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苦心相勸

清早醒來,文怡聽着窗外清脆的鳥叫聲。不知爲何,心底生起了一種空虛的感覺。

她拿不準這種感覺從何而來,只當是自己準備要離開西山村回顧莊了,心裡不捨,纔會覺得不自在而已,便把它拋在腦後,起身梳洗,又叫丫環檢查行李,確認沒有遺漏,只等吃過早飯,便要出發離開了。

正在用早飯時,紫蘇面帶不解地從門外走進來,對冬葵悄聲道:“真古怪,不知道是誰在咱們家大門外放了一束零陵香,方纔我開門出去時,差點兒沒踩着呢。”

文怡聽見,心中一動,擡頭問:“什麼零陵香?是什麼時候放在那裡的?”

紫蘇答道:“是一束曬乾了的零陵香,綠色保存得還好,不象別的枯黃枯黃,昨兒晚上關門時還沒看見。不是半夜裡放的,就是早上開門前放的,也不知道是誰幹的怪事!”她出去轉了一圈,將花束拿了過來:“瞧,就是這個。”

文怡看向她手裡的零陵香花束,雖是乾花,卻還保留着幾分青綠色,用大紅絲線仔細紮好了,顏色配着倒也好看,隱隱散發着怡人的香氣,花間還夾雜着幾滴露水,大概是清晨沾上去的。她心中一動,想着難道是那人送來的?他是什麼意思?!

想着想着,她不由得有些氣惱:那人先前分明是要打算離開了,難道這是在向她道別?!這算什麼?!竟是連句明白話也不說了!

冬葵見文怡面露異色,忙問:“小姐,可是有什麼不妥?!”又皺着眉對紫蘇道:“昨兒不是你在外頭上夜麼?有人在門外放了東西,你就一點動靜沒聽見?!”

紫蘇白了她一眼:“別說我,連張叔和連順兩個住在前頭的都沒聽見聲音,我是住後院的,哪裡就能聽見了?!”

顧家在西山村的小院前年曾經擴建過,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加蓋了一個後院,文怡平時過來,就帶着丫頭婆子住在後院,車伕等人住在前院,前院的廂房,同時也是張叔夫妻以及另一名家僕的日常起居之所。這樣一來。雖然行事規矩比顧莊要寬鬆多了,但與先前相比,卻更有章法,也堵住了顧莊一些好事者的嘴。

文怡接過那束零陵香,又將它丟在桌邊,淡淡地道:“別光顧着拌嘴了,東西都收拾好了麼?別漏了什麼,走了再發現,可沒法回頭拿。”冬葵與紫蘇兩人見她收了喜色,雖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卻也不敢再鬧,雙雙安靜退下收拾各自的東西去了。

等文怡再叫人進房時,她已經吃完了飯,吩咐道:“差不多時候了,裝車吧。”紫蘇應聲去了前院傳話,冬葵看着婆子們將碗筷收了去,便倒了杯茶上來,卻發現原本放在桌上的花束不見了,她不由得疑惑:“方纔的花呢?是不是哪位嬸子收走了?真是的,怎麼也不說一聲!”

文怡只是不經意地“嗯”了一聲,便捧起茶碗慢慢喝着。

冬葵猜不出她這一聲的意思。正在心下猜度着,忽然前院有人傳了話進來:“聶家表少爺來了!”

文怡換上了喜色:“快請。”然後起身略整了整衣裳,來到門前行禮問好:“大表哥安好?”

聶珩微微喘着氣,臉色倒還紅潤,嘴邊掛着溫和的笑:“表妹安好,我正有話要跟你商量,聽說你今兒就要走了,忙忙騎馬出城來了,還好你尚未出發。”

文怡心生疑惑:“是什麼事?大表哥快進屋說話。”

不一會兒,兩人在屋中坐下,又讓丫頭上了茶,聶珩方纔開口道:“我聽說你叫人以顧老夫人的名義放話,願將去年收穫的紅薯免費賃給別人耕種,只要對方秋收後上交兩成收成,這可是真的?”

文怡點了點頭:“確有此事。今春雨水少,我聽村裡老人說,興許會有旱情,因此叫人改種了耐旱又長得快的玉米,原本預備做種的紅薯就沒了用處,只好用這個法子賃出去,一來可以讓多一些人種耐旱的紅薯,免得真有旱情時沒了收成,二來……也是覺得這麼多紅薯沒法處置,賃出去還能收些回來呢。”

聶珩皺了皺眉,壓低聲音道:“表妹怎的不事先跟我商量一二?!你雖是好意,但外頭難免有人以小人之心胡亂猜度,說你有意奪人田地呢!這可不是什麼好名聲!”

