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廟告

我大驚:“暈厥?”心裡一緊,再顧不上益,立即快步與那寺人走向後庭。

只見內室中一片忙亂,父親躺在榻上一動不動,一名年長的寺人正一邊用手掐父親的人中,一邊急急地叫旁人將父親的衣領敞開。

我在榻旁不斷地喚父親,他的眼睛閉得卻仍閉得緊緊的,面色蒼白。我又驚又急,問室中近侍父親怎麼暈厥。

他們神色無措,囁囁嚅嚅,只說父親從堂上回來之後就獨自進了室中,方纔他們在屋外聽到有裡面有一聲異響傳出,心覺不妙,忙進去查看,竟發現父親倒在了地上。

我見問不出什麼,焦急不已。

這時,醫師趕到了,寺人們紛紛讓開。醫師來到榻前,向我匆匆一禮,即檢查父親的病情,動手施救。

沒多久,父親的眼皮終於動了動,緩緩地睜眼,衆人頓時鬆下一口氣。

“君父。”我一喜,忙輕聲喚道。

父親的眼睛朝我看來,停頓片刻,卻又將眼合上。

“君父?”我愣了愣,正欲再開口,旁邊的醫師道:“君主勿憂,國君此番暈厥乃爲勞累過度而起,並無大礙。現下國君方清醒。小臣還須施砭,君主可暫往事外迴避片刻。”

我看看醫師,又看看父親,他至始至終沒有再睜眼,像是睡熟了。心中仍惴惴,我卻還是嚥下了話頭,微微頷首。

室外,我看到益正站在廊下。灰白的天光下,他眉頭微鎖,似乎也來了許久,卻不知有沒有進去過。

“君父現下如何?”對視片刻,他問。

“已無恙。”我答道。

他點點頭,神色稍解。

剛纔在堂前的情景又回到腦海中,兩人各自沉默,我卻愈發覺得不自在。稍傾,我瞥向他:“醫師正爲君父施砭,還須等候一陣。”

益看着我,過了會,道:“無妨,我稍後便回宮,並不入內。”

我訝然。

益卻神色不改,目光意味深遠:“君父現下,無論何人皆不欲見。”面前的光線忽而被遮去一些。他稍稍湊近,看着我的眼睛,聲音低緩而清晰:“莊當真以爲君父一無所知?”

我的表情凝固在臉上,雙眼依舊直直地看着他。

這時,闈門外突然傳來一陣喧譁,似是婦女的聲音。有寺人從那邊疾走過來,向我稟道:“君主,陳嬀等庶夫人聞之國君暈厥,要來探望。”

陳嬀?我微微皺眉,瞅了一眼益,邁步朝闈門走去。

還沒到門前,陳嬀的聲音已經能聽到了,似有怒氣:“……我等雖庶婦,然夫人既薨,當此國君染恙之際,身側無人,我等豈可坐視?竟連探視也……”廊道盡頭的宮門豁然出現在眼前,所有人的目光一下都朝我射了過來,話音戛然而止。

只見陳嬀及幾名庶室正在門外,腳已經上了階,兩名寺人將身體擋在道口,似在試圖阻攔。

我看着她們,緩步上前。

陳嬀斂起僵色,盯着我,稍稍昂首。

“姮見過諸位庶母。”我走到她們面前,行禮道。

陳嬀等人還禮,稍候,只聽陳嬀不緊不慢地說:“不知君主也在此。”

我看看她,道:“君父方纔昏厥,姮正在照看。”

陳嬀與旁邊幾人對視,略一頷首,眉間柔和了些:“我等也是掛念,雖知庶室不得擅入正宮,卻還是擔憂國君身體,可否……”

我脣邊淡笑:“庶母安心勿慮,君父已無恙。”

陳嬀的臉再度繃起,我視若無睹,向她們再度一禮,又對門邊的寺人吩咐道:“國君須靜養,爾等當多加看守。”

寺人應諾。

我不再說什麼,此時情景也無須多說,轉身朝宮內走去。背後似乎能感覺到彙集而來的犀利視線,心因爲一番按捺而碰撞起來。此刻,我的腦中卻忽而浮起母親雍容的臉龐,不禁想,如果她看到這一幕,脣邊是否仍會浮起那抹嘲諷的笑?

