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承清2

28承清(2)

最後。陳浩出面以上述理由解釋,大家看到我也是和陳浩一樣態度,顯然事先溝通了。這場爭論到此得出結論;讓清廷“自己下詔”退位。然後就是此後如何對待清廷的問題。想起後世的優待條款,大約不能夠按照這個方案執行。再以前呢,曹魏代漢,西晉帶曹,北宋代後周?把前朝廢帝封個公爵之類的。研究確認,首先,清帝的帝號必須去除,其次他們不能再居住在皇宮中,第三,每年也沒有4百萬兩銀子供他揮霍,這些錢可以有更大的用處。給他公爵的待遇,按照軍機大臣的標準發放薪俸,只保留幾個貼身太監,其餘太監宮女遣散。將清皇室遷洛陽居住。這些意見嚴學文他們接受,那些主張溫和對待清廷的也接受,這比以前歷史上的禪讓後對待廢帝的情況都要寬厚。

再就是未來國家的政體。這件事情沒有在會議上公開討論、爭論,而是採取事先個別談話徵求意見,然後形成意見後再逐一徵求意見的方式。這一點,我和陳浩參照了後世的經驗,與其名義上叫民主或者共和而實際實行專制,倒不如名義上叫帝國而實際上向民主共和制靠攏。這真的是個極好的創意。國家的元首叫總統也好,叫主席也好還是叫皇帝也好,實際上要看實質的內容才行。我們決定爲了延續以往的歷史,國家的最高代表依然稱爲皇帝,但是這個皇帝必須在法律的範圍內行使職責,還有最大的不同,不能實行家天下,皇帝的位子不能傳給後代,關於這一點我們在宣傳上的做法是所謂恢復華夏傳統帝王堯舜時代禪讓地美德以讓天下接受,實際上是參考後世的權利交接辦法,只是此時沒有人知道罷了。其實這個名義上的皇帝倒像後世那種接班人的選擇辦法,規定條件,首先在大中華黨內層層選拔培養,由黨的最高權力機構推薦,讓參議會批准後平穩交接。皇帝出現不稱職,失政失德,參議會以及黨的最高決策機構可以提出罷免。總之帝制下的有限民主似乎比共和下的專制更名正言順一些。

而且皇帝也規定了任期,每任期5年,中華帝國第一任皇帝可以連任4屆,之後,任期最多兩屆。這樣的話,封清廷廢帝爲“箭河公”的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即將成立的中華帝國的第一任皇帝,中華帝國軍隊最高統帥的職務就有徐亮擔任了。內閣首相由陳浩擔任,準備在正式開國後加封他爲信陽親王。王平任財政大臣,嚴學文任宣傳大臣,李哲人教育大臣,姚正和任衛生大臣。毛昶熙任農林大臣。賈山任工業大臣。何舟任商務大臣兼中央銀行行長,此時他已經將江南的胡雪巖聘請爲自己的私人幫辦了。國防大臣準備留給左宗棠,而外交大臣則準備讓李鴻章擔任,由曾國藩的長子曾紀澤擔任外交次長。內閣中的兩個重要職務由前湘淮系任務擔任,體現國內的和解團結。軍隊由總參謀部負責具體指揮,總參謀長由董大海擔任。至於外交大臣,我和陳浩都相信沒有一個國家的外交部長不願意在自己國家戰勝的情況下與對方簽訂城下之盟,戰敗求和割地賠款的條約對於任何一個國家的外交官來說都是屈辱和痛苦的。現在讓老李來當外交官,當然要利用它和洋人間的關係麻痹洋人,但是也有在時機成熟和洋人翻臉的時候,讓他也在簽訂和約時揚眉吐氣簽訂一把的意思,只是不知道他是否能體會到我們的這一番苦心。準備讓李守業擔任即將由各地推舉出的全國參議會的議長。

大致的方案確定。積極開始進行準備。中華帝國的第一部憲法也在積極起草中。我和陳浩都參與指導,歐洲留學歸來的法律留學生具體負責,還聘請了英國乃至普魯士的法律顧問。其實後來的德意志帝國的憲法對我們的參考價值還是很大的。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國都選定的問題。我們既然打着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旗號,那麼以北京爲首都似乎並不合適。這個地方從金國開始爲都,作爲全國政治中心是從元朝開始的,也是主體民族命運最爲屈辱悲慘的年代,後來明朝雖然也以此爲都,但是自從朱棣把都城遷到北京之後,國事日見荒唐,喪失了多少富強的時機,最好走向滅亡。曾經有過的世界上最強大的艦隊,在一個太監的操弄下變得空費大量錢財,對民族發展前途毫無建樹,對世界地理髮現也毫無典籍、地圖等方面的實際貢獻,就是連航海的船隻也沒有留下多少可供考證的確切資料,別說是製造的圖紙了。最終這個王朝終於在這些太監的操弄下滅亡了,又一次淪入少數族人的統治之下。當初在南京,朱元璋可是立了鐵牌子上面銘文:“太監不得干政”的啊。選洛陽爲首都?倒是可以製造“天命所歸”的輿論,但是,這北京爲都已久,很多事情好是要有一個延續的。李守業提出可以採取兩京制甚至多京制,以洛陽爲都,北京爲陪都,參議會,最高法院、總參謀部之類新設機構設在洛陽,行政中心逐漸遷移到洛陽。好主意,可以設立5京制度好了,各個陪都爲地區行政中心,設中央政府派出機構,比如參議會的分會,在比如軍區所在金融管理機構所在。取消總督府一級行政機構。初步擬定以洛陽爲首都,稱爲中都,北京仍爲北京,西安改爲西京,江寧改爲南京,至於東京暫時不設立,海參威、上海和廣州設爲特別市。也同時派駐中央政府代表機構。東京,不久之後,就會有人把他們的江戶改稱這個名字了,那時,我們就有藉口了,何時派駐中華帝國的行政機構就是我們的事情了,我們等着他自投羅網。

