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一舍一得

蔡邕蔡伯喈,素有名望,尤其是在士人之間,蔡邕的大名誰人不曉?可以說是當今天下知名的大儒之一。

只是最近蔡邕的日子並不好過,因爲他的名望,使得掌握了權柄,希望拉攏天下人心的董卓對其特別的看重。

三日三遷其職就可以得知這位新近權臣多麼的重視蔡邕!

奈何這種重視並不是什麼好事,董卓雖然才掌控朝堂,還沒來得及做出太多的事情,但朝中諸公哪個不是人精一般的人物?誰瞧不出董卓究竟是什麼貨色:這就是又一個妄圖掌握漢王朝大權的野心家,而且他比何進更加肆無忌憚,爲了彰顯權威,甚至將登基不過半年的皇帝給廢去,扶持樑王登基稱帝。

蔡邕得董卓這般看重,他就算再有名望,也被動的被打上了董卓一黨的標籤,就算他們看在蔡邕不是自願的情況下能夠不說什麼,但不代表他們能夠繼續如往常一般對待這位當世大儒。

所以,即便朝中所有人都知道蔡邕有一個頗具才名的女兒,他們也不會將其推薦給皇帝爲妃——更遑論正宮皇后?歸根究底只有一個原因:蔡邕和他們已經不再是一路人。

劉軒高坐其上,冷眼瞧着諸公神態,心中冷笑:“既然要本人選妃,那自然得選個順眼的……蔡文姬長的什麼模樣我的確不知道,不過總比那些連名字都沒有留下的路人龍套來的好,好歹也算是歷史知名人物!”

等到衆人回過神,紛紛轉頭看向剛剛登基的劉軒,這時候他們纔想起來應該說點什麼,可是王允卻發現,適才劉軒所用的並非是疑問,比如詢問諸位以爲如何或者說覺得怎樣?,而是用‘可爲正宮皇后’這樣肯定的語氣,等於直接定了此事。

“這新皇帝倒是頗有主見!”

他王允看事情看的明白,等他偷偷一瞧董卓,見這大權在握的董太師似乎對劉軒的這番言論也沒有反對的意思,立刻就明白大勢已定:犯不上在這事情上與新皇帝過不去,何況蔡邕蔡伯喈之女他也知曉,真入宮爲後的話總比那些亂七八糟的人把自己女兒送進去來的強,起碼這是個知書達理的賢惠女子。

想到此處,還不等衆人開口王允立刻道:“陛下所言甚是,蔡尚書之女素有才名,的確是一絕佳人選。”

他一開口,那些還想說什麼的羣臣只得齊齊將口中話語給吞了回去,一些人不由得納悶的瞧向王允,好奇這王司徒莫非是想到了什麼?

此時王允哪有功夫搭理他們,只是瞧着劉軒,想看看這新皇帝如何說?

果然,劉軒一擺手,直接就將這事定了下來:“連王司徒都這般說,那麼就這麼定下了吧!蔡尚書莫非覺得有什麼不妥?”

蔡邕滿眼都是淚,只覺得自己這段日子也不曉得是走了什麼黴運,事事都由不得自己。如今天子話都說出來了,他怎麼敢說什麼不字——倒是原本還在與河東衛家商量定親的事情,這次怕是要把那事情給推掉了。

不過換個方向去想,如今自己被董卓綁到了他那邊去,在朝中極不受人待見,若自己女兒能入宮爲後,起碼能緩和一下與皇帝的關係——這做官還不是做皇帝指使的官?若有皇帝幫襯,就算以後有什麼變故,想來也不至於讓自家遭逢大難。

“臣遵旨!”

這麼一想,這對於他蔡家來說也算是一個機遇,乖乖領旨就是。

他心中這麼安慰,那邊董卓也覺得滿意,劉軒開口願意納蔡邕之女爲妃,甚至有意立其爲皇后,那是不是代表着皇帝在向自己示好?雖然他大權在握,但因爲行事過於跋扈,又不夠名正言順,總覺得心裡沒底,如今看來,倒是自己想多了。

“連皇帝都不敢得罪自己,要與自己示好?我以後還怕的什麼?”

董太師摸摸自己鬍子,樂呵呵的笑了笑:“早聞蔡伯喈之女甚賢,正欲向陛下進言,不想陛下早有知曉,倒是省卻了不少麻煩!”

