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反攻倒算

徐謙的話,在楊廷和和楊一清聽來,就有點帶刺了。?.

徐謙等於是將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了商稅頭上,而商稅本就是內閣推行和主導,間接來說,就是指責內閣不顧百姓死活,以至百姓們不滿,忍無可忍之下,這才鬧出事來。

楊一清冷笑,道:“徐大人所言,未免失實,商稅徵的乃是商賈,和百姓何干?朝廷向商賈徵稅,又有什麼錯,依老夫看,分明是有人暗中挑撥是非,誘導無知百姓對抗官府。”

楊一清的辯解略有蒼白,徐謙不由失笑,道:“是嗎?楊大人如此說,豈不是說這些百姓都是傻子是呆子,以至於連好壞都不能分清,被人稍稍挑唆一下,就敢和官府對抗,給朝廷添麻煩?”

楊一清冷笑:“事實就是如此,鄉間愚民能曉得什麼事,被別有用心之人挑唆,也是情理之中。”

徐謙嘆了口氣,道:“楊大人這番話,難道就不覺得大逆不道?”

楊一清怒道:“你這是什麼意思?”

嘉靖在旁冷眼旁觀,現在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朝廷的幾個重臣在此激辯,他並沒有急於發言,而是想趁機看看,這三個重臣到底是什麼態度。

此時徐謙道:“大人口口聲聲說他們是愚民,可是下官收到了的消息,卻是百姓雖然圍了官府,卻紛紛舉了牌子,具言陛下聖明,不只是如此,百姓們還一道唱歌,稱頌陛下,大人說他們是愚民,難道大人的意思是,愚民才稱頌天子嗎?”

楊一清呆住了。

嘉靖卻似乎來了一點興趣,他心裡的焦躁情緒也漸漸少了一些。

從一開始,他以爲是有人要謀反,聚衆百萬之多,看了奏報之後,嘉靖嚇出了一身的冷汗。這件事若是處置不當,其後果可比正德朝時寧王謀反都要嚴重許多倍,尤其是變亂的地點是在直浙,那裡可是大明朝的錢糧重地,一個不好,江南半壁就要失去,甚至可能整個江山社稷都要落入別人手裡。

可是徐謙言之鑿鑿,卻是說這些所謂的亂民口呼的是陛下聖明,又是唱歌稱頌自己,假若徐謙說是實話,那麼說他們是亂民,實在有那麼點兒不妥當,至少在嘉靖眼裡,這些人斷然不是亂民。

只是楊一清此時卻是無詞了,徐謙的話讓他無可辯駁,有幾分奏疏卻是言明亂民們卻是喊的是陛下聖明、推行新政、奸賊害國的口號,若是說這些人是愚民,那麼愚民爲何會高呼陛下聖明,又或者說,愚民既然被人矇蔽,莫非這些別有所圖的亂黨,還會教百姓們稱頌天子嗎?

這個道理,顯然說不通,而徐謙一番話,也讓楊一清意識到,徐謙的意圖很險惡,此人分明是想將陛下置於朝廷的對立面,和那些鬧事的百姓站在一起。

徐謙又道:“陛下,這裡有一封書信,乃是青田劉瑜所作,請陛下過目。”

“劉瑜?”嘉靖沉吟道:“莫不是青田的那個劉瑜?”

徐謙點頭,道:“正是。”

嘉靖點頭,劉瑜乃是開過輔運之後,地位自然崇高,在嘉靖心裡,也屬於信得過的人,至少在嘉靖眼裡,貴族往往比官員可靠的多,因爲貴族與大名榮辱與共,大明在一日,他們的榮華富貴就必不可少,反觀官員卻是不同,給姓朱的幹活是幹,給姓劉的幹活也是幹,這些人,未必靠得住。

嘉靖接過了奏疏,仔細過目起來。

這封奏疏裡,言語很是平實,只是如實的說明了事情的經過,以及直浙各色人等的立場。

嘉靖看罷,陷入深思,顯然他不安的心情已經漸漸平息下來,事情沒有他想的那樣壞,‘亂民’反的不是朝廷,反的是商稅,換句話說,他們反的不是皇帝是貪官。

雖然依舊不妥,讓人虛驚,只是事情既然並沒有嚴重到無可挽回的餘地,嘉靖的心裡,還是漸漸安定下來。

他看向徐謙,道:“徵的是商稅,爲何這麼多人滋事,朕到現在,依舊還是不解。”

