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集權

袁博朗雖還想堅持,但他身後的人已選擇妥協。新官上任三把火,現在新皇登基燒的火更大,沒人想被這把火所牽累。之後的商定已無太大意義,只是在一些細節上作敲定,大臣們態度上妥協,但立場依然不會變,跟劉愈的樑子也算結下。

操辦商貿司,還是由劉愈一手操辦。因爲這次朝議的變故,連幫手的事袁博朗也不想提,意思是讓劉愈自行解決。

本來劉愈打算在朝議上提出讓藩王進長安城朝賀事宜,但一想此事事關禮節,由他來提不合適。趁着朝議解散後,便跟袁博朗提了一句,袁博朗正爲商貿司的事惱火,聞言不由冷哼一聲道:“這些事,老夫自有打算,毋須劉統領操心。”

“師傅,看來你得罪不少人。”

六臺衙門的後堂,蘇彥用帶着幾分歉意的目光望着劉愈,說道。

“動了他們的蛋糕,他們要記恨也攔不住。一會兵部的人來議事,準備一下。”

“師傅,什麼是蛋糕?”

蛋糕說起來還是西洋的東西,現在尚未傳入中土,劉愈不想跟蘇彥說些廢話,將御林軍那邊傳過來的邊關奏報遞給了蘇彥,道:“這是定國侯的奏本,他還是執意要開戰。”

蘇彥看了奏本上的文字大感頭疼,之前劉愈也說過,朝廷連救災的錢糧都捉襟見肘,更何況打突厥。之前讓定國侯劉兆“量力而爲”,看起來劉兆並不太理會其中的意思,只是一再催促糧餉。

“師傅。要不……你寫封信勸勸定國侯?”蘇彥試探着問道。

“他何時聽過他這兒子的意見?今天討論的軍務並不包括邊關戰事。主要是長安城的戍衛。態度上你別太傾向於我,等討論出結果再說話。”

很快新任兵部尚書鄭昶會同兵部的人前來,因爲軍務和政事分開,因而在朝議上也會分開議論。以往政軍會由右相一肩挑,但現下袁博朗只負責政務,而劉愈已將長安的戍衛軍權控制在手,袁博朗也無法插足。在新皇登基的很長時間裡,軍務會議都由劉愈來主持。蘇碧和袁博朗都不會出席。

其實長安城的防務也並無太大的變化,只是原本東水營正統領因與晉王勾結被削職,因護槽司馬董書在這次撥亂反正中立下功勞,兵部提議由董書接任東水營正統領。

這提議也獲得劉愈的認同。若非董書,長安城會免不了一場戰亂,若起戰亂遺禍不淺。

原本護槽司馬只是營中副將級別,一次提升到正將,還要統領全軍,劉愈只怕這董書不足以擔當,於是又提出從御林軍中調撥人手過去幫忙當副將。如此劉愈便可安插親信在董書身邊。一方面輔佐一方面監督,加強劉愈對長安戍衛的控制。

兵部的人雖然都明知道劉愈有擅權的嫌疑。但新皇對他信任,他們有意見也只能保留。

第二項議案是由劉愈提出,要將城中六防司整合起來,成立總防司衙門。

長安城內防司分權,本來就是擔心若是整合在一起會形成制約御林軍的力量,形成分庭抗禮的局面。如今劉愈提出要成立總防司衙門,兵部的人意見頗多,認爲如此會不利於長安城的戍衛。

劉愈是出於加強控制的考慮,現在城內的防務可說是一盤散沙,六防司兵員質量參次不齊,本身也無統一的調配性。劉愈一方面想將他們整合,更重要的是他想將城內的防務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現在蘇彥這皇帝各方面勢力都很薄弱,全靠劉愈和蘇碧的支持,而劉愈和蘇碧的勢力畢竟有限,現在劉愈更怕的是右相一派勢力的崛起。還有錢回和楚王對新皇帝位的威脅。

鄭昶還是有意見。劉愈道:“鄭尚書,城裡總防司衙門不過是權宜之計,等來年長安城局勢平定,總防司衙門就會撤除,不會在長安城防務上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鄭昶問道:“那前鋒將軍你的意思,是何人來擔當總防司衙門總統領之職?”