文怡笑了笑:“大表哥不必擔心,我當初將紅薯賃出去時,就想過這一點。因此跟那些農戶立下契約,不用他們以田地做抵押,秋收只要二成收成,也可按原價折成銀子,若是今年欠收,便順延一年,只收一分利息。因一戶最多隻能領走二百斤紅薯,在最貴的時候也不過是三五兩銀子的事,尋常農戶手頭再緊,至多一二年就能還上了。便是有人傳我意欲奪他們田地,也要人家信才成呀?”

聶珩稍稍鬆了口氣,笑道:“原來表妹早有準備,只是如今有不少人家要農戶以田地相抵,才肯借銀子、糧種或牲畜,若到了秋收時候,農戶還不上,就把田地奪走。世情如此,也難怪別人誤以爲你也要這麼做呢。”

文怡低頭道:“想要給家裡添加產業,也是人之常情,只是逼得太緊,也不是好事,須知兔子被逼急了還咬人呢,別家與我無干。我也管不着,大表哥可得多勸勸舅舅舅母,讓他們千萬別做這樣的事纔好。”

聶珩嘆了口氣:“你也知道縣城人家這樣做的不是一兩戶,母親也有幾分動心,雖然叫我攔住了,但舅舅家的事我卻不好插手,只能從旁勸說一二了。不過表妹放心,以秦家的家風,便是真奪人田產,也不會鬧出事來的。”

這種事誰又說得準呢?文怡想起記憶中的民亂,她離得遠又是深閨女子。知道的東西不多,但也曾聽別人說起,是因爲旱情導致糧食欠收,農戶還不了債,就被城中富戶奪走田產、趕離家園,因走投無路,有幾個性情暴虐的,便領頭燒了債主的家,不到三天就拉起一隊人馬鬧起來了。在那場民亂中,平陰富戶十家就有九家遭了殃,甚至家破人亡,只有幾家向有仁善之名的,果斷舍了家財,方勉強保住了家人性命。

她不知道秦家在前世那場民亂中是否遭過劫,卻知道聶家一定沒逃過,舅舅舅母雖平安,大表哥大表姐卻不知生死。眼見着事情不可抑止地朝前世的方向發展,她忍不住開口勸道:“大表哥還是不要掉以輕心的好,須知世間人心最難猜測,便是聶秦兩家沒鬧出什麼事來,只要有人鬧了,底下人一哄而起,誰還顧得上分辨哪家逼死了人哪家沒逼死人不成?!寧可眼下吃點小虧,只要仁義的名聲傳出去了,便是出了事,也不會叫人當成靶子!”

聶珩怔了怔,若有所思:“表妹,我怎麼覺得……你好象篤定必會有人鬧事似的?”

文怡心下一驚,忙笑道:“怎麼會?我又不是算命的,哪知道這許多?不過是未雨綢繆罷了。再說,行善積德總是好事,從前大表哥身體不好,舅母一年不知在廟裡許了多少香油錢、做了多少功德,如今大表哥身子纔好了些,哪怕是爲了佛祖的恩德,舅母也該多思量纔好。”眼珠子一轉,抿嘴偷笑。“想必秦家太太也會贊成吧?”

聶珩微微紅了臉,板起臉斥道:“表妹也被小書帶壞了,都在胡說什麼呀?!”可惜他溫和慣了,擺不了架子,才板了一會兒臉,自己反而先忍不住笑了,低聲道:“當了你秦姐姐的面,可不能說這樣的話。”

“可見是心疼了,還沒過門呢,便護在頭裡。”文怡笑了一會兒,便正色道,“我雖是玩話,但說的是正經事,大表哥好歹記着,多勸勸舅母。她一向最疼你了,只要是爲了你,什麼都肯依的。”

聶珩瞪她一眼,嘆了口氣,點了點頭:“雖說我自打進了縣學,家裡的事務就沒再插手了,連西南坡的地,母親也怕我費了心神,轉手賣給了表妹,但我若正經勸說,父親母親還是能聽得進去的。我只當你是爲了我身體着想,就不追究你那些古里古怪的話了。”他似笑非笑地瞥她一眼,“且等秋收過後,看看縣裡情勢如何,我再來問你。”

文怡心中忐忑,只面上還勉強笑着。她知道大表哥一向最聰明,少有能瞞住他的時候,但有些話她真的沒法坦白相告。

聶珩又說了兩句閒話,便起身告辭,又道:“既是要行善,索性便多做一些,把名聲打出去!三月清明,四月佛誕,都是各大寺廟做法事施捨的好時機,到時候我讓父親母親多施兩日粥,若是真個有旱情,就給佃戶減一成租子,省得底下怨聲載道的,把我們家當成是爲富不仁的人家了。”

