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死戰

次日清早,事情就已經傳開了,大家這才知道,就在昨日,內閣學士親自帶着人尚書彈劾路政局,要求查辦路政局,若果有貪墨之舉,應立即將徐昌父子拿下法辦。

這消息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怎麼又是你!

不得不說,嘉靖朝近來鬧得最是張狂的,除了一個毛紀,其次就是徐謙了。

毛紀出格的問題在於,他身爲內閣學士,卻並沒有學士那樣的老成持重,無論什麼事都喜歡親自操刀,衝鋒陷陣在前,哪裡有大事,哪裡就有這位毛老前輩的身影。

而徐謙幾乎已經不用評價,這廝就是個老油條,大家已經懶得說了,好端端的翰林,又不是言官,無風都得起出三尺浪來,一次兩次大家聽了還能激動幾下,現在早已麻木,就好像任何事好像不沾上徐侍讀,這事兒就不算事一樣。

不過徐家父子貪墨,路政局與戶部一樣都涉嫌到了問題,還是頗爲讓人期待,大家的第一個念頭就是王鰲。

王老爺子不是近來在整肅吏治嗎?現在戶部已經整的差不多了,下一個,該是路政局了吧?只是不知這次,又有多少血雨腥風。

本心上路政局本來就很讓人不喜歡,一個路政局,每年獲利竟有上百萬紋銀,相當於國庫歲入的三成,還是控制在錦衣衛手裡,怎麼看,都讓人覺得不自在。

其實這個時候,雖然是滿朝譁然。大家倒是都不激動,因爲大家自信王鰲會立即採取反應。也用不着他們去操心。

而宮裡的反應,如同大家所預料的那樣很是平靜,嘉靖看了這些彈劾奏書,只是淡淡一笑,然後就推到了一邊,還不忘補充一句:“全部留中。”

在大明朝,在京的官員可以個人或職務名義向朝廷呈送奏摺,而宮廷一般有幾種處理辦法:同意的話就用硃筆加以批示或答覆。並抄送各部加以公佈,即“批答”;不同意的話,可以對相關的官員加以批評或懲罰。如果皇帝對相關奏摺覺得不合己意,又沒有合適的理由處罰言官,就可以扣留相關奏摺,即“留中不發”,這是一種對廷臣奏議的消極處理方式。說白了,就是懶得理會,難聽一些的話,也算是一種警告,別給臉不要臉!

其實嘉靖的這個態度出來,很多事就已經清晰了。路政局出了這麼大的弊案,貪墨的不是一千七百兩也不是一萬七千兩,而是十七萬兩紋銀,如此巨大的一筆銀子,陛下居然不聞不問。要知道,路政局的銀子可不是上繳給國庫。而是押解進宮禁的。

大家這纔料到,這筆銀子,可能和天子有關。可是天子既然花了銀子,卻又爲何如此遮遮掩掩,十七萬兩銀子,還真不是小數,這麼多銀子天子拿去做什麼了?

這一下子,大臣們打雞血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呀,這是有做正德的節奏呀,國將不國了呀,日子沒法過了。

無數道奏書遞了上去,這一次大家鐵了心,一定要徹查路政局不可,不徹查,大家不干休。

對於許多人來說,幹掉徐家父子,那只是副產品,屬於買一送二的範疇,真正的目的,是要揭發天子的陰私,得讓天子改正錯誤,身爲大臣,他們絕不能眼睜睜看到天子一步步滑向深淵,得拯救他,讓他改過,當然……還得讓他從此以後洗心革面,好好聽從自己的教導。

事情已經從一件揭發弊案,突然變成了政治問題,大明朝的無數先輩用血淋淋的事實告訴了大家,任何事一旦成了政治問題,可就不好玩了,一個皇帝他爹的名分問題都可以折騰幾年,最後是內閣垮臺,甚至有許多人人頭落地的結局而落下帷幕,可見在這種事上,妥協二字只是牌坊,不鬧個雞飛狗跳,不流一點血是不成的。

最令大家氣憤的是,面對這個情況,王鰲居然無動於衷。

你不是要整肅吏治嗎?不是現在在戶部折騰,引得全天下人拍手稱快嗎?現在呢?戶部可以整肅,莫非路政局不能?是你王鰲顧忌天子呢,還是你王鰲和徐昌父子有什麼勾結?

許多人氣壞了,索性連王鰲一起搭上,充分發揮買一送一,上綱上線的風格,圍繞着路政局,把皇帝、徐家父子和王鰲甚至是吏部的諸多官吏一起打包起來,將他們全部推到對立的立場。

他們的道理很簡單,你不是我們的人,那麼就讓你不是人!

