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二士鬥白袍

bookmark

陳慶之率三萬敗軍,從銍縣出發,晝夜疾行北上。

過滎陽,被唐將元天穆發覺,派兵襲其後方。陳白袍大怒,親自擂鼓助威,士氣大振,一通鼓尚未停息,驍勇的晉軍便登上城牆,攻克滎陽。

此戰前後,滎陽軍報傳至京城,白袍軍暴露行蹤。同時,晉軍從城內掠得糧草補給,並不逡巡逗留,繼續輕兵急進。

京城收到軍報,羣臣震駭。眼看兵鋒將至,女帝親擬詔書,火速前往前線軍營調兵,拱衛京畿。然而,陳慶之的來襲太突然,也太迅速,此時纔回過神,援兵哪還來得及回援。

一日後,白袍軍又破虎牢,殲守軍兩萬,再度補充糧草。此時,他們的千里狂奔已完成大半,離長安越來越近。

北唐危矣。

京城內人心惶惶,動盪不安。一些朝臣已經開始諫言,御駕棄城北逃,暫避陳白袍的鋒芒。

女帝怒髮衝冠,痛斥羣臣,暗中命武安侯杜如晦去隴西,急調親軍前來禦敵。然而,杜如晦傳回的軍報令她始料未及。

王桀率幽州叛軍攻襲隴西,在庸王高瞻配合下,跟蕭鐵傘的親軍激戰數日,雙方都損傷慘重。戰局極度焦灼,七萬親軍自顧不暇,已無法抽身而出,迅速趕到京城。

如此一來,在最危急關頭,連暗藏的後手都用不上了。

女帝徹底慌亂,不像以往那般淡定,她意識到,最大的危機即將降臨。

南方戰場不僅發生叛亂,叛軍還主動襲擊隴西,這裡麪包涵的信息太多。顯然,王桀知道那支秘密親軍的存在,離開前線北上,絕非臨時起意,而是早有預謀。

叛變的偏偏又是幽州軍。他們在北方駐紮多年,若暗藏反心,待時而動,就極可能跟北海勾結在一起。眼前,圖窮匕首見,王桀既已纏住爲北海設下的私軍,那麼,北海方面也會有大動作。

在這節骨眼上,南有白袍軍奇襲長安,如果北海再揭竿而起,趁虛而入,那麼,北唐皇朝無兵可守,就將面臨覆滅的危機。

形勢迫在眉睫,該怎麼辦?

女帝身邊最信任的能臣,只剩下元本溪。

面對開朝以來最大的亂局,也只能指望這位染病多年的國士,站出來替她出謀劃策,保住皇位和江山。

元本溪頭腦冷靜,立即幫她縷清混亂的思緒。

他認爲,當前最棘手的麻煩,是來勢洶洶的陳慶之。如果不把他擋住,先守住京城,擔心北海叛軍都是多餘的。

問題在於,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北海路遠,縱然勢大,可以緩緩圖之,白袍卻近在眼前,京城的防衛又很薄弱,兵力捉襟見肘,恐怕很難壓制白袍軍一路高漲的銳氣。

這時候,女帝感到慶幸,幸虧當初沒讓任真帶走整支虎衛,還留下兩萬人馬,駐守在虎丘要塞裡。由這支精銳去迎戰白袍,最合適不過,但勝算有幾成,很難預料。

陳慶之號稱軍神,縱橫疆場一生,除了最近輸給任真外,再無敗績。面對如此強大的敵手又該派誰去坐鎮虎丘,才能守住最後一道防線?

