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佛音禪聲袈裟錯

陸正乃是天地之主,所經之處有萬物從令之福緣。∈,這一動念加速,萬物頓時響應如潮,雖仍舊是神行之術,但是卻有萬物避讓相推進之功。怎麼形容這種情況?就好比是陸正就是海中的一艘船,萬物就是託舉船身的海水,潛行默運掀起潮流涌動將他推送向前。爲什麼萬物從令稱爲福緣?此非陸正修行求證之功,而是因煉化了天命花成爲天地之主,所以能得萬物相從,故稱福緣。福者,天地所鍾也。

原本陸正距離那暫時棲身的山洞就已經很接近,不過當年苦行僧帶着他卻走了許久,現在自然知道那是苦行僧遷就他的傷體,所以走得極慢的緣故。若是苦行僧自己一個人,當然不需要那麼久。此刻陸正得天地之力相助更是迅速,感覺他自己並沒有動,倒是物境化轉,自行變化涌來。不到幾個呼吸,便遠遠地看見了那個山洞所在。

這一剎那,陸正忽然就明白了修爲到了知命境的變化,在洞徹了萬物變化之後,漸漸能與種種變化相合。萬物變化而我不動,所以能制變而爲己用。就以如此簡單的神行法術而言,在知心境所能做到的是運轉自身神氣,消耗的是自身的神識和法力,可以稱爲御身。而到了知道境則是形神變化相合之道,與萬物相感,可以說是御形。但在這知命境,又有不同,因含命轉之功,所以萬物如我,物境變化與形神合一,可以稱爲御境。已不再是我身之動,而是物境自移。

說來這一悟簡單,但若不是有天地之力相助,加上陸正本身悟性極高。在風宗之時又從老瘋子那兒學習到不少形神運轉之道,否則還真不容易領悟到這御境之功。修行到此地步,道門修行人稱爲萬物在我之境,大象運行之天。

心悟命轉之功,陸正就停下了落步,神行之術立即有了玄妙的變化。此身不動但整個物境都在他腳下飛速滑動。轉眼之間,就來到了那山洞之前。陸正心中也微微詫異,這速度真是好快。但轉念一想的,想到每次荒未央都是帶着自己直接劈開物境,跟那種神通法術相比,自己現在的法術卻又不怎麼樣了。

當然這些不過是心中剎那之念罷了,到了距離山洞三十丈之處,陸正便停下了腳步。前方可是站了不少人,在山洞前後各有兩人。天空之上還有六個圍成一圈,加起來正好十個。而這十個人個個都是身披僧衣的光頭和尚,手持各色法器,果然是佛門高人。這十個和尚之中九個是黃色僧人,只有高空六人之中的一個方面闊耳、身量高大的中年僧人才在黃色僧衣之外又披着一身紅色袈裟,看樣子輩分要比其他九僧來的要高。而赤靈則就在這些僧人的包圍的中央,站在山洞之上,滿目的戒慎恐懼。口中低聲咆哮不絕,身上紫色火焰吞吐不定。看樣子隨時就要爆發出吞天之焰。

雙方正對峙之中,那九個和尚手中或持白色法螺,或持木魚,或持淨瓶,或持大輪之器等等不一而足,九名僧人。皆有飛天之力,都有着相當於知道境的修爲。唯獨那身份最高的和尚手中空無一物,但是他面容剛毅威武,帶着一分木訥之色。他的頭頂後面隱約現出一輪圓光,卻是分外寶相莊嚴。立身之處,隱約有禪音瀰漫,顯然一身修爲極爲不俗,以陸正看來只怕有了羅漢果位。也就是知命境,但離大羅漢果位即知天境,還有一些距離。

陸正逼近,這位羅漢果位的和尚感應到萬物異常之動,濃眉一軒,打破僵持局面,猛然大喝一聲道:“又有妖物逼近,衆僧速速出手!”隨即伸手一扯自己身上的袈裟,揚手一揮就向赤靈拋去,同時其餘九名和尚一齊催動法器,頓時法螺奏響,木魚聲起,無邊禪音佛力瀰漫開來。