王鰲一直在承受這樣的壓力,宮裡也是如此。

反倒是徐家父子,倒是不以爲意,現在這一對父子沉浸在喜悅之中,徐昌當他的值,徐謙照舊操練他的皇家校尉。

學堂雖然是個封閉的地方,可是諸多流言還是無孔不入,衆校尉們聽到徐謙有難,心情都很複雜。

不得不說,在皇家校尉們心裡,若說誰最遭大家恨,那麼徐謙絕對是首屈一指。

可是徐謙從某種意義來說,又是他們的精神導師,徐謙給予他們榮譽,教導他們皇家校尉的行爲準則,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這些人自從進了學堂伊始,徐謙既是他們的嚴父,也是個混蛋王八蛋。

這種矛盾心情很複雜,讓人說不清,就如齊成,若是在半個月前,他若是得知了這個消息,他必定會欣喜若狂,可是現在,明明遂了他的心願,卻讓他有點茫然了。

他甚至不免擔心,若是沒了徐侍讀,學堂還會不會存在,若是學堂散了,是不是這皇家校尉就做不成了,以後就得乖乖捲了鋪蓋滾蛋,從此之後繼續混吃等死。

他的人生觀,已經不願意接受那種混吃等死的生活了,在這個封閉卻無時不刻強調着建功立業的環境之下,這些混吃等死的人現在最鄙視的怕就是從前的自己。

不過……徐謙的表現,卻又不得不讓齊成佩服有加,因爲這個傢伙,明明成了風口浪尖的人物,明明遭了無數人的詆譭,無數人的敵對,卻依然閒庭散步,每日在校尉們操練的時候,仍然如泰山一般,鎮定自若,照舊還是那樣沒心沒肺。

這種氣度,給齊成的第一個感覺就是佩服。

而在當天的傍晚,在用過了飯之後,徐謙坐上了課堂首位,校尉們在這偌大的課堂裡照舊聽講。

今日徐謙沒有再讓大家抄錄學規,而是手拿鐵尺,臉色平靜的環顧四周,隨即道:“今日就跟你們講一講什麼叫做氣。氣是什麼?誰知道?”

校尉們默然,這是徐某人講課的常態,他明裡是問你,其實並不希望你答,你若是答了,撞到了他的槍口上,說不定人家收拾了你也是未必。

徐謙繼續道:“這氣便是精神,人生在世,皮肉是表,精氣斂於內,可見這氣的重要,爾等是皇家校尉,就必須得有氣,今日本學就跟你們講這第一個氣。”

徐謙習慣了自言自語,倒也沒什麼,道:“這第一個氣,便是勇,何謂勇?今日本學就要跟你們講一講留侯的典故。”他說了一通,最後感嘆道:“古之所爲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爲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本學和你們說這個典故,是告訴你們,皇家校尉之勇,非是怒髮衝冠,拔劍四顧,而是隱忍不發,待號令一下,則化怒爲勇,三軍上前,一鼓而定。匹夫的勇氣在於見辱挺身,皇家校尉之勇在於隱忍而後進。”

“外頭的事,想必你們也聽說了吧?有人尋本學的麻煩,以爲本學是軟柿子,隨手可以捏一捏,諸位看本學每日在學堂,斂藏機鋒,不以爲意,是否以爲本學,就沒有勇了?”

“大錯特錯,本學所秉持的,乃是皇家學堂之勇,跳樑小醜,可恥挑釁,本學謀定後動,這纔是真正的大勇。大勇之人,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遇事不是火冒三丈,而是清心靜氣,伺機而後,一擊必殺。本學說的勇,你們現在能明白嗎?所以本學今日給你們第一個宗旨——即靜心!本學教出來的門生,絕不會是一羣匹夫,而是一羣遇到天大的事,都能夠靜心氣和,含蓄不發,待知己知彼,一擊必殺的勇者。這是本學給你們的第一個宗旨,你們務必牢記,將來,這對你們大有助益,都明白了嗎?”

衆人齊聲道:“遵命!”

齊成不禁在人羣中好奇道:“大人現在也是靜心,那麼想來現在含蓄不發,一定已經知己知彼,等待一擊必殺的良機了?”

