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憂思(上)

青絲如水,握在手中,滿滿的一把。將鬢邊隱隱約約的銀絲藏近黑髮之中,細細地在腦後層疊地挽作髮髻,插上簪子。我滿意地看着自己的作品,最近手藝突飛猛進,估計我及笄以後,不用人幫也可以自己梳頭了。

鏡中,母親溫婉而笑,眉眼間盡是慈愛。

她近來氣色好多了,雙頰回覆了些許紅潤,也不再時常地咳嗽。冬天來臨時,我們曾經擔心母親的病情會惡化,惴惴不安。沒想到,天氣越來越冷,她反而一天天地好了起來,最近醫師來診,看完以後都是一副輕鬆的表情。

世婦們向母親恭賀,她微笑着牽過我的手,說:“此乃姮的功勞,有吾女日日相伴,何症不愈!”言語間透着滿滿的自豪。

我不好意思地笑。其實,這話沒說全,母親的身體能這麼快恢復,和父親有很大關係。

入冬以來,父親愈發體貼。每天都來探望不說,還把公文都搬過來批閱,說什麼人老畏寒,懶得走動。兩餐都和母親一起用,只差留宿了。

對於父親的表示,我覺得母親不是不感動的,雖然她還是淡淡的,卻比剛開始的時候好了太多。她會主動地說些話,有時還會就一些問題跟父親辯論,不像以前那樣愛搭不理,氣氛自然多了。這段時間,她明顯地開朗了些,精神慢慢好轉,病情也漸漸緩和了。

我和觪曾經就父親近來對母親的示好進行過熱烈的探討。

憶往思今,多年來父親和母親之間雖然疏疏離離,但種種跡象表明母親在父親的心中佔有很大的分量。比如,父親對妾室們向來不假辭色,就連陳嬀也常常會受他責備,但對母親,他卻從來沒說過一句重話。同一件事,別人跟父親說可能成不了,換作母親開口,卻一定照辦。

從前,我覺得父親很少在母親宮裡留宿,是因爲父親不愛母親,但觪告訴我,他曾聽到世婦們私下議論,說若非夫人總向國君推說身體欠安,不能侍寢,陳嬀又怎會有今日風光……我驚異不已,難道父親和母親之間另有隱情?

到底他們有着怎樣的過往?

我展開無窮的想象,猜測着,眼前像在上演電視劇:四十年前,父親和母親因爲政治婚姻結合在一起,男的英俊,女的美貌,堪稱良配。婚後,兩人慢慢地發生了感情,互相戀慕,生活甜蜜。但好景不長,他們之間發生了誤會,感情出現裂痕,越來越大,最終,母親氣憤之下與父親決裂,一怒就是二三十年。

有感情的婚姻未必善終,比如爸媽,當年他們戀愛結婚的時候,是真正的如膠似漆,多年後還被周圍人津津樂道地提起,可是後來不也鬧得形同末路?

可是,我又困惑,如果真是如此,以母親的聰明通透,又是什麼樣的“誤會”能讓她堅持半輩子不放呢?

陳嬀對於這件事自然相當不滿。長期以來,二人一個專權一個專寵,儘管不睦,卻也平衡。現在,父親竟然整天地留在母親宮裡,這種待遇,連她都不曾有過,陳嬀怎能甘心?她不像其他妾室那樣畏懼母親,入夜的時候,親自走來,一臉溫良地端坐在下首,也不說話,只是微笑,等着父親告辭然後一起離開。

母親對陳嬀的行爲不以爲然,脣邊掛着淡淡的嘲諷,自說自的話,也不留餘地給她插嘴,完全無視。

※※※※※※※※※※※※※※※※※※※※※※※※※※※※※※※※※※※※※※※※※

“……姮?”

正思索間,母親的聲音把我的思緒拉回。

她在銅鏡中望着我,含笑地問:“何事愣神?可梳好了?”

我朝她笑了笑,把牙篦放下,說:“已梳好了。”

母親對着銅鏡微笑側頭,左右看看,滿意地頷首,道:“吾女手工愈發精細了。”

我聽了,洋洋得意地笑。

將要用大食的時候,寺人來報,說父親來了。

我和母親剛要起身迎接,父親一身燕居常服,踱着方步走入室內。

見禮畢,父親和母親在榻上分頭坐下。父親關心地向母親問起今天感覺如何,可有進食之類的話,母親面色溫和,一一對答。

我想起母親起牀以後還沒有吃藥,便向他們說去端藥,退了出來。待我用盤子託着湯藥走到室外,聽到裡面傳來陣陣談笑的聲音。

進去,只見父親正津津有味地說着某個卿大夫的趣事:“……彼收勢不住,竟當着衆士人的面,跌下馬去……”說着,朗聲笑了起來。

對座的母親也忍不住,以袖掩口,輕笑出聲,神色竟是前所未有的柔和。兩人其樂融融的樣子,空氣中似乎流淌着別樣的溫情,看在眼裡是那麼的令人舒心。我想起自己的那番猜測,不禁遐思,或許在過去,父親和母親也曾經這般和樂相處呢……

