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得益者 去永平

平遙縣城中的屠殺冷靜而又有序,如果距離城池稍微遠一些的話,甚至覺得這就是正常的夜晚,絲毫看不出什麼不對的地方。

總兵陳永福對這個殺戮很是冷漠,畢竟身爲武人這麼多年,刀光血影的什麼都是見識過了,但他見識的是那種刺激士氣,放縱士兵的屠殺,滿城猶如禽獸,燒殺搶掠,無所不爲,所謂人間地獄是也。

但晚上的這個屠殺,是把一隊隊的人抓過來,然後士兵們冷靜揮動刀劍,就這麼周而復始的殺戮,除卻待宰的那些人的哭喊之外,殺人者都是冷靜的沉默,沒有什麼人出聲。

陳永福看了一會之後,直接是離開了殺人的地方,一來是這樣的殺戮讓人感覺很無趣,二來是被那些森森然的士兵搞得有些毛骨悚然。

他見過的屠城,士兵們不把自己當做人,並且以殺人爲樂,可今日的這個場面,動手的山東士兵們冷靜異常,他們並不覺得自己在做什麼快樂或者是傷天害理的事情,之所以冷靜的做,只是因爲那是他們的任務。

陳永福有個很莫名的想法,或許這些人所做的才真正是地獄景象,這樣的士兵一定見慣了殺戮,並且習慣血腥的士兵,這些人才是最可怕的。

殺戮在凌晨的時候結束,平遙縣城再也見不到一個活人,高盛和號稱天下第一,自然是積蓄了大批的金銀,不過這些金銀和可以迅速變現的珍玩數量太大,以目前這種狀況根本沒有辦法帶走。

在歐曼.加里斯的命令下,士兵們把所有的黃金都是裝上了大車,本來按照總兵陳永福的想法,既然這麼多的銀子拿不走。不如用螞蟻搬家地辦法,讓士兵們每個人拿一定的數目,總比留在這裡強。

不過這個建議卻被歐曼.加里斯否定了,這位洋人軍官給的理由很簡單,豫兵本來就是窮苦,突然得了這麼多的銀子,賣命打仗的心思一定是弱了不少,甚至有直接譁變回鄉。讓整個的軍心士氣徹底的崩潰。

總兵陳永福很清楚的知道,在這個軍隊之中真正說話管用地人到底是誰,而且這名洋人軍官說的很有道理,本來把這麼多的士兵從河南帶到山西來,這種背井離鄉已經是非常的影響士氣,如果再有什麼波折,還真是害怕控制不住部隊。

高家和盛家把存放金銀的處所造的非常堅固隱秘,但最多也就是防一下小賊而已。既然帶不走,這支兵馬把所有的銀窖都是填滿了土,把上面的房子推倒,做好標記和記號,城內已經沒有活人。這種隱蔽地位置,估計除卻負責填埋的人之外,誰也不會發現。

這一夜,平遙城用來示警的烽火臺始終沒有燃起。被豫兵脅迫的那些守城士兵帶着家眷同這些兵馬一同去大同,連平遙縣城的城門都是完好無損地,外面的人根本不可能發現城內到底出了什麼事。

差不多第二天中午,在城外焦急等待多時的客商纔去附近的官府報了案,等汾州衙門和汾州地軍隊趕到的時候,發現的只是一座死城。

所有人知道新任大同總兵陳永福在頭一天就已經是離開了平遙縣城,而且等汾州兵馬追上去知會的時候,發現這九千豫兵在早晨起來就已經是開拔。走出去十幾裡地了,即便是有人懷疑,可卻沒有任何的證據。

汾州的官吏和官兵,甚至比真正的匪盜還要着急,誰都知道高盛和富可敵國,儘管城內好像是廢墟摸樣,可一定有不少的值錢玩意。

滿城蒐羅,儘管那些店鋪被毀掉。可裡面地不少東西。還有高家、盛傢俬宅的一些精貴玩意,都是還在。汾州的官兵們不是盜匪,勝似盜匪,幾乎是跟掃地一樣的把城中清掃了一遍。

高家、盛家有些內眷的屍體上金銀甚至更珍貴的首飾還都在,這些跡象足以說明做平遙城中的殺戮並不是簡單的見財起意,可汾州官兵們卻是仔細地很,這些首飾都沒有被放過,全部地蒐羅到手中。

