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官體改制

童六是個情種,爲了個女人寧肯來幹殺頭的買賣誣陷自家主子,也是爲了那女人再當一次叛徒。沒有節操,但也是劉愈所欣賞的,這樣的人有目的性什麼狠事都乾的出來,有膽色。

其實童六所交待的“實情”對劉愈也沒多少幫助,既然暗中之人有心栽贓誣陷藍和,就不會對一個嘍囉推心置腹。童六的交待至少讓劉愈明白了一件事,暗中的神秘勢力想攪亂長安城這團局,越是如此,劉愈越要保證長安城的安定。

第二天,劉愈就把童六和他的“紅顏知己”送出了長安城避風頭。

正月十三,長安城解除戒嚴的第一天,朝廷頒佈了第一道封賞旨令,封此次北戰有功的何茂爲忠信侯,加封爲雲中將軍。這還是朝廷第一次對有功將士作出的封賞。朝廷除了封賞何茂,對其他有功的將領暫且未提,令各方的人議論紛紛。

何茂在此戰中中規中矩,只是在上林川一戰中有突出表現,功勞大不過霍病,更不及花集安和齊方的統調三軍之功,朝廷不封別人單是先封何茂,令熱那一頭霧水弄不清新皇的意圖。

在正月十三的朝議上,儘管朝中上下的人對此事有議論,卻沒人在朝議上提出。這次的朝議所涉及的內容很廣泛,是新皇施政綱領的一次闡述。藍和辭相,藍傅入閣爲副相最先公佈,之後是關於新皇登基大典的籌備工作彙報,這也是藍和在朝中所負責的最後一項內容。

再然後,便是一些涉及到內政外交諸多方面的內容,爲了表示朝廷對吐蕃、突厥和西域國家的友好,這次新皇的登基大典也會邀請這些番邦使節前來觀禮。而新皇在內政上的第一刀。就是裁撤了在大順朝有二百年曆史的六臺衙門。

六臺衙門的裁撤結束了尚書院和六臺衙門分權的狀況,將相權集中化,尚書院成爲國家的第一行政機構。

右相成爲國家的總理大臣,官正一品。在右相之下,設中書令一名。官從一品,相當於原來的左相;中書侍郎兩名,官正二品,相當於副相。這四人構成尚書院權力核心,而在其外又加增一名門下侍郎,直接負責於皇帝。對尚書省行監察督導的職責,官從一品,官職甚至要高於中書侍郎。

朝臣能感覺到這次朝廷改制中門下侍郎的重要性,這個門下侍郎相當於皇帝派在尚書院中的眼線。當所有人都以爲第一任的門下侍郎應該是由劉愈擔當之時,令朝臣大跌眼鏡,這第一任的門下侍郎竟然是原本的商貿司少監隋妤。這也是大順朝開國以來首位一品女官。

除此之外。尚書院的其他官職基本保留,官職從正三品到從五品不等,相當於尚書院的書辦官吏,無足輕重。

因爲朝廷要改制的消息在新皇登基之初就已經露出端倪,在朝議上沒有引起非議之聲,百官還是有所準備。這次改制除了尚書院,還有都察院及內府和六部。等於是建立了一個變形版的三省六部制。

都察院行百官監察之責,而內府則負責皇家日常管理。二者皆不受尚書院提調,直接受命於天子。

六部尚書官職從原本正一品下調至從一品,六部受制於尚書院,卻不受尚書院的直接統轄,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六部大小事務奏本不再經六臺衙門商議,基本日常事務可由各部尚書決定,但同時要受尚書院的監察。六部大事必須呈報尚書院,由尚書院裁定後遞交天子審閱。

這次改制可說是順朝一次官場的變革,很多小的衙門都有被裁撤的風險。但因爲現在新皇剛登基,在朝議上只是提出了一些大的綱領而沒有抓一些小細節,才令整個朝廷趨向於平穩。

相權一加一減,又被天子設立的門下侍郎所監察,感覺上右相的職責大不及前。而六部尚書的權限則大漲。但六部其實也明白,現在天子之下還有劉愈的存在,六部其實等於是在受劉愈和尚書院的雙重製約。

這只是文臣方面的改制,至於軍權的統轄,在這次朝議上沒有提及。即便沒提朝臣也都明白,現在劉愈就等於是天下兵馬大元帥,而全國的兵權則由他一人負責協調統制,兵部最多隻是從旁參佐。

正月十三的朝議結束,官員們各自歸家。

長安城內好像也一切太平,解除戒嚴之後,各地的物資開始源源不斷涌向長安城,城中的物價趨向於平穩。百姓們在過了一個糟心的新年之後,也開始準備一年中最熱鬧的慶祝節日,上元節。城裡大街小巷開始張燈結綵。

而在這一天,改制後的尚書院也正式開始了他們第一天的辦公,新的尚書院佔用了原本六臺衙門在宮中的辦事所,身爲右相的韓升遇事不再需要跟人商議,可以自行決定後再呈報於皇帝,但似乎他所管轄的事務減少了許多。他猜想是如此,但實際卻非如此,朝廷內外的大小事務還是足以令他忙不過來。中書令藍傅的上任暫時對他幫扶不大,主要因爲藍傅曾是吏部官員,這次官級三級跳,尚書院的很多事務他還沒搞明白,而兩個中書侍郎又是老朽的中庸派,真正能幫上韓升忙的還是劉愈給他調過來的隋妤。不過隋妤因爲兼任着商貿司的差事,兩邊走不是事事都能插手。