徐謙道:“陛下,微臣此前,曾經上過一份章程,爲的就是徵取商稅之事,朝廷眼下的局面,若是再不徵收商稅,只怕用不了多久,歲入的支出問題就要積重難返。只是可惜,微臣的章程並沒有得到內閣的人認可。恰恰相反,內閣也擬出了一個章程,同樣都是徵取商稅,只是這個章程在微臣看來,非但是有欠考量,簡直就是禍國殃民。商稅,原本徵取的對象乃是商賈,可是陛下想想看,商稅若是重了,直浙的工坊如何維持?若是商賈們辛辛苦苦,一年到頭下來掙來的銀子全部拿去繳納商稅,他們又爲何要維持工坊?賺不到銀子,工坊就要關門,而工坊關門大吉,這數以百萬計的工徒如何處置?這些人失去了生計,又沒有其他出入,難道坐以待斃,等着餓死?他們是人,朝中的諸位大人們也都是人,人就要吃飯,就要穿衣,就要生業,諸位大人們有朝廷養着,自然不足思慮這個問題,可是這數百萬工徒,既然朝廷不指望商賈們養活,莫非朝廷能養活?”

徐謙頓了一下,隨即道:“所以下官以爲,現今實施的商稅必須廢止,朝廷要重新考量商稅的徵收,而此前,戶部的章程纔是眼下既有利於朝廷,又能讓商賈接受的辦法,否則這般下去,數百萬人沒有口糧,衣不蔽體,這就是大禍臨頭。”

徐謙言裡言外,都是抨擊楊一清的商稅徵收,楊一清自是氣得老臉拉下來,只是想要辯駁,卻是無從說起。

倒是楊廷和淡然道:“徐部堂,眼下我們說的是直浙的亂民,你不要顧左右而言他。”

徐謙斷然道:“下官說的就是根本問題,問題的根子就在商稅上。”

楊廷和道:“既然如此,直浙的問題,當如何解決,徐部堂看來胸有成竹,早有辦法了,只是不知,徐部堂有什麼打算。”

嘉靖陰沉着臉,一直不吭聲,經過徐謙一番話,他大致已經明白直浙那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了,不過楊廷和說的也不是沒有問題,現在追究這些,暫時沒有意義,當然,秋後算賬自是難免,可眼下問題的關鍵還是如何把眼下的事平息下去,這是大事,不管鬧事的人是不是打着天子聖明的旗號,若是不能果斷處置,遲早,會釀成大禍。

徐謙道:“眼下的問題,倒是好解決,下官並不需要精兵十萬,也不需要任何錢糧,只需要陛下肯下旨意,委下官爲欽差,前去直浙,賦予下官專斷之權,下官保證,用不了多久,就能讓事態平息。”

繞了這麼大的圈子,終於圖窮匕見。

徐謙要的,就是這個所謂專斷之權。

所謂專斷,就是生殺奪予,大權獨攬,不過欽差某種意義來說,本身就有以天子名義的權利巡視地方的意思,因此,本身就有專斷之權,可是徐謙特意提起,顯然是希望有更大的主動權。

現在徐謙既然已經誇下海口,願意孤身一人平息此事,楊廷和和楊一清此時也不太好吭聲了。

問題的癥結就在於,這個巨大的難題,楊廷和解決不了,楊一清也解決不了,而這件事已經發生,後果極其嚴重,絕不容有絲毫的差錯,一旦出錯,其危害只怕不比土木堡之變了。

楊廷和眯着眼,冷冷看着徐謙,道:“可是,如果徐部堂解決不了呢?”

徐謙冷冷一笑:“若是解決不了,寧願請辭,不敢在尸位素餐。只是若是能夠解決,內閣是不是立即廢除眼下的商稅,改用戶部的章程徵收商稅,不知楊大人,以爲如何?”

楊廷和淡淡一笑,看向嘉靖,道:“老夫說了不算,唯有陛下才說了算。”

衆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嘉靖頭上。

嘉靖對徐謙道:“徐愛卿當真有把握?”

徐謙道:“微臣沐浴皇恩,就算沒有把握,也該爲君分憂。”

嘉靖沉吟了片刻,點點頭,道:“就這麼辦,朕明日就擬旨,敕戶部尚書徐謙爲欽差,巡視直浙,安撫直浙士紳百姓。”

他站起來,顯得有幾分疲倦,或許是經常吃丹藥的緣故,夜裡又沒有睡好,眼看此時到了黎明時分,身體已經吃不消了,他對楊廷和和楊一清道:“二位先生去歇息吧,朕有幾句話要和徐愛卿說。”

楊廷和和楊一清只得告辭,暖閣裡,只留下了嘉靖和徐謙二人。

嘉靖揹着手,在暖閣中走了幾步,淡淡的道:“這件事,是你佈置的吧?”