現在的平遙城之中,所有能找到地值錢東西都是被一掃而空,就連城中的一些粗笨貨物,甚至是那些倒塌房屋的門窗房樑,這些都是被周圍的鄉民拿乾淨了,這樣的景象,就算說不是劫財,恐怕都沒有人相信了。

山西境內不太平,綠林盜匪和蒙古馬賊都是不少,可有條件作案,並且能進行如此規模燒殺破壞的,在平遙縣城周圍也只有總兵陳永福這一支兵馬了,但猜想歸猜想,人都死了個乾淨。城外那些能找到的證人,又都是看到大同總兵陳永福率領的兵馬在頭天中午就已經是拔營啓程。

根本沒有任何的人證物證能說明九千多豫兵做了這件大案,話說回來,整個山西境內,目前最強的一支部隊就是陳永福的這九千多兵,要真是查出來,就算是想要拿人都無法拿人,派那隻兵馬去,萬一被這陳永福吃掉了怎麼辦,到時候真要發起狠來,在山西大鬧,那豈不是大禍患。

這件事情不管是汾州知州衙門還是山西布政使司都是下令嚴查,不過查起來卻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根本沒有什麼深入。

在平遙這件事發生第三天,太原城中一些大的商家被送進去一封信,上面只有很簡單的幾個字“裡通外國者戒”,這封信送過去的時候,平遙發生了什麼,消息還沒有傳到太原城,等消息傳到,所有和蒙古、女真韃虜有勾結的商戶都是戰戰兢兢,恐懼異常。

儘管對陳永福有這樣那樣的恐怖傳聞,可九千豫兵在進入太原府境內的時候,那些過來送禮討好的商家,下注更重,因爲不知道從哪裡的傳聞傳過來,說是那些在平陽府送禮的商人爲什麼都安然無恙,而汾州卻鬧出那麼大的亂子。就是因爲高盛和沒有伺候好河南過來地這幫大爺。

經過這件事情之後,山西上下才算是恍然大悟,敢情這位陳總不是來戍邊的,而是來發財的,而且發的還是這種帶血的財。

一時間山西上下都是噤若寒蟬,新任大同總兵的威信一下子樹立起來了,陳永福手中有了在平遙搶來的金銀,手頭一下子寬裕了許多。現在他的士兵們都是不拖欠糧餉了,離開河南之後,本有些軍心浮動地河南鄉兵總算是穩了下來。

這個時代的商人們有一種令人驚訝的美德,那就是他們不需要紙面的契約作爲保證,只要是口頭說過,在接下來的生意中就可以實實在在的做到,這的確是讓人不可思議,但這個做法也有個缺點。那就是總號和分號之間的聯繫並不是那麼密切,全靠着派出去那些人地忠心和自律。

高盛和有一些非常忠心的掌櫃的夥計安排在外面,他們以高盛和的財富作爲後盾,替高盛和拓展除卻山西之外的市場,但東家和高級掌櫃全部被殺掉之後。就算是想要忠心也找不到效忠地對象了。

一直是被壓制着的真定柳家十分“巧合”在生意場上開始了反擊,一時間高盛和山西東部和在北直隸開設的分店分號,紛紛在柳家或者是合法或者是不合法的手段打擊下煙消雲散。

真定柳家地生意規模幾乎是八月到九月間膨脹了一倍多,整個山西的商號現在全是在提防新任的大同總兵陳永福。低調的很,對來自北直隸的柳家沒有什麼防備,甚至還有人幸災樂禍的等着柳家倒黴。

誰想到柳家一進入山西,所承接的第一樁大生意就是負責大同這九千多豫兵的軍需補給,一到現在,好像山西發生地種種驚世駭俗的事情都已經是露出了原因,看起來主謀和執行者都是出現了。

世人都是感嘆這真定府晉州的柳家族長柳清楊真是大才,不過是一豪族繼承人。居然能行這般殺伐決斷之事。這樣的人才卻不能在朝中爲官,這真是埋沒人才,這樣的人才培養幾年,不就有了制約齊國公李孟的人嗎?