此戰直接關係到京城存亡,絕不容許有失,也就意味着,除了任真之外,還要有人,從不敗的白袍手裡謀求一勝。

這是個極其艱鉅的任務。

元本溪坐在女帝面前,沉默良久,最後才站起身,黯然說了一句。

還是我來吧。

誰能匹敵陳慶之?自任天行逝去後,放眼如今的北唐,似乎只剩下這一份答案。

國士鬥白袍。

女帝注視着瘦弱的元本溪,眼眶紅潤。

元本溪常年殫精竭慮,心神消耗過度,已體虛染疾多年,每況愈下,尤其是這半年,老態愈發明顯,不復有昔日的神采。

國士無雙,在病重之際,還得親自上陣,迎戰最強勁的對手,不知道還能否重展雄風,如當年那般,羽扇綸巾,於談笑間,令羣敵聞風而逃。

對手是白袍,他並沒有必勝的把握。但大廈將傾,他不得不挺起腰桿,力挽狂瀾。

次日凌晨,在渺茫白霧中,一代國士離開長安。

……

……

國士這個美稱,最初不屬於元本溪。

他的前任擁有者,也是一位叱吒風雲的大人物。他縱橫北方六國,遊說羣雄,憑藉三寸不爛之舌,成功挑起五國伐唐,拉開春秋末戰的大幕。

廖如神大展手筆時,元本溪還只是初出茅廬的後生,在任天行身邊扮演智囊謀士的角色,並沒有太煊赫的名望。

成王敗寇,亂戰的硝煙散去,後來北方一統,春秋國士廖如神,隨之退出歷史舞臺,被囚禁在西陵桃山。

元本溪後來居上,搭上女帝這條線,漸漸嶄露鋒芒,接連剷除任天行等豪傑,獨領風騷。

國士之名,由此易主。

如今,陳白袍孤膽來襲,元本溪親自迎戰,兩位豪傑正面交鋒,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但無人知曉,在長安城內,上一代國士蟄伏已久,正蠢蠢欲動。

斜谷會戰後,廖如神比任真還早一步,來到京城,被樑王武九思奉爲座上賓。對於這位春秋魔頭,樑王敬若師長,言聽計從。

數月前,樑王宴請任真,試圖將其收爲羽翼,就是廖如神的主意。可惜樑王太蠢,沒領會他的用意,不肯放下親王威儀,最終弄巧成拙。(第222章)

他很是惱怒,懊悔識人不明,恨不得棄樑王而去。但他這次重出江湖,爲的是施展才學抱負,有心要攪弄風雲,偏偏找不到值得輔佐的明主,只好寄居在樑王府裡,待時而動。

今日,聽到宮內傳出的消息後,他便敏銳意識到,嶄露崢嶸的機會到了。

亂世出梟雄,他這位老梟雄,最喜歡的就是,在亂世裡渾水摸魚,彰顯自己的高明手段。

他派人把樑王喊進自己屋裡。

樑王見他罕見地相邀,欣然趕來,喜悅地道:“數日不見,老先生有何見教?”

廖如神坐在桌旁,耷拉着眼皮,說道:“王爺以爲,你的眼光氣魄比庸王如何?”

樑王一怔,在旁邊坐下,淡淡答道:“別人的話,不敢誇口,跟高瞻那頭蠢豬比,本王自問遠勝於他!”

爲了爭奪儲君之位,他一直把高瞻當成仇敵,暗中沒少派人貶低損毀高瞻的形象。在他眼裡,高瞻愚不可及,不配跟他相提並論。

廖如神瞥他一眼,微嘲道:“王爺大概還不知情,據我手下密報,高瞻勾結幽州軍,正在跟陛下蓄養的私軍激戰。至於你,恐怕連私軍的存在都不知道。”

樑王臉色驟變。他確實不知道,女帝還藏有私軍。

廖如神看在眼裡,淡漠地道:“你若志在九五,就不能再這樣廝混下去。別的不說,你總得讓我看看,你比高瞻究竟強在哪裡。”

樑王豁然起身,一揖及地,謙恭地道:“小王的志向和決心,請先生不必懷疑。您知道,這幾年我也養精蓄銳,招募些死士,不曾虛度光陰。既然形勢有變,懇請先生教我!”