我緩步上前,將藥放在案上。父親伸手,將盛藥的陶盂端到身前,用勺匕攪動,點頭輕輕吹涼,再遞給母親。

母親看看站在一旁的我,面色微窘,猶豫了一下,接過陶盂。她淺啜一口,擰擰眉頭,然後下定決心似地一飲而盡。

父親隨即又把水遞上,讓母親漱口。

母親喝過水,面色稍緩,含着一絲抱怨地說:“如今吾病已近痊癒,湯藥卻仍舊苦澀難嚥。”

父親撫須微笑道:“醫師言此症重在調理,須緩緩圖之,夫人不可心急。”

母親微微頷首,淡笑不語。

兩人又說了會話,這時,一名寺人進來,說陳嬀遣人來見父親,正在宮外候見。

母親臉上的笑意微微凝住,父親訝然起身,對母親說去去就來,走出室外。

不久,他回到室內,面帶憂色,沉吟片刻,望向榻上的母親,對她說:“宮人來報,陳嬀昨日受寒,今晨高熱不止,請我過去。”

母親的眼中的光彩黯下,笑容卻更加深刻,聲音雍容地說道:“既如此,國君當往探視。”

父親的目光中透着歉意,道:“夫人體恙未愈,且安心休息,我哺時再來。”

母親端莊一笑:“勞國君牽掛,妾感激不盡。”

父親深深望了母親一眼,轉而看向一邊的我,溫聲說:“姮好生服侍。”

我躬身禮道:“諾。”

父親點頭,披上大裘,轉身離去。

※※※※※※※※※※※※※※※※※※※※※※※※※※※※※※※※※※※※※※※※※

門上的帷簾掀起放下,一陣寒風從屋外灌入,炭火的熱氣被微微驅散。

母親坐在榻上,一動不動,側着臉,眼簾微垂,看不清表情。

室中寂靜得只餘木炭燃燒的噼啪聲,侍立衆人無不垂首,大氣不敢出。

突然,她的手往案上一拂,器具“砰”地全落翻在地,陶盂摔得四分五裂。

旁邊的寺人噤若寒蟬,忙上前七手八腳地收拾。

待旁人匆匆退盡,我走到母親身旁,手輕輕覆在她的手背上,喚道:“母親……”

母親仍然坐在那裡,身體微微僵硬,冰涼的手指反握住我的手,抓得緊緊的。

良久,她轉過頭來,看着我,蒼白的臉上自嘲的一笑,道:“姮,你看,這便是婚姻,不管你心意如何,終是一樣結局。”

我不明白她話裡的意思,疑惑地望着她:“母親……”

母親鬆開我的手,將它執起,低頭看着上面的紅印,輕柔地撫摸,問我:“可疼了?”

我搖搖頭:“不疼。”

母親擡頭,仔細端詳着我的臉,忽而道:“姮可還記得去年你自成周返國後,母親說與你的話?”

我怔了怔,低聲道:“記得。母親說,情之於男子,不過消遣之物耳,最不可靠,爲女子者,萬不可用情,一旦付之真心,將來必受其累……”

母親看着我,笑笑說:“姮記得甚是清楚,卻從未往心裡去,可對?”

我低頭不語。

母親嘆道:“吾女今年十四,來年八月即可及笄嫁人,若晉侯到時來聘,當是許他無疑。婚後如何,姮可想好了?”

我擡頭望她:“母親何意?”

母親把視線移到地上,一塊藥漬未清理去,顯眼地殘留在那裡。她緩緩開口道:“母親知道姮心裡戀着晉侯,將來嫁他必心滿意足。然,女子出嫁後,餘下一生,惟系夫君,若恩情有變,姮當如何?”

我詫異地看着母親。

母親淡淡一笑:“姮勿要再說晉侯必不負你之類的話,我且問你,將來晉侯婚後,定有頗多側室,你與他縱然情堅如金,到時也不過衆女之一。晉侯乃賢君,必不獨寵,姮可敢擔保他不會情淡愛馳?若不敢,姮又如何自處?”

我定定地愣住。

母親的問話犀利得入肉見骨,一字一句,皆如巨錘般直直打在我的心上。

我無從反駁,說實話,我的確不敢保證將來會怎樣。

母親盯着我的眼睛,半晌,微微嘆了口氣,道:“母親所以教你勿託情男子,無非就是想說這些,這些年來,宮裡的事你看在眼裡,竟想不到嗎?”

我惶恐至極。

其實,我不是沒想過妾室之類的事。周遭男子,上至君王,下至平民,除了庶人和貧者無法多娶,其餘人等無不納妾。在這樣的氛圍下,妾室的存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沒錯,燮愛我,但這並不妨礙他把其他女人娶進來。

我之所以沒有多想,並不是因爲我甘心,而是因爲我們的感情如此甜蜜,我總覺得這件事還沒有定論,我們會找到解決的辦法的。

現在,母親的話在我自以爲堅固的心壁上擊出一道裂縫,如果到時候我們無法解決呢?