結果九月間,朝廷還真有提拔柳清楊的意思,但一聽柳清楊不過是個舉人出身,立刻就沒有了下文,朝中大佬各個都是進士的大才。說一個舉人有才能。還要超拔進來當官,這豈不是掛朝廷各位大人地臉面。還是不要提了。

九千多豫兵進入大同府之後,才知道這邊地局勢到底有多難,山西的上下對平遙縣城出了那麼大地事情都裝糊塗也是有原因的。

先不說女真兵馬曾經從這個山西入大明,流民大軍流竄在陝西、河南一帶的時候,還有幾次韃虜進入北直隸的時候,山西兵馬和大同邊兵都是被大量的抽調,最近這一次則是督師侯恂和總兵許定國把山西一大半的力量都是給抽調到了那隻平賊軍隊之中。

大同按照正常的配置,最起碼要有七萬邊兵戍衛,而陳永福到達了大同府之後,點檢兵馬,發現在兵冊上的兵丁數目才僅僅三千,這要算上吃空額等因素,最多也就是不到兩千兵。

這山西與草原相通,西邊有蒙古各部,東邊又有滿清女真,真要是從山西這幾個口子打過來,憑着這些兵馬根本無法頂住,當然這些兵馬之中已經包括了總兵陳永福帶來的九千多兵。

原來山西上下真是盼着陳永福這支兵馬去往大同,要不然對着一個完全空虛的北方防線,在山西不管是誰心裡都不踏實。

管這支河南來的兵馬到底是不是野蠻,是不是貪財粗鄙,先把大同的空虛防線堵上,那就一切都好說。

儘管是心中無奈,可既然來了,那就要在這裡穩定下來,李孟派遣歐曼.加里斯率領着半數火器的步兵團跟着前來,可不僅僅是爲了殺掉高盛和這一窩漢奸的。好在目前陳永福手中金銀當真是不少。

通過這些錢還有真定府柳家的幫助,募集民夫丁壯,在幾個重要的關口修築堡壘,然後大軍緊張戒備駐防。

不過西蒙古目前目前主要在西域活動,而東蒙古和女真正在休養生息,舔舐傷口。嚴格的按照皇太極先恢復自己,不貿然出擊的政策,塞外倒是安靜異常,這讓陳永福這一隊兵馬可以相對從容地修建防禦工事。

河間府和永平府之間有一段區域,是順天府的管轄,不過這邊沒有什麼州縣城鎮,只有一個千戶所——樑城所。

順天府這邊倒也是光棍,知道順天府瀕海的這片區域山東兵馬肯定要經過的。索性是把樑城千戶所的幾百軍戶都是撤到了寶坻縣附近,這邊來個三不管,任由你山東兵馬出入。

此時的北直隸沿海,除卻天津的大沽和順天府的北塘之外,其餘靠海地地方都是很難行動的灘塗。

結果河間府這邊的人去往永平府,主要的運輸力量是大車,這樣的行動方式,一次可過不去太多的人。很是麻煩。

而且在七月底的時候,天津三衛和靜海縣之間才建成了第一個屯田田莊,而且這個田莊不過是草創,很多事情還不完備。

讓河北總兵張江和副將王韜有些生氣的是,在七月初。不知道從什麼地方突然傳來許多地流言,說是在永平府因爲兵力不足,結果靠近哈喇慎的幾個隘口防禦不嚴,放進來了不少韃子的馬匪強盜。這些馬匪強盜殺人越貨無所不爲,主要的目標是行走在道路上的客商,路上不太平,極爲危險。