劉愈跟玉南門防司都尉李糜的關係在兵部也不是秘密,爲了不引起鄭昶和兵部中人對他擅權的非議,也爲了平衡勢力,劉愈道:“不如總防司衙門不設總統領,而只設兩位統領,互相有所牽制。第一位統領,本將軍提議由兵部侍郎胡朝忠來擔任,而另一位統領,則應從原本六防司衙門的六位都尉中擇優而取一位。”

劉愈的提議平衡了總防司衙門的權力,讓兵部以爲自己在總防司中有一半控制權,劉愈也沒說將總防司的權力一把抓,只說另一位統領從六位都尉中擇優而取。這就讓鄭昶等人的反對意見減少了許多,經過商定後,本來難以成事的總防司衙門也就此定案。

兵部的人以爲將內防司控制了大半的權力,但劉愈這明顯是在玩“小聰明”。劉愈提出以兵部侍郎胡朝忠爲總防司的統領之一,看似是將權力交給兵部,但胡朝忠可是胡軒的父親,因爲胡軒現在不顯山不露水,這層關係那些兵部的人也根本無從知曉,只有當事人心知肚明。而“擇優錄取”,說的好聽,但考官是誰,還不是劉愈?造成一種正當競爭的假象,最後取決權還在劉愈手上。到兵部的人將來回過味,事已成定局。

總防司衙門的事談妥,劉愈再提出徵兵事宜。

劉愈有徵兵的想法,是因爲瞿竹之前的一句話所引起。瞿竹說現下長安城外大旱遍地,重災地區只要給一口飯,災民連兒子都會賣。劉愈當即便想起在關中地區徵兵。一來邊關戰事令長安城周圍戍衛軍隊及團練抽調過半數,兵員緊張;再者救災的錢糧也不能養閒人,劉愈還想培養起一支完全忠於他的軍隊。

徵兵的事近乎每年都有。兵部沒有任何反對意見。只是在這支新軍的組成方式上有些看法。鄭昶認爲不宜在軍中調度,更適合讓東水營和南大營的人自行徵兵補足兵員配額。劉愈則主張新軍必須獨立,不能以次充好將南大營和東水營的戰鬥力削弱。

現在長安城各大勢力重新洗牌,只要不在四公主麾下,大多數朝臣都選擇了站在右相袁博朗一邊,鄭昶也是其中一位,聽到劉愈的提議後帶着一份疑竇,問道:“前鋒將軍是要新建一支軍隊?長安城周圍有南大營和東水營。難道不足以戍衛長安城?”

“本將軍之意,並非成立一支軍隊,而是成立一支地方團練,戰時彙集,每年農閒集合操練,一切規制都與團練相同。士兵也並非常年駐于軍中。”劉愈解釋道。

聽到是組建團練,鄭昶便覺得是有點小題大做,他還以爲劉愈要建一支“劉家軍”。既然只是團練,他也就不想在去跟劉愈結怨,畢竟劉愈現在權勢不小。他現在既要跟袁博朗立場一致,還要保持跟劉愈和平相處。否則兩邊都會令他職位不保。

擴軍的事商定,在新軍負責人上又有所爭執,鄭昶認爲既然是徵兵,就該由兵部的人來負責,而劉愈則想讓齊方和張無諸來負責這支新軍的組建和訓練。

長安城外兩大營勢力盤根錯節,想將兩個毫無威望的人提拔起來統調全軍,既不能服衆調配上阻力重重,還會令旁人覺得劉愈擅權。而劉愈在長安城外能調用的也只有齊方和張無諸,由他們組建一支新軍,這是辛苦活,本身新軍戰鬥力又偏弱,纔不會引起右相一派太大的反對意見。

“徵兵應與救災之事一併進行。”劉愈最後說道,“凡是入選新軍者,不但朝廷給提供口糧,還有俸米供家人生活,比普通災民口糧多出一些,如此一來會有更多人踊躍參軍。”

