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家事天下事

啓昌元年冬天來的早,雪也下的格外多,就好像是一年的雨水在這一冬差不多都下完了,過了年關,天氣也漸好,隨着氣溫的回升,春意也濃了幾分。

長安城要在正月十三才會解除戒嚴,在此之前,新皇登位有幾日時間了,朝廷上下的主旋律是平穩過渡,在長安之外大致也是這個聲音。

天子改換,而且是軍人篡政後的禪位,想順順利利一切都平穩也難。朝廷的朝臣大多數並不擔心這個,他們還是擔心自家事更多一些,而跟劉愈走的比較近的,尤其是韓升,這幾日則一直在憂慮此事。

韓升在上任右相之後也盡力做到了鞠躬盡瘁,在執政方面他雖或及不上他的幾位能幹的前任,比如說被抄家滅族的徐翰,又或者是曾經的左相李佑純,但較之袁博朗之流他還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對於藍和,他不想去比,也不屑於去比,兩個人性格本就不合,韓升務實幹,而藍和則的門路則有些偏,更重於發展人脈習駕馭之術。

這也是韓升入朝爲相之後失人脈身邊無人幫扶的緣由,在朝堂上能幫得上韓升忙的,滿打滿算也就四五人,而其中隋妤是他最得力的幫手。雖然隋妤是女兒身。

韓升並非沒有政治主見之人,在劉愈發動軍事政變的當晚,他還是義正言辭地跟劉愈這個“逆臣”劃清了關係,但在劉愈表露了無意於皇位,也無異於動搖蘇家國本之時,韓升的態度發生了轉變。而在蘇彥和蘇碧也接受了“禪位”這提議之後,韓升再沒說什麼,以他對劉愈的瞭解。劉愈不只是說說,他是真不想自己去當皇帝受累。韓升在思慮過後,覺得讓琪兒登基或許是當下唯一的選擇,既可以讓朝廷跟軍方化干戈爲玉帛,又能穩定蘇家的基業。前提是劉愈真的不會自立爲帝纔可。

但劉愈將要以什麼身份立身於朝堂,這是一個大問題,背後默默無聞的“皇夫”,又或是以監國的身份。現在能定這件事的不是他韓升,也不是朝廷裡的朝臣又或者是新登位的女皇,能決定自己處境和立場的只有劉愈本人。劉愈纔是如今順朝的實際掌權者。

韓升認爲劉愈不會甘心退居幕後。劉愈還是會用他的影響力來穩定朝綱,畢竟光以十四公主的政治影響力不足以定天下民心,劉愈輔政勢在必行。

這幾日時間裡,韓升也基本每天都要在皇宮內外行走,他跟劉愈私下裡也多次談及此事,劉愈好像有些懶。懶得去爲自己籌劃,這使得他的態度也很曖昧,令韓升弄不懂他到底是準備退居幕後還是要輔政。在正月十二雅前殿關於第二日解除長安城戒嚴的一次例會上,劉愈的一句話讓韓升似乎明白了他的心思:“該誰做,就誰做。”

韓升想了想,大概是劉愈只想掌控着天下的兵權,而將輔政的事交給文臣。軍政分離。

事實上。劉愈也的確是這麼想的。

軍人蔘政本就是大忌,朝廷想安穩發展,讓一些統領軍隊的武將指指點點,易發展成軍國至上的國家,不利於天下民生的安定。劉愈倒不是擔心自己不知分寸,而是怕自己立下這樣一個軍人治國的先例,使得順朝在他之後進入長期的動亂中。

文臣做文臣的,武將做武將的,劉愈也相信只要自己能掌管好天下的兵馬,那琪兒的皇位就會做的穩穩的。就算是他力不能及。還有女軍主帥徐軒築從旁輔助。

在輔政的文臣上,劉愈想了半天,除了韓升也沒其他人適合,除非是有後起之秀又或者是隋乂和李糜能快速成長起來,劉愈已經決定將這兩個老友往治國之能臣的方向發展。雖然兩個人都還很稚嫩。隋乂當官有些兒戲,走的不是正統爲官之路,而李糜則有武將血統,怕是朝堂上文臣不服。劉愈突然間便想起來已經被他們三個疏遠了很久的一位老朋友,胡軒,此時的胡軒正在太學院讀書,只要畢了業,也會從基層官員做起。這也是官家公子哥的特權。