雙方對峙之際,原本各有顧忌,這夥和尚修爲雖然強悍,放到修行界任何一處都是不可小覷的力量。但赤靈又豈是好惹的,不論其他,就是他那一身紫火,就不是好惹的,一個不小心沾上了,就算是知道境的修爲,也未必能夠抵抗,這是天地之間的紫火之王。因此這些和尚纔有所顧忌,誰也沒有搶先出手。但陸正的出現所帶來詭異的萬物異常,撥動了原本就極爲緊張的氣氛,這和尚心性剛毅,當即決定搶先出手。

只見那和尚的血紅袈裟飛揚而出,竟在虛空數度變大,迎風展開將赤靈頭上一片天空遮蔽得嚴嚴實實。而袈裟展開之際,上面一縷縷的金線以及鑲嵌的一顆顆寶珠頓時發出奪目的光輝,金線閃爍,發出道道猶如實質的光芒,金光落在山石之上,能夠直接無聲無息就將山石切開。隨着金線閃爍交織,無數金光化生而出,鋒利無比地掃向赤靈。而寶珠之中的熠熠光輝,更是奪人心神,竟有幻亂元神之功。

而且那袈裟似乎還有一種禁制之力,赤靈被籠罩其中,幾次施展法力想要從旁邊衝出來,但每一次都有無形禁制之力襲來困鎖住他要將他禁錮在袈裟之下。而當赤靈運轉一身法力抵抗,好不容易掙脫這禁制之力,衝到袈裟所籠罩範圍的邊緣之際,外側手持大輪之器的僧人早就等待在那兒,眼疾手快地飛出手中大輪,大輪之上生出龐大的衝擊之力向赤靈身上撞擊過去。

陸正剛纔聽見了那和尚一聲大喝,心中差異,不知道爲什麼對方居然把自己當作了妖物。但情況緊急,顧不上跟着和尚解釋,便先要出手一助赤靈,然後再跟這些糊塗的和尚慢慢解釋清楚。不料神念之中傳來白衣人的聲音制止了他:“陸正,你先不要出手。以赤靈的修爲足以應付這重局面,那些和尚傷不了他。倒是你,不要放過這大好機會,好好觀摩這一場鬥法。你的修爲境界雖高,法力也渾厚無匹。但是鬥法經驗卻是一點兒也沒有,這對你十分不利,以後可是要吃大虧的,現在就要好好彌補。”

“弟子明白了!”陸正認真答應,隨即在白衣人師父指點之下,認真觀摩起這場鬥法來。而那羅漢果位的和尚感應到陸正這邊想要出手卻停下了。心中猜測這剛剛來的妖物也許不是眼前自己所困住的妖物是一夥的,看樣子十有**是選擇了坐山觀虎鬥,既可以看清楚自己等僧人的手段,又可以等待這邊兩敗俱傷,到時候再出手便更有把握了。但自己豈能讓着妖物的奸計得逞,眼下要以最快的速度將圍困住的這頭赤焰豹鎮壓,然後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剛剛來的妖物攻過去,打他一個措手不及!打定這番心念之後,那和尚更是毫不留手。全力運轉袈裟妙用。其餘衆僧心知其意,當即全力配合了起來。

這還不止,就在袈裟籠罩之下,其餘九名和尚極爲默契地催動手中法器,法螺聲、木魚聲,聲聲皆帶着無形穿透之力,以奪人心魄的佛力,直衝赤靈而去。因爲袈裟籠罩,這些震動元神的佛音禪響之力也,聚而不散,衝擊迴盪,竟在袈裟加持之下,擴大了數倍,威力更是大增。

而在白衣人的指點之下,陸正也漸漸看出了一些門道,這些和尚分明是有練有一種配合攻擊的陣法。難怪那和尚手中空空,沒攜帶任何的法器,原來他身上披着的袈裟就是他的法器。陸正不曾煉器,對法器材料所知有限,看得十分詫異。不知道這件袈裟究竟是什麼材料煉化而成,不僅可以隨意變化大小。而且上面的金線和寶珠更能激發出種種攻擊。另外更絕妙的是,它居然還能收束聚攏那些佛音禪響,加強攻擊。

