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帝心難測

誰曾想到,堂堂內閣首輔竟也有鑄下大錯的時候,也有後悔不迭的一日。

當着自家兒子,此時又是夜半三更,楊廷和壓低了口氣,娓娓道來:“大行皇帝突然駕崩,當時爲父身爲首輔,上有張太后支持,下有百官擁簇,擬定了當今皇上登基大寶。原本這是一件美事,可是在下頭一些人的慫恿下竟是昏了頭。大行皇帝駕崩之後,羣情激奮,爲父便藉着遺詔行事,勵行新政,革除了大行皇帝時所留弊政;打擊宦官秉政當權惡勢力,又遺散平虜伯江彬矯旨改建的威武營,資遣錦衣衛擅調用的各邊兵及其進獻的美女,取消“皇莊”、“皇店”等九個多餘的工程。除此之外,又收納宣府行宮金銀珠寶入於內庫,釋放南京大獄冤囚,最後又計擒欲擁兵反叛的奸倍將領江彬,同時將其死黨一一緝拿,分別懲辦。這些事,想必你都知道吧?”

這些事,楊慎當然知道,臉色不禁脹紅起來,這些事蹟早已傳爲美談,父親總理朝政三十七日,改革之舉,意義深遠,惡勢力遭到打擊,正派力量得以增長,人心大快,國家從危弱轉臻初治,許多都紛紛稱讚父親力挽狂瀾,使“中外倚以爲安”。”

這三十七天可以說是楊家榮耀的頂點,正是因爲有了這個資歷,楊廷和賢相之名傳諸中外,便是六歲稚童聽到楊公二字,都不免拍手叫好。

可是如此有利於社稷之舉,父親爲何卻說鑄就了大錯?楊慎年紀雖然不小,可畢竟一生順風順水,雖有清直之名,心機卻不足以深沉。他曾喊出國朝百二十年仗義死節便在今日這句話,其實就可顯出此人性格衝動,卻不夠聰明。楊慎不由道:“父親此番義舉使天下氣象一新,有大功與朝廷,下恩惠於百姓,難道這也錯了?”

楊廷和卻是苦笑,手指着楊慎道:“若爲父致仕,你必定不能長久。”

隨即楊廷和又慢悠悠地道:“老夫還記得,皇上進了京。步攆走了一半。卻是賭氣要回安陸,再三說不做天子,後來因爲其母入宮的事又差點鬧得不可開交,你可知道是爲了什麼?你真以爲只是些許的名分?實話告訴你,這一切都是因爲爲父的這個過失,用修,陛下是猜忌到了爲父,是對爲父有了戒心啊。他再三如此,只是爲了一步步試探爲父。而這禍根便是在這件事上,你想想看。爲父剷除奸佞,革除弊政,難道皇上不能嗎?”

一番話驚醒了夢中人,楊慎便是再蠢,此時也已經明白這其中意味了。

想想看,奸佞在朝,弊政叢生,新皇帝正在從湖北趕來,在這三十七天的時間裡。楊廷和把該做的事都做完了,而新皇帝怎麼辦?這種事,你楊廷和可以做。新君也可以做,爲何新君未到京師,你便擅自主張?你要沽名釣譽,難道新君不用沽名釣譽?原本當今皇上在名分上就有欠缺,畢竟不是孝皇帝嫡系,作爲一個外藩的藩王,他最需要的就是顯露出自己的才幹。

想必在從湖北到京師的這一段路里,這位新皇帝正殷殷期盼着抵達京師之後用什麼樣的手段去革除先帝弊政。用什麼手段去剷除那些奸黨,正滿懷着期望,希望藉着這些事立下自己的威信,使百官信服,使天下百姓感激涕零。

可是當他到了京師卻是傻了眼,這位內閣首輔已經把他要做的事統統都做完了,連他孃的一口湯都沒有剩下。

面對這種情況,新皇帝若是沒有疑慮,若是沒有戒心,那便是豬了。

你想做什麼?你請我來,莫非是挾天子而令諸侯,是想將我當擺設?

因此剛剛進京的時候,新皇帝便找了個藉口發了一陣脾氣,甚至還說出了要立即回安陸的氣話。

這是楊廷和與新皇帝的第一次交鋒,在別人看來,這位新皇帝實在有點小孩子氣,爲了一件小事,居然在如此隆重的場合大發雷霆,可是隻有楊廷和知道,這一切都是新天子借題發揮而已。

每每想到這裡,楊廷和就夙夜難寐,他原本以爲,新皇帝不過是個孩子,不必太過謹慎,再加上有太后和百官的支持,使他一時膨脹,並沒有將這個小孩子放在眼裡,這也是他持政三十七日,一道道大快人心的詔書頒佈出去而沒有顧忌的原因。

