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禍起蕭牆(中)

蘇彥語重心長道:“臣子罹病,朕也十分憂患。但國不可一日無主,朝不可一日無臣。昨日朕也曾對那些罹病的衆臣說過,今日要舉行朝議商議此事,重病臥牀竟不能來,看來他們的病也的確是很重。”

說什麼今日要商議此事,其實昨日只是說今日舉行朝議,其他的什麼都沒提。現在突然翻起,袁博朗馬上意識到皇帝要作何,但已然不及。

“皇上……”

“袁相國不必說了。”蘇彥打斷袁博朗的話,不給他插嘴的機會,“朕決定,凡昨日探視過的大臣今日未臨朝的一律暫時卸職,如此便可令他們安心養病。今日午朝後朕還會再去一些朝臣府上探望,若是病情也一般嚴重,朕也會體恤,不讓他們過多爲國操勞。”

怪不得皇帝要親自臨門還不帶太醫去揭破他們裝病,袁博朗這才知道皇帝昨日探病是爲了上演今日這出,早知道的話讓那些大臣跟自己一般“帶病上朝”也不會落下口實。但轉念一想,即便上朝來皇帝也有理由將他們卸職,讓他們在家中養病。

袁博朗決定據理力爭。

“皇上……”

“皇上且聽臣一言。”

袁博朗話剛出口,便聽到另一個後發先至的聲音,語調更迫切。竟然是劉愈。蘇彥好像觸及到劉愈的切身利益,倒讓袁博朗感覺意外。

劉愈道:“皇上,朝臣乃是國之根本,一次如此大的變動,對於朝政肯定會陷入滯緩,不如……”

一旁的蘇碧卻道:“劉統領此言差矣,人有旦夕禍福,若是朝臣一天沒有病癒,豈非一日不能理會朝政?與其空着,不如另換人選。等那些人病癒了再安置一些官職,比如說之前袁相國提到的那些空差事,就很好。”

原本是袁博朗向皇上進言,竟變成劉愈,而袁博朗也沒有附合的機會,便被蘇碧搶白。一個唱白臉,一個唱黑臉。竟然在朝堂上自己爭執了起來。而蘇碧本報來還對袁博朗保有一份泰然,現如今卻針鋒相對,好像處處要跟袁博朗爲難。

“這真是……這真是……唉!”劉愈故作被說服,很無奈的模樣,嘆口氣,繼而道。“既然如此,臣也不再多言。”

袁博朗怒而視之,緊忙道:“皇上……”

蘇彥卻擺擺手道:“袁相國也不必說了,朕也知道你體國憂民,劉統領也是爲那些朝臣考慮,同樣也是爲國本考慮,你也不必太責難於他。”

袁博朗仔細想了想。這好像不是他要說的話。他明明是要附合劉愈的觀點,怎麼就成了要責難於他。

“皇上……”

“今日朝議就先到此結束。”蘇彥當衆宣佈道,“如此回去,藍相將新的任命名單遞交給朕,朕批閱之後會回覆於你。朕累了,這就回去休息。”

然後不顧袁博朗近乎狂躁的情緒,蘇彥竟然直接退到後堂,從後堂往雅前殿而去。

劉愈和蘇碧臉上帶着幾分促狹的笑容走過來。劉愈嘆道:“袁相國,何必如此計較?”

“你這……豎子!”袁博朗徹底失去了平日所保持的風範,“竟然挑唆皇上割去左膀右臂,你可知如此,朝廷的管理會混亂不堪……”

“袁相國,你好像指責錯人了。”劉愈道,“剛纔。在下明明是站在你這邊的,難道你聽不出來?”

蘇碧眼睛斜向一邊,卻也不馬上離開,好像有意要在旁邊冷眼旁觀看熱鬧。袁博朗此時也是氣急。偏偏卻好像被人玩弄於股掌之上,有話說不出。

藍和走過來,恭維道:“袁相國,以後同殿爲臣,還要多多提攜。”

袁博朗身邊沒有幫手,完全勢單力孤,一口氣不順差點暈過去,手發顫道:“你……你們等着。”現在明擺着劉愈和蘇碧都站在藍和一邊,也就使原本微不足道的左相的勢力變得舉足輕重。

袁博朗一肚子火沒處發,也找不到突破口,只能回去找人再商議對策。皇帝可是說一會還要去探病,再在病牀上賴着,那明天就可能有更多的朝臣將被卸職,他也會更加勢單力薄。如果不能儘快商議出對策,那他這一招以退爲進,進真退到十萬八千里之外,變成假退真退了。

看着袁博朗氣呼呼離去的背影,蘇碧眯着眼睛,問劉愈道:“你說,他回去了會如何應對?”

