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榆樹鎮車站

黃河中下游平原的秋色是世界上最美的景色,遠遠的地平線上是深色的綠,金色的黃。楊、槐、榆、柳枝頭沒有了夏日的喧鬧,多了成熟的沉穩。

穀子、高粱、玉米和蘆葦在秋風中搖曳。

新鄉東南三十里,汴新鐵路榆樹鎮車站,上午9點左右,北邊的大路上有一百多名日軍正在向車站方向前進。

駐守車站的僞軍從炮樓上遠遠就望見了這一批忽然出現的“皇軍”,僞軍王排長心中一陣發緊:前段日子東段的僞軍譁變,投奔了八路軍,鬼子對留下來的僞軍進行了整肅清洗,許多人遭到嚴刑拷打,還有一些慘遭殺害。今天這些鬼子事先不打招呼就來,而且還來了這麼多人,車站又沒有遭到襲擊請求增援,大白天這些鬼子從北邊過來,到底要幹什麼?

王排長急忙打電話通知車站的李站長,李站長聽了這個消息倒也鎮定,安慰王排長不要擔心,也許這夥皇軍是過路,不管怎樣還是出去迎接一下爲好。王排長一定要拉着李站長一起去,李站長說反正這會兒沒事就陪你老弟一趟好了。王排長連說老兄夠意思。

騎在馬上的日軍少佐看了一眼前來迎接的兩個人,擺了一下手,隊伍開進了車站。少佐下了馬,咕嚕了幾句,翻譯官對王排長說:“你,帶路,領太君到你的炮樓看看。

“是,是。”少佐領着一個大尉和翻譯官,帶着十幾個鬼子隨着王排長進了炮樓。這夥鬼子人數比一箇中隊要多,火力裝備也大大超出了一個正常的中隊配置,擲彈筒、九二式重機槍、歪把子機槍應有盡有。

那少佐有嘰裡咕嚕一番,王排長會幾句半生不熟的日語,聽的出來少佐說的的確是純正的日語。

翻譯道:“太君說我們得到情報,有一股八路混到我們的列車上,妄圖利用我們的鐵路轉移,我們奉上峰命令在此截擊。鑑於警備隊中可能有人私通八路,因此炮樓的防務由皇軍暫時接管。”

看到王排長哆嗦了一下,少佐又通過翻譯官說:“只要你們服從命令,幫助皇軍消滅掉這股八路,皇軍大大有賞,金票大大的。升官大大的。”

“是,是。謝謝太君。”王排長點頭哈腰。

“關於共產黨王文舉、李豫禾的事情大概你們都聽說了,所以此次皇軍駐防榆樹鎮的消息不許走漏半點風聲,電話只許接進,不許打出,必須一切照常,如果走漏了半點風聲,統統死了死了的!”

“是,是。”王排長臉上冒出了汗珠。

跟進來的李站長心中暗暗好笑,也裝出很惶恐的樣子:“太君,馬上要有一列貨車進站,我的,要去接車。”

“去吧。”

電話響了,少佐示意王排長接電話,王排長拿起電話:“是,是。”翻譯官在一旁耳朵緊挨着他的聽筒。

大尉輕輕揚了揚下巴。

王排長急忙報告:“報告太君,新鄉方面通知,即將到達的3322次列車上有一節棚車上的皇軍部隊要下車,要求我們給他們找一個清靜的地方扎帳篷駐紮。”

“他們有多少人?”

“40多人。”

電話又響了起來,王排長拿起電話聽了一下,把聽筒遞給翻譯官:“是李站長,要向皇軍報告情況。”

翻譯接過話筒:“好,好,知道了。”

少佐咕嚕了一聲,翻譯對王排長說:“你趕緊讓你的弟兄到站臺上加強警戒。”

“是。”王排長出去了。

“什麼情況?”身穿鬼子大尉軍服的徐亮問扮成翻譯官的嚴學文。

嚴學文道:“有40多個鬼子要從一輛棚車上下車,這輛棚車要在本站裝運糧食運往開封。”

“那這些鬼子呢?”

“李站長說應該是過路的,可能今晚隨其他列車走。”

“要注意做好戒備。熊谷,必要時你去和這幫敵人接觸一下,探探底細,命令部隊做好戰鬥準備。”

“是。”

徐亮怎麼扮成鬼子軍官到了榆樹鎮車站了呢?

自從1938年6月徐亮帶領400多人的部隊和一批武器彈藥、藥品等物資進入豫北根據地後,部隊經過整訓成爲八路軍的正規部隊38團。經過一系列英勇戰鬥,到1940年百團大戰時已發展成爲有一千多人的主力團。

鬼子修建汴新鐵路的時候,徐亮一邊不斷進行襲擾,一邊有計劃地派部隊中原籍豫北幹過鐵路的人員打入敵人的鐵路管理和警備部隊中,這個榆樹鎮車站的李長生站長就是徐亮派出的臥底人員。當初王文舉是警備隊普通士兵,因爲家貧,生計無着才吃糧當兵參加僞軍,由於和李豫禾比較談得來,後來經組織批准參加了地下工作。由組織提供經費上下打點,很快就當上了連長。

在僞軍中,只要有錢,買箇中下級軍官是很容易的。因爲漢奸是一幫只認個人眼前利益,有奶便是孃的傢伙,這些人沒有原則,不守規則,無信仰,無廉恥,無尊嚴,無人格,天地君親師一概不敬,他們的眼裡唯一看得見的只有個人眼前利益。這是一羣人渣,一羣行屍走肉。

