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有些漆黑的封面,但是書殼的外面寫着兩個字《活着》,不知爲何光看着活着就顯得有種孤獨的感覺。
隨後蘇易開始細細的翻閱,和以往一般,先自己慢慢讀上一遍,很快蘇易沉迷在其中。
過了很久,差不多到了下午太陽剛剛落下的時候蘇易緩緩的感慨了一下,也不得不感慨,書中的主角是多麼的堅強,雖然主角很多方面比起其他人都要不行,但是他有一個優點,那就是堅強。
隨後蘇易帶着複雜的眼神緩緩的用出了閱讀術,換若一下子他變了,變爲了書中的主角。
自己面對家境的沒落,面對自己的父親母親,甚至自己的兒子、妻子、女兒、女婿,還有五歲大的孫子相繼離開人世,一位老人仍堅強的活着,他就是福貴,當他的家被他敗光時,他是堅強的;當他拉去當兵時,他是堅強的,當他的兒子因抽血過多死去時,他是堅強的;當他的妻子因病去世時,他是堅強的;當他的女兒因生產大出血死去時,他是堅強的;當他的女婿出事死去時,他是堅強的;當他的孫子夭折時,他是堅強的……風雨無法使其失去力量,別人的歧視也不能使其喪失鬥志,他用行動向我們詮釋了——堅強!
快樂的活着,是一種樂觀面對人生的態度;幸福的活着,是努力改變逆境的人生態度;堅強的活着,是永不言敗的人生態度。
人不能白活一世,人活在世上是爲了使自己和別人過得更好,任何一種職業都是有價值的,無論是國家總統還是清潔工人,只要是對自己和別人有好處的,都是有價值的,而那些勇於放棄生命卻不勇於活下去的人,他就沒有真正活過。無論什麼時候,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應該堅強的活着。
活着是一種勇氣的體現,更是堅強的體現,當你不再堅強時,你就會失去許多。
一個人沒有金錢,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爭取。一個人失去了健康,可以用鍛鍊去改善。一個人失去了學問,可以用自己的努力去獲得。但以上幾點,基於一個前提:堅強。如果這個人不堅強,他失去了什麼都不會去想辦法兩次獲得,所以,一個人失去了堅強,就失去了一切,甚至生命。
人爲什麼能活在世上:因爲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堅強支撐着人們,這種力量使人們生活幾萬年,使人類可以在地球上繁衍生存。
海倫.凱勒因爲堅強在雙目失明後堅強活了下來;霍金全身癱瘓仍堅強的活了下來;史鐵生雙腿癱瘓仍堅強的活着。因爲堅強,他們勇敢地活着,併爲人類創造出民財富,使許多人更好地活下去.
每至農家見到一位老頭牽一頭老牛,我就會想起那位叫福貴的老人,一個人生活在農家。時而拍拍黃牛,時而向西方望去,那是他七位親人的墳墓,他放下鋤頭,向着落日,看太陽將最後一抹光芒灑向西邊的黃土上……
堅強地活着,不應白在人世間經過。堅強地活着,面對一切困難欣然向前,面對逆境毫不退縮。
活着,或許這就是活着,只不過只剩下他一個人了,或者說還有一頭牛。
就彷彿最後一段話所說的我知道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着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就像女人召喚着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着黑夜來臨,幸福和平安來之不易。
此時的蘇易緩緩的睜開雙眼,天已經黑了,然而讓蘇易發現自己並沒有被影響,但是不知爲何蘇易卻感受不到任何的竊喜,反而心中有些滄桑的感覺。
在幾乎經歷了富貴的一生他彷彿有些感慨,有些感悟,堅強雖然很平常,但是卻又異常的寶貴。
隨着經歷了富貴的一生以後,他的心再次恢復了平靜,雖然自己還是自己,精神同樣也是自己,不過卻多出了一些感慨,而這些感慨是在書中得到的。
《活着》這本書也有人戲稱爲死去,一個個的死去,只剩下一人一牛,嗯,就像那誰說的,企圖探究活着的意義註定只能成爲一個笑話。人只是一種存在,它與天地萬物一樣並無意義。
呵,也許只需要像福貴那樣活着,像那頭老牛那樣活着。儘管有些蒼涼的意味。是不是愛過了纔會懂得心死了還要活着的坎坷。
此時蘇易的心更加想要長生,同樣也更加希望自己的家人,長生,蘇易心中雖然看似平靜其實也不由的有些感慨,什麼纔是最重要的。是名利還是金錢是地位還是活着?
“但是不管是什麼,我的長生之路一定會成功!”想到這蘇易充滿了堅定,他不會就這麼放棄的。
在蘇易堅定的時候,原本有着裂痕的自然心境也開始慢慢恢復,這就是心境變強大的好處,如果蘇易還是原來的那個蘇易,哪怕過了這個坎想要恢復也非常的艱難,甚至不會恢復,除非蘇易有着頓悟,乃至其他。
“呼~”
在蘇易緩緩合攏上《活着》這一書以後,再次吐了一口氣,不得不說如果不是因爲蘇易有着強大的精神力,還有意志,蘇易說不定還真的可能因此而沉淪。
他甚至還能感受到在富貴的身上有着不滅的堅強,還好這種不滅的堅強還非常微弱,否則蘇易也會受着影響。
這次蘇易最大的好處不是恢復了自然意境,而是蘇易在富貴身上感悟到了一種不滅的堅強意志,也就是說,蘇易只要不斷的變強,這股不滅的意志對自己的將來顯然有着巨大的好處。
甚至也不用擔憂自己的精神力被取代,或者性情大變,這就是不滅意志的令人驚歎之處。
隨後蘇易再次看了看手中的兩本書籍,因爲這次的感悟,兩本書的進度也可以說是飛快。
其中《活着》的進度比起福爾摩斯更加令蘇易詫異,比起自己預計的超過了不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