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皇子滿臉的難以置信,他一直追隨在太子皇兄身後,他好好的指使人害他幹什麼。
“你是不是查錯了?”
“屬下先開始也不相信,後來讓人仔細的查了又查,太子確實曾和林家少爺接觸過。”
五皇子絕望,太子皇兄好好的害他幹什麼啊?難道是覺得他沒用,厭棄他了,所以纔會指使人出手對付他,他這也太狠心了吧。
五皇子想到之前太醫說的話,說他骨頭不但錯位,而且被人踩碎了,必須做手術才能好,但西涼做手術的大夫醫術不太精湛,做了也不敢保證好。
除非他去大周,傳聞大週週國夫人醫術十分厲害,尤其是做手術也很厲害,若是去找她肯定能治好。
可他怎麼去大周啊,眼下西涼和大周打了起來。
五皇子上官容想哭,結果還聽到自己摔成這樣是太子皇兄指使的,他心裡說不出的難過。
同時想到一件事,先前他只是摔倒了,當時骨頭好像沒有碎,結果是有人生生踩在他的錯位位置的,而有還踩得特別的重。
五皇子越想越惱火,最後待不住了,高聲叫起來:“我要進宮,我要見父皇。”
現在太子還沒有上位成爲西涼的皇帝,就這樣對待兄弟們,日後他上位成爲西涼國君,還有他們待的位置嗎?
五皇子越想越後怕,尤其是自己之前一直追隨着太子皇兄,唯他馬首是瞻,結果不知道哪裡招惹到他,就這樣害他。
以後他上位了,豈不是完全沒有兄弟們容身的地方。
五皇子想着周身冒出冷汗。
手下聽了他的叫喚,只得讓人擡着他入了宮。
上官容一看到上官宸就大哭起來:“父皇救我,我不想做個瘸子啊。”
上官宸雖然好女色,但因爲自己的孩子存活下來的不多,對孩子們還不錯,有着慈父之心,要不然也不能容忍太子把控着整個西涼。
之前對於太子把控西涼,他雖有不悅,卻想着西涼國早晚是他的,他愛管就讓他管着吧。
結果沒想到太子如此不把他放在眼裡。
上官宸很惱火。
此時再聽上官容說的話,悖然大怒。
“你說你的腿是你太子皇兄指使人弄斷的。”
“是,父皇,兒臣不知道哪兒得罪太子皇兄了,竟然讓他這樣害兒臣,兒臣害怕,父皇,日後若是太子皇兄上位,還有兒臣們待的地方嗎?父皇你給兒子一塊封地,讓兒子去封地待着吧,不,不,兒臣還是離開西涼吧,在封地也是不行的。”
上官容是真的覺得上官赫可怕的,所以臉色慘白的抖簌着。
本來他就摔斷了腿,臉上一點血色都沒有,此時沒法站沒法跪,只能坐在地上,悽慘不已。
上官宸並沒有因爲上官容的悽慘就一口咬定太子做了這件事,而是不悅的望着下首的上官容:“你確定是太子指使人做的?”
上官容看上官宸不相信,委屈的大哭:“父皇,兒臣騙你做什麼?嗚嗚,兒臣一直追隨太子皇兄,結果不知道哪裡招惹到他了,竟叫他對兒子下這樣的重手,父皇,兒臣沒有騙你。”
上官宸陰沉着眉眼揮手:“讓人把老五擡回去,這事朕知道了。”
上官容前腳離開,上官宸後腳就指使人去查這件事。
當然太子上官赫也很快得到了上官容進宮告狀的事。
上官赫臉色陰沉的半天不說話,心裡卻越發的肯定一件事,之前宮宴上的事,定是老五做出來的,要不然他怎麼會入宮去告他的狀,他分明是想害他。
上官赫前世是亂世草莽,後來雖說當了皇帝,但於勾心鬥角這一塊,他還是有所欠缺的,他更多的是果決,心狠手辣,打仗很有謀略,後來當了皇帝,又添上了自大,孤傲,而且一根筋,總認爲全天下自己最聰明,最厲害,聽不進別人的話,要不然前世他怎麼從一衆人中脫穎而出當了皇帝呢,這都說明他聰明啊。
此時他聽到手下稟報,直覺就認定,上官容就是那個害了自己的人,要不然他怎麼一受傷就懷疑他害他呢,因爲他害他,就認定他腿受傷是他報復他的。
上官赫命令手下:“去,找人抹平了其中孤的手筆。”
“是。”
手下不敢多說,轉身就走,太子身邊有一個幕僚團,但事實上做主的往往是太子,幕僚們說的話,太子大部分是聽不進去的,除非幕僚們說的是太子所想的事。
身後上官赫卻蹙眉冷眼的望着皇宮的方向,看來真不能讓這老皇帝再坐在那個位置上了,只是該如何神不知鬼不覺的弄死老皇帝呢?
這事以前上官赫沒有少做,所以略一想便有了主意。
只是上官赫還沒來得及對皇帝下手。
皇帝便接到了邊關急報。
西涼和大週一戰敗了,他們死傷近一萬人,而且邊關很可能失守,黃將軍八百里加急進京,讓陛下派兵或者下旨從附近的城池調兵支援邊關,因他們對大周出手,致大周隆海關將士憤怒,他們就跟瘋了似的攻打西涼邊關。
早朝上,上官宸臉色難看的望着下首的上官赫。
這事事先上官宸是不知道的,上官赫一意孤行的安排了這場戰事。
其實西涼上至上官宸,下至朝中的大臣,都不太贊成西涼對大周出兵。
大周兵強馬壯,他們這時候兵犯大周,不是以卵擊石嗎?
上官宸沒說話呢,朝堂上有些看不慣上官赫行動的朝臣說話了。
“此事乃太子一意孤行,臣等當初就不贊成西涼對大周出兵,兩國和平不好嗎?好好的對大周出兵幹什麼?”
“亂世梟雄,這太平盛世竟然打仗,臣想不通。”
“是啊,臣也想不通,若大周兵犯西涼,我們保家衛國沒事,現在兩家和平無事,竟然兵犯大周,結果害死我軍將士無數。”
“我西涼人口本來就不如大周多,這一戰又損傷如此多的兵將,這些事傳回來,只怕要引起無數人的恐慌。”
“臣奏請陛下下旨,立刻向大周求和,以求兩國平和。”
“臣附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