好了,下面就是選定時機的事情了。

第28章 贖金(1)403 煤鐵時代49第57章 潑河鎮(1)361 煤鐵時代7242 冬夜花兒開4285 動向212 攻取信陽846 政變12244 熱的雪275 防患未然45 政變11303 北進13473 京郊戰役2310 北進20105 淮濱4295 北進5第8章 醫院探視408 煤鐵時代54第71章 新集(4)193 冬衣之戰4047 政變1339 政變5440 攻取洛陽1第75章 豫中戰役打響第83章 西進支隊87 亂與定29第17章 改編(3)282 洞房2196 冬衣之戰43106 亂與定46第91章 偵察178 冬衣之戰25155 冬衣之戰2393 煤鐵時代39457 東京汴梁942 政變880 亂與定22第95章 誤入重圍227 攻取信陽23第62章 焚燬敵船隊第59章 護堤大隊109 淮濱8368 煤鐵時代1490 亂與定32141 裝甲兵培訓班2223 攻取信陽19165 冬衣之戰12250 熱的雪752 對壘1221 攻取信陽17450 東京汴梁228 日新月異148 整訓2461 東京汴梁13第18章 改編(4)12 掃平內亂12第54章 難民第51章 潑皮山(10)89 亂與定31第8章 醫院探視第101章 佔領固始70 亂與定12380 煤鐵時代26380 煤鐵時代2692 亂與定34284 迷茫的早晨49 邊疆2035 邊疆6102 亂與定4347 政變13第70章 新集(3)201 冬衣之戰48第19章 蘭封車站(2)第14章 和解475 京郊戰役4223 攻取信陽19第97章 邂逅友軍(2)462 豫北28縣384 煤鐵時代30第16章 寶刀出鞘54 對壘356 新局7第47章 站臺上的戰鬥319 北進291 掃平內亂108 亂與定48第83章 西進支隊407 煤鐵時代53270 席捲南陽1250 新局1第54章 難民第57章 虎口脫險466 首次遭遇64 亂與定6318 北進2847 邊疆1883 亂與定25387 煤鐵時代33151 有限出擊
第28章 贖金(1)403 煤鐵時代49第57章 潑河鎮(1)361 煤鐵時代7242 冬夜花兒開4285 動向212 攻取信陽846 政變12244 熱的雪275 防患未然45 政變11303 北進13473 京郊戰役2310 北進20105 淮濱4295 北進5第8章 醫院探視408 煤鐵時代54第71章 新集(4)193 冬衣之戰4047 政變1339 政變5440 攻取洛陽1第75章 豫中戰役打響第83章 西進支隊87 亂與定29第17章 改編(3)282 洞房2196 冬衣之戰43106 亂與定46第91章 偵察178 冬衣之戰25155 冬衣之戰2393 煤鐵時代39457 東京汴梁942 政變880 亂與定22第95章 誤入重圍227 攻取信陽23第62章 焚燬敵船隊第59章 護堤大隊109 淮濱8368 煤鐵時代1490 亂與定32141 裝甲兵培訓班2223 攻取信陽19165 冬衣之戰12250 熱的雪752 對壘1221 攻取信陽17450 東京汴梁228 日新月異148 整訓2461 東京汴梁13第18章 改編(4)12 掃平內亂12第54章 難民第51章 潑皮山(10)89 亂與定31第8章 醫院探視第101章 佔領固始70 亂與定12380 煤鐵時代26380 煤鐵時代2692 亂與定34284 迷茫的早晨49 邊疆2035 邊疆6102 亂與定4347 政變13第70章 新集(3)201 冬衣之戰48第19章 蘭封車站(2)第14章 和解475 京郊戰役4223 攻取信陽19第97章 邂逅友軍(2)462 豫北28縣384 煤鐵時代30第16章 寶刀出鞘54 對壘356 新局7第47章 站臺上的戰鬥319 北進291 掃平內亂108 亂與定48第83章 西進支隊407 煤鐵時代53270 席捲南陽1250 新局1第54章 難民第57章 虎口脫險466 首次遭遇64 亂與定6318 北進2847 邊疆1883 亂與定25387 煤鐵時代33151 有限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