再回到父親的寢室前,益已經走了。寺人告訴我,醫師已經施砭完畢,父親方纔醒來,說想休息。

我望向房室,門緊閉着,將裡頭的一切都遮在了後面。益剛纔的話似仍在耳旁,我默然,叮囑衆人好生照看,離開了父親宮室。

這一天接下來的時間裡,正宮那邊沒有任何消息傳來,派人去詢問,也只說父親無恙。近來難得在自己宮中用膳,丘她們也好奇得很,不住的問我是不是在那邊吃膩了,國君今天可要與衛國使者共膳等等。

我沒有回答她們,對着案上的食物,一點食慾也沒有。

父親的反應我也曾猜想過,但情急之下容不得我考慮許多,現在,我明白地感受到了父親的惱怒。但儘管如此,我很明白,如果讓時間倒流,我依然會做同樣的事。父親已經答應了陳嬀收養益的要求,這與他給母親的承諾毫不相干;如果衛國不介入,他也極可能在宗伯和陳國的壓力下答應立陳嬀爲繼室,這同樣與他給母親的承諾毫不相干。這兩者加在一起,便是觪身後莫大的隱患,父親如今又已是老病之年,即便有心意在,他可撐得住一切?

我無法篤信父親一定會做到什麼程度,也無法任由事情的發展交託出去,而自己只在一旁等待……

夜晚的覺睡得很不踏實,夢境紛紛擾擾。

我一會看到觪,一會又看到父親。觪的神色悠哉,似乎正騎在馬上奔跑;父親坐在案旁,看着我不說話,臉色陰沉地嚇人……光影交錯,小悠忽而出現在面前,我一喜,正要過去,又發現旁邊不知什麼時候多了一個身影,姬輿的臉在眼前放大,清晰無比。我心中一漾,想喚他,卻怎麼也開不了口;他也並沒有看我,只低頭捉筆,斂眉沉思。糾結間,突然,一聲“姮”從身後傳來。我訝然回頭,迷濛中,只見有人影若隱若現,似曾相識,卻辨不清是誰。

“姮……”那聲音又喚了一遍,我猛地怔住。記憶通透而飄渺,似隔着時空般遙遠,又似從不曾離開過。我不由地邁步朝那邊走去,卻曲曲折折,無論如何也無法靠近。只有那聲音不斷地喚我,一遍一遍地愈加清晰,突然,我發覺它改了聲調,叫我:“君主……”近得如同就在耳邊。

“君主……”

我睜開眼睛,寺人衿的臉就在上方。晨光透來,我不適地閉起眼睛,艱難地轉過身去。手上傳來被褥的觸感,自己真實地躺在牀上。

“何事?”我嘟噥道。

“君主,”寺人衿語氣匆忙:“方纔國君遣了人來,請君主往公宮。”

公宮?我反應了好一會,從牀上坐起。撩起幔帳望望門外光景,我疑惑地問寺人衿:“今日非祭祀之日,爲何往公宮?”

“小人也不知,”寺人衿一邊拿來衣服一邊說:“小人得了話,便即刻來喚醒君主。”

“哦。”我心中疑惑,卻沒有耽擱,起身穿衣洗漱。

當我趕到公宮的時候,只見這裡已經來了許多的人,皆冠冕楚楚,有駢父等卿大夫,有宗伯等族中長老及成員,還有衆公子,益也在其中。

父親還沒有到,所有人都議論紛紛,表情困惑。我看到齊央也抱着庚來了,站在一衆婦女之前。

“莊。”齊央向我打招呼。

我走過去,兩人互相見禮。庚伏在齊央的肩上瞅着我看,嘴裡含着一根手指,“嗚嗚”地出聲,似乎很興奮。“庚。”我笑笑,拍拍他的臉蛋,沒有伸手去抱。經過幾次抓頭髮的經歷,我已經學乖了。

“長嫂可知今日爲何來此?”我問齊央。

“我也不知,”齊央也一臉不解,她望望四周:“人人都是剛召來的。”

“如此。”我說,朝人羣中望去,忽然發現駢父的身邊站着一名大夫打扮的人,摸樣從未見過,駢父偶爾與他說話,態度卻尊敬得很。

“駢父身旁之人可就是衛國使者?”我問。

“正是。”齊央看看,答道。

我心中更是覺得奇怪,爲什麼要叫上衛國使者?