可越是和嘉靖相處久了,他越是意識到自己犯下了大錯,這個錯誤已經不可能再彌補了。

此時的楊廷和,語氣平淡地說起這件事,那滿是皺紋的臉帶着幾分自嘲,他看了一眼震驚的楊慎,道:“陛下入宮之後,待爲父甚恭,爲父略染小疾,陛下便再三派人探視,越是如此,爲父就越是覺得不安。”

楊慎忍不住道:“父親扶危定頃,功在社稷,即周勃、韓琦殆無以過。”

楊廷和只是嘆氣,道:“你不懂,你不懂啊,不過……”楊廷和雖然後悔,此時精神一振,忍不住道:“本來老夫也該解甲歸田,是該急流勇退了,可就這麼走,實在心有不甘,爲父留在這裡,既是不忍,也是爲了你的前途打算,所以……只能硬着頭皮周旋下去了。”

他沉默了一下,又道:“浙江商家的事,你聽說了嗎?”

楊慎不由唏噓道:“聽說了,可惜了文毅公,竟被一羣不肖子孫牽連。”

楊廷和卻沒有功夫感慨,而是慢悠悠地道:“據說此事是個叫徐謙的生員捅出來的,這個人,爲父總覺得不簡單,他和宮裡似乎也有聯繫,你去查一查,看看這個徐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楊慎愕然道:“父親何必在意一個生員?”

楊廷和臉色平靜地道:“風雨欲來,有的人見了風雨,便龜縮不動,遮風避雨。可是也有一種人,他或許此前籍籍無名,可是一旦有了際遇,便能興風作浪。金鱗豈是池中物,不日天書下九重。還是小心一些的好,爲父已經大意了一次,從此以後,絕不容許再犯過失。”

楊慎默然無語。

內閣之中,隱隱的燭火使微微照亮了夜空,從窗中透出來的光線,在這昏暗的宮廷裡宛如指路明燈。

在黑暗中,黃錦小心翼翼地打着燈籠,嘉靖天子一夜未眠,他漫無目的地帶着黃錦在宮中游走。

他看到了內閣的燭光,突然駐足,揹着手,看着內閣一動不動。

“今夜是誰當值?”

“回陛下,今夜是楊公當值。”

嘉靖天子木然不動,目光幽幽,語氣平淡地道:“他年紀這麼大,真是辛苦了他。”

這句話說得慢條斯理,與此同時,天子的目中,突然掠過了一絲冷意,這是一種徹骨的淒冷,夾雜着一種複雜的情緒。

黃錦本來想說兩句話,正要開口,這一肚子的話卻又縮了回去,他隱隱感覺到,皇上此時的心情並不好,平靜之下掩藏着一股暴躁。

嘉靖天子站了小片刻功夫,隨即微微一笑,旋身向宮中深處走去,黃錦連忙提着燈籠追上。

嘉靖天子踱步道:“中旨已經發出去了嗎?”

“已經發了,八百里加急,委託杭州造作給徐謙頒佈委任。”

“杭州造作?那個王芬?”嘉靖似乎有點印象。

黃錦道:“是。”

嘉靖天子抿嘴一笑:“很好。”

很好兩個字讓黃錦摸不着頭腦,他不知陛下是說王芬很好,還是說讓王芬去頒佈委任很好,不過他不敢多問,提着燈籠給嘉靖小心地照着道路。

………………………

明明是夏日,可是杭州城卻每日是大雨淅瀝瀝地下個不停,這種天氣使得街市蕭條了許多,好在明報已經深入人心,銷量不減反增,如今隱隱有突破三萬的規模。

徐謙每日悶頭讀書,偶爾也會看報,不過今天,他實在沒心情讀書了,接近午時的時候,他氣憤地拿着今日新鮮出爐的報紙,對着徐申發了好一陣牢騷。

“叔父,你看看,你自己來看,這成什麼體統了,良知,良知,怎麼會有這麼多的良知?不是都說請來的編撰都是理學大儒嗎?怎麼現在都致良知去了?真是豈有此理,我們是正經人家,明報也是正經報紙,怎麼這麼多歪門邪道,氣死我了,這要是讓有心人看到,天知道會怎麼說。”

徐申一頭霧水,事實上擇稿的事不歸他管,他負責的,只是打開銷路和人事聘用,此時打開報紙,可他畢竟沒讀什麼書,字是認得,偏偏不解其意,不由凝重地道:“什麼良知?你說清楚,無故發這麼大火做什麼?”

徐謙愣了一下,心說自己是找錯了人,只得急匆匆地道:“罷了,不和你說,叔父去忙自己的罷,我去找王先生。”

……………

四點起來碼字,累翻,好了,大家慢慢看,我歇一歇,有票的,也順便給點老虎吧,謝了哈!