中國古代政治,說是君主制,其實更接近於寡頭政治,就是當權的階層不斷轉換着控制國家的朝政。而竄國者基本也都是前朝的權貴,隋唐宋自是不提,就連看似好像是崛起於草根的朱元璋,其實他是個篡權的武將,還是利用的裙帶關係。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這時代的貴族很注重家族官政體系的延續,朝廷也給他們創造了這樣的機會,以太學院爲代表,只要是官家的嫡子入學,畢業後都能在朝廷裡謀一份差事,官職雖低但有後臺的背景下他們崛起也很快,而劉愈也很榮幸是他們中的一員。

長安城尚且如此,山高皇帝遠的地方郡縣更是壟斷風盛行。

大順朝地方的政治,基本已經被地方的宗族所壟斷,就算是郡守和縣尉不是本地人,但他們也能通過自己的方式來掌控地方的行政。至於現下的科舉,便顯得累贅而無關緊要,畢竟科舉出身的官員大多數也是官家出身,科舉就好像是麻痹天下士子的一種形勢,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這很像劉愈在後世進行的某種考試一樣,天下的士子即便以科舉的形勢晉身朝堂,在沒有背景的情況下也根本無從爬升到高位。不能到高位,那他們的子嗣也無法享受到貴族階層的待遇,那他最好的結果也僅僅是成爲地方宗族的代表,而無法成爲統治階層。

更甚的是,因爲蘇彥去年對長安城大家族的一次清洗,竟能讓長安城裡官缺驟然寬裕,甚至有很多衙門配額不滿,這惠及了很多候缺候到白頭的平民進士,他們也終於在有生之年晉升到朝堂從低位開始爬升。

天子改換,新皇登基,朝廷要做到平穩過渡,其實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收攏屬於權貴階層的權力。令他們效忠。朝廷雖然已經發函往全國各郡各府的衙門,但到正月十二這天還是沒有地方上的消息。劉愈不想就這麼幹等着看別人的臉色,他已經利用他的權力在調動各地方的守備軍,給地方行政者施壓。

劉愈做事向來是務求滴水不漏,在他準備的空當。時間也到了正月十二。長安城在這幾天的戒嚴中已經有些渙散,百姓中有了怨言,劉愈知道如果正月十三的戒嚴不接觸,百姓中難免會有騷動。當晚他也是留下了韓升商議第二日解除戒嚴後長安城中一些治安的防備。

韓升其實並不太關心這個,就像劉愈說的,誰的事就該由會去幹。治安顯然不是一個右相應該管的內容。外有六防司,內有京兆府,現在這兩個衙門被隋乂和李糜把持着,有他們應該不至令長安城鬧出大亂子。他還是更關心劉愈是準備以何身份來立身朝堂,一個武義侯,顯然已經配不上他皇夫的身份。要麼晉公,要麼封王,爵祿低了只會引起天下人的不服。

難得韓升直言提及此事,劉愈也明白韓升是爲新皇着想,爲他着想,也是爲朝廷着想,換做其他人這問題也不敢問。劉愈淡淡一笑道:“韓老哥。你不覺得我給自己封賞,很不妥嗎?”

韓升微微一笑,劉愈說了句大實話。

雖然現在名義上是新皇的封賞,但說到底是劉愈在操持,現在的新皇只是傀儡。但有時候朝廷有這麼個傀儡的皇帝也就足夠了。

韓升嘆道:“只要你不當皇帝,給自己高爵,天子之下萬人之上,這既是對朝廷負責,也是給萬民的一個交待。”

韓升的意思很明白,他在提醒劉愈就是厚着臉皮也要給自己封王。只有這樣他才能震懾下面的人,朝廷纔會安定。韓升不怕文臣鬧事,他還是怕劉愈屬下以花集安和霍病爲首的一些野性子的武將變亂,有一個劉愈在先,難保不會再出現第二個劉愈。到那時想保住蘇家的基業就難了。

“此事容後商議。”劉愈沒有馬上表態,而是拿出一份詔書道,“不過韓老哥看看這個,此事要更急迫一些,怕是要馬上實行。”

韓升看過詔書,兩個忘年老友相視一笑。

其實這是一份對女軍主帥徐軒築的嘉獎狀,不但將女軍主帥徐軒築晉升爲上將軍,還準備擴招女軍來完備長安城的防備體系,女軍將成爲南長安大營和東水營之外的第三支衛戍軍隊。

本來在新式火器發展之後,裝備舊式武器的女兒軍已經成爲雞肋,這次平定突厥後就是女兒軍壽終正寢之時,但因爲劉愈突然的軍事政變又要事情發生天翻地覆的轉變。劉愈的政變成功,使得女軍成爲絕對的“忠誠”軍隊,劉愈需要這樣一支軍隊繼續來保護他的政變成果,徐軒築晉升高位也就顯得理所應當。