沒過多久,殿外的人們一陣騷動,我望去,父親身着冕服,踱步踏入殿中。衆人向他行禮,父親還禮,待四周聲音靜下,他走到上首,先向供奉的神主行下叩拜大禮,又向在場衆人深深一揖,神色平靜而沉着,緩緩開口。

父親的話表達委婉,大致說他近來頗感年邁體衰,深感人世之不久,然欣慰於太子賢良,沉穩持重,杞國日後可託。他決定待夫人喪期期年之後,便將國務交與太子,自己可安度晚年;也不再扶立繼室,將來離世,與夫人合爲一穴。今日公宮之中,上有祖先神靈,下有宗族國人,共證此言,必無悔改。

包括我在內,聽着父親的話,所有人都驚詫不已,誰也沒有料到他竟會說出這樣一番言語來。他還沒說完,已有不少族中老人涕淚橫流,當場哭泣出聲;宗伯等人想進言,卻被父親阻止,把話一句句地說完。

我怔怔地望着父親,冕旒下,他的面孔不甚清晰,卻不掩其中的蒼老。心中五味雜陳,激烈地碰撞。父親用這樣的方式,給了所有人一個答案,從此,觪的國君之路平坦無阻。

“嗚……”庚在旁邊發出一聲低哼。

我看去,只見齊央雙手將庚抱得緊緊的,面頰貼着他的額頭,雙眼卻定定望着殿中,目光明亮。

從公宮出來,每個人的表情都是既感慨又微妙。衛國使者與駢父等幾名卿大夫相談甚歡,宗伯臉色卻不大好,與旁人走了一段便行禮告辭了。似乎很多人都有意無意地將眼睛瞅向益,他卻似乎無所察覺,只同幾名庶兄說話,面色舉止皆從容不迫。

幾名族中的貴婦圍住了齊央,好像在聊孩子,不住地誇獎着庚,笑聲溫軟一片。

父親已經離開,沒有與任何人交談。我回頭望望殿中空空的上首,站立片刻,獨自往自己的宮室走去。

舃踏在宮道的砂石上,聲響含混。耳旁似乎仍迴盪着父親方纔的話音,胸中隱隱有些酸澀,總覺得那些話有許多是對我說的。我很有馬上去找父親的衝動,卻又猶豫不已。該對他說些什麼呢?解釋嗎?父親將一切看在眼裡,最不需要的也許就是解釋……我輕輕地嘆下一口氣,事情如今算是解決了,我和父親的關係卻跌入了尷尬的境地,讓人無論如何也開懷不起來。

我揣着心思回到宮中,徑自地回到室內,哪裡也沒有去。

周圍很安靜,自己的思緒卻愈發雜亂。看看周遭的一切,在這個時代生活了十六年,這裡的一草一木一案一席都熟悉無比,似乎杞國就是我的整個世界。

忽然很懷念觪,要是他在該多好。看到我這拙劣的計謀和結局,他一定會豎起眉毛瞪我,訓我:“稚子!”,然後立刻給我出主意……我仰臥在牀上,定定望着頭頂的幔帳。仲秋之後便是深秋了,他爲什麼還不回來呢……

漫天的漆黑將視野淹沒,我的腳下軟綿綿的,沒着沒落。心中並不覺害怕,似乎聽到有些聲音從遠處傳來,不可言喻,卻似曾相識。我停住,正要仔細回想,卻發覺周圍漸漸變紅了,又悶又熱,待看清楚,竟是城下無邊的火焰,無數的黑影從四面八方涌來,呼喝着。我大驚,向旁邊看,卻空蕩蕩的,沒有一個戍衛。我想逃開,卻怎麼也找不到城樓的出口,紅光越來越熾烈,漸漸染上了我的手腳,仔細看,竟全是血!

“姮!”一個聲音在身後響起,我驚恐地回望,卻見觪正立在那裡,手上提着短劍,除了臉,渾身通紅……

我睜開眼睛,幔帳重又映入眼簾。

果然是夢,我深深地吁了口氣,摸摸額頭,居然出了大汗。

“君主?”門外真的有人喚我。

我應了聲,寺人衿推門進來,對我說:“君主,使者自宗周歸來,要見君主。”

“使者?”我想起來了,前些日子曾給觪去信的。我頷首,從牀上起來,整整衣服,朝外面走去。

堂上,使者已經等候在那裡,風塵僕僕。

“太子回書了?”見禮後,我問他。

“太子未曾回書。”使者道。

我愣了愣。

使者面有不安之色,示意我摒退左右。

“何事?”我問。

使者拿出之前的信,遞還給我:“小臣在宗周未見到太子。”

我不解:“爲何?”