不得不說這法陣着實巧妙,不僅出人意料,而且威力也很大。只見身在袈裟籠罩之中的赤靈一方面要躲避金光掃動,一邊還要抵禦寶珠幻光。更有佛音禪響襲擾元神。三種攻擊同時襲來,讓他顧此失彼,不多時身上已被金光掃中數下,割出數道口子,迸出鮮血。這還罷了。他的原身強悍,只是流出點血並不在意。反倒是那寶珠光輝以及佛音禪響的襲擾,讓他更感元神躁動不安,種種幻象滋生,不住地發出憤怒至極的咆哮之聲,渾身紫火顫動不已。

陸正聽得這話。只好先忍住在一邊不動。白衣人又指點道:“好好看清楚那些和尚是怎麼操控法器,施展妙用的。要注意他們之間的進退和配合,這些和尚很有些手段,手中的法器也很是厲害!”

赤靈回法不及,哪裡還能抵抗,只得勉強運轉法力護住全身,最後在大輪衝擊之力下又被撞了回去,而袈裟之中困鎖之力又會再度席捲而來,讓他根本無法衝出去。幾次嘗試除了因此多添了不少傷口,消耗了不少法力之外,赤靈一無所獲。而隨着身上傷口越來越多,渾身上下都被鮮血染紅,那一身紫火漸漸被壓制到了最低,似乎馬上要就熄滅了。赤靈的行動也是越來越慢,好像已經難以抵擋這些法力攻擊,就要落敗被收服了。那羅漢果位的僧人見狀,運轉法力將袈裟繼續向下鎮壓下去,他也察覺到赤靈似已不支,招架不住這些攻擊,準備一舉用袈裟將之收服。

見此情形,陸正不由擔心起來,趕緊在神念之中問道:“師父,赤靈大哥好像不行,我還是趕緊出手幫他一幫?”

白衣人卻迴應道:“你從哪兒看見赤靈不行了?”

陸正道:“我看赤靈大哥身上的紫火越來越小,只怕是受傷越來越重,難以支撐的緣故。如果再不出手,他恐怕有性命之憂了。”

白衣人忍不住笑罵道:“臭小子,你啊真是個笨蛋,我都不知道怎麼說你纔好了。堂堂一位五尾赤焰豹,又身具紫火,加上被我調教了那麼久,難道在你眼裡就這麼沒用嗎?好好看着,與其擔心赤靈,你不如擔心那些和尚。哈,這些和尚也真是笨蛋,竟也沒察覺赤靈一直對他隱忍退讓!那他們吃點苦頭也是活該!”(未完待續。。)