“女兒軍你打算如何搞?”韓升問道。

“做的跟新軍一樣便可,徵兵和訓練有徐菜花副帥負責,此事我也很放心。”

韓升其實很疑惑劉愈爲何不讓徐軒築親力親爲,劉愈刻意補充了一句,“內子她……剛有了身孕……”

如果不是劉愈提出來,韓升這幾天看徐軒築宮裡宮外忙活還真一點都沒看出來,徐軒築竟然懷孕了?短暫的爲小友有後高興之後,他臉上也馬上升起幾分愁雲,徐軒築懷孕對順朝基業來說並非好事,甚至可能是災禍的根源。

“何時的事?”韓升順口問道。

“回到長安城之後,不過兩個月身孕,還不明顯。”劉愈笑着回了一句,見到韓升臉色不快,問道,“韓老哥不爲我高興,莫不是以爲我薄待了你的兩個孫女?”

韓升苦笑一聲道:“徐氏小女懷上你的骨肉也是幸事,但你應該知道我所慮,此事若是被他人所知,你猜他們會怎麼想?”

劉愈微微一嘆,其實此事他也不是沒想過,他今日留下韓升,說是要商量解除戒嚴後的治安問題,其實更主要是問韓升對此事的看法。

現在蘇家女琪兒登基爲帝,將來的繼位人不用說肯定要是琪兒跟劉愈之子,如果琪兒懷上的是劉愈的長子外面也就沒有非議之聲。就怕琪兒懷不上長子又或者是懷不上孩子,劉愈要立自己其他妻妾所生的子嗣爲帝,斷了蘇家的宗廟香火。

在政變之前,劉愈就已經知道了徐軒築有孕,這並不影響政變的實行以及琪兒的登基。

劉愈嘆道:“外人要怎麼想就怎麼想吧。只要我知道我無意動蘇家的社稷便行了。”

韓升緊忙問道:“那劉小兄你就沒想過,若然日後……陛下無法懷上太子……那當如何?”

“此事我的確有考慮過,若真有那麼一天,我會將南王的長子過繼過來當我的義子,由他來繼承皇位,這樣旁人就不會有什麼閒話說了吧?”

劉愈這一說。韓升還是頗爲驚駭。韓升沒想到劉愈能大度到這份上,如果琪兒沒有子嗣他不讓自己的兒子繼位,竟然會過繼蘇彥的孩子,那是否意味着皇位還是有可能會傳回蘇家父系這一脈?

韓升趕緊提醒道:“此事最好也是日後再提,現在萬萬不可提及……”

劉愈點頭,他知道韓升的擔心。如果此事提前被外人知曉,那可能會對琪兒不利,一些蘇家的保皇派會殫精竭慮來謀害琪兒以使皇位傳回蘇家父系一脈,而保皇派無所不在,就連宮裡的人也未必可相信。現如今別人不知道就要好很多,光謀害一個傀儡皇帝,只會成全了大權獨攬的劉愈。

而現在琪兒不過才虛歲十七。現在就談她日後會不會懷孕還有些早,現在琪兒在劉愈的妻子中身份卓然,她懷孕的概率自然也就高了。

說完徐軒築懷孕的事,劉愈心情也輕鬆了一些,今天他也準備留韓升在皇宮裡跟他一家人一起吃個飯。韓升本來也想去見見兩個孫女,便欣然答應,在路上,劉愈順帶又提及韓升所提過的需要幫手的事。

“我準備將隋少監提拔到尚書院,兼着兩邊的差事,順帶能幫韓老哥你一些忙。”

韓升慨嘆一聲道:“隋家小女平日裡事情已經很忙了。若是再兼顧尚書院替我打個下手,怕是她就連睡覺也沒時間了。劉小兄,你可是還記得我曾提過的一個人?”

“你是說卓兒?”

