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六章 託情

“跟老太太商量一件事……”柳大太太和柳大奶奶進門來,開門見山地就說起吳夫人給大姐兒提親的事情來。看來,這件事情,她們也很着急,並且看待的相當嚴重。

柳大太太還算鎮定,柳大奶奶卻說着說着就委屈起來。

“不過是一個妾的孃家兄弟,要是把咱們大姐兒嫁過去,咱們柳家以後也沒什麼顏面。……打聽那郭家是什麼樣的好人家的,我還並不知道,是大爺在外頭聽人說來着。……本就是個破落戶,祖產都敗花光了,把女兒送給了關侍郎,得了關侍郎的照拂,這才抖了起來。雖是有了些田宅地畝,都是關侍郎給的,一家子都指望着關家吃飯的……”

柳大太太和柳大奶奶話中的意思,都是這門親事做不得,不過兩人卻並不明說。

“就是這般,討老太太一個示下。”柳大太太和柳大奶奶都向柳老太太道。

柳老太太沒有立刻答話,而是問柳大奶奶,柳玉江在哪裡。

“……大爺方纔回來了,也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本來要給老太太來請安,只是這樣一件大事,還得儘早去告訴大老爺知道。因此先去找大老爺說話,稍後就回來。”柳大奶奶忙說道。

柳老太太就道,“你怎麼跟吳夫人說的?”

“回老太太,並沒跟吳夫人把話說死。”柳大奶奶就道,當她知道了吳夫人所說的郭三爺究竟是誰之後,原先的一片喜悅的心就都化成了冷灰。柳大奶奶的本意,自然是立刻拒絕。然而,她卻不能不顧忌吳夫人的身份,還有吳夫人背後的關侍郎。柳大奶奶怕立刻拒絕,會得罪了兵部的給事中吳大人以及侍郎關大人,只說事關重大,要考慮考慮。還得請示過家中的長輩。吳夫人倒也沒有逼着柳大奶奶立刻就答應。“說是過兩天來聽信兒。”

那邊這麼鄭重其事的來提親,不管是現在立刻拒絕,還是拖後兩天再拒絕,恐怕都會得罪了關侍郎。這是柳大太太、柳大奶奶的煩惱所在。也是柳玉江爲什麼會那麼惱怒的根本原因。

“那就等他們爺倆回來。”柳老太太想了想就道。

大家都在議論這件事,大姐兒在一邊雖已經停住不哭了,但卻深深地埋着頭,似乎是充滿了負罪感。大姐兒本就是個老實孩子,她的親生父親又那般的說她,大姐兒怕是一時難以想開了。

柳若姒就將大姐兒拉到一邊,跟柳若姍慢慢地開導她。

“如何就敢上門來提親,也太不將咱們家看在眼裡了。”柳老太太一面跟幾個兒媳婦說話,一面突然想起來問大姐兒,“是見過那個什麼郭三爺?之前就有什麼苗頭?”

大姐兒很老實。柳老太太問了她就如實回答。原來大姐兒跟關家的姑娘投契,往關府去了幾回。有一回,在關府的花園子裡頭,迎面碰上了這位郭三爺。

“當時就回避了。”大姐兒道,如今想起這件事來。大姐兒還覺得有些羞人。

關家的姑娘性子也有些懦弱,郭二夫人在關家又極有勢力,郭三爺藉口與關家姑娘說話,卻連連直視大姐兒,關家姑娘雖覺得不妥,卻敢怒不敢言。那位郭三爺還跟大姐兒搭訕。

“我並沒有理睬他……”大姐兒小聲道。後來還有兩次,也是她跟關家姑娘在一起的時候。發覺似乎有人偷看。再有就是最近一次往關家去,那位郭二夫人特意讓關家姑娘帶了大姐兒去見她,對大姐兒很是親熱。

柳老太太就嘆了口氣。

府裡幾個孫女、重孫女,柳老太太原本最寵愛柳若媛,對柳若娟和大姐兒卻都平常,甚至可以說是忽視。這與幾個人的性子有關。柳老太太就喜歡聰明伶俐的女孩子,而柳若娟和大姐兒在衆姊妹中,不僅容貌、才學平平,爲人也有些內向、遲鈍。柳老太太最不待見她們倆,主要就是這個緣故。

