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意外禮物

文怡扶着柳東行的手,走下馬車,看着前方的青州府按察使司大門,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柳東行沉聲囑咐:“別慌,我們不過是來走親戚拜見長輩而已,鎮定一點,就當什麼都不知道,拉拉家常,說些京城或恆安的小道消息,討討小姑母的歡喜,跟表弟表妹們玩笑幾句,把時間打發過去就行了。探口風的事就交給我。”

文怡只覺得自己心跳得有些快,壓低了聲音:“相公千萬不要冒險,若是蘇姑父口風不好,你就別再提那些話了!”

柳東行笑笑:“安心吧,這活我又不是頭一回幹了,不會出錯的。”頓了頓,“若是小姑母送些什麼東西給我們,哪怕是貴重些的,你只管收下,說些好話,別讓小姑母難做。”

文怡點點頭:“我知道了。”這裡是青州,是鄭王府的地盤,若是他們想通過蘇家收買柳東行,柳東行態度太過強硬,容易吃虧,倒不如順水推舟,離了這地兒再說。這個道理她還是懂的。

只是文怡覺得,如果蘇太太是被迫這麼做,倒還罷了,若是主動出面拉攏柳東行,那麼即使她對這位長輩多有好感,也會把對方視作柳四太爺一般的人物。她做妻子的,自然是以丈夫的安全爲重。

舒平前去通報了,大門裡的人也很快上報主人,蘇太太帶着丫頭婆子,紅着眼圈迎出二門來。文怡發現她比五年前見面時衰老了許多,不但發間已經夾雜了不少銀絲,面容身形都消瘦了,精神也不如那時好,心裡不由得一頓。

柳東行已經有些哽咽了,忙拉着文怡上前拜倒,流淚道:“小姑母,幾年不見,您怎的消減如斯?”

蘇太太忙扶他們起來,從上到下、仔仔細細地端詳了柳東行一番,又去看文怡,方纔含淚道:“老了,自然不如年輕的時候精神,你幾年沒見我,才覺得我消減得厲害,我自己倒不覺得。”接着彷彿對這個話題毫不在意似地,看着小兩口微笑道:“好,好,看見你們一對佳兒佳婦,小姑姑心裡着實高興。當年行哥兒還是個路都走不穩當的小娃娃,眼巴巴兒地跟在我後面向我討糖吃,今日已經長成七尺男兒,成家立業,出人頭地了……”說着又流下了眼淚。

柳東行心一暖,忙道:“小姑姑,侄兒如今長成大人了,有出息了,您不是該高興纔是麼?爲何要哭呢?”

蘇太太破啼爲笑:“你說得對,我不哭,我該高興纔是。”用帕子擦去眼淚,又拉起文怡的手:“你小時候就是個極穩重極聰慧的孩子,我一見你就喜歡了,沒想到你會成了我的侄媳婦,當初收到行哥兒的信時,我真是別提有多高興了!”

這還是文怡頭一回得到婆家長輩的讚許,便是來之前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也不由得一時紅了臉。柳東行樂呵呵地道:“小姑姑,咱們進屋去說話吧,外頭風大。”

蘇太太這才醒過神來,笑道:“瞧我,一見了你們就歡喜得傻了,居然叫你們在北風裡陪我站了這麼久,快,快進屋去坐。”又吩咐身邊的人:“快去前頭衙門裡請老爺回來,就說我孃家大侄兒過來了。”

那人頓了一頓,又拿眼珠子往柳東行與文怡身上瞄了幾瞄,方纔領命去了。她出二門時,與守在那裡的一個婆子交換了一個眼色,那婆子點了點頭。

文怡看在眼裡,心中不由得咯噔一聲,只覺得無比古怪。這幾個人,瞧着可不像是安分守己的奴僕,主母有令,居然還要猶豫過後方纔應聲,但觀蘇太太行事,彷彿習以爲常,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柳東行不是說過,蘇姑父夫妻恩愛麼?

文怡心中生出疑惑,柳東行又怎會毫無所動?他甚至留意到,方纔那領命而去的僕婦穿着打扮不似尋常婆子,而且雙手佈滿老繭,粗大而有力,哪裡是個養尊處優的內宅體面婆子模樣?分明是個拳腳功夫的好手!小姑母身邊又怎會留這種人侍候?而守二門的婆子,外表看上去不起眼,事實上目光警惕,絕非常人。聯繫到這青州是鄭王府的根基,而鄭王又籌謀已久,他心裡已經有了個想法。

