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美蘇困頓

羅斯福總統決定勸說軍隊參加對德作戰之後,立即親自給英國首相邱吉爾,把自己的設想告訴他,希望能夠得到他的支持,以便舉行中美英蘇四國元首會議,協調對軸心國作戰問題。

羅斯福首先明確指出,蘇聯在德國的瘋狂進攻下,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如果不能在近期給予支援的話,絕對無法支撐到明年年底!希特勒解決蘇聯之後,英國必然是下一個攻擊目標,無論英國海軍的實力有多麼強大,都無法抵消希特勒掌握的龐大戰爭資源優勢。接着羅斯福又把美國目前面臨的困難擺了出來,他說,美國本土遭到日軍的猛烈襲擊,工業生產能力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夠恢復到最高水平,同時,澳洲和太平洋諸島上的戰役又把美軍的主力牢牢牽制住,無法騰出手來對歐洲大陸進行直接支援。最後,羅斯福告訴邱吉爾,能夠把蘇聯和英國從納粹德國的致命威脅中解救出來的只有,因爲只有軍隊擁有數量空前的軍隊和龐大的後備兵源,也只有軍已經展開了全面反擊,牢固地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

作爲一個頑固的殖民主義宅丘吉爾本來非常看不起,然而,形勢比人強,沒落的大英帝國在戰場上的表現遠遠不如遠東的新興強國,使他沒有了傲氣凌人的資本,只好非常彆扭地答應下來。然後直截了當地向羅斯福提出,希望軍隊能夠協助英美聯軍反攻印度和緬甸,以恢復大英帝國在遠東的殖民地,從而保障英倫三島的物資供應。

羅斯福當即表示願意出面跟總統孫百里商量這件事,然後又和斯大林取得聯繫,說服他參加四國元首會議,困境中的斯大林當即答應下來。

羅斯福沒想到事情竟然能夠進行的如此順利,當即與邱吉爾進行協商,最後決定把四國首腦會議的地址選在印度的德里。

事情全部敲定之後,羅斯福致電中華民國大總統孫百里,熱情他到印度德里參加中美英蘇四國首腦會議,共同討論對德和對日作戰的問題。

孫百里接到之後,立即在總統府召開高層會議,商討是否參加此次會議,與會代表包括行政院長杜周南,外交部長鬍適,總參謀長白崇禧,總統府經濟顧問羅思柴爾德等一干軍政首腦。

聽孫百里簡明扼要的介紹完情況之後,胡適馬上站起身來,激動地說道:“羅斯福總統作爲此次會議的發起人,同時也代表着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他向我們發出,意味着已經世界強國的行列,所以一定要大張旗鼓地參加,從而提高的聲望,並確保戰爭結束後取得亞洲的主導地位,與美國攜手建設、維護太平洋地區的新秩序。”

白崇禧不動聲色地看了看胡適,輕聲說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羅斯福總統參加四國首腦會議,未必按的好心,搞不好又是催促我們對德宣戰!”

聽了白崇禧的話,胡適不滿地說道:“白總長,你怎麼能這麼說呢!美國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給予了大力援助,並且派出志願人員加入對日作戰,難道還不夠嗎?”

白崇禧笑着說道:“胡博士,先不要激動,聽我把話說完,然後你再發表意見!”接着白崇禧說道:“美國支援過我們,這的確不錯,但是我們也要尊重這樣的事實——在羅斯福的心目中,遠遠沒有英國重要,他就是爲了挽救奄奄一息的大英帝國,也會讓對德宣戰的!”

孫百里點了點頭,說道:“國家之間沒有永恆的友誼,只有永恆的利益——蘇聯被擊敗之後,英國必然是他們的第二個目標,英蘇兩國爲了保住自己的國家,肯定會想方設法說服美國和出兵的!而此時的美軍主力被拖在太平洋戰場無法寸進,自然只能依靠我們了!”

杜周南說道:“咱們自己家門口的事情還沒有處理好,多餘的資金向德國開戰!?再說,沒有好處的事情誰願意幹!難道我們士兵的命就那麼不值錢,爲什麼要替他們去死。”

孫百里笑着說道:“我想他們肯定會做出些讓步的!”然後分析道:“蘇聯和英國現在能夠拿得出手,我們又能看得上眼的東西,除了領土和主權之外還能有什麼?”

杜周南試探着說道:“也有可能是擊敗德國、日本之後的鉅額戰爭賠款和戰敗國的領土!”

