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編唐軍

“陛下被俘虜了……”

鳳凰鎮的大唐武將得知唐玄宗被夏軍活捉,一片死寂。

長安鎮陷落,他們這六萬人成了孤軍。

“爲今之計,還有一個方法,可以救出陛下。”

唐軍主將李道宗掃視衆多唐軍武將,他們還是心有不甘。

唐軍主力未滅,皇帝被人擄走,豈能甘心。

“何計?”

“夜襲夏軍營地,活捉張華,換回陛下!”

“江夏王,帶我們殊死一拼吧!”

六萬唐軍,除去陣亡和受傷的唐軍,其餘五萬人在李道宗、薛仁貴等唐軍武將的帶領下,離開鳳凰鎮,夜襲夏軍大營!

薛仁貴身披白色披風,一馬當先,突入夏軍營地!

“我們沒敗,還有機會取勝!”

薛仁貴揮舞方天畫戟,擊破夏軍營地外圍的鹿角,鹿角碎裂,化爲木屑!

御林軍騎兵橫衝直撞,目標是位於主軍帳的張華。

只要俘虜張華,就能換回唐玄宗!

一衆唐軍武將鬥志高昂,如狼似虎,在這種絕境下,還是保持着高度的軍紀,可見唐軍的精銳。

五萬唐軍驅逐外圍巡邏的哨騎,進入夏軍營地,卻發現裡面空無一人。

“不好,對方已經算到了!”

李道宗環顧四周,知道唐軍中計,張華早就不在營地中。

既然張華不在營地,那麼又如何活捉張華,來交換唐玄宗?

“投降不殺!”

“投降不殺!”

漆黑的夜色中,數以萬計的夏軍出現,齊聲高呼,山呼海嘯,猶如四面楚歌!

五萬唐軍緊張地向四周張望。

他們最後的嘗試,以失敗告終。

所有唐軍武將都看向李道宗。

李道宗是唐朝宗室,唐軍武將以李道宗馬首是瞻。

李道宗見四周都是夏軍,生死相拼,五萬唐軍至少要死傷大半,也只是困獸之鬥。

李道宗長嘆一口氣:“罷了,此乃天意。”

張華、陳宮、閻象等人站在土丘上,俯視下方被圍困在野外的五萬唐軍。

唐軍武將本來不會如此輕易中計,無奈後方重鎮長安被攻下,唐玄宗被活捉,導致一衆唐軍武將心神不定,冒險出城襲營,這才中計。

“公臺,你所料不錯,這羣唐軍武將心高氣傲,不會甘心失敗,肯定會放手一拼。”

“恭喜主公,這五萬唐軍都是精銳。攻下長安和周圍的村鎮,控制這些唐軍的家眷,不怕他們不降。”

“唯一比較棘手的是,如何招攬這些唐將?”

張華想要拿捏普通的大頭兵,讓他們賣命,再簡單不過。

在沒有國仇家恨的前提之下,只要控制他們的家眷,準時發放軍餉,這些大頭兵就會效力了。

真正麻煩的是大唐的武將李道宗、薛仁貴、契苾何力等人。

這些武將與大唐皇室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尤其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堂弟。

其餘唐將都受到李世民重用,對李世民有感情,傾向於效力大唐皇室。

因此,如何招攬這批唐將,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陳宮眼神中閃過一絲狡黠:“主公爲何不迎娶大唐公主,以大唐皇室的身份招攬這些唐將?如此一來,唐軍武將沒了道德負擔,安心爲主公效力,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張華瞥了陳宮一眼。

陳宮與曹操一樣,不怎麼重視儒家的仁義道德,畢竟陳宮曾經慫恿冀州刺史王芬廢除漢靈帝,而且背叛曹操,爲當時風評不好的呂布效力。

在陳宮看來,張華作爲諸侯,娶個大唐公主來達到政治目的,也沒有什麼。

陳宮又道:“至於李隆基,主公可將其軟禁在河洛,河洛是我們的地盤。以唐玄宗要挾這些武將,以供主公驅使。”

陳宮提出兩個方法,一是軟禁李隆基,二是迎娶李隆基的長女,達到招攬大唐武將的目的。

“大唐長公主啊……”

