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八章吐蕃的末日(上)

第三二八章吐蕃的末日(上)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雖千萬吾往矣。

這代表着一種精神。其實這也是政治家與政客之間最大的區別。娘·芒布傑尚囊是吐蕃大論,是吐蕃統一的締造者,他也是一個愛國者,他摯愛着吐蕃這個國家。

雖然處於敵對的兩方,楊天保也非常傾佩他的勇氣。

因爲,楊天保知道娘·芒布傑尚囊肯定是看出來了唐朝的真正優勢,此消彼長,吐蕃在失去高原反應這個帶着神話色彩的保護傘之後,就註定着悲劇。

唐朝的新軍建設事實上已經獲得成功,哪怕楊天保的河源軍,包括李靖麾下統領的七軍全軍覆沒,但是他們卻驗證了一個從來沒有過的觀點。

吐蕃絕對不是什麼吐蕃天佑之地,大唐的兵馬也可以抵達,只不過需要一定的適應性訓練,前提條件是,唐朝必須擁有青海這個跳板。

李世民利用吐谷渾之戰,大敗吐谷渾。而當時征討吐谷渾的精銳部隊,全部留在了隴右,經過了一年多的適應性訓練,他們已經可以承受高原反應,當然,其實也有很多人有些不適應,最明顯的是唐軍的弩手,在關中的時候,他們每個人都可以連續發射兩壺箭,可是在隴右,他們卻做不到,如果不是楊天保改造了弩機的滑輪機構,以及改造了弩機的裝填和上弦方式,他們很可能會像歷史一樣,被打得信心全無。

唐朝最大的優勢就是擁有人口和物資,就算這五萬人馬全軍覆沒,唐軍最多半個之內也可以拉出十萬大軍,重新填補隴右的空白。

但是,吐蕃卻沒有這個優勢,他們損失五萬人,倒不是大問題,可是損失十數萬匹戰馬,至少在兩三年內恢復不過來。

別看吐蕃是隴右都督府五六倍,可是他們卻沒有隴右膏腴之地,也沒有隴右馬場可以養活更多的戰馬,更何況,大唐不止擁有隴右、還是河北、還有河東還有遼東,到處都是養馬之地。

娘·芒布傑尚囊看到這個問題,所以他爲了賭上吐蕃的國運,哪怕把孫波茹一個茹的兵馬全部拼光,也要把唐軍給拖死。希望用李靖麾下五萬大軍的失敗,打消李世民與吐蕃爭雄的心思。

所以他明知必敗,還是去做了,儘自己最大的努力。

這就是政治家與政客的區別,明知不可爲而爲之。歷史上有很多驚人的相似之處,比如常申凱,比如張少帥,他就背了一個替常申凱不抵抗命令的“黑鍋”,關鍵是歷史還對其進行了蓋棺定論。

其實,這個黑鍋背得很冤枉,當然,以老程看來,不是少帥替常申凱背鍋,而是常申凱替少帥背鍋。

作爲一個政治家,政治理念是一個非常清晰的行事脈絡。常申凱的一貫作風就是消滅軍閥,試圖恢復中央統治。比如在歷次圍剿戰爭中,中央軍抵達哪裡,就清除地方軍閥。東北軍當時是國內最大的軍閥,擁有着絕對挑戰黃埔系的實力的本錢。

東北抵抗的情況下,中央軍可以明正言順進入東北,控制東北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但是呢,少帥是一個聰明人,他不抵抗,他非常清楚,擁有三十萬東北軍,是他的唯一底氣,沒有東北區,他就是失去西北的馮玉祥,掛名而已。

當然,還有袁世凱。對於影片及教科書中所稱,袁世凱爲實現稱帝美夢,簽署“二十一條”,老程表示質疑,日本其實是不想中國出現政治強人,想通過此事把袁世凱搞臭。後來袁世凱稱帝只是爲了挽回威信。“二十一條“和袁世凱稱帝有間接聯繫,沒有直接聯繫。