廖如神不置可否,繼續說道:“南晉陳慶之來襲,元本溪已經去了虎丘。至於蕭鐵傘,也被高瞻給留在隴西,脫不開身。如今京城一帶空虛,正是你施展拳腳的時機。”

樑王喜上眉梢,擡頭試探道:“您是說,讓我率人潛進皇宮,趁機……”

話沒說完,廖如神已聽不下去,一拍桌子,怒氣外露,“愚不可及!你總共有多少兵力?就憑區區幾百號死士,也想闖宮弒君,你鬥得過雪影衛嗎!你打得贏顏淵嗎!”

他恨啊,自己怎麼挑了這個廢物!早知今日,他肯定選擇追隨高瞻,說不定,這會兒都已經攻陷京城了。

樑王醒悟過來,悻悻地道:“是本王愚鈍,沒能領會您的深意,請您詳加指點,我一定洗耳恭聽。”

廖如神怒氣未消,板着臉說道:“弒君的事,奉勸你別總是裝在腦子裡。你的當務之急,是先控制一支兵馬。手裡有兵,你才能伺機起事!”

樑王似懂非懂,“您想讓我控制哪支?”

廖如神皺着眉頭,“蕭鐵傘不在,元本溪不在,眼前的長安城裡,你就是陛下最親近的人。你應該主動進宮請纓,承擔起皇族的責任,爭取能掌控禁軍和雪影衛!”

女帝猜忌心重,始終憂慮朝野不服,企圖篡權奪位,真正信任的心腹很少。廖如神說得沒錯,血濃於水,如此情勢下,她只能倚仗孃家人,倚仗唯一的親弟弟。

樑王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要他控制京城。

廖如神眯着眼,幽幽地道:“元本溪體虛多病,江河日下,這我是知道的。國士白袍,兩虎相鬥,必有死傷,到時虎丘分出勝負,咱們的機會也就來了……”

樑王長了記性,這次沒貿然表態,靜靜聆聽他的教誨。

廖如神望着屋外,感慨道:“雖然內鬥,咱們畢竟都是唐人,南北立場得堅守。一旦元本溪撐不住,那老夫就只好接過虎衛,跟白袍鬥上一場!”