如果可以招攬薛仁貴、契苾何力等人,張華倒是不介意混個大唐駙馬的身份。

況且永穆公主爲唐玄宗的長女,姿色本就不差。

大唐年間,不是沒有這樣的先例。

安史之亂爆發之後,唐玄宗威望下降,太子李亨提前稱帝,軟禁了唐玄宗,多數唐將也沒有說什麼,而是輔助李亨,平定安史之亂。

只要是皇室之人統治,可以維護他們各自集團的利益,那麼這些文武大臣,也不會牴觸。

只不過,張華不知道該怎麼向孫策交代,永穆公主的地位無法確定。

大唐勢力、江東勢力在張華這裡的分量都不低,而永穆公主、孫尚香是拉攏兩股勢力的樞紐人物。

唐軍主將李道宗在確認長安失守,唐玄宗已經被俘虜之後,又襲擊張華的主營失敗,爲了保住這些唐軍將士的性命,最終率領五萬唐軍向張華投降。

李道宗、薛仁貴、張士貴、程名振、契苾何力等唐軍武將,悶悶不樂,來到張華營中。

這些武將沒有戰敗,但被張華偷家,輸的很不服氣。

而且張華不是大唐皇室,與李世民沒有關係,這些追隨李世民征戰的武將,實際上不怎麼願意臣服。

“我本不欲與大唐爲敵,但這就是亂世,成王敗寇。既然你們已經失敗,那麼今後爲我效力。”

“將來我迎娶永穆公主,也算是半個皇室中人,你們爲我效力,與爲唐皇效力,並無二致。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張華話音剛落,這些大唐武將無不露出錯愕的表情。

在上次張華拒絕唐玄宗的聯姻請求之後,沒想到張華又計劃迎娶永穆公主。

李道宗很快反應過來,上次張華不願意當駙馬,是爲了可以肆無忌憚攻打唐玄宗,不必落人口實。

而此次張華已經打敗唐玄宗,還將唐玄宗軟禁起來,此時娶了永穆公主,張華不但沒有束縛,還能憑藉駙馬的身份招攬人心。

李道宗看破張華的用意,但李道宗卻沒有多說什麼。

唐軍武將也是人,在一個勢力角逐失敗之後,總要再找一個勢力出仕,不可能就此隱居。

真正有才能的人,必定不甘心隱居。如果不願意出仕,那麼只是時機未至。

李道宗代表一羣唐軍武將說道:“今後我若是遇到太宗陛下,不願與之爲敵。或許恐怕到時你也不敢讓我帶兵出征。”

李道宗說的倒是實話,以他與李世民的關係,以後哪怕是遇到李世民,張華也不敢讓李道宗帶兵攻打李世民。

其他唐軍武將也持差不多的態度,表明以後遇到李世民,不會與李世民爲敵。

張華倒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先讓這羣唐軍武將效力再說,今後是否可以遇到李世民都還難說,沒必要杞人憂天。