朝廷現如今的三大事務,新皇登基大典、關中雪災及徵北大軍的解散歸鄉,韓升在一些事情上拿捏不準分寸,只好去跟劉愈商議。但劉愈關心的只有一件事,就是琪兒在正月二十的登基大典,至於關中雪災的問題劉愈認爲韓升可以解決,至於邊軍,劉愈則安排了齊方去負責。劉愈這些日子以來一直在調查城內的“亂黨”。

劉愈一方面着手調查新宗教的傳播,一方面從童六的供述調查背後神秘力量,收穫都不大。因爲對神秘的亂黨暫時沒有線索,劉愈本來計劃在琪兒登基之前徹底解決此事的計劃也泡湯。

到正月十四,劉愈突然收到一些風聲,城內的密探在打探之後發現了一個重要線索,一個人突然出現在劉愈的視野之內,蘇彥同父同母的兄長,二皇子蘇典。

劉愈沒料到事情居然會查到蘇典的頭上,據劉愈所知,蘇典在從隴西苦寒之地回到長安城後一直安分守己,沒有結黨也沒有參政議政。要查到他身上還歸於童六的線索,童六舉報的幾個人中,有人曾秘密聯繫過蘇典,而且是查有實據,如果蘇典真的沒有參政議政的野心,也不會跟朝臣有來往。

劉愈還是發覺了事情的不同尋常。

而在正月十四這天,琪兒的母親林美人也被接了回來,剛回家炕還沒睡暖的林美人便被突然造訪的徐菜花打破了平靜的生活,林美人都已經準備在佛堂中青燈古佛終老,而家裡的人也對她的歸來沒有什麼熱情。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她的女兒突然就當了皇帝,這一切都要歸於她女婿的功勞。

徐菜花奉命於十二日前往接林美人,於十四日中午回到長安。劉愈和琪兒親自迎到宮門口,在這次新皇登基大典上,林美人屬於“重要人物”,是不得不登場的。按照劉愈的計劃,林美人也會以太后的身份入住到宮中,讓她在宮中頤養天年,如果要看戲聽戲什麼的也方便安排,畢竟宮廷禮樂方面朝廷一直有準備。

剛安頓好林美人,琪兒還在跟母親說着話,一名不速之客便來請見劉愈,是老神棍吳悠。

劉愈出來見到吳悠,吳悠一臉笑盈盈的,揹着手在那悠哉悠哉像是有事所求。劉愈走上前,吳悠一笑道:“有個人,託小老兒傳個話,說想要見見你。”

劉愈蹙眉問道:“何人?”

吳悠嘿嘿一笑道:“何必問,見了不就知道了?”

劉愈心說這個老神棍顯然沒搞清楚現在二人是什麼身份立場,他也不再只是個權臣,而是天子的守護者,大權獨攬於一身。劉愈冷笑道:“要見你自己見。”

“不肯出去就直說,你個小子,這樣罷……你找幾個人,讓她們進宮來,找個地方見見面,這樣你就不用擔心了吧?”

劉愈聽到這,大致猜到要見他的是什麼人,很可能是那個沒有腚的師太和柳麗娘師徒,這是舊淮王派系的代表人物。

“那我叫人隨你去,到御林軍的衙所去見。到時刻別耍什麼花樣。”

劉愈讓一隊侍衛隨吳悠出了宮門,到黃昏時,吳悠才帶着包裹的嚴嚴實實的無定師太和柳麗娘二人進了皇宮,劉愈從遠處眺望了一下,吳悠似乎在跟無定交談着什麼。劉愈其實也很詫異,據劉愈調查所知,柳麗娘在長安城的據點一直就在曉花樓,但卻沒有無定進長安城的消息,而吳悠也一直在宮門中未出去,他怎麼就知道無定想要見他且能準確找到無定的下落?