如果他真是賣國賊,真正與日本簽訂了賣國二十一條,日本人會看着他下臺?孫大炮失敗多少次,日本人可以一次又一次扶持他,反觀袁世凱呢?北洋六鎮可以當時東北亞陸國強軍,然而,歷史沒有那麼如果。

娘·芒布傑尚囊帶着孫波茹的四萬餘騎兵向唐軍發起決死衝鋒,他已經心存死志,希望利用此舉喚醒吐蕃人的麻木和僥倖心理。

約茹的茹,則是雅·秀巴本頓,作爲吐蕃四大家庭之一的雅氏,實力雖然不如娘氏,但是他依舊是四大家族碩果僅存的元老之一,他大罵道:“就你娘氏是好漢,我們都是孬種?約茹的兒郎們,衝鋒!讓唐狗知道我們的厲害!”

衛茹的將士,都不約而同的望着松贊干布,吐蕃五茹,衛茹相當中央衛戍區,一直都是由皇族統領,看着孫波茹與約茹陷入了瘋狂狀態,他們都知道這是一個好機會,如果等着孫波茹和約茹都死光了,吐蕃就失去了唯一的機會。

松贊干布一言不發,抽出馬刀,率領他那衛茹的三萬餘精騎山洪暴發似的衝了下去。

看着松贊干布的牛尾大燾向山下席捲而去,吐蕃大軍在經歷了初期的驚愕和混亂之後,集體陷入了瘋狂。

唐軍的騎兵牆他們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心理衝擊,唐軍的強弩更讓他們恐懼,所有人都很清楚,如果再讓唐國繼續發展下去,他們很快就會擁有毀滅吐蕃的能力,到那時,他們可就沒有活路了!

必須趁着唐軍還沒有足夠強大,毀滅他們,殺光他們!

只要殲滅了這騎兵,唐軍馬上就會被打回原形,甚至更加不堪,他們就可以像過去那樣肆意縱橫,入關劫掠如入無人之境!

進攻!用血淹沒他們!

眼看着成千上萬的吐蕃騎兵潮水般涌來,李靖的臉都不由自主的露出一絲輕蔑的冷笑:“吐蕃人害怕了!”

李福一怔:“大將軍何出此言?依在下看吐蕃仍然佔着絕對優勢……”

“他們怕了,徹底怕了!”李靖冷笑道:“他們已經意識到我們有能力在不久的將來將他們粉碎,所以恐慌起來,要不惜一切代價殲滅我們。”

李福恍然大悟,看着那一張張扭曲的面孔,不禁有些感慨。

唐與吐蕃打了十幾年,從大唐立國開始,就與吐蕃打,當然,那個時候不能稱爲打,大唐只能稱爲捱打。

唐朝雖然戰功赫赫,滅國無數,但是吐蕃一直是唐朝的宿敵,直到唐朝滅亡。

李福有些感慨,吐蕃還是頭一回在戰場上嚐到恐懼的滋味吧?

吐蕃騎兵風馳電掣,快逾奔雷,射出的利箭幾乎可以遮住天空,在過去十幾年裡,從來就沒有哪一支唐軍能夠抵擋住如此瘋狂的衝擊。

然而,命運跟他們開了個可怕的玩笑,讓他們在本應是吐蕃國勢蒸蒸日上,隋朝奄奄一息的時候,他們飲馬渭水,牧馬中原也不是沒有可能。

可是,唐朝卻在極短的時間內平定了中原,統一了天下。幾乎與吐蕃一前一後,各自獲得了統一。

兩國性質幾乎如出一轍,唐軍是擊敗一個一個的羣雄,然後北滅突厥,西滅吐谷渾,而吐蕃也是如此,北滅蘇毗國,南壓泥婆邏。

他們現在算是遇上了真正的對手。

唐軍騎兵們彷彿是一臺沉默的機器,沒有吐蕃軍隊的大呼小叫,聲音直衝雲霄。

事實上,不僅僅是李靖,所有的人都看出吐蕃人已經害怕了。現在他們如瘋如狂的表現,不過是用來掩飾他們的恐懼。

就像沈騰有一句搞笑的經典臺詞,他歇斯里底:“你,過來呀!”