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中有少數敗類都不足爲奇。只不過中國人口基數大,所以敗類的總人數也顯得多一些。二次大戰中,所有被法西斯侵略的國家例如法國、蘇聯甚至南斯拉夫都出現了數量不等的僞軍。占人口不到1%的敗類不能代表99%以上的偉大人民。有人在列舉一些人的不良品行時,動輒說中國人如何如何,這種將個別人行爲強加於全體的邏輯荒謬絕倫!一個社會有少數敗類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這個社會任由不講原則、不守規則、寡廉鮮恥的敗類憑藉其卑鄙得勢猖狂,並以此嘲笑善良和正義,那麼這個社會的肌體肯定是處於病態之中。

1941年,鬼子對各個抗日根據地發動了持續的大規模“掃蕩”,這是法西斯最猖獗的日子,徐亮帶領38團在殘酷的反“掃蕩”鬥爭中與敵人英勇戰鬥,部隊也遭受了很大損失。

爲了徹底粉碎敵人的“掃蕩”,上級命令38團插到敵後,以積極的戰鬥行動迫使敵人主力回援。徐亮將部隊以營連爲單位分成數路突出敵人的包圍圈,插向敵後。

徐亮親自帶領團部和直屬連利用繳獲的鬼子軍裝化裝成日軍,在夜間乘隙鑽出了敵人的“鐵壁合圍”包圍圈,向西猛插到了新鄉附近。正準備大鬧一場,這時候,交通員歷盡千辛萬苦送來了軍區的命令,鑑於敵35師團有參與向我根據地進攻的動向,命令徐亮迅速設法將38團主力運動到開封附近對敵襲擾,務必將敵人35師團牽制在開封一帶,使其無法竄犯根據地。

19 掃平內亂1921 臨淮關3402 煤鐵時代48307 北進1760 對壘9301 北進1174 亂與定16189 冬衣之戰3662 伐交2372 煤鐵時代18114 淮濱13268 席捲南陽10189 冬衣之戰36第99章 一夜襲擾139 牀上著述211 攻取信陽7324 北進34165 冬衣之戰12第95章 鮎魚山第64章 鄉紳341 北進51第93章 潑皮山會議149 整訓314 陳浩歸來2338 北進48151 有限出擊第35章 剿匪(6)93 亂與定35第96章 邂逅友軍329 北進39113 亂與定53338 北進48第95章 誤入重圍171 冬衣之戰18267 席捲南陽9第99章 攻擊商城(2)85 亂與定27第3章 回到清朝177 冬衣之戰24463 第二軍44 邊疆15170 冬衣之戰17第62章 潑河鎮(6)354 北進64251 熱的雪8第92章 佔領明港第10章 坦克手107 淮濱6第38章 水火之中第84章 意外收穫39 政變5第77章 新集(10)第50章 重返高粱窪11 掃平內亂11387 煤鐵時代33279 婚禮131 淮濱30294 北進444 政變10270 席捲南陽12429 除夕夜2233 攻取信陽29第74章 新集(7)268 席捲南陽1045 邊疆16400 煤鐵時代4633 又到春來時268 亂與定10234 攻取信陽30第89章 走馬取正陽62 伐交247 政變13第33章 奇襲兵站(2)63 亂與定5116 亂與定5690 亂與定32266 席捲南陽8第2章 我是誰?第19章 改編(5)297 北進7405 煤鐵時代51277 不速之客第42章 潑皮山412 建設計劃179 冬衣之戰26463 第二軍108 淮濱7第49章 焦頭爛額第93章 潑皮山會議90 亂與定32257 熱的雪14385 煤鐵時代3110 掃平內亂10125 淮濱2425 新活力360 煤鐵時代6459 東京汴梁11434 除夕夜7382 煤鐵時代28375 煤鐵時代21
19 掃平內亂1921 臨淮關3402 煤鐵時代48307 北進1760 對壘9301 北進1174 亂與定16189 冬衣之戰3662 伐交2372 煤鐵時代18114 淮濱13268 席捲南陽10189 冬衣之戰36第99章 一夜襲擾139 牀上著述211 攻取信陽7324 北進34165 冬衣之戰12第95章 鮎魚山第64章 鄉紳341 北進51第93章 潑皮山會議149 整訓314 陳浩歸來2338 北進48151 有限出擊第35章 剿匪(6)93 亂與定35第96章 邂逅友軍329 北進39113 亂與定53338 北進48第95章 誤入重圍171 冬衣之戰18267 席捲南陽9第99章 攻擊商城(2)85 亂與定27第3章 回到清朝177 冬衣之戰24463 第二軍44 邊疆15170 冬衣之戰17第62章 潑河鎮(6)354 北進64251 熱的雪8第92章 佔領明港第10章 坦克手107 淮濱6第38章 水火之中第84章 意外收穫39 政變5第77章 新集(10)第50章 重返高粱窪11 掃平內亂11387 煤鐵時代33279 婚禮131 淮濱30294 北進444 政變10270 席捲南陽12429 除夕夜2233 攻取信陽29第74章 新集(7)268 席捲南陽1045 邊疆16400 煤鐵時代4633 又到春來時268 亂與定10234 攻取信陽30第89章 走馬取正陽62 伐交247 政變13第33章 奇襲兵站(2)63 亂與定5116 亂與定5690 亂與定32266 席捲南陽8第2章 我是誰?第19章 改編(5)297 北進7405 煤鐵時代51277 不速之客第42章 潑皮山412 建設計劃179 冬衣之戰26463 第二軍108 淮濱7第49章 焦頭爛額第93章 潑皮山會議90 亂與定32257 熱的雪14385 煤鐵時代3110 掃平內亂10125 淮濱2425 新活力360 煤鐵時代6459 東京汴梁11434 除夕夜7382 煤鐵時代28375 煤鐵時代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