他們一行人齊齊往裡走,因是自家人,蘇太太便笑呵呵地帶他們直接入了內院,便命人在上房擺兩桌酒席,以屏風相隔,但兩席相隔不遠,說話極爲方便。

丫頭婆子們還在忙着佈置席面,蘇大人已得了消息趕過來了,臉上帶着淡淡的微笑,身上穿着半舊錦袍,接受了柳東行與文怡的見禮後,便很平淡地對後者說:“幾年不見,你做的事我都聽說了,雖然不能走文舉正途入仕,有些可惜,但你能識得大體,爲國盡忠,也是好事。”

柳東行在這位姑父面前似乎有些拘謹,恭敬地束手低頭答道:“東行不敢忘記姑父當年的教誨,個人義憤不過是小節,爲國爲民方是正道。”

“好。”蘇大人點了點頭,便坐下了,“坐吧,難得你來,陪我喝一杯。”

柳東行拘謹地坐下了,文怡隔着屏風,有些擔心。

蘇太太笑着拉她坐下:“來,咱們孃兒倆說說話。別理他們,行哥兒自小見了我們老爺就象老鼠見了貓兒似的,再老實不過了,就算如今長大成人了,也還是個孩子呢,一點都沒變。”

方纔那名被派往前衙傳話的婆子又回到她身邊侍立,但爲蘇太太倒酒執箸的卻是一個丫環。這婆子只是站着,什麼都不做。文怡便多看了她兩眼。

蘇太太笑着挾了一顆魷魚球給文怡,又讓丫頭給她倒酒:“來,吃菜,這是咱們青州的名菜,我們僱的廚子就數這道菜做得最好了,你也嚐嚐,北邊人可做不出這樣的味道來。”

文怡收回視線,笑着謝過她,嚐了一口,確實美味,但也說不上多稀奇,在京城固然是不容易吃到這樣的海味,但蘇家人剛從盛產海產的南安調任過來,應該對這樣的菜色習以爲常纔是,連自己一個長年生活在平陽的人,都能偶爾吃到從康城販賣過來的海鮮乾貨,對這樣的菜色不感新奇,更何況是蘇太太?

魷魚球,魷球……有求?文怡看了蘇太太一眼,不確定自己是不是多想了。

蘇太太仍舊笑得十分親切:“咱們也別光吃菜,喝一杯吧,這酒不醉人,喝了還暖和。給姑姑說說你們的事,成親幾個月了,他可有欺負你?只管告訴我,看我收拾他!”又命丫頭再給文怡倒酒。

文怡笑應着,忙忙推拒丫頭再給自己倒酒,她酒量可不算好,酒再薄也是能醉人的,怎經得起蘇太太這般殷切?但她的眼睛一瞥見那丫頭手裡的白瓷酒瓶,便頓住了,推拒的話也沒說出口。

潔白光滑的瓷瓶上頭印着一行簪花小楷:梨城白,字下方畫着幾朵棗花和杏花,而酒喝起來又有那麼一點梨花香的味道……這花跟字也未免太不搭了吧?梨城白……梨城……離城?棗花杏花……棗杏,早行?!文怡又有些糊塗了。

柳東行還不知妻子在煩惱什麼,猶在屏風那邊抱怨說:“小姑姑,看您說的,我哪兒會欺負她呀?我可是最疼媳婦的了!”

蘇太太白他一眼:“男人都是這麼說的,實際上的情形誰知道呢?你別多嘴,我問你媳婦呢!”

柳東行只好不再說了,蘇大人開始問他這幾年的功課,他忙打起精神應答。文怡也陪蘇太太拉起了家常,只是心裡存了疑慮,不由得留意起對方的神情以及屋裡的情形。

她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此番他夫妻二人前來探親,按說不算外客,家中女眷是不必迴避的,那麼,蘇英華爲何沒有出現?連蘇厚華也不曾出席,這實在是太奇怪了。從禮數上來說,自己是進門後頭一回見婆家的這門親戚,蘇英華於情於理都該見見表嫂纔是。此前又不曾聽說這位小姐發生了什麼變故,那自然不會有已然夭折之說,那她缺席的原因又是什麼?

文怡斟酌着這個問題不算冒犯,便小心探道:“記得當年姑母路過平陽時,侄兒媳婦還曾與表妹表弟相談甚歡呢,怎麼今日不見?”