如果這些唐軍武將成家,還可以將他們的家眷遷至夏鎮,名義上是更加接近權力中心,實際上也有作爲人質的考慮。歷朝歷代,莫不如此。

軟禁李隆基,最起碼這些唐軍武將不敢亂來。

五萬唐軍有御林、豹騎、射聲等高階兵種,這些可是實打實的百戰精銳,連張華都儘量避免硬碰硬。

兩年時間,唐軍也在南征北戰,倖存下來的士兵,皆是精銳。

收編這支唐軍,張華的實力大漲。

張華收編安祿山的部衆,都不及這五萬唐軍精銳。

唐玄宗沒有投降,但被俘虜,張華令人將唐玄宗護送至河洛的夏鎮定居,實際上是將唐玄宗送至自己的地盤軟禁,由錦衣衛進行監視。

唐玄宗得知這個消息,身不由己,作爲戰敗一方,只能任人擺佈。

這也是多數諸侯,除非萬不得已,不會輕易投降的原因。

越是有影響力的皇帝,在投降後越容易被人弄死。

相反,劉禪這些皇帝,投降後活命的概率更高,因爲他們的威脅接近於零。

如果不是爲了提升自己在大唐武將之中的聲望,張華還不見得願意留下唐玄宗的性命。

唐玄宗投降,張華又分兵平定各座鎮子,徹底吞併唐玄宗的勢力。

張華帶兵來到長安鎮,正式接手這座三級鎮子。

張華在關中始終沒有一座主城,而唐玄宗費盡心思打造的長安鎮,成爲張華在關中的主城,徒做他人嫁衣。

本來長安鎮早就升級爲城池,後來遭到安祿山的大軍洗掠,這才降回鎮子。

張華還以爲長安鎮的居民對自己會有怨言,但張華來到長安,發現此地居民對自己的風評竟然還不錯。

張華稍微一想,夏軍攻陷長安,與安祿山的作風大相徑庭,沒有對長安進行抄掠。

相比之下,夏軍可謂是仁義之師。

沒有對比,就沒有差距。

這些居民對此已經算是感激了。

在亂世,平民的願望就是這麼簡單。

張華來到長安鎮的縣衙,查看長安鎮的情況。

【領土】:長安鎮

【等級】:三級鎮子

【領主】:張華

【戶數】:25024

【人口】:89215

【民心】:80

【治安】:72

【繁榮度】:12485

【氣運評價】:龍興之地

【農田面積】:53萬畝

【城防工事】:城門樓(損壞)、內城城門(損壞)、角樓(損壞)、烽火臺(損壞)、外城包磚夯土牆(損壞)、內城包磚夯土牆(損壞)、石箭塔(損壞)、木箭塔(損壞)

【距離升級小型城池所缺繁榮度】:2515

【領地總戶數】:40.5萬戶

【領地總人口】:153萬

【入駐英雄】:李道宗、薛仁貴、張士貴、程名振、契苾何力、姚崇……

……

張華看到長安鎮將近九萬人口,不愧是關中地區第一大鎮。

哪怕長安鎮兩次被敵兵攻破,還有一次遭到安祿山的胡人士兵搶掠,但長安鎮距離城池,還是隻差一點。

唐玄宗的領地可以養活衆多唐軍,人口龐大,土地肥沃。

如果徹底消化唐玄宗勢力的人口,張華勢力的總人口可以達到500萬。

這還僅僅是半個關中和河洛的人口,可以想象這個世界的人口極其龐大。

或許其他文明的人口也穿越到這個世界。

“長安的選址,與洛陽相比,毫不遜色。長安的優勢在於擁有八百里秦川這片肥沃的平原,可以養活更多人口。而洛陽位於關東與關中、河北與河南的交界處,爲古華夏中心,位置更加險要……”

張華終於攻下長安,同時坐擁關中和河洛的地利,潛力不可限量。

“華清宮的建築圖紙?九級宮殿圖紙?!”

張華在唐玄宗的簡陋宮殿找到了一張特殊的建築圖紙——華清宮建築圖紙。

華清宮背對驪山,面朝渭水,倚驪峰山勢而築,初名“湯泉宮”,唐玄宗時期大規模擴建,以彰顯開元盛世之輝煌,以及供唐玄宗遊幸。

據說,唐玄宗和楊玉環常常在這裡的溫泉鴛鴦戲水……

【圖紙】:華清宮

【等級】:九級宮殿建築

【功能】:八十一車千萬騎,朝有宴飲暮有賜。華清宮可供領主以及後宮享樂。其中溫泉有利於延緩衰老速度,但不會因此延長性命。領主需要指定使用華清宮的溫泉人選。

【建造費用】:各項花費折算,至少需要100萬兩白銀;可以進行擴建,以增加溫泉適用的後宮人數。

【建造週期】:一年(根據勞役數量、工匠水平增加或者減少建造時間)

華清宮是供帝皇享受的建築,唐玄宗自帶的初始道具。

對於愛美的妃子而言,華清宮延緩衰老的功能,意味着她們的姿色可以保持更長時間。

但唐玄宗竟然一直沒有使用這張圖紙。

一來九級宮殿建築圖紙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唐玄宗在亂世招兵買馬,肯定拿不出錢來重建華清宮,也無法調動大量空閒勞力。

