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長房之行

盧老夫人面上還帶着氣惱,一邊走進屋一邊怒道:“敢情我孫女不接東西就是不敬尊長了是不是?!”

如意忙道:“奴婢不敢,奴婢只是一心勸九小姐收下東西而已。這原是老太太的一番好意……”

“所以我們不收,就是不知好歹了?!”盧老夫人一巴掌拍向桌面,震得桌上的茶碗嘭嘭作響。

如意不敢多說,只是跪下低頭道:“奴婢不敢,原是奴婢一時心急,才說錯話了。”盧老夫人冷哼一聲,撇開頭不理她。

文怡走過去扶她坐下,勸道:“祖母別生氣,想必如意姑娘不是有意的,不過是在跟孫女兒說笑罷了。”盧氏聞言,神色放緩了兩分,但眉間的怒意仍在。文怡留意到如意眼中閃過的一絲感激與驚喜,心中暗歎:她哪裡聽不出對方話裡的深意?但已經決定了要交好長房,有些事就不能太較真了,況且伯祖母身邊的近身侍女,對主人的影響是很大的,能不得罪,還是不得罪的好。

想到這裡,她又望向張嬸,眼中帶着不悅:“方纔不是吩咐過你了?你怎麼能去吵醒祖母呢?!”張嬸脖子一縮,賠笑道:“小的生怕小姐吃虧……”

盧老夫人朝孫女擺擺手:“你本就該叫我起身才是!”轉向如意,見對方態度恭順,又想着這丫頭一向待自己是極尊重的,神色又放緩了些:“你興許是無意,但你說了那些話,就是想逼我孫女收下東西。收不收的原是小事,只是底下人的閒話叫人聽了生氣,你們老太太若是有心,把家裡人約束好就夠了,用不着天天送東西來,九丫頭年紀小,受不起這些福份!”

如意低頭應是,又道:“老太太已命人將劉婆子押到門外,聽從六老太太發落,雖說九小姐大度饒過了她,但六老太太還當教訓她一頓纔好。”

盧老夫人聽了,微微有些詫異,望向孫女,文怡忙道:“孫女想着,那劉嬤嬤雖有錯,到底是大伯母的人,孫女是晚輩,實在不好發落她,因此便請如意將人帶回去,讓她自個兒的主人處置。”

盧老夫人皺皺眉,點了點頭:“你想的也有道理。”又說:“我們雖不收東西,你伯祖母卻也是一番好意,你就去謝她一謝,省得她不放心,還要派人來看你是不是真的好了。”頓了頓,陰陽怪氣地添了句:“說不定會怕你回頭又訛她呢!”

如意越發惶恐了:“都是奴婢的不是,我們老太太絕沒有這樣的想法!六老太太請千萬熄怒!”

“起來吧!”盧老夫人沒好氣地道,“叫人看見了,還以爲我不知好歹地拿別人家的奴婢出氣呢!”

如意小心翼翼地起身,賠笑道:“我們老太太也惦記着六老太太和九小姐呢,要是能親眼看到九小姐好了,一定會很高興的。”

“她當然高興!”盧老夫人冷哼,“我孫女沒事,她孫子就不用挨家法了,指不定還可以跟人說,是我在大驚小怪呢!你也不必多說什麼,我孫女去謝她便夠了,還用不着我親自上門去賣乖!”

如意不敢再說什麼,文怡小心地勸了祖母幾句,扶她回後院歇下。盧老夫人對她道:“讓趙嬤嬤陪你去,遇事也能有個照應。”

趙嬤嬤忙應了聲,文怡卻道:“趙嬤嬤去了,祖母身邊豈不是沒人了?張嬸還有許多活要幹呢,難免顧此失彼,不過是幾步路,孫女兒獨自去便行了。長房的人再兇惡,也不會把孫女兒吃了的,難道她們不要臉面了?”

盧老夫人想想也是,便應了,卻又囑咐:“你去了只管道謝便是,不管你那些兄弟姐妹們怎麼對你,都不必理他們!”

文怡知道祖母是怕自己再次吃虧,心裡一暖,笑道:“祖母放心,孫女雖然自知家世難敵長房,但好歹也是同出自一個祖宗的,都一樣是顧氏子孫,又怎會妄自菲薄?”

趙嬤嬤叫了聲好:“這話說得好!這纔是望族之家出來的姑娘!”

盧老夫人聽了也心喜:“說得不錯,咱們家原不輸給他們!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便是我們家絕了戶落魄了,他們又能風光幾年呢?!不好生收斂些,對着族人也這般囂張,日後還不知會如何呢!”