他這一開口,羣臣就不敢再多說什麼,當然也有不忿董卓跋扈的官員對其怒目而視,只是當董卓轉頭瞧去的時候,這羣人無不低頭裝孫子——劉軒瞧的清清楚楚,暗自也是鄙視了一番。

嬪妃皇后的事情暫且告了一段落,劉軒既然在德陽殿上開口選定了蔡邕之女,詔書什麼的自然也要開始草擬,那些雜七雜八的事情倒不用劉軒操心,偌大個漢王朝自然有專門的官員就負責做這個的。

隨後董卓又進言,欲將虎賁中郎將袁術提拔爲後將軍——不過這位後將軍今日並未到場,昨日他聽到董卓爲了拉攏袁家而準備升其爲後將軍的時候,簡單收拾了點東西直接就跑了。

至於袁術的兄長袁紹,當初董卓欲行廢帝之舉的時候,就與董卓對罵了一陣,然而事後又害怕董卓報復,比袁術更早的就跑出了京師。

當然,劉軒不知道袁紹跑掉還和自己有關係,那袁紹身爲司隸校尉,在朝堂上也頗有話語權,只是先前領兵衝擊了皇宮,隨後又險些衝撞了劉軒,算是徹底的惡了皇室。

如今又與董卓鬧翻,董卓又要立那劉軒爲帝,袁紹思來想去都覺得自己若繼續留在雒陽,怕是沒什麼好下場,縱使他袁家四世三公,但抗不住天子以及頭號權臣齊齊看你不順眼,若是如此,還不如早日離去。

因此離開京城後直接奔東而去,如今朝中袁家就剩下太傅袁隗,爲袁紹的叔叔。

今日董卓欲進之言,倒是與那袁紹有些關聯:“聞關東又有黃巾起,不若封袁本初爲渤海太守,一邊治理地方,一邊平定賊寇!”

話是詢問,但言語間似是已經將事情定下。劉軒聽了,就知道拿到自己面前來說不過是走個過場——董卓扶持劉軒上臺不滿一日,這場面功夫還是要做做。

既然都是做樣子,劉軒也不介意陪董卓玩玩,當即點頭應允,隨即下詔封袁紹爲渤海太守,着其清剿周邊賊兵餘孽。

“羽林軍重組,只孟德一人似乎太過操勞,不若使都亭侯呂布爲騎都尉?”

劉軒眼皮一跳,立刻明白董卓今日打的是什麼打算了!

羽林軍那是劉軒目前唯一能夠掌握的兵馬,他封曹操爲羽林中郎將,就是爲了徹底的將這支兵馬掌控在手中。

但若呂布成了騎都尉,那這支兵馬就會脫離掌控——騎都尉,有督察、監管、統領羽林軍的職權。

雖然官職在羽林中郎將之下,但說白了是對羽林中郎將的一個掣肘和監控,眼下劉軒還沒到需要靠相互制約來平衡各方勢力的程度,怎麼可能叫董卓用這麼一招壞了自己的事情?

面上表情不變,心思卻轉了不知道多少個圈圈,想要尋思一個絕佳的法子化解這一次危局。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爲元神強悍的緣由?這一想之下,還真就叫他想到了一個法子。

“得聞都亭侯勇猛無雙,乃當世第一猛將,只一騎都尉似乎太過屈才!”腦袋裡整理了下,隨即笑道:“袁公路升任後將軍,又離京視察地方,虎賁中郎將一職空懸,不若以都亭侯治虎賁軍,如此也可一展才華。”

滿朝諸公聞言,只覺得後背唰的被冷汗淋了個通透,暗道:“皇帝怎的這般糊塗?哪有將兵馬主動送給董卓這等權臣的道理?”許多人互相看了一眼後,立刻就欲開口將劉軒的話打斷。

只是互相瞧了幾眼後,竟然沒有一個人夠膽在此時開口,結果等到劉軒這番話說完,也沒有一個人跳出來反對。

“虎賁?”

董卓也沒想到,劉軒竟然這麼大方,自己只是想要安插個親信監視羽林軍罷了,劉軒竟然乾脆無比的將虎賁給送到了自己手上。

“得虎賁可比牽制羽林來的強上許多!”畢竟一個是真正掌控一支兵馬,另外一個只是牽制住曹操,不讓其超出自己的掌控罷了。而且,董卓這些日發現曹操對自己也不算敵視,也許自己還可以將其拉攏到自己一方,那時候虎賁、羽林都在自己掌控之中,京城兵馬盡數入他董卓之手,還有什麼可懼怕的?

“陛下明斷!”

心下高興,董卓自然順着劉軒的話就應了下來,而呂布得了這麼一個要職也是開心,這可比他當年在幷州當一主薄強的多。

只有劉軒心中暗笑:“虎賁本就不在我掌握之中,拿出來送人情也沒什麼損失!倒是羽林軍因此得以保全,這纔是最重要的。”

不過怎麼也算是給了董卓好處,劉軒尋思了下,立刻就道:“聞皇甫義真賦閒在家,此時正是朝廷用人之極,不若徵辟之,如何?”

這話一出,董卓那臉立刻就黑了——他與皇甫嵩早有嫌隙,如今大權在手,還尋思找找那皇甫嵩的麻煩。卻不料皇帝竟然想要重新起用皇甫嵩,雖然自己大權在手,不懼那皇甫嵩,但總歸瞧着煩心不是?

關鍵劉軒剛把虎賁軍許給他,此時兩人起碼錶面上還是和和氣氣的,也不好直接開口否了。

“也罷,看看這新皇帝要用皇甫嵩做什麼?”