兵部的人沒再就此問題發表異議,軍事會議也以劉愈一人獨角戲的方式結束。

…………

朝議結束,劉愈不但要負責長安城的戍衛統調,還要負責政務上商貿司的建立。下午劉愈便去見了韓升,想請老友的幫忙。

韓升還是一副悠然自得,沒說幫忙,但卻給了劉愈一個提議,既然沒有人手就直接找商人來當幫手,反正最終商貿司也是商人負責。

“如果你沒合適的人選,老朽倒可以幫你介紹幾個。”韓升最後笑道。

一語點醒劉愈,劉愈認識的商人雖然不多,但卻有一個很有能力的大商賈——隋妤,隋家大小生意的實際掌權人。

“韓老哥不當丞相真是屈了才。”劉愈笑着恭維道,“至於人選,在下有合適的,不勞韓老哥你掛心。”

匆匆見過韓升,劉愈便急着去找隋妤商量此事。

去了悅來居才被夥計告知東家去了前鋒將軍府,劉愈白跑一趟。

回到家,徐軒築正在跟隋妤商量買田買地的事,朝官的俸祿被削減,但軍將的俸祿是半絲都沒剋扣。徐軒築自從當起主婦,便像一個地主婆一樣,拿到俸祿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其變成固定的田產。

長安城周圍水利發達,基本沒受旱情的影響,但因受周邊旱災的連累,地價也一降再降,這麼好的時機,徐軒築緊忙找隋妤來商議買地事宜。

見到劉愈,隋妤還是像個小女兒家一樣手足無措。當聽到劉愈提及建立商貿司的事,隋妤恢復了大商賈應有的睿智:“劉將軍,不知商貿司的少監可是以納捐銀錢的多寡來決定?”

劉愈點頭道:“既然是賣官,自然如此。”

隋妤馬上道:“那是否限定,商貿司的少監必須是男子?”