使者拜伏於地:“王師與羌人戰於密野,小臣在宗周聞得,太子前往,已傷重。”

第129章 松明第46章 辟雍(下)第23章 商鵠第50章 大豐(上)第4章 鳳形佩第27章 返國第61章 闕臺第117章 犬丘第105章 驚疑第80章 相贈第75章 及笄第147章 鹿鳴(上)第29章 爭執(下)第71章 兄長第99章 白茅(上)第133章 返豐第127章 明月(上)第104章 伊水 (2)第15章 夑父(下)第110章 迷症第47章 竹林第118章 楚橘 (1)第60章 歸來第6章 紅妝第142章 周鼓 + 沃若(全) (2)第58章 梓土(下)第104章 伊水 (2)第67章 絹帕第124章 晨光第80章 相贈第53章 頡邑(上)第118章 楚橘 (1)第24章 衛佼第94章 相逢第4章 鳳形佩第58章 梓土(下)第103章 伊水 (1)第139章 歧周(中) (2)第137章 歧周(上)第9章 姬輿第45章 辟雍(上)第145章 載行第16章 蒐田第89章 河伯 (2)第44章 王姜第79章 再會第6章 紅妝第76章 77章 (1)第86章 驚變(中)第40章 臨行第4章 鳳形佩第74章 納采第60章 歸來第154章 第 145 章 杼的番外(三)第103章 伊水 (1)第90章 伏裡(上)第85章 驚變(上)第56章 山洪第123章 夜露第114章 廟告第41章 路遇第25章 出宮第134章 問詢第99章 白茅(上)第148章 鹿鳴(中)第114章 廟告第50章 大豐(上)第146章 斯人第134章 問詢第60章 歸來第25章 出宮第50章 大豐(上)第47章 竹林第68章 摯任第9章 姬輿第57章 梓土(上)第22章 送行第68章 摯任第88章 河伯 (1)第120章 心門第69章 重疾第49章 熊勇第107章 夜話第71章 兄長第7章 旅程第61章 闕臺第10章 王姒第146章 斯人第54章 頡邑(下)第39章 高臺第106章 庶姊第38章 娶婦第65章 醴宮第24章 衛佼第21章 離別第27章 返國第117章 犬丘第31章 婚事
第129章 松明第46章 辟雍(下)第23章 商鵠第50章 大豐(上)第4章 鳳形佩第27章 返國第61章 闕臺第117章 犬丘第105章 驚疑第80章 相贈第75章 及笄第147章 鹿鳴(上)第29章 爭執(下)第71章 兄長第99章 白茅(上)第133章 返豐第127章 明月(上)第104章 伊水 (2)第15章 夑父(下)第110章 迷症第47章 竹林第118章 楚橘 (1)第60章 歸來第6章 紅妝第142章 周鼓 + 沃若(全) (2)第58章 梓土(下)第104章 伊水 (2)第67章 絹帕第124章 晨光第80章 相贈第53章 頡邑(上)第118章 楚橘 (1)第24章 衛佼第94章 相逢第4章 鳳形佩第58章 梓土(下)第103章 伊水 (1)第139章 歧周(中) (2)第137章 歧周(上)第9章 姬輿第45章 辟雍(上)第145章 載行第16章 蒐田第89章 河伯 (2)第44章 王姜第79章 再會第6章 紅妝第76章 77章 (1)第86章 驚變(中)第40章 臨行第4章 鳳形佩第74章 納采第60章 歸來第154章 第 145 章 杼的番外(三)第103章 伊水 (1)第90章 伏裡(上)第85章 驚變(上)第56章 山洪第123章 夜露第114章 廟告第41章 路遇第25章 出宮第134章 問詢第99章 白茅(上)第148章 鹿鳴(中)第114章 廟告第50章 大豐(上)第146章 斯人第134章 問詢第60章 歸來第25章 出宮第50章 大豐(上)第47章 竹林第68章 摯任第9章 姬輿第57章 梓土(上)第22章 送行第68章 摯任第88章 河伯 (1)第120章 心門第69章 重疾第49章 熊勇第107章 夜話第71章 兄長第7章 旅程第61章 闕臺第10章 王姒第146章 斯人第54章 頡邑(下)第39章 高臺第106章 庶姊第38章 娶婦第65章 醴宮第24章 衛佼第21章 離別第27章 返國第117章 犬丘第31章 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