蘇太太笑容一頓,身邊那婆子立時便緊張起來,雙眼緊緊地盯住了她。但她很快就繼續笑道:“說來不巧,英華這幾日感染了風寒,我本想讓她出來與你們相見,又擔心會過了病氣,只好讓她在自個兒屋裡養着。若你們能在青州多留幾天,就等她病情好轉了再見也不遲。至於厚華那孩子,正巧在前天往東平看望他姨媽去了。我還想你們說不定能在路上遇見你,現在看來卻是沒那緣分。”

那婆子鬆了口氣,文怡看得分明,心中更爲警惕,只是面上分毫不露:“原來如此,那真是太不巧了。表妹的病情不要緊吧?這寒冬季節裡,真是最容易感染風寒了,小姑母也要多多保重啊。”

“放心,我會的。”蘇太太笑說,“你們小夫妻也別大意,仗着年輕便不把這點風雪放在心上,年輕的時候不保養,等年紀大了,就要受苦了。”又命丫頭給文怡倒酒。

文怡笑着謝過她的提醒,眼角留意到,這一回那丫頭倒酒時,把酒瓶子寫了字畫了花的那面露出更多,還特地在她眼前多停留了一陣子,方纔退下去。

文怡心念電轉間,忽然道:“表妹臥病,我心裡着實擔心,不知能不能前去探望問候一聲?”

那婆子又緊張起來了。文怡心中疑惑,方纔她看得分明,這婆子似乎不希望她問起蘇英華,這是爲何?

蘇太太笑道:“你這孩子真是有心,既如此,我便帶你去她屋裡看一看,只是她病得厲害,你別靠得近了,免得過了病氣,那我就沒法安心了。”那婆子欲言又止,似乎想要勸阻她,但聽到後來,又放鬆起來。

文怡心中的疑惑越來越多,索性順水推舟,答應下來,又陪着蘇太太吃席。柳東行那邊繼續與蘇大人高談闊論,說笑如常,似乎完全不知道這邊席上發生了什麼事。

酒足飯飽,蘇大人要帶柳東行去書房喝茶閒談。蘇太太身邊的婆子起初有些擔心,但一聽說他們去的是書房,便鬆了口氣。接着蘇太太要帶文怡去看女兒,她忙忙跟了上去。

文怡在蘇太太的帶領下去了後院,那顯然是千金小姐住的地方,佈置得精緻華麗,但那幾架子書本與大案上的兩疊厚字帖又給這間屋子添了書香氣息。房中暖香怡人,十來個清秀丫環內外侍立,排場十足。

蘇英華在臥室裡休養,聽說文怡來見她,只是由丫環扶着坐起身,草草行了一禮,爲自己的失禮而賠罪。隔着一重紗帳,文怡看不大清楚她的容貌,只是心裡隱隱有些失望。那年她在顧莊上遇見的溫雅少女,似乎已經完全變了個樣子,無論是氣度還是容貌,都與她記憶中的模樣差距甚遠。

她們只是寒暄了幾句話,蘇太太身邊的婆子便對女主人說:“表少奶奶遠道而來,很快就要與表少爺一道上任去了,太太不如和表少奶奶多說說話吧,小姐身子不好,還當多多歇息纔是。”

蘇太太笑着點頭:“你說得有理。行哥兒媳婦,咱們走吧,讓英兒好好歇着。”又回頭交待那婆子:“大夫一會兒就來給英兒看診了,你留下來聽聽他怎麼說,一會兒來回我。”那婆子連忙應下。

文怡扶着蘇太太離開了蘇英華的閨房,轉回正院上房坐下。蘇太太笑道:“叫你見笑了,英兒的身子弱,一年到頭總要病一兩回,其實也沒什麼要緊,偏要叫我們做父母的操碎了心。”

文怡笑着安撫了她幾句,她又說:“罷了,其實我對行哥兒和你也是一樣心疼的,只是從前離得遠,不好時時照應。今兒你們南下,明明路程緊,卻還記得繞道來看我,我很高興。”

文怡忙道:“您對相公一向疼愛關懷,相公時時記得的,既然路過,又怎能不來看望您與姑父呢?”

蘇太太笑道:“我知道你們的孝心,管不叫你們白來。我看你們夫妻倆身邊侍候的人也不多,跟我們年輕的時候可不能比。康城那地方,素來繁華,若是排場略差一些,別的官就要小瞧了你。正好我這裡有一對婢僕,還算伶俐,便送了你們,你們帶在身邊侍候吧。”說罷便給丫頭打了個手勢。那倒酒的丫頭立時便退了下去。

文怡愣住了。她此前已經得了柳東行的話,有了心理準備,不論蘇太太送什麼東西,都會收下的,但卻從沒想到對方會送“人”!

而接下來更叫她吃驚的是,被丫頭領進門的一名丫環打扮的少女與一個小廝打扮的少年,若是她的記憶沒出問題,看那眉眼分明就是她曾經見過的蘇家嫡長女蘇英華,以及蘇家獨子蘇厚華!

這是怎麼回事?!