羣雄逐鹿,京城大亂。

他在此地潛居數月,等的就是今天。

一更。最近填了好多好多坑啊。

第497章 武帝收官說因緣(六)第468章 魚與魚第406章 叛亂開始了第177章 繡衣坊的繡第520章 下三濫第602章 任某人何懼第八十六章 你在南方的豔陽裡大雪紛飛第123章 真面目第582章 大典在即第363章 臨兵鬥者第2期衆籌白銀盟參與清單第406章 叛亂開始了第六十二章 有理取鬧第619章 心眼即本能第447章 南歸(感謝書友小書架子)第198章 三角戲(上)第422章 天雷滾滾第633章 伐晉第一戰第2期衆籌白銀盟參與清單第六十一章 鳳梧堂在此第495章 武帝收官說因緣(四)第537章 ****的故事第九十二章 墨守非攻第387章 早有破綻第213章 吹水侯第438章 東宮太子第323章 出征第626章 平沙落雁第611章 平手第463章 神隱無蹤第326章 原來你也在這裡第398章 不動明王第251章 惡人先告狀第499章 武帝收官說因緣(八)第383章 被迫泄密第652章 任真成聖第302章 難以逾越的山第102章 儒家的舊面目第593章 戰局撲朔迷離第十八章 假癡不癲,尋龍點穴第494章 武帝收官說因緣(三)第549章 百步飛劍第586章 緣不知所起第478章 天下風雲聚長安(七)第592章 皆是魚肉第447章 南歸(感謝書友小書架子)第六章 一場改變歷史的密談第三十二章 大戲開鑼第201章 紫衣現第584章 儒家大忽悠第256章 講春秋,論復仇第504章 你永遠不會獨行第416章 國士,國手第七章 大爭之世,何以自處第651章 一劍斬龍虎!第616章 紛亂平息第三十五章 桑田成滄海第七十九章 日不得第224章 渾水摸魚,小卒亂陣第643章 姑蘇城外寒山寺第360章 半渡而擊(感謝書友林冰靈)第328章 衆怒難犯第244章 吹水黨的鋒芒(下)第624章 起風了第478章 天下風雲聚長安(七)第111章 潯陽江頭夜來客第九十八章 未知之敵第657章 當場被打臉第549章 百步飛劍第248章 脣槍舌劍第613章 雲胤的獠牙第609章 謎團解開第149章 跳進驪江也洗不清第418章 詐病賺夏侯第199章 三角戲(中)第498章 武帝收官說因緣(七)第293章 我被納妾了?第391章 尋心第182章 六公八侯十世家第253章 讓流言飛第635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第448章 誓殺高瞻原諒我的自不量力第三十五章 桑田成滄海第六十五章 對手沒那麼弱第510章 神箭軒轅第364章 破冰(感謝書友血與榮耀)第547章 破綻第512章 昊第109章 拿手戲第十章 紅與黑第264章 忽如一夜春風來第609章 謎團解開第365章 皆陣列在前第125章 劍聖首徒第649章 劍聖大鬧龍虎山第二十五章 有緣千里來相會第251章 惡人先告狀第五十六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599章 冷酷的燼
第497章 武帝收官說因緣(六)第468章 魚與魚第406章 叛亂開始了第177章 繡衣坊的繡第520章 下三濫第602章 任某人何懼第八十六章 你在南方的豔陽裡大雪紛飛第123章 真面目第582章 大典在即第363章 臨兵鬥者第2期衆籌白銀盟參與清單第406章 叛亂開始了第六十二章 有理取鬧第619章 心眼即本能第447章 南歸(感謝書友小書架子)第198章 三角戲(上)第422章 天雷滾滾第633章 伐晉第一戰第2期衆籌白銀盟參與清單第六十一章 鳳梧堂在此第495章 武帝收官說因緣(四)第537章 ****的故事第九十二章 墨守非攻第387章 早有破綻第213章 吹水侯第438章 東宮太子第323章 出征第626章 平沙落雁第611章 平手第463章 神隱無蹤第326章 原來你也在這裡第398章 不動明王第251章 惡人先告狀第499章 武帝收官說因緣(八)第383章 被迫泄密第652章 任真成聖第302章 難以逾越的山第102章 儒家的舊面目第593章 戰局撲朔迷離第十八章 假癡不癲,尋龍點穴第494章 武帝收官說因緣(三)第549章 百步飛劍第586章 緣不知所起第478章 天下風雲聚長安(七)第592章 皆是魚肉第447章 南歸(感謝書友小書架子)第六章 一場改變歷史的密談第三十二章 大戲開鑼第201章 紫衣現第584章 儒家大忽悠第256章 講春秋,論復仇第504章 你永遠不會獨行第416章 國士,國手第七章 大爭之世,何以自處第651章 一劍斬龍虎!第616章 紛亂平息第三十五章 桑田成滄海第七十九章 日不得第224章 渾水摸魚,小卒亂陣第643章 姑蘇城外寒山寺第360章 半渡而擊(感謝書友林冰靈)第328章 衆怒難犯第244章 吹水黨的鋒芒(下)第624章 起風了第478章 天下風雲聚長安(七)第111章 潯陽江頭夜來客第九十八章 未知之敵第657章 當場被打臉第549章 百步飛劍第248章 脣槍舌劍第613章 雲胤的獠牙第609章 謎團解開第149章 跳進驪江也洗不清第418章 詐病賺夏侯第199章 三角戲(中)第498章 武帝收官說因緣(七)第293章 我被納妾了?第391章 尋心第182章 六公八侯十世家第253章 讓流言飛第635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第448章 誓殺高瞻原諒我的自不量力第三十五章 桑田成滄海第六十五章 對手沒那麼弱第510章 神箭軒轅第364章 破冰(感謝書友血與榮耀)第547章 破綻第512章 昊第109章 拿手戲第十章 紅與黑第264章 忽如一夜春風來第609章 謎團解開第365章 皆陣列在前第125章 劍聖首徒第649章 劍聖大鬧龍虎山第二十五章 有緣千里來相會第251章 惡人先告狀第五十六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599章 冷酷的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