吳悠肯定跟無定師太有暗中的聯繫,而這條渠道或許也正是他要尋找的一條線索。

第162章 財政危機第641章 剛柔並濟第224章 從地平線消失的男人(下)第27章 悶葫蘆也有春天(上)第264章 自家老婆別人家的娃(下)第426章 民間的訴求第13章 收徒先收錢第446章 創造與毀滅(上)第55章 洞房花燭夜的小插曲第110章 皇子百態第459章 順水推舟第160章 比比誰更無賴第4章 剋夫是一種病第122章 神秘的請柬第100章 長安古惑仔第6章 風姿綽約柳麗娘第228章 討逆大元帥的制敵絕招(下)第228章 討逆大元帥的制敵絕招(下)第451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四)第459章 順水推舟第575章 不一樣的洞房第16章 不尋常的形勢第243章 以戰代練(中)第579章 平嶺南(下)第252章 明戰,暗戰第96章 君子之論(上)第163章 賣官鬻爵第90章 情債難還第255章 滿城烽火(上)第393章 後劉愈時代的變革第594章 婚姻的責任第402章 舌劍第524章 被迫勞軍第404章 新政亂氣象第569 識時務爲俊傑第54章 前世鴛鴦今生散第667章 最後一戰的號角(下)第137章 主隨客便第107章 老皇帝的心思第253章 天璣之火第110章 皇子百態第128章 早作籌謀第58章 地主婆與守財女(上)第246章 決戰江右(上)第521章 帶血的供狀第376章 正朔之爭(四)第451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四)第23章 爆發的羔羊第579章 平嶺南(下)第143章 親疏有別第620章 驟起的殺機第230章 困守孤城(下)第394章 奇妙的同盟關係第104章 構陷第392章 風雪長安城(下)第14章 未娶妻先娶妾第292章 皇宮休息所第427章 官逼民反(上)第243章 以戰代練(下)第164章 半成品第68章 山賊綁票案第235章 今夜無戰事第113章 行路難(下)第145章 太子之爭及謀朝篡位二三事(中)第647章 順風不順水(上)第462章 神行百變柳麗娘(下)第518章 國賊,奸賊,淫賊(八)第482章 任人唯親(下)第201章 歸家的路(下)第187章 不宣而戰第398章 一世人,兩師徒第634章 兔死狐悲(下)第553章 沒有退路的選擇(中)第329章 各方角力第671章 血濺宮闈(一)第136章 接踵而至的來客第142章 最優先事項第268章 夾縫第522章 山中無老虎(上)第580章 得勝也有煩惱第531章 步步爲營第602章 女人半天下第77章 局中局(下)第188章 添丁第46章 夫駕婦隨第406章 長安一日遊(中)第408章 自找的禍事第633章 兔死狐悲(上)第618章 時移世易第667章 最後一戰的號角(下)第543章 襲擾第215章 遠來之客第649章 朗縣之圍第55章 洞房花燭夜的小插曲第236章 匪患第371章 非聯軍不出兵第339章 經得起考驗的假使者第298章 小妞哪裡逃第19章 軍事會議第183章 禍起蕭牆(上)
第162章 財政危機第641章 剛柔並濟第224章 從地平線消失的男人(下)第27章 悶葫蘆也有春天(上)第264章 自家老婆別人家的娃(下)第426章 民間的訴求第13章 收徒先收錢第446章 創造與毀滅(上)第55章 洞房花燭夜的小插曲第110章 皇子百態第459章 順水推舟第160章 比比誰更無賴第4章 剋夫是一種病第122章 神秘的請柬第100章 長安古惑仔第6章 風姿綽約柳麗娘第228章 討逆大元帥的制敵絕招(下)第228章 討逆大元帥的制敵絕招(下)第451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四)第459章 順水推舟第575章 不一樣的洞房第16章 不尋常的形勢第243章 以戰代練(中)第579章 平嶺南(下)第252章 明戰,暗戰第96章 君子之論(上)第163章 賣官鬻爵第90章 情債難還第255章 滿城烽火(上)第393章 後劉愈時代的變革第594章 婚姻的責任第402章 舌劍第524章 被迫勞軍第404章 新政亂氣象第569 識時務爲俊傑第54章 前世鴛鴦今生散第667章 最後一戰的號角(下)第137章 主隨客便第107章 老皇帝的心思第253章 天璣之火第110章 皇子百態第128章 早作籌謀第58章 地主婆與守財女(上)第246章 決戰江右(上)第521章 帶血的供狀第376章 正朔之爭(四)第451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四)第23章 爆發的羔羊第579章 平嶺南(下)第143章 親疏有別第620章 驟起的殺機第230章 困守孤城(下)第394章 奇妙的同盟關係第104章 構陷第392章 風雪長安城(下)第14章 未娶妻先娶妾第292章 皇宮休息所第427章 官逼民反(上)第243章 以戰代練(下)第164章 半成品第68章 山賊綁票案第235章 今夜無戰事第113章 行路難(下)第145章 太子之爭及謀朝篡位二三事(中)第647章 順風不順水(上)第462章 神行百變柳麗娘(下)第518章 國賊,奸賊,淫賊(八)第482章 任人唯親(下)第201章 歸家的路(下)第187章 不宣而戰第398章 一世人,兩師徒第634章 兔死狐悲(下)第553章 沒有退路的選擇(中)第329章 各方角力第671章 血濺宮闈(一)第136章 接踵而至的來客第142章 最優先事項第268章 夾縫第522章 山中無老虎(上)第580章 得勝也有煩惱第531章 步步爲營第602章 女人半天下第77章 局中局(下)第188章 添丁第46章 夫駕婦隨第406章 長安一日遊(中)第408章 自找的禍事第633章 兔死狐悲(上)第618章 時移世易第667章 最後一戰的號角(下)第543章 襲擾第215章 遠來之客第649章 朗縣之圍第55章 洞房花燭夜的小插曲第236章 匪患第371章 非聯軍不出兵第339章 經得起考驗的假使者第298章 小妞哪裡逃第19章 軍事會議第183章 禍起蕭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