白崇禧冷冷一笑,反駁道:“咱們既然有能力擊敗日軍,也就有能力從它那裡得到領土和賠款!用不着他們把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送人,慷他人之慨!”

胡適急忙說道:“孫總統,羅斯福的面子總還是要給的!不能因爲咱們的懷疑就拒人於千里之外!”

羅思柴爾德插話道:“這次曠日持久的世界大戰,必將改變世界的格局!我想,羅斯福總統應該想爲美國在勝利的蛋糕上切下最大的一塊,從而取代老朽的英國成爲世界的霸主。作爲亞洲地區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在亞洲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羅斯福肯定想乘機拉攏,以發展成新的盟友!”

白崇禧問道:“羅思柴爾德先生,你的意思是希望總統參加這個會議嘍?”

羅思柴爾德點了點頭,回答道:“雖然國軍取得了戰場的主動權,但是曠日持久的戰爭給我國造成了的生命財產損失,再加上我們的工業化程度很低,與美國有非常大的差距,沒有能力擔當世界的領導宅因此,只有與美國合作,藉助它的力量,才能夠把的利益最大化。”

孫百里非常贊同羅思柴爾德的意見,他補充道:“目前中日之間的戰爭基本上都是發生在陸地上,國軍還能夠應付,但是當我們要反攻日本本土的時候,沒有海軍的弊病就會顯現出來!如果我們不與美國合作,到時候登陸日本的全部是其他國家的軍隊,那麼我們怎麼來確保全面剷除日本的軍國主義宅切除這個時刻威脅着人的毒瘤!”

看到衆人臉上都露出沉思的深情之後,孫百里接着說道:“作爲一個現代化的強國,石油、橡膠等戰略物資是必須的,然而我國卻非常缺乏這些物資,因此必須要向南拓展民族的生存空間,把英國的勢力徹底從東南亞驅逐出去,將東南亞各國變成的可靠盟友!”

白崇禧說道:“還可以乘機讓蘇聯歸還外蒙古,實現國家領土的真正統一!”

“對!”孫百里大聲說道:“這纔是我們參加談判的最終目的,也是對德宣戰的基本條件!”

羅思柴爾德激動地站了起來,說道:“總統先生,希望國軍能夠爲無數死難的同胞報仇!”

孫百里急忙安慰道:“羅思柴爾德先生,我們有句古話——多行不義必自斃!納粹德國這樣倒行逆施,肯定沒有好下場的!”

羅思柴爾德想了想,突然問道:“總統先生,你曾經答應過要把日本的領土交給我們來管理,希望你能夠在這次首腦會議的時候提出來,好徵得羅斯福的同意——畢竟美國的實力是亞洲、乃至世界最強的。”

杜周南提醒道:“百里,這次會議和談判沒有什麼兩樣,所以一定要爭取最大的利益,絕對不能做濫好人,心中要時刻銘記着自己是四萬萬同胞的代表,要維護他們的利益!”

孫百里笑着說道:“爲了避免我犯這種錯誤,你還是跟我一起去吧!”然後扭頭衝着胡適說道:“胡博士,你留美多年,又和羅斯福總統有同窗之誼,與英國首相丘吉爾也見過面,最好能一起去,以便就近提供幫助,協助我們之間的交流和溝通。”