這消息傳回來,嚇到了不少要去往永平府做買賣地小商販,可張江和王韜卻很有些哭笑不得的感覺。

所謂蒙古馬匪、殺人越貨的傳聞,到底針對誰,膠州營當然能明白。永平府從前的確是有過蒙古匪徒橫行,可即便是薊鎮官兵最弱地時候,也沒有所謂的蒙古兵馬從永平府北面的那些隘口過來。

有傳說,這些馬匪都是薊鎮的軍將垂涎往來關內關外的客商富庶,想要搶掠卻害怕觸犯國法,索性是放進馬匪,內外勾結,讓這些馬匪來搶掠。

自從女真韃虜興起之後。東蒙古的大部分力量都是被統合了過去。青壯牧民都是被按照八旗的編制劃分,如果有入關。必然是韃虜大軍的正式軍事行動,這種零星地馬匪,這三四十年反倒是少見了。

馬匪的傳聞之所以如此巧合的出現,想必和山東的設立屯田田莊相關,在天津三衛和靜海之間的那個屯田田莊儘管是初設,可大批的貧民百姓被整合到了一處,並且嚴格管理,統合訓練,很快就已經成爲了一支力量。

河間府本來已經沒有官兵,這屯田田莊成立也就成立了,可這等的田莊如果在永平府也是建立起來,一支力量也會跟着建立起來,原本依仗地頭蛇身份勉強具有的優勢,馬上是蕩然無存。

這屯田田莊對貧民百姓或者是有好處,可對於那些軍將、地主卻沒有什麼收益,特別是在河間府建立田莊和山東不同,很多地方都是依靠強力來圈佔土地,很多地主地土地都是被圈去,直接破產。

看到了這樣地場面,不管是薊鎮的軍將還是永平府地士紳們都是對膠州營畏之如虎狼,生怕山東兵馬進駐之後,自己也會像河間府的那些地主一樣的下場。

山東的實力在那裡,而且又有朝廷的命令,他們能做的也就是儘可能的拖延,等待時機形勢的變化。

這馬匪橫行的傳聞,想必就是拖延的招數之一,可山東兵馬又怎麼會被這個事情嚇到,河北總兵張江在八月初就派出了第一支隊伍,差不多有五百人左右的先遣隊,對外的名義也是冠冕堂皇,這些人是爲了進駐永平府的大軍作準備,選擇紮營的地點和軍需的籌備等等。

五百人,四十多輛大車,帶隊的是一名團副守備,姓張名坤,是河北總兵張江的遠房堂弟。

目前在山東唯一能勉強稱得上是將門的,也就是張江和他的一幫親戚,在靈山衛所的老軍戶張林,他的子侄親戚,在膠州營中服役的特別多,因爲本來就有軍事基礎。又有相對不錯地家境,特別適應膠州營的體系。

河北總兵張江這一族之中最爲顯貴的,其餘大部分都是在把總和團副守備的位置上打晃,差不多有十幾名的樣子,在膠州營中對這個也有個小綽號,叫做“張家將”,不過張家人對這個名稱很是忌諱。而且儘可能的不在一個軍中,以免遭受到猜忌。不過這倒也不是有意爲之。

這年代都是大家族,男丁興旺的也平常,又是張林這種世代軍戶出身的,能有這樣地局面倒也是平常。現如今山東兵馬最親貴的大將——兩淮總兵馬罡,本來和張江差不多的家境,可人丁比較稀少,至今也只有一個遠方的兄弟在登州軍中做把總,比不了張家的規模大。

儘管李孟對這個現象沒有表態。可在孫傳庭和袁文宏那邊,對這個可是卡的很嚴,如果在同一團中,有兩名張江的族人做軍官,那肯定要調開。同一從屬下,如果有擢升軍功的事情,一般都是要打回複審,並且從嚴地考覈。