他背對着徐謙,使徐謙看不到他的面容,更猜測不出他的心裡在想些什麼。

徐謙忙道:“這麼大的事,微臣如何敢佈置,雖然內閣定的商稅,微臣早知道有問題,可是佈置二字,不知從何談起。”

傻子都知道,嘉靖這是在試探,要是自己認了,那徐某人就不用在大明朝混了,坦白從寬,牢底坐穿這個道理,徐謙卻是懂得。

第676章 羣起攻之第260章 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408章 世事總無常第350章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第285章 運籌帷幄第692章 臣萬死第94章 不識擡舉第730章 磚家第701章 雌威第192章 帝心難測第368章 聖駕飄忽第730章 磚家第140章 帝心難測第581章 糧食就是根本第456章 你惹到了我第46章 年少輕狂第434章 徐兄請上船第653章 破門而入第360章 結義第377章 你是哪根蔥第702章 權傾天下第266章 有賬要算第626章 勝之彰武第745章 殺人第455章 粉身碎骨第647章 謎團第722章 不簡單第153章 展翅高飛第536章 上有所好第197章 升官發財第17章 行善積德徐公子第341章 驚天動地第615章 委派欽差第248章 逆轉第432章 驚天捷報第409章 世事難料第291章 有了官做,還要臉做什麼第653章 打的就是朝廷命官第142章 建功立業只在今日第721章 橄欖枝第565章 破家滅門第650章 漲了 漲了第593章 如意算盤落空第112章 殺人第259章 助你一臂之力第417章 非常時期行非常事第535章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第323章 請戰血書第168章 欽賜麒麟服第669章 入宮第224章 陛下仁德第488章 宮變第367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第678章 內閣人選第442章 大功一件第367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第750章 無路可走第391章 老東西,你老了第281章 悍婦第241章 棄子第230章 生財第40章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第657章 風暴第434章 徐兄請上船第379章 大案要案第632章 鄧大人又威武第411章 強龍過江第317章 天子多心第655章 悉聽尊便第6章 坑蒙拐騙纔是致富之道第643章 全瘋了第726章 你發達了第51章 連中小二元第457章 楊廷和敢應戰嗎第664章 棄子第252章 出賣第649章 咬牙拼了第336章 你完了第153章 展翅高飛第89章 曙光第72章 狗一樣的東西第519章 論功行賞第733章 兩宮支持第602章 殺氣第545章 變革第104章 主動權第43章 一入仕途深似海第733章 兩宮支持第57章 別惹我第493章 胡漢三又回來了第55章 你跑不掉的第316章 平倭第69章 讀書人的節操第332章 報復第189章 鬥法(二)第216章 缺德啊缺德第697章 太子千歲第126章 重賞第632章 鄧大人又威武第589章 你們都要完蛋
第676章 羣起攻之第260章 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408章 世事總無常第350章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第285章 運籌帷幄第692章 臣萬死第94章 不識擡舉第730章 磚家第701章 雌威第192章 帝心難測第368章 聖駕飄忽第730章 磚家第140章 帝心難測第581章 糧食就是根本第456章 你惹到了我第46章 年少輕狂第434章 徐兄請上船第653章 破門而入第360章 結義第377章 你是哪根蔥第702章 權傾天下第266章 有賬要算第626章 勝之彰武第745章 殺人第455章 粉身碎骨第647章 謎團第722章 不簡單第153章 展翅高飛第536章 上有所好第197章 升官發財第17章 行善積德徐公子第341章 驚天動地第615章 委派欽差第248章 逆轉第432章 驚天捷報第409章 世事難料第291章 有了官做,還要臉做什麼第653章 打的就是朝廷命官第142章 建功立業只在今日第721章 橄欖枝第565章 破家滅門第650章 漲了 漲了第593章 如意算盤落空第112章 殺人第259章 助你一臂之力第417章 非常時期行非常事第535章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第323章 請戰血書第168章 欽賜麒麟服第669章 入宮第224章 陛下仁德第488章 宮變第367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第678章 內閣人選第442章 大功一件第367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第750章 無路可走第391章 老東西,你老了第281章 悍婦第241章 棄子第230章 生財第40章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第657章 風暴第434章 徐兄請上船第379章 大案要案第632章 鄧大人又威武第411章 強龍過江第317章 天子多心第655章 悉聽尊便第6章 坑蒙拐騙纔是致富之道第643章 全瘋了第726章 你發達了第51章 連中小二元第457章 楊廷和敢應戰嗎第664章 棄子第252章 出賣第649章 咬牙拼了第336章 你完了第153章 展翅高飛第89章 曙光第72章 狗一樣的東西第519章 論功行賞第733章 兩宮支持第602章 殺氣第545章 變革第104章 主動權第43章 一入仕途深似海第733章 兩宮支持第57章 別惹我第493章 胡漢三又回來了第55章 你跑不掉的第316章 平倭第69章 讀書人的節操第332章 報復第189章 鬥法(二)第216章 缺德啊缺德第697章 太子千歲第126章 重賞第632章 鄧大人又威武第589章 你們都要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