只是這個時候。柳老太太雖暗地裡埋怨大姐兒愚笨,沒眼色,卻也沒有開口斥責大姐兒。

很快,柳大老爺和柳玉江就回來了。

柳大老爺很生氣,顯然柳玉江已經將事情都告訴了他。

“豎子欺人太甚!”一個是兵部侍郎,一個是禮部侍郎,且柳家世代清貴,在柳大老爺還真沒把關侍郎放在眼裡。

柳大老爺這一句話,也就將整件事情的基調定了下來。這樣的一件大事,柳老太太也要聽柳大老爺的。柳大老爺這樣,柳大太太、柳大奶奶、柳玉江等人似乎就都有了底氣,臉上沒那麼愁雲慘淡了。

“我已經讓人去叫了二弟和三弟回來……”柳大老爺又道,這不僅僅是大姐兒一個人的親事,這是柳家的大事。因爲,回絕這門親事,就必定掃了關侍郎的顏面,從此在朝堂上多了一個敵人,柳大老爺雖然有了決斷,但還得跟兄弟們好好商量商量。

柳老太太就點頭,對柳大老爺的決定很是贊同。

等到柳二老爺和柳三老爺回來了,柳大老爺略將事情說了說,兄弟兩個自然都點頭。

“那過兩天吳夫人來了時,該怎麼說?”柳大奶奶就問。雖說是要拒絕,但是柳大太太和柳大奶奶卻都想着還是委婉些好。

“……你們就推到我身上吧。”柳老太太就道。

這件事,就這樣定了下來。

過了兩天,吳夫人果然上門來,柳大太太和柳大奶奶親自將人接到了柳大太太的屋子裡說話。吳夫人自然是來聽回信兒的,柳大太太和柳大奶奶態度都很好,但是說到親事,卻都搖了頭。

“……家裡有老太太,但凡大事,都得老太太示下。老太太並不贊成這門親事,大姐兒還有幾個姑姑,長幼有序,得等她幾個姑姑都定下親事來……”

這分明就是拒絕了,吳夫人如果識相。這個時候就該順着臺階下了。

然而,吳夫人卻冷笑了起來。

“……這話說的,要是大姐兒哪個姑姑再家裡拖個三年五載的,甚至一輩子不出門。那大姐兒就一輩子都不議親了?”吳夫人冷笑着道,“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緣,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兒了。我可是爲了你們好……”

……

柳若姒在柳二太太的屋子裡,就有小丫頭將柳大太太那邊的消息稟報進來。

“……已經送了吳夫人出去。吳夫人臉色很不好看,聽說是說着話,就翻了臉。”不僅如此,吳夫人臨走之前,還留下話來,說是回去稟報給郭二夫人知道,等着看大姐兒能嫁到什麼樣的人家裡去。語氣中竟有威脅之意。

柳二太太就聽得咋舌。

“竟這樣,竟有這樣的人。”本就已經預料到,親事被拒絕,吳夫人必定不會有什麼好臉色,但是當場翻臉。還說出那樣的話來,還是太出人意料了。

大家就都到了柳老太太的屋子裡,柳大太太和柳大奶奶都氣的黃了臉,在說吳夫人如何沒有體統。

“……一個正室夫人,竟然去巴結一個妾室,能是什麼體面的人。竟比鄉野村婦還不如。”

“顧着她的顏面,她不知好歹。反而跟我們翻了臉,真是不可理喻。”

“是個小人無疑了。她這一回去,不知道會怎樣添油加醋,咱們和關家這個樑子算是結下了。”

柳大老爺和柳二老爺一個在禮部,一個在翰林院,官職都不低於關侍郎。關侍郎在兵部。這件事情說起來,對柳三老爺和柳玉江的影響最大。

柳三太太的臉色就有些不好看。柳玉江還罷了,本就是找個閒差,不求上進的,可柳三老爺的仕途正在往上走的關鍵時候。就擔心關侍郎會從中作梗。

從柳老太太屋裡出來,柳三太太就跟了柳二太太回來,一面就將她的擔心跟柳二太太說了。

“無需太過擔心。”柳二太太就勸慰柳三太太,“要是論根基,關家還比咱們家差了一大截。如今,老爺他們兄弟幾個都在朝中,相互維持,關侍郎那裡就算想怎樣,也有許多顧忌。”