文怡送他出門,看着他騎馬遠去,嘆了口氣,回頭問:“車可套好了?”聽說已經準備妥當了,便讓丫頭們去取行李。

過了不到兩刻鐘,文怡一行兩輛馬車便出了西山村。一路都有村民行李問好,文怡隔着車簾迴應,心下倒是安定了些,不管怎麼說,至少西山村是不會鬧出事來的。

馬車正要拐上大道,忽然從後頭傳來了叫喚聲:“大小姐!大小姐!”文怡認出是翠花的聲音,便命車伕停下,掀起車簾回望,果然看到翠花一路從莊中跑出來,好不容易跑到車旁,已是上氣不接下氣:“大……小姐……別走……”

文怡笑道:“別急,你且把氣喘過來再說。”

翠花深呼吸幾下,大大地笑道:“大小姐,我是來多謝你的,聽說你把阿牛哥家的地接過去了,還答應等他有了收成,把錢還上,就將地還給他。阿牛哥一家子都感激你呢!我真是高興極了!”

紫蘇從文怡身後伸出頭來,做了個鬼臉:“翠花姐,你還沒過門呢,阿牛哥感激大小姐,怎麼是你替他道謝?!”

文怡偷笑,翠花紅了臉,跺腳道:“死丫頭,只知道笑話我!別當我不知道,昨兒你跟小林子說什麼悄悄話來着?!”

紫蘇漲紅了臉,呸了她一聲,小心地偷偷看了看文怡,便把頭縮回去了,冬葵在旁似笑非笑地瞥她一眼,從荷包裡捻出一顆瓜子來磕。

小林子便是林連順,三年多前和父母一起被賣進六房爲僕,文怡隱約知道他與紫蘇以前就認得,只要他們不違了規矩,也就當不知道了,便衝翠花笑了笑,道:“鄉里鄉親的,總不能看着大家爲難。不但是阿牛家,便是村裡其他人,或是附近村子的鄉親們,農忙時也沒少到我們家的地裡來幫工。你替我帶個話,說若大家真有難處,也不用求到別家去,只管來跟我說。好歹是熟人,我總不會坑你們,便是一年還不上,慢慢還就是了。”

翠花收了笑,鄭重點了點頭:“多謝大小姐了!其實大家有事也願意求大小姐呢,聶家也不錯,但他家大少爺回了城後,葉管事也回去了,底下的人就不大好說話。大小姐既然這麼說了,我就去告訴大家,大家一定會感激您的!”

文怡笑了笑:“我用不着大家感激,只求大家多多照應我們家的地,山上林子結了果子,藥香谷裡的藥熟了,各家把孩子看緊些,別叫他們偷摘玩鬧,就是幫了我的大忙了。張叔那裡我囑咐過了,你們有事只管跟他說。”

翠花笑嘻嘻地向她行了個蹲禮,然後從袖裡掏出一個手帕包來,塞到她手裡:“這是我才摘的果子,給大小姐嘗的,好吃着呢!大小姐記得常來玩呀!你家的林子和藥谷,我會替你看好了,不讓人偷了東西去!”

文怡會意地笑着點頭:“我走了,保重。”便讓車伕起程了。翠花一路送出老遠,方纔不好意思地捂捂臉,然後歡歡喜喜地跑回村裡去了。

文怡一路想着方纔與翠花的對話,又放下一分擔心。莊戶人家最是實誠,只要不是到了絕路,是絕不會想到要鬧事的。如今只盼着大表哥那裡的勸說奏效,少幾戶人家作孽,多幾戶人家積德吧!

新馬車走得飛快,不過才天黑,文怡一行已經走到離顧莊不遠的官道路口了,正要進莊時,車伕卻忽然將馬車停了下來。文怡正奇怪,便聽得前頭林連順來報說:“小姐,前頭有許多馬車堵住了路,過不去了。”

文怡皺皺眉:“你去打聽打聽,看是誰家馬車在前頭?若是哪家長輩進出莊子,咱們就等一等。”

連順應聲去了,紫蘇忍不住掀起一角車簾往外看,回頭驚歎道:“小姐,好多馬車呀!好大的排場!那不象是一般富貴人家的做派!”

文怡猛地直起身來,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不一會兒,連順來報:“小姐,小的去問過了,說是長房的車駕,京城的六小姐和七少爺回來了!”

