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雲之所以不和沁晏等神使們一起去尋找三大殿的遺址,而是去往周朝的聖京城鎬京參加大朝會,那是因爲每一次大朝會,神族境內各諸侯國的領土邊境都會有一個較大的改變,再加上隋國滅亡,宋國新立,等諸多的問題都會在大朝會上解決。
在大朝會上作出的決定大體上個諸侯國都會遵守。
所以姜雲覺得自己還是很有必要去鎬京參加大朝會,也能對弒神宮的發展有一個更好的規劃。
次日清晨,沁晏、呂布、王異爲首的神使們就帶着各自的弟子離開了萬花殿。
姜雲則是和玉紫瀾帶着舞青藍,以及萬花殿三名天神境的弟子去往山海關。
走之前姜雲對蘇麻姑姑囑咐道:“蘇麻姑姑若是接到任何有關三大殿的情報定要派人通知我。”
因爲蠻族已經退軍了,衛青已經帶着他的十萬大軍返回了漢國的丹陽營地。
如今的山海關,依舊是吳三桂在駐守。
智信見姜雲回到山海關,身邊還帶着幾名女子,身爲佛門弟子的智信,自然沒有多嘴向姜雲問什麼,在他心中只要姜雲安然回來就好。
姜雲覺得自己弒神宮宮主的身份,還是不要過早的讓太多的人只曉得好,等開啓弒神宮殿後再說也不遲。
玉紫瀾、舞青藍和萬花殿三名天神境的弟子,到了山海關才得知姜雲既然是玄微仙子的弟子,不僅如此他還是少林寺第一代慧字輩的弟子,這讓玉紫瀾她們驚詫莫名。
雖然玉紫瀾、舞青藍她們幾乎不與谷外的人接觸,但云夢山與少林寺的名號還是知曉的。
這讓她們不由得對姜雲又多了幾分敬畏與愛護。
既然蠻族退了,姜雲和智信以及無相院的衆弟子留在山海關,也沒有什麼意義。
而且方丈慧可讓人傳來消息,要姜雲他們去往鎬京城參加大朝會。
姜雲與智信便向吳三桂提出了辭行。
“此次能解山海關的危局,多虧了少林寺諸位聖僧傾囊相助,才得以脫險,吳某多些二位了。”吳三桂很真誠的向姜雲和智信道謝。
智信雙手合十宣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小僧等人只是略盡綿薄之力,施主過謙了。”
姜雲對於這種寒暄一陣無語,在一旁沒做聲,全都交給智信去應對。
吳三桂知道姜雲和智信以及少林寺的衆弟子是要去往聖京城鎬京,便也沒做過多的挽留,說道:“聖僧等人去往鎬京城,恕吳某有軍務在身不能遠送。”
姜雲和智信離開了吳三桂在山海關的府邸後,吳三桂的親兵統領吳志拿着一封密函,送到了吳三桂的手上。
“這封密函是誰送來的?”信上並沒有署名,吳三桂覺得很奇怪,這會是誰給自己送來的密函。
吳志搖搖頭回道:“我是剛剛輪值回到自己的房裡,看見了這封信,就擺在案桌上。屬下不敢怠慢,就趕緊送了過來。”
吳三桂噢了一聲,眼底閃過一絲幽光,語氣平淡的道:“你沒有看過這封信的內容吧。”
吳志將頭擺的像撥浪鼓一樣,連忙回答道:“沒有,屬下見到這封信的時候就立即拿過來,交給給將軍您了。”
吳三桂看了一眼吳志,擺擺手示意他退下。
見吳志已經出去了,吳三桂將那封信拆了開了,信上只有一句話:“汝之愛妻陳圓圓,如今正在鎬京城。”
吳三桂看着信上這一句簡單的話,心神在一瞬間崩潰了,兩行熱淚流淌在面頰上,喃喃自語道:“我終於又有你的消息了......”
跟吳三桂辭行後,姜雲、玉紫瀾、智信一行人就出了山海關,往鎬京城的方向而去。
其實從山海關到鎬京城並不是很遠,而且大朝會開始的時間在十五之後天,所以姜雲等人沒有急着趕路,而是想在途中必經古城朝歌停留一日。
難得來到這種上古時期遺留下來的古城,姜雲、玉紫瀾、智信、子空、子塵等人自然是想好好的遊玩一番。
朝歌城,原叫沬鄉,又改爲沬邑。
上古時期的商朝帝乙即位後改沬邑爲朝歌。
朝歌城東有淇河爲險阻,西有太行山作屏障,其城池南北各有三道城垣,最外面這道城垣南至淇縣的常屯村,北至淇縣的淇水關,南北五十餘里。
如今的朝歌城城主是周朝的宗室姬封。
姜雲一行人的到來,自然引起了城主姬封的注意。
姬封將姜雲、玉紫瀾、智信等人安排進了城主府,款待衆人。
少林寺這些年派出無數的弟子,前往各國邊境協助守軍與蠻族作戰,在神族境內算得上是聲名遠播,走到哪裡都會有人盛情招待。
再加上玉紫瀾神尊境中期的修爲,姬封自然不敢怠慢。
姬封是周朝的宗室,而且身份也不低,不然也不可能成爲朝歌城的城主。
在一定程度上姬封的言行舉止反應了周朝宗室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