二來現在也不是享樂的時候,搞不好什麼時候就被其他諸侯擊敗,建造華清宮也只是便宜了其他諸侯。

“建不起。”

張華看到華清宮是九級宮殿建築,以及鉅額的花費,也不禁搖頭。

招兵買馬需要錢,興修水利需要錢,打造兵器需要錢。

郭守敬還在催促張華修建鄭國渠。

張華實在沒有錢建造華清宮這麼一座用於享樂建築。

連好大喜功的唐玄宗都沒有重修華清宮,張華只好讓這張建築圖紙繼續在倉庫蒙塵。

第七百二十四章 劉秀氣運的終結第四百七十四章 馬超破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定遠侯班超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甲兵第二百八十五章 猛將羅士信!第一百九十五章 西湖三傑張煌言第十一章 六級鐵礦第二百一十三章 王禎農書第二百三十七章 吳玠與諸將天賦第六十八章 趙破奴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軍圍城,風林火山!第三百四十八章 陳橋兵變:宋王,趙匡胤!第四百一十九章 兵家亞聖出仕第十八章 少女與騎砍第五百五十章 李存孝十八騎!(4000字)第八十二章 鄧艾奇襲第四百三十三章 縱橫家張儀第六百三十三章 關羽的征程第四十七章 韓非變法(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收編大順軍第四百九十三章 倒黴的寧平公主第五十三章 皇太極來使第三百三十章 斬殺後金貝勒!第六十七章 皇太極與鰲拜第四百一十三章 北宋諸將的屬性第五百九十章 漢高祖、秦始皇!第八十三章 黑甲秦軍第四百八十六章 趙雲與馬雲祿(五更)第三百四十四章 解圍第九十五章 梁紅玉來投【求首訂】第一百七十四章 火燒藤甲兵第三百二十五章 劉秀的驚訝第三百零二章 生擒遼太宗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村夫第一百七十三章 袁術與藤甲兵第四百一十三章 北宋諸將的屬性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巖與紅娘子第五百八十一章 宋國與魯國名將第三百一十七章 信陵君投靠第一百四十九章 義子營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儒王守仁(大章)第八十四章 公子扶蘇第五百七十二章 柴榮、趙匡胤的最終死鬥!(4000字)第二百一十四章 岳飛次子第五百八十六章 冠軍侯霍去病!第五百九十三章 樊噲出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重生的呂布第六百六十七章 齊國衆將第十三章 陳宮與馬賊第一百三十六章 黃忠收徒第一百八十三章 山洪第二百九十章 秦瓊歸心第四百四十三章 流寇馬超第四百一十七章 刺殺秦王政!第六百八十章 李世民的玄甲軍!第一百七十九章 三千白袍入河東第一百三十九章 收編起義軍第一百六十三章 西域,安西都護府第六百零三章 我乃大漢霍去病!第四百七十四章 馬超破城第三百八十二章 漢末三巨頭第三百七十章 三家分曹第五十二章 招安綠林軍第八章 柔然騎兵第六百一十九章 商鞅的無奈!第三百九十四章 北宋禁軍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無敵第三百零五章 父慈女孝第六百二十六章 在下荊軻第四十二章 諸子百家第四百七十三章 組建遠征軍團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十六計第七十一章 莫欺少年窮第五百一十六章 燕王朱棣登場!第六百零七章 七進七出!第二百七十八章 隋唐秦叔寶第五百零五章 亞歷山大出擊!第五百四十三章 韓擒虎與張遼(5000字)第二百二十九章 鴉兒軍南下!第六百八十七章 大破司馬懿!第三百七十八章 柴榮與趙匡胤第一百八十三章 山洪第二百零七章 北府參軍劉牢之第四百一十三章 北宋諸將的屬性第五百零九章 山東一條葛,無事莫撩撥!第四百八十六章 趙雲與馬雲祿(五更)第四百六十四章 矛與盾,王翦的絕對防禦!第六百六十六章 齊威王臣服第五百六十七章 齊國孫臏第五百五十二章 唐軍蘇烈!(4000字)第一百八十六章 陳慶之歸來第二十二章 乞活第六百三十一章 秦國四大名相(4000字)第三百零四章 三英戰呂布!第五十九章 兒皇帝石敬瑭第三百三十章 斬殺後金貝勒!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騎兵南下第六百八十九章 圍堵李世民第五百零三章 蒙家軍第六百九十一章 再召隕石!