公孫先生和袁先生幾次和大帥諫言。說是山東之軍隊,乃是大帥一人之軍隊,切莫被外姓人把持,大帥對此笑着迴應,山東之地,唯纔是舉,舉賢不避親,要是他們家人有本事。全部當軍將又能如何。

這個事情細節如何不可知,甚至真假都不可知,但這個在極小範圍內的傳聞,卻傳到了河北總兵張江的耳中。

對於身在高位來說的張江,這個消息能傳到他耳中,本身也就說明了些什麼,張江所能做的也就是更加嚴格地要求,每一個經自己手提拔起來的同族軍將都是完全靠得住。都是優秀的人。

這次領隊的張坤是張江這一族中除卻張江之外。地位最高地軍將,自然也是表現的頗爲優秀。有被提拔到這個地位的資格。

張坤今年二十八歲,他原來是兗州軍中的一名把總,山東兵馬在河南的歷次大小戰鬥他都是參加過,一路積功提拔,在兗州軍的時候已經是做到了營千總,這次組建河北軍,需要一批骨幹充實,他也是被選中北上。

山東的各級軍官,甚至包括主帥李孟,都是在訓練和演習中被曬得黝黑,偏偏這張坤卻是白白淨淨的摸樣,人送外號“張秀才”。

雖然有個秀才地外號,可這位張坤肚子裡的墨水實在是有限,倒是認識幾個字,不過都是進入膠州營之後學會的。

此人平日的作風完全是標準的丘八老粗摸樣,而且在作戰的時候極爲的亡命,膠州營的戰術體系要求地是嚴格地戰場紀律和戰術執行,但身爲營千總的張坤在幾次地戰鬥中都是打的發了性,和所率領的部隊經常是脫節。按說這樣的人應該是被嚴懲,不過張坤參加的戰鬥往往都是勝利了,而且這勝利的原因還和他的猛衝有一定的關係,按照馬罡的話說,如果這張坤能守規矩的話,現如今也應該是一方大將。

可每次這過錯和軍功折抵,總是沒有太多的獎賞升遷,所以在營改團的改編之中,以他的功勞,卻只是得了個團副守備的職位。

但因爲他的這種作風,倒也是帶出來了一支敢衝敢打的營頭,主帥選擇攻堅衝鋒的部隊,往往會選擇“張秀才”。

永平府的先期準備勘測,既然已經有了馬匪的傳聞,又有幾萬薊鎮的兵馬屯駐其中,那裡又有充滿敵視的本地的豪強,可以說是充滿了殺機和危險的地方,順天府的東南部分橫在其中,援軍也不會短時間內到達。

