛。老爹,這藏得可夠深的啊!

“兕子。”

“嗯?”

“聖人要我回來。”

“什麼?”

楊承烈似乎很糾結,半晌後輕聲道:“我能感覺得出來,聖人身邊連一個能夠託付的人都沒有。她很孤單,也很苦悶。她對我說,要我回來幫她,我答應了。”

楊守文愣了一下,一時間沉默無語。

許久,他低聲道:“若父親想回來,就回來吧。”

“可是……”

楊承烈深吸一口氣,“聖人終究老了,若早十年,我會毫不猶豫。可是現在,我卻有些擔心。聖人如今已經有些壓制不住朝堂上的那些人,否則也不會向我開口。

可我幫不得她什麼,只能盡力爲她分擔憂愁。一旦……可能你也會受到連累。”

楊守文靠着車廂上,心思也有些混亂。

未來的走向,他很清楚。

雖然記不得是具體那一年,但他卻記得,武則天最終還是被人給逼退下來,沒多久便鬱鬱而終。

楊承烈如果在這個時候回來,而且是旗幟鮮明幫助武則天。

那結果……

“父親,你真要回來嗎?”

車廂裡的光線昏暗,但是楊守文卻能看得清楚,楊承烈那雙眸子,閃爍的光亮。

“我必須回來。”

楊承烈深吸一口氣,“明師曾對我說過,要我好好輔佐聖人。

過去十七年,我未能完成明師囑託,也未能幫助聖人分擔憂愁。可是現在,我必須回來。聖人心裡很苦,若連我都棄她而去的話,她一定會很難過。而我,則會愧對明師。”

楊守文聽完了楊承烈的話,笑了。

“既然如此,那就回來嘛。”

“可是……”

“父親,大丈夫做事,不要瞻前顧後。

你有師爺的託付,更有聖人的信任。不回來,你會愧疚終生;回來,了不起魚死網破。以後的事情,不必考慮太多。俗話說得好,車到山前必有路,怕個什麼?”

“我是擔心你。”

“我?”楊守文笑得更燦爛了,“我有什麼好擔心的?

父親,你現在是在完成一個男人的承諾。將來……咱們了不起一走了之。隱姓埋名而已,實在不行咱們去北庭,投奔蓋二郎。反正不管怎麼樣,都少不得一口吃的。關鍵是父親要無愧於心,否則的話,看你後半生愁眉苦臉,我也不舒服。”

“呵呵呵!哈哈哈哈!”

楊承烈突然間大笑起來,“沒錯,大丈夫生於世間當無愧於心。

沒想到我楊承烈活了四十多年,到頭來卻被你個臭小子開解……沒錯,怕他個甚!”(。)