第七百二十四章 劉秀氣運的終結第四百七十四章 馬超破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定遠侯班超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甲兵第二百八十五章 猛將羅士信!第一百九十五章 西湖三傑張煌言第十一章 六級鐵礦第二百一十三章 王禎農書第二百三十七章 吳玠與諸將天賦第六十八章 趙破奴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軍圍城,風林火山!第三百四十八章 陳橋兵變:宋王,趙匡胤!第四百一十九章 兵家亞聖出仕第十八章 少女與騎砍第五百五十章 李存孝十八騎!(4000字)第八十二章 鄧艾奇襲第四百三十三章 縱橫家張儀第六百三十三章 關羽的征程第四十七章 韓非變法(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收編大順軍第四百九十三章 倒黴的寧平公主第五十三章 皇太極來使第三百三十章 斬殺後金貝勒!第六十七章 皇太極與鰲拜第四百一十三章 北宋諸將的屬性第五百九十章 漢高祖、秦始皇!第八十三章 黑甲秦軍第四百八十六章 趙雲與馬雲祿(五更)第三百四十四章 解圍第九十五章 梁紅玉來投【求首訂】第一百七十四章 火燒藤甲兵第三百二十五章 劉秀的驚訝第三百零二章 生擒遼太宗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村夫第一百七十三章 袁術與藤甲兵第四百一十三章 北宋諸將的屬性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巖與紅娘子第五百八十一章 宋國與魯國名將第三百一十七章 信陵君投靠第一百四十九章 義子營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儒王守仁(大章)第八十四章 公子扶蘇第五百七十二章 柴榮、趙匡胤的最終死鬥!(4000字)第二百一十四章 岳飛次子第五百八十六章 冠軍侯霍去病!第五百九十三章 樊噲出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重生的呂布第六百六十七章 齊國衆將第十三章 陳宮與馬賊第一百三十六章 黃忠收徒第一百八十三章 山洪第二百九十章 秦瓊歸心第四百四十三章 流寇馬超第四百一十七章 刺殺秦王政!第六百八十章 李世民的玄甲軍!第一百七十九章 三千白袍入河東第一百三十九章 收編起義軍第一百六十三章 西域,安西都護府第六百零三章 我乃大漢霍去病!第四百七十四章 馬超破城第三百八十二章 漢末三巨頭第三百七十章 三家分曹第五十二章 招安綠林軍第八章 柔然騎兵第六百一十九章 商鞅的無奈!第三百九十四章 北宋禁軍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無敵第三百零五章 父慈女孝第六百二十六章 在下荊軻第四十二章 諸子百家第四百七十三章 組建遠征軍團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十六計第七十一章 莫欺少年窮第五百一十六章 燕王朱棣登場!第六百零七章 七進七出!第二百七十八章 隋唐秦叔寶第五百零五章 亞歷山大出擊!第五百四十三章 韓擒虎與張遼(5000字)第二百二十九章 鴉兒軍南下!第六百八十七章 大破司馬懿!第三百七十八章 柴榮與趙匡胤第一百八十三章 山洪第二百零七章 北府參軍劉牢之第四百一十三章 北宋諸將的屬性第五百零九章 山東一條葛,無事莫撩撥!第四百八十六章 趙雲與馬雲祿(五更)第四百六十四章 矛與盾,王翦的絕對防禦!第六百六十六章 齊威王臣服第五百六十七章 齊國孫臏第五百五十二章 唐軍蘇烈!(4000字)第一百八十六章 陳慶之歸來第二十二章 乞活第六百三十一章 秦國四大名相(4000字)第三百零四章 三英戰呂布!第五十九章 兒皇帝石敬瑭第三百三十章 斬殺後金貝勒!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騎兵南下第六百八十九章 圍堵李世民第五百零三章 蒙家軍第六百九十一章 再召隕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