“在下又不是袁相國肚子裡的蛔蟲,他如何應對在下從何得知?”

蘇碧白了劉愈一眼,似乎對劉愈將自己比作“蛔蟲”覺得很粗俗。不過從劉愈處處佔得先機來看,她也知道袁博朗想在長安城呼風喚雨還是很難,軍權在劉愈手上,還有皇帝的絕對信任,光靠袁博朗和身後那一衆迂腐之臣的計謀,無異於竹籃打水。她甚至也開始想象,若是有一天她跟劉愈對上了會遇到怎樣的應付。

重設左相的事沒有任何波瀾,劉愈暫時還保持着對右相一黨的壓制。但右相一黨目前陣容龐大,藍和遠離朝政一段時間,即便有人有心投靠也要考慮到後果,畢竟現在吏部的考覈任免,也基本是袁博朗一人說了算。

劉愈從六臺衙門出來,直接去了韓升的家裡。他現在身邊也沒什麼可商量的人,他只是想聽聽老友的意見,畢竟韓升在朝廷中打滾多年,對古代官場的規矩可說是瞭如指掌。這也正是劉愈缺乏的知識。

“一個黨派的崛起,絕非一個人所能左右全局,爲了共同的利益而在一起,卻又因爲不同的利益而選擇共患難。合這麼多人的力量,劉小兄,你也要小心應對。”韓升在聽完劉愈的講述後評價道。

劉愈想了想,韓升的意思大致就是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雖然他這個諸葛亮現在看似處處佔先,但也不能掉以輕心,而右相一黨可說是文官勢力的綜合。要應付他,還是有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辦法。

“韓老哥,這個先不說,現下關南地區發生叛亂,這纔是眼下的當務之急。你覺得這該如何應對?”劉愈問道。

韓升無奈搖搖頭道:“大災之後有大亂,這也是亙古不變的道理。鎮不如撫,明白了這道理,解決起來也會容易許多。”

其實韓升的意思也是懷榮爲主,跟劉愈的想法不謀而合。。)