第587章 夜探天馬城堡(三)第499章 密旨(上)第554章 擊掌盟誓第238章 上神都(二)第394章 狼子野心(上)第747章 管虎之死第484章 人心難測第七百四十九章第425章 王滿渡(三)第142章 結義第101章 春風得意盧永成第248章 夜宿香山寺(一)第62章 噩耗(下)第307章 失蹤的人第255章 五咒第217章 小鸞臺之怒(下)第365章 吳中雜俎第273章 豪士(二)第642章 驚變(二)第417章 推心置腹第128章 第一日(五)第533章 碎葉之變(六)第702章 聖旨到(下)第267章 張氏兄弟第219章 上達天聽(中)第579章 斥責第12章 夜探彌勒寺(下)第198章 青之醉酒詩百篇第200章 名動兩京第41章 洗衣槌裡的秘密(上)第644章 驚變(四)第171章 結個善緣(上)第2章 生逢聖曆元年(下)第353章 長洲(一)第492章 帝王之家無小事(上)第722章 歸途(二)第76章 古怪第389章 血紅木棉花(二)第136章 歲寒三友勾魂香(中)第248章 夜宿香山寺(一)第439章 西山校場(二)第482章 吉達的消息第430章 明秀算卦第200章 雅趣(二)第732章 神人共憤第387章 背後的人第387章 背後的人第508章 黃鬍子(一)第七百五十章第125章 第一日(二)第154章 我在灤河觀風景(三)第7章 楊承烈(上)第14章 悶聲發大財(下)第683章 中計第452章 端倪第599章 如意娘第97章 又見神秘人(二)第455章 我不想做駙馬第615章 火燒武家樓(一)第370章 楊某赴約而來第157章 朝天一槍(上)第494章 時鳴春澗中(上)第286章 歡喜冤家(三)第423章 王滿渡(一)第498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下)第580章 顏織的身份第11章 夜探彌勒寺(上)第712章 前夜第230章 變數(一)第312章 朝天闕(二)第266章 鬼宅(五)第337章 密旨(上)第639章 飛烏蠻第121章 兵臨城下(下)第117章 一夜(六)第708章 計將安出第456章 才獲武魁,便入囹圄第360章 夜探普會寺(二)第71章 馬蹄鐵(上)第650章 驚變第672章 決斷第50章 盧永成(下)第561章 阿史不來山口(七)第724章 張士龍第136章 歲寒三友勾魂香(中)第183章 女嬰(下)第490章 狄公(五)第535章 碎葉之變(八)第271章 兵車園第564章 陌刀雄風第71章 馬蹄鐵(上)第245章 一路向西(下)第82章 盧永成歸來(下)第235章 血統論(二)第433章 病第593章 薄露來襲(三)第482章 吉達的消息第七百五十四章第243章 一路向西(上)第89章 阿布思吉達(上)
第587章 夜探天馬城堡(三)第499章 密旨(上)第554章 擊掌盟誓第238章 上神都(二)第394章 狼子野心(上)第747章 管虎之死第484章 人心難測第七百四十九章第425章 王滿渡(三)第142章 結義第101章 春風得意盧永成第248章 夜宿香山寺(一)第62章 噩耗(下)第307章 失蹤的人第255章 五咒第217章 小鸞臺之怒(下)第365章 吳中雜俎第273章 豪士(二)第642章 驚變(二)第417章 推心置腹第128章 第一日(五)第533章 碎葉之變(六)第702章 聖旨到(下)第267章 張氏兄弟第219章 上達天聽(中)第579章 斥責第12章 夜探彌勒寺(下)第198章 青之醉酒詩百篇第200章 名動兩京第41章 洗衣槌裡的秘密(上)第644章 驚變(四)第171章 結個善緣(上)第2章 生逢聖曆元年(下)第353章 長洲(一)第492章 帝王之家無小事(上)第722章 歸途(二)第76章 古怪第389章 血紅木棉花(二)第136章 歲寒三友勾魂香(中)第248章 夜宿香山寺(一)第439章 西山校場(二)第482章 吉達的消息第430章 明秀算卦第200章 雅趣(二)第732章 神人共憤第387章 背後的人第387章 背後的人第508章 黃鬍子(一)第七百五十章第125章 第一日(二)第154章 我在灤河觀風景(三)第7章 楊承烈(上)第14章 悶聲發大財(下)第683章 中計第452章 端倪第599章 如意娘第97章 又見神秘人(二)第455章 我不想做駙馬第615章 火燒武家樓(一)第370章 楊某赴約而來第157章 朝天一槍(上)第494章 時鳴春澗中(上)第286章 歡喜冤家(三)第423章 王滿渡(一)第498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下)第580章 顏織的身份第11章 夜探彌勒寺(上)第712章 前夜第230章 變數(一)第312章 朝天闕(二)第266章 鬼宅(五)第337章 密旨(上)第639章 飛烏蠻第121章 兵臨城下(下)第117章 一夜(六)第708章 計將安出第456章 才獲武魁,便入囹圄第360章 夜探普會寺(二)第71章 馬蹄鐵(上)第650章 驚變第672章 決斷第50章 盧永成(下)第561章 阿史不來山口(七)第724章 張士龍第136章 歲寒三友勾魂香(中)第183章 女嬰(下)第490章 狄公(五)第535章 碎葉之變(八)第271章 兵車園第564章 陌刀雄風第71章 馬蹄鐵(上)第245章 一路向西(下)第82章 盧永成歸來(下)第235章 血統論(二)第433章 病第593章 薄露來襲(三)第482章 吉達的消息第七百五十四章第243章 一路向西(上)第89章 阿布思吉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