樣子裝得很唬人,其實已經慫了。

唐軍的應對非常從容淡定,外圍平端着強弩弩騎手,不斷朝他們怒射,金屬風暴在狂嘯,弓弦讓空氣顫抖,那幾乎沒有絲毫間隙的箭雨,在前方一百米處劃出一道冰冷的死線,觸之必死!

不斷有吐蕃騎兵慘叫着連人帶馬一併仆倒,鮮血迅速積成一汪汪的,一腳下去,血花四濺。吐蕃騎兵射出的輕箭同樣在給唐軍士兵帶來沉重的殺傷。

雖然輕裝不足以破甲,但是在一定數量之下,卻可以把唐軍將士射下戰馬。這就像是坦克車,普通的炮彈雖然不足以擊穿裝甲,可以不停在打在坦克上面,卻會把裡面的駕駛員炮長震死。

唐軍將士不斷有人中箭倒下。

然而,讓吐蕃騎兵絕望的是,他們好不容易射倒了一個,唐軍將士補上一個,撿起帶血的強弩,熟練的上弦裝彈,和周圍的同伴一起瞄準,射擊,打來打去都還是有一萬兩千五百名弩手朝他們射擊,彷彿他們射出那麼多箭,一點作用都沒有!

吐蕃衆將領咬牙忍受着沉重的傷亡,繼續猛攻不止。

他們也沒指望能夠正面戰翻唐軍,只是以弓騎兵不斷衝擊,一觸即走,幾乎無窮無盡的吐蕃騎兵朝着他們咆哮而來。

這種虛張聲勢的進攻方式,或許可以嚇倒普通的唐軍部隊,古代軍隊顯然不會有更強的心理素質,不怕反而不正常了。

但是,河源軍士兵是楊天保採取後世職業軍隊訓練的職業化部隊,不用承擔屯田的工作,全脫產訓練,採取日復一日,不停的訓練。他們雖然訓練時間只有兩個多月,事實上這兩個多月的訓練,比普通的唐軍府兵訓練一年甚至兩年訓練更多。

府兵其實是半職業化的軍隊,春耕期間要種田,平時要護理莊稼,收穫的季節還要收穫,農民有多忙,他們就有多忙。當然,府兵都是良家子,其實大都是可以脫產的,不過規定是這樣。

一年時間純粹訓練能有兩個月時間就不錯了。反觀河源軍將士,他們每天都是從早訓練到晚,特別是衝鋒的時候,他們早已習慣了面對箭雨。

河源軍將士在訓練的時候,可是採取拆掉箭鏃的弩箭,雖然不能射穿鎧甲,可是射得吐血是常有的事。

在對射過程中,唐軍佔據着射程和破甲威力的優勢,也幸虧唐軍面對的是裝備更差的吐蕃軍隊,如果一模一樣裝備的部隊,恐怕傷亡會成倍增加。

不過,這種無休無止的戰鬥中,唐軍與吐蕃軍隊的交換比例差不多是一比三,或者說一比四。

儘管交換懸殊,但是唐軍的兵馬太少,四萬餘騎兵,不足五萬人。而吐蕃軍隊多達三十萬,哪怕五比一,最終勝利的肯定是吐蕃人。

隨着交戰時間的持續,雙方將領都快瘋了。

唐軍將士在短短半個時辰中遭受了四五千人的傷亡,而吐蕃軍隊倒下將近兩萬人馬。特別是在如此騎兵作戰,只要墜落戰馬,肯定有死無生。

終於,楊天保琢磨出味道了。他發現吐蕃軍隊是想耗盡唐軍的弩箭。

事實上,唐軍出戰,一般情況下會備箭兩壺,一萬兩千五百餘弩手,備箭絕對不會超過五十萬只。

這就像後世的子彈,理論上一顆子彈足以打死一個敵人。關鍵的問題是,以二戰期間德軍爲例,他們一共共消耗子彈二百一十億發,共消滅九百萬敵人。

【蘇聯:軍人926.5萬(其中300萬戰俘死於集中營,需排除),美國:犧牲42.5萬(大部分死於太平洋戰場,歐洲戰場約15萬),英國:犧牲51.6萬,波蘭:犧牲650萬(含450萬猶太人,死於集中營,需排除)】,計算式爲21000000000/9000000=2333.33發/人。