文怡笑笑,她不知道長房會風光幾年,至少在十幾年後,長房的嫡女仍能帶着大羣護衛在京城街頭橫衝直撞,甚至連皇后娘娘都跟她以姐妹相稱,這麼看來,自家還是避讓些,只要長房的人不過分,有些閒氣就忍了吧。

不過這些話她是不能對祖母說的,只能含糊地道:“不管他們家如何囂張,孫女只依禮行事,上一回原是孫女少不更事沒提防,這回可不會再犯一樣的錯了。”

盧老夫人很滿意,文怡再侍候她睡下,添了一小塊安神香,纔回房換了出門的衣裳,出得前院來。如意與陸三家的已經等候多時了。

顧莊面積不小,宅子也多,爲了方便女眷出行,人們都是以馬車代步。宣和堂只有一輛半舊的小馬車,可容兩三個人同坐,掛的青布車簾洗得發白,但看上去還算乾淨,只是終究帶了幾分落魄的意味。

如意探問是否需要從宣樂堂叫一輛馬車來,文怡搖頭:“我家有馬車。”便叫張叔套了車子,回頭帶了幾分厲色,囑咐張嬸:“好生看守門戶,祖母已歇下了,沒事別去打擾,若有什麼難以決斷的,只管去問趙嬤嬤。嬤嬤不點頭,不許放外頭人進門!更不許隨意開門跟人閒話!”張嬸有些駭然,不明白這向來溫順的小主人怎會忽然如此嚴厲,但總算還記得主僕之別,結結巴巴地應下了,文怡方纔上車起行。

馬車出了大門,文怡掀起車簾一角,看到原本跪在門前的劉嬤嬤已經不在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押回了宣樂堂。她移開視線,放眼打量外頭的景象,腦中回想着記憶中的顧莊。一時間,感觸萬分,她微微紅了眼眶。

顧莊位於平陽城以北**裡處,背靠太平山,緊鄰太平江,水陸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是個定居的好地方。顧氏先祖攜家帶口來到此地落戶,就是看中這裡的位置優越,不但離平陽城近,順着水路前往太平江與東江交界處的大埠康城,也不過兩日功夫,再往前去出海口處的第一大港歸海城,也只是大半個月的路,十分方便,且氣候宜人,物產豐富,更難得的是,當時這塊地還是無主的,完全沒有開荒。後人常說,顧氏先祖當年能慧眼選中這塊福地,而不是在大城裡安家,實在是有先見之明。如今顧莊已經有數千人口常住,除了顧氏族人,還有世代執役的奴僕、依附而來的工匠、佃戶、商人等等,市集、商鋪、作坊、酒館……應有盡有,十分熱鬧,

當年那位顧氏先祖決定在顧莊安家後,曾十分仔細地規劃過莊上的房屋。因他連元配、兩任繼室與二房、妾室在內,一共生了九個兒子,其中六個大的都是嫡出,便在顧莊正中建了一個大宅院,自己帶着妻妾與嫡長子一家入住,然後在宅院左右兩邊建了兩個小些的宅子,給元配所出的另兩個嫡子與其家眷居住,後排並列的三個再小些的宅院,則是給兩任繼室所出的三個嫡子備下的,三個庶子的宅院又再往後排,然後圍繞着這九個主院,再建祠堂、學舍、糧倉、僕役住房等建築。之後近百年間,顧氏族人不斷繁衍,有的族人分家時建了新宅子,也有族人外遷到異地,這九個主院早已不再是最初的模樣,加上莊子裡搬來了不少外地人,添了許多房屋,又慢慢增添了商鋪酒館作坊等,碼頭也改建了,範圍不斷擴大,到今天已經是個小鎮的規模。

文怡所在的六房,就住在九個主院之一的“宣和堂”,正是第二排主院中最西邊的宅子。早在她父親過世後不到一年間,原本三路五進的宅院已經縮減到只剩下中路三進的面積,其餘部分都由其他族人佔去了。記憶中,前世與長房翻臉後,不過三四年功夫,那三進的院子又叫族人佔了一進去。

文怡回憶起往事,緊緊抿住嘴脣,壓下心頭的悲憤。她知道自己家是絕戶,沒有男丁支撐,祖傳的田產已經在父親去世後叫族中收回了,只有每月固定分一筆錢糧過來。除此之外,她們祖孫二人,便是靠祖母與母親的陪嫁度日。祖母與母親都是出自大家,陪嫁不少,因此家中現下還算寬裕,除了受些輕視,日子並不算難過。只是在與長房反目後,家計才漸漸轉壞,終於在舅家討回母親陪嫁的奩田,以及祖母病重延醫後,一敗塗地。

文怡將眼中的淚光輕輕拭去,深呼吸一口氣,冷靜下來。如今長房與六房之間的矛盾已經有了緩和的希望,只要她將這件事抹平了,日後便可再圖大計。既然佛祖給了她重生一次的機會,她又怎能辜負佛祖的好意?上一世的悲劇,這一世絕不會再重演了!