徐謙莞爾一笑,沒有作答。

……………………………

今天的第一更到。

第255章 栽培第663章 要命第627章 恭喜你 你被坑了第743章 再說一遍第413章 上頭來人了第473章 捅的就是馬蜂窩第127章 金錢都是浮雲第534章 民賊第135章 全家進火坑第411章 強龍過江第656章 早知今日 何必當初第591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第489章 敕命第492章 皇帝怒了第53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199章 爲官第703章 就是招惹你第135章 全家進火坑第744章 講道理嘛第710章 威懾第605章 至德至賢第659章 召開廷議第494章 英雄第445章 徐侍讀翻雲覆雨第202章 簡單粗暴第188張 鬥法第114章 大功第192章 帝心難測第500章 告捷第276章 有美玉於斯第135章 全家進火坑第399章 男子漢當揚眉吐氣第648章 這纔是強大第301章 皇帝奉天之寶第94章 不識擡舉第350章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第77章 師者如父第261章 十大酷刑第108章 做賊吃肉還要捱打第212章 皇親第660章 戶部 內閣之爭第377章 你是哪根蔥第166章 鄉試第727章 人頭作保第335章 小子,想升官嗎?第516章 禮教大防第182章 朋友,你是來賣萌的嗎第387章 無惡不作、令人髮指第391章 老東西,你老了第277章 亂套了,全部亂套了第427章 殺第150章 陛下昏聵第130章 你會後悔的第441章 皇帝的面子第356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620章 努力爭取第192章 帝心難測第142章 建功立業只在今日第680章 開府建牙第675章 新星第659章 破天荒第428章 水落石出第415章 抄家滅族第707章 動粗第641章 大事第685章 誰是反賊第221章 恭喜發財第712章 君憂臣辱第703章 就是招惹你第444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86章 人治第630章 新政推廣第78章 對決第699章 攻守同盟第188張 鬥法第393章 去死第723章 意氣之爭一百六十章 坑人第437章 北鎮府司爭鋒第376章 毛紀是豬第581章 糧食就是根本第571章 徐撫臺的幸福生活第716章 你犯事了第21章 公堂對質第639章 抗稅第190章 大禮包第147章 立威第676章 致命一擊第318章 節操碎了一地第201章 找麻煩的來了第763章 衆望所歸第545章 變革第347章 動手第692章 臣萬死第519章 論功行賞第469章 侍讀學士徐謙第388章 人神共憤第610章 老虎歸山第660章 鼓掌第702章 權傾天下
第255章 栽培第663章 要命第627章 恭喜你 你被坑了第743章 再說一遍第413章 上頭來人了第473章 捅的就是馬蜂窩第127章 金錢都是浮雲第534章 民賊第135章 全家進火坑第411章 強龍過江第656章 早知今日 何必當初第591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第489章 敕命第492章 皇帝怒了第53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199章 爲官第703章 就是招惹你第135章 全家進火坑第744章 講道理嘛第710章 威懾第605章 至德至賢第659章 召開廷議第494章 英雄第445章 徐侍讀翻雲覆雨第202章 簡單粗暴第188張 鬥法第114章 大功第192章 帝心難測第500章 告捷第276章 有美玉於斯第135章 全家進火坑第399章 男子漢當揚眉吐氣第648章 這纔是強大第301章 皇帝奉天之寶第94章 不識擡舉第350章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第77章 師者如父第261章 十大酷刑第108章 做賊吃肉還要捱打第212章 皇親第660章 戶部 內閣之爭第377章 你是哪根蔥第166章 鄉試第727章 人頭作保第335章 小子,想升官嗎?第516章 禮教大防第182章 朋友,你是來賣萌的嗎第387章 無惡不作、令人髮指第391章 老東西,你老了第277章 亂套了,全部亂套了第427章 殺第150章 陛下昏聵第130章 你會後悔的第441章 皇帝的面子第356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620章 努力爭取第192章 帝心難測第142章 建功立業只在今日第680章 開府建牙第675章 新星第659章 破天荒第428章 水落石出第415章 抄家滅族第707章 動粗第641章 大事第685章 誰是反賊第221章 恭喜發財第712章 君憂臣辱第703章 就是招惹你第444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86章 人治第630章 新政推廣第78章 對決第699章 攻守同盟第188張 鬥法第393章 去死第723章 意氣之爭一百六十章 坑人第437章 北鎮府司爭鋒第376章 毛紀是豬第581章 糧食就是根本第571章 徐撫臺的幸福生活第716章 你犯事了第21章 公堂對質第639章 抗稅第190章 大禮包第147章 立威第676章 致命一擊第318章 節操碎了一地第201章 找麻煩的來了第763章 衆望所歸第545章 變革第347章 動手第692章 臣萬死第519章 論功行賞第469章 侍讀學士徐謙第388章 人神共憤第610章 老虎歸山第660章 鼓掌第702章 權傾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