“那可是一把做生意的好手啊。”韓升感慨道,“也不知你小子怎麼了,把人家的終身給誤了。就這麼不管也不問了。”

想起趙卓兒,劉愈心中也有幾分愧疚,原本出征時還能去看看,但他只是去見了李遮兒而刻意疏遠了趙卓兒。劉愈道:“這兩年來經歷的事太多,無暇他顧了。”

“別是你小子忘恩負義纔好。日後怎麼說也要給人家一個交待,就算是給個名分也好。”

劉愈淡淡一笑,沒想到韓升還給他張羅起納妾的事情。有他兩個孫女這層關係,韓升本不該提,現在琪兒又當了女皇,他這個當臣子的提出來更不合適。

韓升道:“這樣,先把她調到商貿司幫隋家小女的忙,這樣讓韓家小女也能輕快些。日後卓兒那丫頭說不定能獨當一面。”

劉愈點頭道:“就依韓老哥所言。”

兩個人一路走到內廷,此時的內廷已經不再由御林軍負責把守,而換成了女軍駐防,而女軍侍衛統領便是蔡迎奴,本來呂楚兒的官職高應該是她來擔任,但保衛皇宮內廷這麼重要的任務劉愈還是不想交給呂楚兒這個粗心大意的小迷糊來完成。呂楚兒還是負責前鋒將軍府,儘管府裡的主人都已經搬走了。

劉愈跟韓升一同進了內廷,看到內廷裡的淒涼荒廢,韓升不由感慨道:“這次亂事,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內廷,是時候補充一些宮女和太監進來,不然你看看,都沒個人氣在,好像個荒廢的園子一樣。”

補充宮女劉愈倒不覺得怎樣,但劉愈對太監這個職業有些成見,一來是閹人的擅權,再者這本身就很不人道,因而劉愈也只是順口一提準備補充一些宮女和女官,卻沒說從什麼渠道補充。

提及宮女,劉愈難免會記起原本應該在內廷裡的另外一個女人,便是他的老丈母孃,琪兒的母親林太妃。

劉愈問道:“韓老哥,按照禮法是否現在應該接林太妃入宮了?”

韓升嘆道:“別問我,自大順朝開國以來,還從未有女皇登基,這禮法無從依循舊制。你想怎麼來就怎麼來,不過按照孝義的禮法,是該早些迎接林太妃娘娘入宮。”

琪兒當了女皇,那林太妃也就是太后,劉愈想起那個多愁善感又有些怕見陌生人的女人便有些感慨。他身邊的女人,關係有些理不清。

二人一路到了原本林妃和琪兒居住的潁翠殿,這裡本是一處不大的居所,但因爲琪兒是以女皇身份入住內廷,劉愈特地讓人將潁翠殿進行了一番佈置,而且準備在琪兒登基爲帝之後對這裡進行一番修繕和改造,讓這裡當得起新皇的寢宮。

劉愈纔到門口,便見到琪兒正坐在桌子的一端跟一個個頭不高的少女玩“挑花繩”的遊戲,兩個人玩的一本正經的模樣,紅線在兩個人更迭着,連劉愈進門她們都沒發覺。

不過劉愈這燈影一出現,兩個少女還是一同發現了他。來客見到劉愈一副惡狠狠的模樣,吐了吐舌頭做個鬼臉,正是許久不見的小結巴吳爍。

說起來,吳爍還是給劉愈和琪兒牽紅線的紅娘。。)