第101章 祖孫探病(二)第73章 半夜火來第112章 花園小院第379章 死於非命第423章 拔除隱患第203章 表哥駕到第411章 祖孫情深第100章 祖孫探病(一)第177章 顧家來客第84章 冬葵勸主第84章 冬葵勸主第29章 心有感悟第243章 顧文怡出閨成大禮(中)第408章 弟弟弟媳第410章 事過境遷第201章 防備之心第343章 狐狸尾巴第386章 喜訊連連第64章 世子**第366章 雲妮的委屈第96章 驚弓之鳥(下)第369章 嬌客駕到第50章 滿堂嬌第409章 庶子相爭第395章 韓家有子第52章 一波未平第36章 僱工風波第31章 六房出門第29章 心有感悟第403章 英雄救美第200章 好意進言第67章 兩方角力第213章 玉花委地(下)第267章 固執己見第87章 一個耳光第225章 新仇舊恨(下)第363章 自斷臂膀第352章 最後警告第339章 醒悟與放下第144章 暗箱操作第154章 茶會之後(中)第126章 扣船風波第331章 庭院深深第188章 漫天流言第278章 文嫺出嫁第57章 柳氏秘辛第50章 滿堂嬌第18章 初提置產第357章 踏上征途第344章 知錯能改第98章 皆大歡喜第64章 世子**第350章 大功德第157章 做客侯府第180章 互換庚帖第211章 誤會重重第17章 壽筵開處第211章 誤會重重第215章 城中流言第245章 今夜良宵第93章 庵堂清靜第377章 威逼利誘第93章 庵堂清靜第342章 接連打擊第133章 羅四高升第401章 圈套(下)第204章 表哥變臉第405章 恆安來信第114章 議定章程第314章 姐與妹第346章 長者所賜第358章 暗潮洶涌第253章 初理家務第65章 攔路老虎第248章 拜會親長第266章 可柔親事第319章 撕破臉第119章 意外緣份(上)第352章 最後警告第377章 青州事變第107章 水路通津第296章 團圓飯第224章 新仇舊恨(上)第80章 姐弟歷險第354章 世上難事第147章 貴人們(二)第231章 祖母的安慰第38章 秦家有兒第424章 朱景深的劍第132章 香木傳情第82章 幾家歡樂幾家哀愁(二)第20章 親長質問第371章 有心之人第83章 歷史重演第227章 夫妻夜談第220章 鴻雁傳書第201章 防備之心第14章 舅甥相見第299章 小夫妻
第101章 祖孫探病(二)第73章 半夜火來第112章 花園小院第379章 死於非命第423章 拔除隱患第203章 表哥駕到第411章 祖孫情深第100章 祖孫探病(一)第177章 顧家來客第84章 冬葵勸主第84章 冬葵勸主第29章 心有感悟第243章 顧文怡出閨成大禮(中)第408章 弟弟弟媳第410章 事過境遷第201章 防備之心第343章 狐狸尾巴第386章 喜訊連連第64章 世子**第366章 雲妮的委屈第96章 驚弓之鳥(下)第369章 嬌客駕到第50章 滿堂嬌第409章 庶子相爭第395章 韓家有子第52章 一波未平第36章 僱工風波第31章 六房出門第29章 心有感悟第403章 英雄救美第200章 好意進言第67章 兩方角力第213章 玉花委地(下)第267章 固執己見第87章 一個耳光第225章 新仇舊恨(下)第363章 自斷臂膀第352章 最後警告第339章 醒悟與放下第144章 暗箱操作第154章 茶會之後(中)第126章 扣船風波第331章 庭院深深第188章 漫天流言第278章 文嫺出嫁第57章 柳氏秘辛第50章 滿堂嬌第18章 初提置產第357章 踏上征途第344章 知錯能改第98章 皆大歡喜第64章 世子**第350章 大功德第157章 做客侯府第180章 互換庚帖第211章 誤會重重第17章 壽筵開處第211章 誤會重重第215章 城中流言第245章 今夜良宵第93章 庵堂清靜第377章 威逼利誘第93章 庵堂清靜第342章 接連打擊第133章 羅四高升第401章 圈套(下)第204章 表哥變臉第405章 恆安來信第114章 議定章程第314章 姐與妹第346章 長者所賜第358章 暗潮洶涌第253章 初理家務第65章 攔路老虎第248章 拜會親長第266章 可柔親事第319章 撕破臉第119章 意外緣份(上)第352章 最後警告第377章 青州事變第107章 水路通津第296章 團圓飯第224章 新仇舊恨(上)第80章 姐弟歷險第354章 世上難事第147章 貴人們(二)第231章 祖母的安慰第38章 秦家有兒第424章 朱景深的劍第132章 香木傳情第82章 幾家歡樂幾家哀愁(二)第20章 親長質問第371章 有心之人第83章 歷史重演第227章 夫妻夜談第220章 鴻雁傳書第201章 防備之心第14章 舅甥相見第299章 小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