第145章 求得強援第67章 兩方角力第6章 長房之行第307章 喜中有憂第148章 王府茶會第80章 姐弟歷險第107章 水路通津第387章 自投羅網第229章 搬離侍郎府第69章 警鐘敲響第48章 有朋自遠方來(下)第324章 釜底抽薪第230章 新居所,新天地第323章 此消彼長第248章 拜會親長第194章 好兄弟第3章 不得已第137章 四樁婚事第113章 月光水色第222章 背後是誰第3章 不得已第389章 搶來的功勞第293章 秋來風雨第80章 姐弟歷險第192章 太尉府中第153章 茶會之後(上)第344章 知錯能改第341章 迎頭棒喝第93章 庵堂清靜第351章 功成身退第160章 柳太太省親(下)第334章 柳氏族人(二)第240章 顧慮盡釋第355章 意外禮物第406章 小別重逢第45章 狹路相逢第183章 敗下陣來第238章 集思廣益第379章 死於非命第141章 認親宴(上)第386章 喜訊連連第388章 公心私心第280章 主與僕第275章 恍然大悟第211章 誤會重重第328章 故人疑影第224章 新仇舊恨(上)第162章 駱安異狀第368章 意見相左第376章 黃雀在後第234章 所謂貴婿第403章 英雄救美第390章 不速之客第375章 誰幹的第164章 公府邀約第303章 今非昔比第368章 意見相左第229章 搬離侍郎府第366章 雲妮的委屈第297章 學士府中第217章 冠冕堂皇第135章 初臨貴府第114章 議定章程第258章 心頭火起第393章 應對之法第362章 狗咬狗第65章 攔路老虎第107章 水路通津第175章 豎子狡詐第307章 喜中有憂第69章 警鐘敲響第204章 表哥變臉第127章 背後真相(上)第95章 驚弓之鳥(上)第127章 背後真相(上)第166章 調令下達後第186章 小道消息第148章 王府茶會第81章 幾家歡樂幾家哀愁(一)第272章 少女心事第422章 開誠佈公第183章 敗下陣來第365章 循循善誘第320章 恍然頓悟第392章 窄路相逢第285章 錦南密信第422章 開誠佈公第121章 窗臺會第136章 京中變故第123章 再度出發第197章 嚎啕大哭第87章 一個耳光第309章 良緣終成第326章 軒然大波第284章 再傳喜訊第193章 黃雀在後第242章 顧文怡出閨成大禮(上)第334章 柳氏族人(二)第391章 誤打誤撞第152章 黑手漸現
第145章 求得強援第67章 兩方角力第6章 長房之行第307章 喜中有憂第148章 王府茶會第80章 姐弟歷險第107章 水路通津第387章 自投羅網第229章 搬離侍郎府第69章 警鐘敲響第48章 有朋自遠方來(下)第324章 釜底抽薪第230章 新居所,新天地第323章 此消彼長第248章 拜會親長第194章 好兄弟第3章 不得已第137章 四樁婚事第113章 月光水色第222章 背後是誰第3章 不得已第389章 搶來的功勞第293章 秋來風雨第80章 姐弟歷險第192章 太尉府中第153章 茶會之後(上)第344章 知錯能改第341章 迎頭棒喝第93章 庵堂清靜第351章 功成身退第160章 柳太太省親(下)第334章 柳氏族人(二)第240章 顧慮盡釋第355章 意外禮物第406章 小別重逢第45章 狹路相逢第183章 敗下陣來第238章 集思廣益第379章 死於非命第141章 認親宴(上)第386章 喜訊連連第388章 公心私心第280章 主與僕第275章 恍然大悟第211章 誤會重重第328章 故人疑影第224章 新仇舊恨(上)第162章 駱安異狀第368章 意見相左第376章 黃雀在後第234章 所謂貴婿第403章 英雄救美第390章 不速之客第375章 誰幹的第164章 公府邀約第303章 今非昔比第368章 意見相左第229章 搬離侍郎府第366章 雲妮的委屈第297章 學士府中第217章 冠冕堂皇第135章 初臨貴府第114章 議定章程第258章 心頭火起第393章 應對之法第362章 狗咬狗第65章 攔路老虎第107章 水路通津第175章 豎子狡詐第307章 喜中有憂第69章 警鐘敲響第204章 表哥變臉第127章 背後真相(上)第95章 驚弓之鳥(上)第127章 背後真相(上)第166章 調令下達後第186章 小道消息第148章 王府茶會第81章 幾家歡樂幾家哀愁(一)第272章 少女心事第422章 開誠佈公第183章 敗下陣來第365章 循循善誘第320章 恍然頓悟第392章 窄路相逢第285章 錦南密信第422章 開誠佈公第121章 窗臺會第136章 京中變故第123章 再度出發第197章 嚎啕大哭第87章 一個耳光第309章 良緣終成第326章 軒然大波第284章 再傳喜訊第193章 黃雀在後第242章 顧文怡出閨成大禮(上)第334章 柳氏族人(二)第391章 誤打誤撞第152章 黑手漸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