確定要參加首腦會議之後,孫百里馬上就把這個決定通知了羅斯福總統。

羅斯福喜出望外,當即命令駐紮在印度的第十四航空隊派出二十四架戰鬥機和兩架客機,越過日軍封鎖犀抵達重慶機場,準備接孫百里赴印。

與此同時,羅斯福總統乘坐巡洋艦橫越大西洋,然後與丘吉爾一起在英國換乘大型運輸機,在大量戰鬥機的掩護下,越過德國空軍的地中海防犀飛抵印度。

斯大林則先乘坐火車,哈薩克斯坦加盟共和國,再換乘運輸機前往印度。

距離印度最近的孫百里接到三國首腦先後抵達的消息之後,立即帶着杜周南、胡適和陳納德登上飛機,向喜馬拉雅山南的印度飛去。

第362章 空中堡壘第223章 四年之約第148章 一個交易第260章 近海防禦第397章 日本投降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第252章 蔣委員長第157章 另起爐竈第86章 拔刀相助第31章 長汀勸降第397章 日本投降第106章 浴血南京(一)第324章 死戰黃河(中)第179章 戰機旋轉第378章 美軍西下第36章 肅清地方第269章 遊說薛嶽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六)第2章 準備戰鬥第154章 蘇中攻略第30章 經濟危機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二)第344章 致命誘惑第276章 內憂外患(上)第20章 泉州起義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第381章 埋骨何處第206章 冬季攻勢第334章 傳奇人物(下)第386章 末日攻特第55章 斬首行動(上)第72章 血肉磨坊(三)第222章 碧血長空第229章 反攻潮安第374章 神兵天降第155章 暗戰龍巖(上)第157章 另起爐竈第17章 主力對決第92章 鏖兵吳福(一)第229章 反攻潮安第356章 活人國葬第209章 旁觀者清第242章 臺灣快運第395章 最後瘋狂第12章 福建事變第388章 苟延殘喘第63章 新式武器第119章 浴血南京(十四)第223章 四年之約第213章 勇克堅城(上)第141章 重整旗鼓(中)第275章 總統殉國第216章 出其不意第252章 蔣委員長第102章 兵分兩路第13章 事變失敗第398章 天皇有罪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第130章 絕不低頭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九)第77章 坐失良機第332章 天皇問計第381章 埋骨何處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第44章 財政狀況第337章 四國峰會(下)第210章 雙管齊下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153章 雪中送炭第70章 血肉磨坊(一)第341章 領袖歸來第276章 內憂外患(中)第311章 橫山抗命第36章 肅清地方第41章 一九三五第289章 火鍋外交第175章 前進坦克(上)第126章 以牙還牙(上)第195章 邊境衝突第337章 四國峰會(上)第143章 國計民生第100章 兵退錫澄第2章 準備戰鬥第316章 輕取商丘第194章 千載難逢第368章 猛虎出柙第393章 關東精銳第155章 暗戰龍巖(下)第156章 經濟作戰(上)第330章 山城論戰(上)第12章 福建事變第247章 初識薛嶽第248章 長沙市民第215章 知恥後勇(中)第371章 半壁江山第129章 功虧一簣第264章 盾堅矛利(上)第5章 夜戰敗敵第288章 脣槍舌戰第135章 百里出院
第362章 空中堡壘第223章 四年之約第148章 一個交易第260章 近海防禦第397章 日本投降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第252章 蔣委員長第157章 另起爐竈第86章 拔刀相助第31章 長汀勸降第397章 日本投降第106章 浴血南京(一)第324章 死戰黃河(中)第179章 戰機旋轉第378章 美軍西下第36章 肅清地方第269章 遊說薛嶽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六)第2章 準備戰鬥第154章 蘇中攻略第30章 經濟危機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二)第344章 致命誘惑第276章 內憂外患(上)第20章 泉州起義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第381章 埋骨何處第206章 冬季攻勢第334章 傳奇人物(下)第386章 末日攻特第55章 斬首行動(上)第72章 血肉磨坊(三)第222章 碧血長空第229章 反攻潮安第374章 神兵天降第155章 暗戰龍巖(上)第157章 另起爐竈第17章 主力對決第92章 鏖兵吳福(一)第229章 反攻潮安第356章 活人國葬第209章 旁觀者清第242章 臺灣快運第395章 最後瘋狂第12章 福建事變第388章 苟延殘喘第63章 新式武器第119章 浴血南京(十四)第223章 四年之約第213章 勇克堅城(上)第141章 重整旗鼓(中)第275章 總統殉國第216章 出其不意第252章 蔣委員長第102章 兵分兩路第13章 事變失敗第398章 天皇有罪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第130章 絕不低頭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九)第77章 坐失良機第332章 天皇問計第381章 埋骨何處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第44章 財政狀況第337章 四國峰會(下)第210章 雙管齊下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153章 雪中送炭第70章 血肉磨坊(一)第341章 領袖歸來第276章 內憂外患(中)第311章 橫山抗命第36章 肅清地方第41章 一九三五第289章 火鍋外交第175章 前進坦克(上)第126章 以牙還牙(上)第195章 邊境衝突第337章 四國峰會(上)第143章 國計民生第100章 兵退錫澄第2章 準備戰鬥第316章 輕取商丘第194章 千載難逢第368章 猛虎出柙第393章 關東精銳第155章 暗戰龍巖(下)第156章 經濟作戰(上)第330章 山城論戰(上)第12章 福建事變第247章 初識薛嶽第248章 長沙市民第215章 知恥後勇(中)第371章 半壁江山第129章 功虧一簣第264章 盾堅矛利(上)第5章 夜戰敗敵第288章 脣槍舌戰第135章 百里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