柳二太太說的是實情,然而柳三太太還是忍不住地擔心。

“縣官不如現管……”柳三太太愁眉不展道,“二嫂,小王爺拜了二老爺做先生,永靖王爺在兵部說一句話,怕是沒人敢不聽的,如果有王爺的照拂……”

柳三太太的意思,是想請柳二老爺和柳二太太通過榮成翰,向永靖王爺託情,護着柳三老爺。

當晚,柳三老爺特意找了柳二老爺一番長談,說的是相同的意思。

“爹是怎麼說的?”柳若姒就問柳二老爺。

“我說我先想想。”柳二老爺就道,樣子也頗有些煩惱,“那關侍郎也至於的……”

柳二老爺並不喜歡官場上託關係、走人情的那些套路。他又以自己知心,忖度關侍郎的所爲,認爲因爲這樣一件小事,關侍郎不至於大動干戈對柳三老爺不利,因此沒有立刻答應柳三老爺的請託。

“爹,我覺得,這件事,你該答應。”柳若姒想了想,就說道,“看關侍郎的所爲,並不是個君子。三叔又是兵部下轄,這種擔心並不是空穴來風。”

柳三老爺自然要他自己的本事做官。但是憑自己的本事做官是一回事,嫡親的兄弟三個,也不能讓柳三老爺平白地被人算計。

“做些防範,正是應該的事情。”柳若姒道,“爹不是也常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嗎。”

“也是的,三老爺這些年也不容易。要是真因爲這麼一件事,就遭了暗算,也確實冤屈。”柳二太太就道。

柳二老爺想了半晌,也覺得柳二太太和柳若姒說的話有道理。

“只是不慣開口求人……”柳二老爺就道。

“爹不想求人,那就不求人。只不過,如今爹並不把榮三哥當外人看待,就將這件事跟他說說何妨。”柳若姒就笑道。榮成翰如果聽了柳二老爺的話,必定會明白,只要找機會跟永靖王爺說了,永靖王爺心裡有了底,以後真出了什麼事情,自然會有照拂。

“也好。”柳二老爺就點了頭。

隔天,柳二老爺就找了柳三老爺,說會想法子將話遞過去。柳三老爺自然非常感動,柳三太太還特意過來跟柳二太太道謝。

“……知道二老爺的性子,一般的事情從不敢拿來煩他。這件事,也是沒有法子,二老爺能答應下來,是將兄弟看得非常重。我們老爺回去,都感動的哭了,直說二哥待他好。”

“你們能瞭解他的性子,我也就放心了。他那個人,就是那般的耿介,顧着兄弟的心是有,做事就愚直了些。三老爺能體諒他,這也是兄弟情深。”柳二太太就道。

柳二太太與柳三太太就越說越稠密,從此以後,柳三老爺與柳三太太對柳二老爺、柳二太太一房又比從前更厚密了許多。

柳二老爺答應下來的事情,自然要辦妥。

等榮成翰空閒了過來,柳二老爺就跟榮成翰說起了這件事。柳二老爺並沒有讓榮成翰去求永靖王爺照顧柳三老爺,只是將關家來求親、並翻臉的事情說了。

“……一家有女百家求,自然是要選合適的,哪有上門就一定應的。只是關侍郎那邊,怕是礙於情面,不這麼想。一樁好事,到成了壞事了。……從前並沒有什麼來往,從此以後,怕要心中記恨。”

柳二老爺將這件事情說了,正好柳若姒走進來,就說起柳三老爺的差事來。

“……正是隸屬兵部管轄,三叔三嬸都擔心,關侍郎會找三叔的麻煩。我和娘也有這個擔心。不止三叔那邊,還怕他會對爹和大伯不利。那位關大人,似乎官聲並不太好。”

“姒兒她三叔的升遷選調,自然全憑他自己的本事,並不敢有弊。只是,若因此被人算計,那就冤枉了。”柳二老爺就接着道,“已經跟朋友們都打過了招呼。成翰,你看,你父王那裡……”