車窗外傳來孩童嬉笑打鬧的聲音,她再往外看,便發現是八房與九房的幾個小堂弟,都是六七歲年紀,正是天真爛漫的時候。其中九房的小十一正得意地向堂兄弟們炫耀他母親給他做的新書包,還嚷嚷着要給母親買她愛吃的糕點,他母親一高興,說不定就能給他生一個粉粉嫩嫩的小妹妹了。

文怡眼中閃過一絲豔羨,又很快被路過的一處宅院吸引了目光。那正是她前世在祖母過世後寄居數年的去處,二房四伯父顧宜正的宅子。那時候,四伯父位居族長,是個嚴厲的人,待她雖不算刻薄,卻也不親近慈愛,到了說親的時候,更是……

文怡咬咬牙,輕輕晃頭,彷彿要將那些不愉快的過往都拋開。這時,車停了一停,車廂外傳來婆子跟人打招呼的聲音,接着吱呀一聲,似乎是一扇大門打開了,馬車再次動起來,往前走了一段路,纔再度停下。一陣腳步聲過後,馬車又再往前行了一段路,方纔從車廂外傳來如意的聲音:“九小姐,到了,請九小姐下車。”接着便掀開了簾子。

文怡扶着她的手躬身出了車廂,立時便有婆子送上腳凳,供她踩踏下地。她歪了歪頭,發現駕車的已經不是張叔了,換成一個不認得的婆子,張望四周,發覺自己身處一個陌生的院落,四周花木繁密,牆頭與月洞門都修飾得十分清雅,應該是到了內院。

記憶中的宣樂堂已經十分模糊了,文怡拿不準自己是不是曾經到過這裡,聽到如意請自己隨她走,便拋開雜念,跟在如意身後往伯祖母居住的院子走去。

於老夫人住在宣樂堂中路後方的萱院,是個三進的大院落,門口掛着烏底金漆的匾額,上書“金萱忘憂”四字。進得院門,滿目都是穿紅着綠的年輕丫環,笑吟吟地迎上來——卻不是迎向文怡,而是迎向如意的——口稱:“姐姐怎麼這時候纔回來?老太太正念叨呢!”又有人說:“蘇家姑太太過來了,五福姐姐心急着要尋姐姐去呢!”

如意心中疑惑,但還記得自己的職責,叫丫頭們去向於老夫人稟報九小姐前來之事,又恭敬地請文怡在前院坐一坐,用杯茶歇一歇。

文怡聽聞伯祖母有客,也沒說什麼,便隨着如意去了,誰知還不到地方,便有一個十七八歲的丫頭過來,道:“老太太叫快請九小姐去呢!”如意怔了怔,小聲問她:“那蘇家姑太太……”那丫頭輕輕搖頭,衝着文怡笑:“九小姐,快隨奴婢來吧。”

文怡認得她是於老夫人身邊的另一個大丫頭,名喚五福,略一沉吟,又瞥瞭如意一眼,見她也笑着請自己,便應了聲,隨她們往後頭去。

誰知才拐了一個彎,迎面便來了一個十二三歲的美貌少女,穿着淡紫衫子,素色紗裙,腰間繫着碧玉佩,頭上綰着珍珠釵,窈窈窕窕,娉娉婷婷,人人見了都禁不住暗暗誇一句:好一位小佳人。

文怡卻心下大震,面上的淡然幾乎維繫不住,好不容易纔將眼中的怨恨掩飾下去,重新恢復了平靜的神色,只是心中的酸楚仍舊翻滾不已。

來的不是別人,正是那眼睜睜看着她送命的六堂姐文慧。

(今日客串:五福。請申請的讀者冒頭領盒飯~~~)