第十五章 進退何憑據第四十一章 逐幻喪於真第五十一章 此心何懼第六十六章 一夕風雷捲雲起第四十七章 即從果中追前因第二十五章 率意相從誰喝命第四十八章 諸緣再歷見初心第三十一章 爲現三寶於世間第六十九章 雲遮霧繞第五十章 還清涼無憂第六十八章 功德第十七章 夢蝶第二十五章 從此人間無神蹟第三章 城隍廟第三十三章 風入松第三十九章 邪風起第八章 此中玄妙誰觀得第二十章 以一敵六第九章 退於密第三十二章 擊西聲在東第七十一章 天地現第五十二章 一亂一治運柔剛第九十六章 有成與毀第十八章 失神序章——天地爲陣(下)第十四章 不得其門入第四十二章 同命同遇不同身第二十六章 過去未來第十六章 葉小秋第六十章 辜負天心意差池第六十八章 含生之趣豈夢中第七十四章 黃雀在後第六十八章 功德第三十六章 身心之極第六十五章 竊地補天第九十一章 變起不測第七十五章 信之何信亂我心第十五章 擲身問命語鏗鏘第十九章 谷深藏幽第九章 頓悟空靈第六章 有爲者第七章 口中毒第四十三章 法器降妖亦染血第十四章 入真第八十八章 小週天之陣第四十七章 雲葉尊者第十五章 見乎天地風何起第二十九章 山下水第三十三章 執念堅第七十二章 明月無歸處第五十二章 萬妖至第九十三章 雲臺座落顯羣仙第九十三章 人生有六養第十二章 千心狐第四十八章 誰爲主第六十六章 百花深處第三十五章 神通劫第四十六章 身家同一義第四十三章 黑邪成陰霾第三十一章 金龍第七十一章 原始反終一心貫第六十一 此身有止第三十四章 聽濤聲第二十八章 咒曰自在能感應第三十二章 相對陸止一的單章第三十五章 當初是何意第十章 一氣流形可吹萬第六十七章 靈地巫山出巫女第六十九章 此三子第六十一章 捨身可全事雙成第六十三章 此是誰家故人物第十八章 轉生死第九十五章 輕出重收合機用第二十章 以一敵六第六十九章 此心所止第六十二章 又見耳光第九十三章 相對卻相思第六十五章 他就是他第二十九章 於我一心中第二十章 聞嘯第九十九章 顛倒恐怖誰先破第五十一章 歷歷過去命中緣第五十一章 本搖道亂思入邪第二十四章 知敬鬼神而遠之第二十章 世間何物值我心第二十一章 其母何怙第三十章 不才子第七十八章 金蟾第九十一章 殺虎計第十二章 行無申命任癲狂第二十章 所謂命者非令也第三十二章 無縫玉塔第六十五章 道天佛尊山下立第七章 覺心知味入谷空第六十三章 無咎之行第二章 情緣何由豕縱橫第九十五章 明月孤於天第十八章 行不疑第五十四章 三火衍七相
第十五章 進退何憑據第四十一章 逐幻喪於真第五十一章 此心何懼第六十六章 一夕風雷捲雲起第四十七章 即從果中追前因第二十五章 率意相從誰喝命第四十八章 諸緣再歷見初心第三十一章 爲現三寶於世間第六十九章 雲遮霧繞第五十章 還清涼無憂第六十八章 功德第十七章 夢蝶第二十五章 從此人間無神蹟第三章 城隍廟第三十三章 風入松第三十九章 邪風起第八章 此中玄妙誰觀得第二十章 以一敵六第九章 退於密第三十二章 擊西聲在東第七十一章 天地現第五十二章 一亂一治運柔剛第九十六章 有成與毀第十八章 失神序章——天地爲陣(下)第十四章 不得其門入第四十二章 同命同遇不同身第二十六章 過去未來第十六章 葉小秋第六十章 辜負天心意差池第六十八章 含生之趣豈夢中第七十四章 黃雀在後第六十八章 功德第三十六章 身心之極第六十五章 竊地補天第九十一章 變起不測第七十五章 信之何信亂我心第十五章 擲身問命語鏗鏘第十九章 谷深藏幽第九章 頓悟空靈第六章 有爲者第七章 口中毒第四十三章 法器降妖亦染血第十四章 入真第八十八章 小週天之陣第四十七章 雲葉尊者第十五章 見乎天地風何起第二十九章 山下水第三十三章 執念堅第七十二章 明月無歸處第五十二章 萬妖至第九十三章 雲臺座落顯羣仙第九十三章 人生有六養第十二章 千心狐第四十八章 誰爲主第六十六章 百花深處第三十五章 神通劫第四十六章 身家同一義第四十三章 黑邪成陰霾第三十一章 金龍第七十一章 原始反終一心貫第六十一 此身有止第三十四章 聽濤聲第二十八章 咒曰自在能感應第三十二章 相對陸止一的單章第三十五章 當初是何意第十章 一氣流形可吹萬第六十七章 靈地巫山出巫女第六十九章 此三子第六十一章 捨身可全事雙成第六十三章 此是誰家故人物第十八章 轉生死第九十五章 輕出重收合機用第二十章 以一敵六第六十九章 此心所止第六十二章 又見耳光第九十三章 相對卻相思第六十五章 他就是他第二十九章 於我一心中第二十章 聞嘯第九十九章 顛倒恐怖誰先破第五十一章 歷歷過去命中緣第五十一章 本搖道亂思入邪第二十四章 知敬鬼神而遠之第二十章 世間何物值我心第二十一章 其母何怙第三十章 不才子第七十八章 金蟾第九十一章 殺虎計第十二章 行無申命任癲狂第二十章 所謂命者非令也第三十二章 無縫玉塔第六十五章 道天佛尊山下立第七章 覺心知味入谷空第六十三章 無咎之行第二章 情緣何由豕縱橫第九十五章 明月孤於天第十八章 行不疑第五十四章 三火衍七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