柳二老爺是真沒把榮成翰當外人,實話都告訴了他。

第二二零章 危機第二零四章 暗流(二)第三一九章 執迷第六十七章 妥協第一五九章 示好第三三六章 消息第一九七章 生事第四十九章 懷疑第一一四章 兩個選擇第七十六章 節外生枝第三二五章 滿月第二零一章 入冬第二一一章 否認第二四二章 說服第一一六章 滅口第一三四章 兒戲第一一零章 條件第四十六章 房舍第一四九章 新茶與荷花第一零八章 王府第三四八章 秋末第一二六章 是非第九十六章 權衡第三十章 示好第二四九章 坑害第三六一章 狐疑第五十六章 浴佛節(三)第一五零章 設法第三七二章 真假第二九三章 說出舊事驚煞人第一九零章 仙鶴第一零三章 挑撥第二十七章 難爲情第二二八章 閨蜜第一八三章 考量第一百章 緣由第三零七章 決裂第一零九章 酸意第三百零六章 獵物第三二零章 歇斯底里第二二三章 攆人第二五二章 大婚第二十六章 好事第二四一章 退親第一七一章 謀劃第九十六章 權衡第一四八章 煩惱第一零七章 拜訪第三四二章 戒備第六十一章 冤家(二)第二五八章 回門第二六一章 試探第一八二章 變故第三二七章 決意第八十六章 撞見第一八九章 芷亭第二一四章 求親第四十四章 求情第二五四章 五見禮第六十章 冤家第一四二章 寵女第三零八章 信任第一二零章 心照不宣第二一六章 母子之間第九十三章 人情第一六六章 託情第一八九章 芷亭第二十九章 計成第三二九章 蹊蹺第一九四章 小雪第一一五章 雷厲風行第一五六章 慶幸第一一二章 眼紅第一四六章 危機第三五二章 小懲第三三三章 鬧劇第二八一章 姨娘第六十四章 親疏第二二六章 約法三章第三十九章 發作第八十七章 攔人第一五一章 囑託第一四三章 隱情第三一八章 太歲第三一零章 大事第三五一章 求助第二一二章 真假第二九一章 孃家第二二零章 危機第三四零章 應對第十二章 恩怨(二)第八十八章 真假第三十九章 發作第三百零二章 癡纏第八十六章 撞見第六十一章 冤家(二)第二十九章 計成第三三二章 考慮第一八一章 計較第一八二章 變故
第二二零章 危機第二零四章 暗流(二)第三一九章 執迷第六十七章 妥協第一五九章 示好第三三六章 消息第一九七章 生事第四十九章 懷疑第一一四章 兩個選擇第七十六章 節外生枝第三二五章 滿月第二零一章 入冬第二一一章 否認第二四二章 說服第一一六章 滅口第一三四章 兒戲第一一零章 條件第四十六章 房舍第一四九章 新茶與荷花第一零八章 王府第三四八章 秋末第一二六章 是非第九十六章 權衡第三十章 示好第二四九章 坑害第三六一章 狐疑第五十六章 浴佛節(三)第一五零章 設法第三七二章 真假第二九三章 說出舊事驚煞人第一九零章 仙鶴第一零三章 挑撥第二十七章 難爲情第二二八章 閨蜜第一八三章 考量第一百章 緣由第三零七章 決裂第一零九章 酸意第三百零六章 獵物第三二零章 歇斯底里第二二三章 攆人第二五二章 大婚第二十六章 好事第二四一章 退親第一七一章 謀劃第九十六章 權衡第一四八章 煩惱第一零七章 拜訪第三四二章 戒備第六十一章 冤家(二)第二五八章 回門第二六一章 試探第一八二章 變故第三二七章 決意第八十六章 撞見第一八九章 芷亭第二一四章 求親第四十四章 求情第二五四章 五見禮第六十章 冤家第一四二章 寵女第三零八章 信任第一二零章 心照不宣第二一六章 母子之間第九十三章 人情第一六六章 託情第一八九章 芷亭第二十九章 計成第三二九章 蹊蹺第一九四章 小雪第一一五章 雷厲風行第一五六章 慶幸第一一二章 眼紅第一四六章 危機第三五二章 小懲第三三三章 鬧劇第二八一章 姨娘第六十四章 親疏第二二六章 約法三章第三十九章 發作第八十七章 攔人第一五一章 囑託第一四三章 隱情第三一八章 太歲第三一零章 大事第三五一章 求助第二一二章 真假第二九一章 孃家第二二零章 危機第三四零章 應對第十二章 恩怨(二)第八十八章 真假第三十九章 發作第三百零二章 癡纏第八十六章 撞見第六十一章 冤家(二)第二十九章 計成第三三二章 考慮第一八一章 計較第一八二章 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