事實上德軍之強,舉世罕見。德軍尚且如此,其他軍隊更別提了。但是在局部戰爭中,打出幾十發子彈比一,不足爲奇,在狙擊手作戰之中,一發子彈帶走一個敵人也不足爲奇。

仗打到現在,唐軍的弩機射出的箭矢至少有四五十萬只,一旦失去弩機,吐蕃的勝機就可以出現了。

楊天保發現這個問題,臉都笑得扭曲了。

這次騎兵出擊作戰,騎兵弩手共計一萬兩千五百人沒錯,人人攜帶兩壺箭也沒錯,關鍵是唐軍攜帶了補給的。特別是隊伍中間,那兩三百輛四輪馬車,超過三分之二是裝載的備用弩箭,數量不是太多,哪怕十箭射死一個人,也足以讓吐蕃軍隊死上一輪。

沒錯,唐軍攜帶的弩箭是三百萬只,目前爲止,耗費弩箭不足七分之一,吐蕃人想耗盡唐軍的弩箭,想法有些天真。

第三四零章崽賣爺田不心疼第二四五章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第三二二章泥婆邏死兵第十八章你們什麼意思第三零七章大唐開國以來第一大勝第二零零章你看上我的駙馬了第一二六章我帶你們去抓頡利第一九四章明崇法你的事發了第七十五章不負如來不負卿第五十六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三十三章要你命的人第二一五章欺負楊家沒人嗎第八章師父醒了第二三六章不加賦而國用饒第三章自投羅網第二九七章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二五九章有條件公開官員財產第九十六章城門失火殃及魚池第四十三章你算哪根蔥第一五四章擒賊先擒王第一零二章政治聯姻只有利益第五十六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三十九章老東西你死定了第一六七章意外引起的報復第一二六章我帶你們去抓頡利第三一零章政客的腦回路不一樣第三一九章內部失和第四十三章你算哪根蔥第二九六章楊天保最擅長的事第五十七章痛並快樂着第二零五章來自李世民的敲詐第一一一章第一次親密的接觸第一一八章田獵之冬狩第二二七章送上門來的報復機會第一百章癡情總被無情誤第三十五章膽大包天第一四零章溫彥博的秘密第二九九章戰爭的腳步第九十二章沒有市場那就創造市場第三三六章霍去病轉世第一二五章三個月之內不許抵達第二二三章撿到寶了第二五六章錢鈔的另類妙用第五十一章管人是一門大學問第二四七章大唐利民銀行開業了第二五三章良心帶來的商機第一四八章武德九年臨湖殿第三二四章蘇毗復國軍的脫變第一零四章楊天保的原始班底第二零八章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三十五章膽大包天第二七三章成功背後不是背景就是骯髒第二六二章靠山山會倒第一二一章連夜進軍第一五八章黃雀張士貴第二一六章誰的面子也不給第二一一章唐朝長安學區房第一二六章我帶你們去抓頡利第三零三章中計第一二九章擢升三轉軍功第五十一章管人是一門大學問第一一八章田獵之冬狩第一五零章匆匆驚鴻一瞥第七十九章邸抄上的秘密第四十六章舵爺被打哭了第二三八章好好補補身體第七十六章武二孃的眼淚第一七二章可是怎麼才能逃出長安第十三章疑人不用第三十七章開誠佈公第二二三章撿到寶了第三十一章都是聰明人(爲無想無情萬賞加更)第二十五章騎虎難下第九十四章這不是錢的事第二八九章剋制騎兵的戰術第一三零章生死攸關不勝則亡第二八八章吐蕃佈局第三一六章松贊干布來了第九十五章秦王府的二代們第一七二章可是怎麼才能逃出長安第三十二章江湖事江湖了第一七八章代替拜堂第三十七章開誠佈公第二八七章被動挨打不是我的習慣第三零零章殺了他們也是白殺第四十五章楊氏影衛第二七一章楊天保的真正目的第三零七章大唐開國以來第一大勝第二二九章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三十六章拖出去杖斃第八十五章意外頻發的應國公府(三更求訂閱)第二五八章迫在眉睫的問題第四十章睚眥必報第五十二章管人是一門學問(續)第二六八章長安科技學院開學了第一五三章我的刀不是吃素的第七十七章扯虎皮拉大旗第二五三章良心帶來的商機第十一章長安新家第一三七章讓他們得不償失