第129章 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第91章 班門弄斧第489章 敕命第318章 節操碎了一地第157章 神仙打架,你想做小鬼嗎第534章 民賊第366章 天官來了第399章 男子漢當揚眉吐氣第172章 中了第727章 人頭作保第520章 恩賞悲劇呀第659章 破天荒第489章 敕命第73章 很多牛都喜歡破壞莊稼第133章 人證物證第205章 翰林第380章 你死我活第760章 兄弟反目第461章 軒然大波第129章 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第151章 打臉第630章 新政推廣第四百三十九 奸臣第335章 小子,想升官嗎?第499章 初戰第572章 天子心術第587章 崇文殿對決第280章 聖德王太后第198章 心繫天下的天子第32章 老成縣令第248章 逆轉第463章 你這是作死第676章 致命一擊第686章 全被坑了第192章 帝心難測第36章 後孃養的第621章 天子動怒第368章 聖駕飄忽第444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440章 倭人斃命第359章 得理不饒人第450章 清算第755章 收拾你第382章 爭鋒相對第600章 你死我活第729章 降表第587章 崇文殿對決第624章 帝相爭執第196章 聖旨是可以倒賣的第643章 反攻倒算第726章 你發達了第295章 過關第565章 破家滅門第434章 徐兄請上船第432章 驚天捷報第604章 大哉吾師第295章 過關第233章 上貢好處多第609章 大禮議第195章 受命於天而受制於臣第509章 血債只能血償第180章 三個人第654章 株連第583章 人心第342章 就怕你玩不起第567章 回京第209章 大功一件第622章 總督人選第76章 恩師棒喝第723章 意氣之爭第311章 打人是可以不犯法的第762章 內閣首輔大學士第550章 二道販子威武第452章 聖明第36章 後孃養的第90章 挖坑者死於坑第654章 株連第91章 班門弄斧第576章 軍機第652章 事急矣第21章 公堂對質第254章 國子監第13章 居然也有**的一天第203章 聖駕出宮第465章 徐侍讀巧識奸計第676章 致命一擊第42章 遇貴人第221章 恭喜發財第543章 坑死你的節奏第551章 強買強賣第208章 皆爲利來 皆爲利往第704章 連人都做不成了第592章 左副都御史第630章 新政推廣第483章 我即是聖第262章 恩科第672章 列土封疆第643章 反攻倒算第647章 謎團
第129章 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第91章 班門弄斧第489章 敕命第318章 節操碎了一地第157章 神仙打架,你想做小鬼嗎第534章 民賊第366章 天官來了第399章 男子漢當揚眉吐氣第172章 中了第727章 人頭作保第520章 恩賞悲劇呀第659章 破天荒第489章 敕命第73章 很多牛都喜歡破壞莊稼第133章 人證物證第205章 翰林第380章 你死我活第760章 兄弟反目第461章 軒然大波第129章 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第151章 打臉第630章 新政推廣第四百三十九 奸臣第335章 小子,想升官嗎?第499章 初戰第572章 天子心術第587章 崇文殿對決第280章 聖德王太后第198章 心繫天下的天子第32章 老成縣令第248章 逆轉第463章 你這是作死第676章 致命一擊第686章 全被坑了第192章 帝心難測第36章 後孃養的第621章 天子動怒第368章 聖駕飄忽第444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440章 倭人斃命第359章 得理不饒人第450章 清算第755章 收拾你第382章 爭鋒相對第600章 你死我活第729章 降表第587章 崇文殿對決第624章 帝相爭執第196章 聖旨是可以倒賣的第643章 反攻倒算第726章 你發達了第295章 過關第565章 破家滅門第434章 徐兄請上船第432章 驚天捷報第604章 大哉吾師第295章 過關第233章 上貢好處多第609章 大禮議第195章 受命於天而受制於臣第509章 血債只能血償第180章 三個人第654章 株連第583章 人心第342章 就怕你玩不起第567章 回京第209章 大功一件第622章 總督人選第76章 恩師棒喝第723章 意氣之爭第311章 打人是可以不犯法的第762章 內閣首輔大學士第550章 二道販子威武第452章 聖明第36章 後孃養的第90章 挖坑者死於坑第654章 株連第91章 班門弄斧第576章 軍機第652章 事急矣第21章 公堂對質第254章 國子監第13章 居然也有**的一天第203章 聖駕出宮第465章 徐侍讀巧識奸計第676章 致命一擊第42章 遇貴人第221章 恭喜發財第543章 坑死你的節奏第551章 強買強賣第208章 皆爲利來 皆爲利往第704章 連人都做不成了第592章 左副都御史第630章 新政推廣第483章 我即是聖第262章 恩科第672章 列土封疆第643章 反攻倒算第647章 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