第451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四)第412章 第一回合結束第381章 兇悍的部族(下)第447章 創造與毀滅(下)第197章 軍令狀第583章 官場即戰場(上)第472章 天色將變第490章 陰溝裡翻船第349章 敵我不明第164章 半成品第413章 萬國來朝第496章 霍大將軍的傷心地第54章 前世鴛鴦今生散第551章 最陌生的老情人(下)第385章 芝麻綠豆的逆襲(上)第173章 會商第325章 無主的草原(上)第346章 王后的風情第279章 回紇使節第164章 半成品第318章 水來泥巴掩第122章 神秘的請柬第66章 花魁傾城絕豔(中)第280章 蘇彥的自我第619章 帝王安樂志第317章 前倨後恭的小人第299章 沒有原則的小妞(上)第78章 蘇彥的掛牽第135章 造反狂熱分子第79章 孝子與不孝子第386章 芝麻綠豆的逆襲(中)第292章 皇宮休息所第360章 貪心壞事第295章 獵手與獵物(上)第53章 留一線第118章 長安來客第556章 蘆笙節大陰謀(一)第401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下)第593章 溫柔鄉是英雄冢(下)第131章 大朝會(中)第549章 誤中副車第448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一)第167章 養外宅的男人(上)第634章 兔死狐悲(下)第662章 將才無帥才第674章 血濺宮闈(四)第162章 財政危機第526章 明修棧道(下)第210章 最適合人選第161章 私心與公心第178章 人月兩團圓第544章 “忠臣”大義滅親第552章 沒有退路的選擇(上)第634章 兔死狐悲(下)第374章 勝利在望第417章 第二回合(三)第138章 身陷囹圄第306章 家事第371章 非聯軍不出兵第426章 民間的訴求第533章 深入敵後第41章 魔鬼與天使第577章 平嶺南(上)第621章 狠人有狠招第396章 你班師,我回朝下第668章 一語成讖第115章 天朝的食物第341章 挑事的遇上找事的(上)第510章 未判先定罪(下)第29章 悶葫蘆也有春天(下)第27章 悶葫蘆也有春天(上)第354章 火中取栗(上)第106章 滿城風雨我自逍遙第466章 情報交換模式(三)第192章 出兵第397章 兜完圈子賣關子第306章 家事第153章 宮闕之亂(5)第221章 棋逢對手第646章 叛逃與叛軍第9章 不要臉有不要臉的玩法第311章 霍小將軍的野望(下)第295章 獵手與獵物(上)第377章 有借無還,再借還是不難第102章 端午宴(中)第334章 來路不明的小乞丐第336章 來自西域的奸商(上)第23章 爆發的羔羊第173章 會商第611章 魔鬼交易(上)第293章 胡攪蠻纏第611章 魔鬼交易(上)第373章 這是一個誤會第214章 夜泊秦淮第74章 人肉書籍第604章 自由貿易原則第193章 夜駐維城第91章 侯府提親第87章 諱疾忌醫(下)第592章 溫柔鄉是英雄冢(上)
第451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四)第412章 第一回合結束第381章 兇悍的部族(下)第447章 創造與毀滅(下)第197章 軍令狀第583章 官場即戰場(上)第472章 天色將變第490章 陰溝裡翻船第349章 敵我不明第164章 半成品第413章 萬國來朝第496章 霍大將軍的傷心地第54章 前世鴛鴦今生散第551章 最陌生的老情人(下)第385章 芝麻綠豆的逆襲(上)第173章 會商第325章 無主的草原(上)第346章 王后的風情第279章 回紇使節第164章 半成品第318章 水來泥巴掩第122章 神秘的請柬第66章 花魁傾城絕豔(中)第280章 蘇彥的自我第619章 帝王安樂志第317章 前倨後恭的小人第299章 沒有原則的小妞(上)第78章 蘇彥的掛牽第135章 造反狂熱分子第79章 孝子與不孝子第386章 芝麻綠豆的逆襲(中)第292章 皇宮休息所第360章 貪心壞事第295章 獵手與獵物(上)第53章 留一線第118章 長安來客第556章 蘆笙節大陰謀(一)第401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下)第593章 溫柔鄉是英雄冢(下)第131章 大朝會(中)第549章 誤中副車第448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一)第167章 養外宅的男人(上)第634章 兔死狐悲(下)第662章 將才無帥才第674章 血濺宮闈(四)第162章 財政危機第526章 明修棧道(下)第210章 最適合人選第161章 私心與公心第178章 人月兩團圓第544章 “忠臣”大義滅親第552章 沒有退路的選擇(上)第634章 兔死狐悲(下)第374章 勝利在望第417章 第二回合(三)第138章 身陷囹圄第306章 家事第371章 非聯軍不出兵第426章 民間的訴求第533章 深入敵後第41章 魔鬼與天使第577章 平嶺南(上)第621章 狠人有狠招第396章 你班師,我回朝下第668章 一語成讖第115章 天朝的食物第341章 挑事的遇上找事的(上)第510章 未判先定罪(下)第29章 悶葫蘆也有春天(下)第27章 悶葫蘆也有春天(上)第354章 火中取栗(上)第106章 滿城風雨我自逍遙第466章 情報交換模式(三)第192章 出兵第397章 兜完圈子賣關子第306章 家事第153章 宮闕之亂(5)第221章 棋逢對手第646章 叛逃與叛軍第9章 不要臉有不要臉的玩法第311章 霍小將軍的野望(下)第295章 獵手與獵物(上)第377章 有借無還,再借還是不難第102章 端午宴(中)第334章 來路不明的小乞丐第336章 來自西域的奸商(上)第23章 爆發的羔羊第173章 會商第611章 魔鬼交易(上)第293章 胡攪蠻纏第611章 魔鬼交易(上)第373章 這是一個誤會第214章 夜泊秦淮第74章 人肉書籍第604章 自由貿易原則第193章 夜駐維城第91章 侯府提親第87章 諱疾忌醫(下)第592章 溫柔鄉是英雄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