劉軒直接道:“執金吾一職空懸,不若以皇甫嵩任之,太師以爲如何?”

“執金吾?”董卓似乎沒想到竟然會是這麼一個官職,想了想,點頭應允,心中還暗道:“不過一巡街滅火管倉庫的,倒是沒什麼大不了!”

第55章 再次親征第9章 黃巾復起第17章 涼州刺史董第1章 變天第87章 西北第8章 內臣第28章 遊戲?第13章 改編與裁撤第15章 左慈再現第5章 艦船難題第157章 馬中赤兔第27章 南蠻第一美女第152章 合適人選第25章 許昌第88章 出兵西域第18章 微服私訪?第84章 誅其九族第120章 酒第43章 根基第83章 又要種田?第39章 蔡貴人第124章 工具第7章 好處第67章 魔鬼的爪牙第163章 誘餌!第52章 強行軍第32章 王司徒第15章 糧食最大第2章 藥方第77章 朝堂變換伊始第82章 龐統出巡第10章 揚州牧第56章 新的戰爭模式?第8章 大漢的軍力第13章 改編與裁撤第108章 阿醜第152章 合適人選第62章 又是一冬第62章 外籍兵團第105章 黃承彥第56章 神明的怒火第43章 根基第62章 又是一冬第86章 就這麼整!第63章 進京?第24章 門第17章 涼州刺史董第46章 李肅的安排第73章 些許變化第58章 左慈第121章 龍吟第3章 目光要廣闊長遠第1章 燃燒的遠征第136章 戰船的建造第42章 想做事,要有糧!第14章 帝非帝,王非王!第60章 邁向宇宙時代的重要一步第19章 三家人質第8章 帝國的情況第68章 北魏必須滅亡!第72章 “年輕”將領們第12章 兵權第49章 煉器司的新任務第71章 大局已定第136章 戰船的建造第10章 王國的反擊?第45章 照辦就是第5章 疑惑第144章 驅逐第156章 襄陽城下第95章 三公六部九卿第9章 先利其器第92章 救出公孫瓚第39章 蔡貴人第22章 撮合?第72章 殘兵敗將第60章 漢朝修士們第75章 劉備的請求第167章 逃往海外第9章 先利其器第83章 又要種田?第73章 文官的心思第160章 資源儲備?第16章 三國之勢?第75章 劉備的請求第62章 萬年公主第94章 妖刀碎片第49章 煉器司的新任務第165章 碾死第53章 長城北第142章 煉器司新主官第48章 大戰南華第79章 戰道第106章 幾年下來的成果第57章 八十萬禁軍第11章 突破的契機?第45章 照辦就是第9章 先利其器第44章 赤霄第58章 天災
第55章 再次親征第9章 黃巾復起第17章 涼州刺史董第1章 變天第87章 西北第8章 內臣第28章 遊戲?第13章 改編與裁撤第15章 左慈再現第5章 艦船難題第157章 馬中赤兔第27章 南蠻第一美女第152章 合適人選第25章 許昌第88章 出兵西域第18章 微服私訪?第84章 誅其九族第120章 酒第43章 根基第83章 又要種田?第39章 蔡貴人第124章 工具第7章 好處第67章 魔鬼的爪牙第163章 誘餌!第52章 強行軍第32章 王司徒第15章 糧食最大第2章 藥方第77章 朝堂變換伊始第82章 龐統出巡第10章 揚州牧第56章 新的戰爭模式?第8章 大漢的軍力第13章 改編與裁撤第108章 阿醜第152章 合適人選第62章 又是一冬第62章 外籍兵團第105章 黃承彥第56章 神明的怒火第43章 根基第62章 又是一冬第86章 就這麼整!第63章 進京?第24章 門第17章 涼州刺史董第46章 李肅的安排第73章 些許變化第58章 左慈第121章 龍吟第3章 目光要廣闊長遠第1章 燃燒的遠征第136章 戰船的建造第42章 想做事,要有糧!第14章 帝非帝,王非王!第60章 邁向宇宙時代的重要一步第19章 三家人質第8章 帝國的情況第68章 北魏必須滅亡!第72章 “年輕”將領們第12章 兵權第49章 煉器司的新任務第71章 大局已定第136章 戰船的建造第10章 王國的反擊?第45章 照辦就是第5章 疑惑第144章 驅逐第156章 襄陽城下第95章 三公六部九卿第9章 先利其器第92章 救出公孫瓚第39章 蔡貴人第22章 撮合?第72章 殘兵敗將第60章 漢朝修士們第75章 劉備的請求第167章 逃往海外第9章 先利其器第83章 又要種田?第73章 文官的心思第160章 資源儲備?第16章 三國之勢?第75章 劉備的請求第62章 萬年公主第94章 妖刀碎片第49章 煉器司的新任務第165章 碾死第53章 長城北第142章 煉器司新主官第48章 大戰南華第79章 戰道第106章 幾年下來的成果第57章 八十萬禁軍第11章 突破的契機?第45章 照辦就是第9章 先利其器第44章 赤霄第58章 天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