第三四零章崽賣爺田不心疼第二四五章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第三二二章泥婆邏死兵第十八章你們什麼意思第三零七章大唐開國以來第一大勝第二零零章你看上我的駙馬了第一二六章我帶你們去抓頡利第一九四章明崇法你的事發了第七十五章不負如來不負卿第五十六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三十三章要你命的人第二一五章欺負楊家沒人嗎第八章師父醒了第二三六章不加賦而國用饒第三章自投羅網第二九七章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二五九章有條件公開官員財產第九十六章城門失火殃及魚池第四十三章你算哪根蔥第一五四章擒賊先擒王第一零二章政治聯姻只有利益第五十六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三十九章老東西你死定了第一六七章意外引起的報復第一二六章我帶你們去抓頡利第三一零章政客的腦回路不一樣第三一九章內部失和第四十三章你算哪根蔥第二九六章楊天保最擅長的事第五十七章痛並快樂着第二零五章來自李世民的敲詐第一一一章第一次親密的接觸第一一八章田獵之冬狩第二二七章送上門來的報復機會第一百章癡情總被無情誤第三十五章膽大包天第一四零章溫彥博的秘密第二九九章戰爭的腳步第九十二章沒有市場那就創造市場第三三六章霍去病轉世第一二五章三個月之內不許抵達第二二三章撿到寶了第二五六章錢鈔的另類妙用第五十一章管人是一門大學問第二四七章大唐利民銀行開業了第二五三章良心帶來的商機第一四八章武德九年臨湖殿第三二四章蘇毗復國軍的脫變第一零四章楊天保的原始班底第二零八章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三十五章膽大包天第二七三章成功背後不是背景就是骯髒第二六二章靠山山會倒第一二一章連夜進軍第一五八章黃雀張士貴第二一六章誰的面子也不給第二一一章唐朝長安學區房第一二六章我帶你們去抓頡利第三零三章中計第一二九章擢升三轉軍功第五十一章管人是一門大學問第一一八章田獵之冬狩第一五零章匆匆驚鴻一瞥第七十九章邸抄上的秘密第四十六章舵爺被打哭了第二三八章好好補補身體第七十六章武二孃的眼淚第一七二章可是怎麼才能逃出長安第十三章疑人不用第三十七章開誠佈公第二二三章撿到寶了第三十一章都是聰明人(爲無想無情萬賞加更)第二十五章騎虎難下第九十四章這不是錢的事第二八九章剋制騎兵的戰術第一三零章生死攸關不勝則亡第二八八章吐蕃佈局第三一六章松贊干布來了第九十五章秦王府的二代們第一七二章可是怎麼才能逃出長安第三十二章江湖事江湖了第一七八章代替拜堂第三十七章開誠佈公第二八七章被動挨打不是我的習慣第三零零章殺了他們也是白殺第四十五章楊氏影衛第二七一章楊天保的真正目的第三零七章大唐開國以來第一大勝第二二九章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三十六章拖出去杖斃第八十五章意外頻發的應國公府(三更求訂閱)第二五八章迫在眉睫的問題第四十章睚眥必報第五十二章管人是一門學問(續)第二六八章長安科技學院開學了第一五三章我的刀不是吃素的第七十七章扯虎皮拉大旗第二五三章良心帶來的商機第十一章長安新家第一三七章讓他們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