第33章 同病相憐第345章 夫與妻第403章 英雄救美第326章 軒然大波第126章 扣船風波第106章 臨別依依第275章 恍然大悟第259章 北疆喜報第326章 軒然大波第271章 喜事將近第187章 特別年禮第310章 驚人傳聞第289章 珠聯璧合第233章 劍拔弩張第335章 容氏族人第261章 王府把柄第282章 骨肉離心第189章 天家皇子第172章 不速之客第37章 中秋日近第333章 柳氏族人(一)第401章 圈套(下)第308章 所謂考驗第199章 門前風波第241章 巧邀貴客第153章 茶會之後(上)第107章 水路通津第159章 柳太太省親(上)第128章 背後真相(下)第286章 露出破綻第321章 意外旨意第89章 塵埃落定第153章 茶會之後(上)第296章 團圓飯第332章 抵達恆安第82章 幾家歡樂幾家哀愁(二)第395章 韓家有子第268章 打錯主意第49章 不亦樂乎?!第295章 久別重逢第84章 冬葵勸主第17章 壽筵開處第354章 世上難事第410章 事過境遷第225章 新仇舊恨(下)第392章 窄路相逢第94章 大吐苦水第416章 辭親離城第414章 心中生怨第83章 歷史重演第84章 冬葵勸主第170章 患得患失第90章 明日可期第173章 所謂誤會第313章 東宮召令第362章 狗咬狗第9章 人心難測第165章 乘興而歸第186章 小道消息第387章 自投羅網第110章 是否巧合第261章 王府把柄第123章 再度出發第122章 東廂密議第300章 重陽前夕第311章 文慧的決意第406章 小別重逢第391章 誤打誤撞第362章 狗咬狗第154章 茶會之後(中)第418章 康國公第122章 東廂密議第295章 久別重逢第89章 塵埃落定第79章 孰輕孰重第119章 意外緣份(上)第13章 救命恩人第319章 撕破臉第149章 意外邂逅第178章 如夢初醒(上)第344章 知錯能改第352章 最後警告第274章 可柔異狀第226章 一言驚醒第369章 嬌客駕到第182章 舊地重遊第55章 船上風波第68章 有備者成第126章 扣船風波第20章 親長質問第380章 大事前夕第96章 驚弓之鳥(下)第116章 和樂融融第22章 七月十四第277章 重回正軌第408章 弟弟弟媳第317章 同牀異夢第206章 花朝邀約第11章 各有思量第275章 恍然大悟
第33章 同病相憐第345章 夫與妻第403章 英雄救美第326章 軒然大波第126章 扣船風波第106章 臨別依依第275章 恍然大悟第259章 北疆喜報第326章 軒然大波第271章 喜事將近第187章 特別年禮第310章 驚人傳聞第289章 珠聯璧合第233章 劍拔弩張第335章 容氏族人第261章 王府把柄第282章 骨肉離心第189章 天家皇子第172章 不速之客第37章 中秋日近第333章 柳氏族人(一)第401章 圈套(下)第308章 所謂考驗第199章 門前風波第241章 巧邀貴客第153章 茶會之後(上)第107章 水路通津第159章 柳太太省親(上)第128章 背後真相(下)第286章 露出破綻第321章 意外旨意第89章 塵埃落定第153章 茶會之後(上)第296章 團圓飯第332章 抵達恆安第82章 幾家歡樂幾家哀愁(二)第395章 韓家有子第268章 打錯主意第49章 不亦樂乎?!第295章 久別重逢第84章 冬葵勸主第17章 壽筵開處第354章 世上難事第410章 事過境遷第225章 新仇舊恨(下)第392章 窄路相逢第94章 大吐苦水第416章 辭親離城第414章 心中生怨第83章 歷史重演第84章 冬葵勸主第170章 患得患失第90章 明日可期第173章 所謂誤會第313章 東宮召令第362章 狗咬狗第9章 人心難測第165章 乘興而歸第186章 小道消息第387章 自投羅網第110章 是否巧合第261章 王府把柄第123章 再度出發第122章 東廂密議第300章 重陽前夕第311章 文慧的決意第406章 小別重逢第391章 誤打誤撞第362章 狗咬狗第154章 茶會之後(中)第418章 康國公第122章 東廂密議第295章 久別重逢第89章 塵埃落定第79章 孰輕孰重第119章 意外緣份(上)第13章 救命恩人第319章 撕破臉第149章 意外邂逅第178章 如夢初醒(上)第344章 知錯能改第352章 最後警告第274章 可柔異狀第226章 一言驚醒第369章 嬌客駕到第182章 舊地重遊第55章 船上風波第68章 有備者成第126章 扣船風波第20章 親長質問第380章 大事前夕第96章 驚弓之鳥(下)第116章 和樂融融第22章 七月十四第277章 重回正軌第408章 弟弟弟媳第317章 同牀異夢第206章 花朝邀約第11章 各有思量第275章 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