劉愈一愣,隨即一笑,他明白了隋妤的意思。這商貿司的少監,說起來就是商會會長,身爲長安城的大商賈之家的掌權人,隋妤自然不想錯過。

第541章 溫馴的小馬駒第432章 劉愈的悠閒生活第104章 構陷第92章 新的任命第32章 公主的小心眼第621章 狠人有狠招第257章 犒賞三軍(上)第221章 棋逢對手第37章 sorry,小紅帽第141章 禁愛第577章 平嶺南(上)第241章 以戰代練(上)第439章 天羅地網(上)第449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二)第446章 創造與毀滅(上)第24章 縱使相逢也不識第113章 行路難(下)第297章 獵手與獵物(下)第375章 正朔之爭(三)第619章 帝王安樂志第225章 沒完沒了的談判第534章 會疼人的劉愈第548章 越族人的無奈第145章 有事好說話第419章 第二回合(五)第265章 皇家秘辛第635章 總動員第471章 生財有道(下)第404章 新政亂氣象第342章 挑事的遇上找事的(下)第666章 最後一戰的號角(中)第605章 柳麗孃的秘密第638章 幕前幕後第516章 國賊,奸賊,淫賊(六)第436章 自編自導自演(下)第326章 無主的草原(下)第567章 陣營危機(上)第579章 平嶺南(下)第141章 禁愛第57章 百官冊的妙用第316章 變態人總有變態事(下)第27章 悶葫蘆也有春天(上)第617章 深夜追蹤第578章 平嶺南(中)第108章 小琪兒的成人禮第185章 禍起蕭牆(下)第417章 第二回合(三)第482章 任人唯親(下)第457章 家事天下事第366章 嫡系好辦事第663章 和親並非女人事第393章 後劉愈時代的變革第376章 正朔之爭(四)第92章 新的任命第297章 獵手與獵物(下)第257章 犒賞三軍(上)第656章 滅佛行動第56章 情報局特工署東西廠錦衣衛第422章 臘月初九第67章 花魁傾城絕豔(下)第528章 水土不服第383章 牛仔的黑槍第58章 地主婆與守財女(上)第540章 山野的“刺客”第60章 似曾相識第628章 教主第493章 元帥最佳人選(下)第567章 陣營危機(上)第83章 祭祀大典(下)第139章 獄友第187章 不宣而戰第649章 朗縣之圍第86章 諱疾忌醫(上)第162章 財政危機第54章 前世鴛鴦今生散第262章 自家老婆別人家的娃(上)第557章 蘆笙節大陰謀(二)第3章 詩、棋、局第48章 宮廷御宴(中)第135章 造反狂熱分子第89章 難姐難妹第431章 災禍同生第314章 變態人總有變態事(上)第351章 由愛生恨的女人第360章 貪心壞事第257章 犒賞三軍(上)第307章 沒證據,有栽贓第515章 國賊,奸賊,淫賊(五)第611章 魔鬼交易(上)第453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六)第643章 飯桌會議第370章 如魚得水第513章 國賊,奸賊,淫賊(三)第237章 老子是八路第565章 外行贏行家第394章 奇妙的同盟關係第495章 天子南巡(下)第336章 來自西域的奸商(上)第461章 送上門的勝利第562章 援軍到來
第541章 溫馴的小馬駒第432章 劉愈的悠閒生活第104章 構陷第92章 新的任命第32章 公主的小心眼第621章 狠人有狠招第257章 犒賞三軍(上)第221章 棋逢對手第37章 sorry,小紅帽第141章 禁愛第577章 平嶺南(上)第241章 以戰代練(上)第439章 天羅地網(上)第449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二)第446章 創造與毀滅(上)第24章 縱使相逢也不識第113章 行路難(下)第297章 獵手與獵物(下)第375章 正朔之爭(三)第619章 帝王安樂志第225章 沒完沒了的談判第534章 會疼人的劉愈第548章 越族人的無奈第145章 有事好說話第419章 第二回合(五)第265章 皇家秘辛第635章 總動員第471章 生財有道(下)第404章 新政亂氣象第342章 挑事的遇上找事的(下)第666章 最後一戰的號角(中)第605章 柳麗孃的秘密第638章 幕前幕後第516章 國賊,奸賊,淫賊(六)第436章 自編自導自演(下)第326章 無主的草原(下)第567章 陣營危機(上)第579章 平嶺南(下)第141章 禁愛第57章 百官冊的妙用第316章 變態人總有變態事(下)第27章 悶葫蘆也有春天(上)第617章 深夜追蹤第578章 平嶺南(中)第108章 小琪兒的成人禮第185章 禍起蕭牆(下)第417章 第二回合(三)第482章 任人唯親(下)第457章 家事天下事第366章 嫡系好辦事第663章 和親並非女人事第393章 後劉愈時代的變革第376章 正朔之爭(四)第92章 新的任命第297章 獵手與獵物(下)第257章 犒賞三軍(上)第656章 滅佛行動第56章 情報局特工署東西廠錦衣衛第422章 臘月初九第67章 花魁傾城絕豔(下)第528章 水土不服第383章 牛仔的黑槍第58章 地主婆與守財女(上)第540章 山野的“刺客”第60章 似曾相識第628章 教主第493章 元帥最佳人選(下)第567章 陣營危機(上)第83章 祭祀大典(下)第139章 獄友第187章 不宣而戰第649章 朗縣之圍第86章 諱疾忌醫(上)第162章 財政危機第54章 前世鴛鴦今生散第262章 自家老婆別人家的娃(上)第557章 蘆笙節大陰謀(二)第3章 詩、棋、局第48章 宮廷御宴(中)第135章 造反狂熱分子第89章 難姐難妹第431章 災禍同生第314章 變態人總有變態事(上)第351章 由愛生恨的女人第360章 貪心壞事第257章 犒賞三軍(上)第307章 沒證據,有栽贓第515章 國賊,奸賊,淫賊(五)第611章 魔鬼交易(上)第453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六)第643章 飯桌會議第370章 如魚得水第513章 國賊,奸賊,淫賊(三)第237章 老子是八路第565章 外行贏行家第394章 奇妙的同盟關係第495章 天子南巡(下)第336章 來自西域的奸商(上)第461章 送上門的勝利第562章 援軍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