第223章 從地平線消失的男人(中)第43章 蘇彥的跳板第605章 柳麗孃的秘密第229章 困守孤城(上)第86章 諱疾忌醫(上)第348章 歸家無路第339章 經得起考驗的假使者第30章 鬼神難測活半仙第543章 襲擾第129章 蘇彥的憂慮第123章 三出大戲(上)第565章 外行贏行家第260章 既成事實第469章 無米之炊第170章 衆口鑠金第215章 遠來之客第35章 自找的晦氣第632章 外亂至內亂(下)第393章 後劉愈時代的變革第56章 情報局特工署東西廠錦衣衛第167章 養外宅的男人(上)第276章 綠葉襯花第49章 宮廷御宴(下)第78章 蘇彥的掛牽第670章 有野心的和尚(下)第547章 婚嫁制第460章 官體改制第107章 老皇帝的心思第544章 “忠臣”大義滅親第81章 祭祀大典(上)第202章 藩王的陰謀第373章 這是一個誤會第283章 長安亂,亂長安第147章 撒酒瘋(上)第84章 迎妻娶妾第359章 火線逃離第579章 平嶺南(下)第514章 國賊,奸賊,淫賊(四)第652章 無功而返第512章 國賊,奸賊,淫賊(二)第225章 沒完沒了的談判第146章 太子之爭及謀朝篡位二三事(下)第273章 父子本無仇第555章 芳蹤縹緲第406章 長安一日遊(中)第255章 滿城烽火(上)第228章 討逆大元帥的制敵絕招(下)第216章 紅袖藏劍(上)第302章 屎盆子(下)第167章 養外宅的男人(上)第596章 丈母孃之怒第70章 老爺兵有老爺兵的治法第142章 最優先事項第7章 雙生花,辯才會第636章 劉愈的大管家第304章 有婚無禮(中)第137章 主隨客便第283章 長安亂,亂長安第411章 後發制於人第371章 非聯軍不出兵第665章 最後一戰的號角(上)第110章 皇子百態第84章 迎妻娶妾第661章 善名我當,惡事假手於人第664章 用人之道第260章 既成事實第406章 長安一日遊(中)第264章 自家老婆別人家的娃(下)第414章 棋樓變青樓第329章 各方角力第486章 沒有頭緒的戰爭第47章 宮廷御宴(上)第636章 劉愈的大管家第377章 有借無還,再借還是不難第559章 蘆笙節大陰謀(四)第414章 棋樓變青樓第370章 如魚得水第23章 爆發的羔羊第151章 宮闕之亂(3)第79章 孝子與不孝子第144章 太子之爭及謀朝篡位二三事(上)第587章 戰前假象與迷局第534章 會疼人的劉愈第364章 其實我是來滅你們的第276章 綠葉襯花第430章 自作自受的女人第139章 獄友第413章 萬國來朝第331章 草原上的野人第566章 以歌傳情第283章 長安亂,亂長安第278章 趕早不如趕巧第49章 宮廷御宴(下)第409章 功臣不容社稷(上)第199章 歸家的路(上)第513章 國賊,奸賊,淫賊(三)第634章 兔死狐悲(下)第144章 太子之爭及謀朝篡位二三事(上)第111章 人脈爲先
第223章 從地平線消失的男人(中)第43章 蘇彥的跳板第605章 柳麗孃的秘密第229章 困守孤城(上)第86章 諱疾忌醫(上)第348章 歸家無路第339章 經得起考驗的假使者第30章 鬼神難測活半仙第543章 襲擾第129章 蘇彥的憂慮第123章 三出大戲(上)第565章 外行贏行家第260章 既成事實第469章 無米之炊第170章 衆口鑠金第215章 遠來之客第35章 自找的晦氣第632章 外亂至內亂(下)第393章 後劉愈時代的變革第56章 情報局特工署東西廠錦衣衛第167章 養外宅的男人(上)第276章 綠葉襯花第49章 宮廷御宴(下)第78章 蘇彥的掛牽第670章 有野心的和尚(下)第547章 婚嫁制第460章 官體改制第107章 老皇帝的心思第544章 “忠臣”大義滅親第81章 祭祀大典(上)第202章 藩王的陰謀第373章 這是一個誤會第283章 長安亂,亂長安第147章 撒酒瘋(上)第84章 迎妻娶妾第359章 火線逃離第579章 平嶺南(下)第514章 國賊,奸賊,淫賊(四)第652章 無功而返第512章 國賊,奸賊,淫賊(二)第225章 沒完沒了的談判第146章 太子之爭及謀朝篡位二三事(下)第273章 父子本無仇第555章 芳蹤縹緲第406章 長安一日遊(中)第255章 滿城烽火(上)第228章 討逆大元帥的制敵絕招(下)第216章 紅袖藏劍(上)第302章 屎盆子(下)第167章 養外宅的男人(上)第596章 丈母孃之怒第70章 老爺兵有老爺兵的治法第142章 最優先事項第7章 雙生花,辯才會第636章 劉愈的大管家第304章 有婚無禮(中)第137章 主隨客便第283章 長安亂,亂長安第411章 後發制於人第371章 非聯軍不出兵第665章 最後一戰的號角(上)第110章 皇子百態第84章 迎妻娶妾第661章 善名我當,惡事假手於人第664章 用人之道第260章 既成事實第406章 長安一日遊(中)第264章 自家老婆別人家的娃(下)第414章 棋樓變青樓第329章 各方角力第486章 沒有頭緒的戰爭第47章 宮廷御宴(上)第636章 劉愈的大管家第377章 有借無還,再借還是不難第559章 蘆笙節大陰謀(四)第414章 棋樓變青樓第370章 如魚得水第23章 爆發的羔羊第151章 宮闕之亂(3)第79章 孝子與不孝子第144章 太子之爭及謀朝篡位二三事(上)第587章 戰前假象與迷局第534章 會疼人的劉愈第364章 其實我是來滅你們的第276章 綠葉襯花第430章 自作自受的女人第139章 獄友第413章 萬國來朝第331章 草原上的野人第566章 以歌傳情第283章 長安亂,亂長安第278章 趕早不如趕巧第49章 宮廷御宴(下)第409章 功臣不容社稷(上)第199章 歸家的路(上)第513章 國賊,奸賊,淫賊(三)第634章 兔死狐悲(下)第144章 太子之爭及謀朝篡位二三事(上)第111章 人脈爲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