我的心空落落的,周身發寒。

這個時代可以離婚,但女方是出婦,註定身敗名裂;如果順其自然地過下去,我看看母親,她的生活就是我的榜樣。

真的會這樣嗎?我一遍遍地問自己。

將來的生活像是罩着一層華麗的面紗,如美夢般動人,撩開一角,卻覺得面目猙獰。

母親將我鬢邊的一絲亂髮拾起,繞到耳後,輕聲說:“姮,你自小伶俐,這些事是想不到還是不願想?你如今已是大人,不可再以年幼爲由逃避。姮也不必焦慮,你將來所嫁之人,無論是晉候與否,此事也無改變,你只需記住,既爲人婦,首當敬愛夫君,然,”母親的聲音陡然嚴厲起來,她用手捧着我的臉與我對視,目光如閃電般銳利:“沉溺愛情乃愚蠢之舉,生活者,惟地位與權勢可保,姮,你可明白?”

第138章 歧周(中) (1)第131章 旬姜第7章 旅程第149章 鹿鳴(下)第54章 頡邑(下)第28章 爭執(上)第135章 追襲第56章 山洪第24章 衛佼第152章 杼的番外(二)第131章 旬姜第81章 豐渠第123章 夜露第137章 歧周(上)第84章 濱邑第35章 定親第97章 往事第106章 庶姊第70章 周行第27章 返國第43章 琴藝第90章 伏裡(上)第136章 舟人第123章 夜露第46章 辟雍(下)第34章 秋祭第27章 返國第114章 廟告第127章 明月(上)第27章 返國第47章 竹林第30章 豆蔻第33章 夜會第18章 齊姜(下)第27章 返國第105章 驚疑第41章 路遇第68章 摯任第122章 星辰 (2)第87章 驚變(下)第79章 再會第48章 賭約第97章 往事第95章 夏蟬第122章 星辰 (2)第143章 骨符第25章 出宮第76章 77章 (1)第93章 伏裡(下) (2)第145章 載行第87章 驚變(下)第22章 送行第26章 戀情第8章 太室第43章 琴藝第65章 醴宮第149章 鹿鳴(下)第55章 逢雨第39章 高臺第87章 驚變(下)第40章 臨行第79章 再會第54章 頡邑(下)第93章 伏裡(下) (2)第34章 秋祭第79章 再會第35章 定親第5章 授藝第113章 使者第1章 異世第86章 驚變(中)第75章 及笄第93章 伏裡(下) (2)第86章 驚變(中)第16章 蒐田第118章 楚橘 (1)第106章 庶姊第77章 77章 (2)第38章 娶婦第131章 旬姜第103章 伊水 (1)第131章 旬姜第12章 雒水(上)第131章 旬姜第53章 頡邑(上)第40章 臨行第45章 辟雍(上)第112章 泮宮第144章 迢迢第113章 使者第121章 星辰 (1)第8章 太室第131章 旬姜第1章 異世第152章 杼的番外(二)第102章 尋覓第53章 頡邑(上)第81章 豐渠第2章 杞姒第63章 王宮
第138章 歧周(中) (1)第131章 旬姜第7章 旅程第149章 鹿鳴(下)第54章 頡邑(下)第28章 爭執(上)第135章 追襲第56章 山洪第24章 衛佼第152章 杼的番外(二)第131章 旬姜第81章 豐渠第123章 夜露第137章 歧周(上)第84章 濱邑第35章 定親第97章 往事第106章 庶姊第70章 周行第27章 返國第43章 琴藝第90章 伏裡(上)第136章 舟人第123章 夜露第46章 辟雍(下)第34章 秋祭第27章 返國第114章 廟告第127章 明月(上)第27章 返國第47章 竹林第30章 豆蔻第33章 夜會第18章 齊姜(下)第27章 返國第105章 驚疑第41章 路遇第68章 摯任第122章 星辰 (2)第87章 驚變(下)第79章 再會第48章 賭約第97章 往事第95章 夏蟬第122章 星辰 (2)第143章 骨符第25章 出宮第76章 77章 (1)第93章 伏裡(下) (2)第145章 載行第87章 驚變(下)第22章 送行第26章 戀情第8章 太室第43章 琴藝第65章 醴宮第149章 鹿鳴(下)第55章 逢雨第39章 高臺第87章 驚變(下)第40章 臨行第79章 再會第54章 頡邑(下)第93章 伏裡(下) (2)第34章 秋祭第79章 再會第35章 定親第5章 授藝第113章 使者第1章 異世第86章 驚變(中)第75章 及笄第93章 伏裡(下) (2)第86章 驚變(中)第16章 蒐田第118章 楚橘 (1)第106章 庶姊第77章 77章 (2)第38章 娶婦第131章 旬姜第103章 伊水 (1)第131章 旬姜第12章 雒水(上)第131章 旬姜第53章 頡邑(上)第40章 臨行第45章 辟雍(上)第112章 泮宮第144章 迢迢第113章 使者第121章 星辰 (1)第8章 太室第131章 旬姜第1章 異世第152章 杼的番外(二)第102章 尋覓第53章 頡邑(上)第81章 豐渠第2章 杞姒第63章 王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