河北軍都是在組建之中,這次的行動不可能派出太多的人來,派誰去執行這種可能送命的任務,身爲主將的河北總兵張江手中最佳的人選,就是自己的遠房堂弟——張坤。

第162章 很俗套第68章 立木第149章 一刀兩斷第219章 模仿第390章 絞殺 英雄第122章 無能 無膽 無品第268章 歸鄉悲喜劇第461章 漢城城下 以攻爲守第456章 斬單于第399章 破陣 摧枯拉朽第129章 可惜啊第77章 有客第127章 剿匪第141章 八閩鄭掌櫃第317章 十八孩兒 讖緯之言第93章 夏莊有請第58章 花多了第54章 遼民苦第267章 又反第40章 貨棧掌櫃第341章 胸無大志 厘金局督辦第283章 草木皆兵 破竹不成第298章 城頭觀兵 京師弄險第261章 分潤第410章 捷報所到第316章 意料之外 野心何來第52章 分片第148章 暴病身亡第160章 討價還價第67章 相助第330章 鐵面人 親疏有別第291章 無處下口 古今相通第82章 忐忑 誤判第466章 雷大雨小 遼地南北第245章 奪門第252章 可悲 可恨 可憐第132章 戰爭紅利第458章 閒子不閒 處處皆戰第422章 一試便知 神秘厚禮第8章 賺錢了第331章 萬事不如錢 拿人第11章 進膠州城第183章 比試第120章 兵營初設第305章 軍依水動 有旨不尊第5章 疑似二郎神附體第207章 軍法如鐵第383章 夜行 霧散第379章 薊州 刀與筆 名正言順第37章 總旗第430章 高盛和 柳清楊第455章 塞下曲第445章 戰小疑多 步步麻煩第468章 天遂我願 引漢向東第186章 朝野之間第60章 瓷罐第118章 三清觀第455章 塞下曲第435章 大勢之前 還能如何第164章 僵持第153章 南京 南京第86章 新火銃第477章 迷茫 破局 自信第330章 鐵面人 親疏有別第290章 百丈長矛 不敗之地第322章 李家坡 炮灰填河第52章 分片第463章 尺度差異 定計長圍第353章 朱仙鎮大敗 私議 內宅第30章 有事相求第91章 腦熱大言第275章 亂又起 練餉 斷煤第159章 眉樓第304章 秘抒胸臆 士人從賊第76章 騎術訓練第223章 願者上鉤第182章 再提親第169章 所見所聞所感第350章 濟寧的悠閒時光第84章 禍端第29章 有人找第86章 新火銃第37章 總旗第137章 不信第519章 迴應 助你上煤山第51章 定價標準第128章 明察秋毫第370章 北邊第386章 殺紅了眼 仍然是孤軍第504章 絞殺戰第329章 爲家 爲天下 爲誰第506章 戰場激變 似潰實計第281章 米粒之光 養虎做患第304章 秘抒胸臆 士人從賊第21章 遭遇 殺第379章 薊州 刀與筆 名正言順第317章 十八孩兒 讖緯之言第321章 定戰場 佔先機第482章 二劉 高傑 天陰第92章 錯對錯 不尷尬
第162章 很俗套第68章 立木第149章 一刀兩斷第219章 模仿第390章 絞殺 英雄第122章 無能 無膽 無品第268章 歸鄉悲喜劇第461章 漢城城下 以攻爲守第456章 斬單于第399章 破陣 摧枯拉朽第129章 可惜啊第77章 有客第127章 剿匪第141章 八閩鄭掌櫃第317章 十八孩兒 讖緯之言第93章 夏莊有請第58章 花多了第54章 遼民苦第267章 又反第40章 貨棧掌櫃第341章 胸無大志 厘金局督辦第283章 草木皆兵 破竹不成第298章 城頭觀兵 京師弄險第261章 分潤第410章 捷報所到第316章 意料之外 野心何來第52章 分片第148章 暴病身亡第160章 討價還價第67章 相助第330章 鐵面人 親疏有別第291章 無處下口 古今相通第82章 忐忑 誤判第466章 雷大雨小 遼地南北第245章 奪門第252章 可悲 可恨 可憐第132章 戰爭紅利第458章 閒子不閒 處處皆戰第422章 一試便知 神秘厚禮第8章 賺錢了第331章 萬事不如錢 拿人第11章 進膠州城第183章 比試第120章 兵營初設第305章 軍依水動 有旨不尊第5章 疑似二郎神附體第207章 軍法如鐵第383章 夜行 霧散第379章 薊州 刀與筆 名正言順第37章 總旗第430章 高盛和 柳清楊第455章 塞下曲第445章 戰小疑多 步步麻煩第468章 天遂我願 引漢向東第186章 朝野之間第60章 瓷罐第118章 三清觀第455章 塞下曲第435章 大勢之前 還能如何第164章 僵持第153章 南京 南京第86章 新火銃第477章 迷茫 破局 自信第330章 鐵面人 親疏有別第290章 百丈長矛 不敗之地第322章 李家坡 炮灰填河第52章 分片第463章 尺度差異 定計長圍第353章 朱仙鎮大敗 私議 內宅第30章 有事相求第91章 腦熱大言第275章 亂又起 練餉 斷煤第159章 眉樓第304章 秘抒胸臆 士人從賊第76章 騎術訓練第223章 願者上鉤第182章 再提親第169章 所見所聞所感第350章 濟寧的悠閒時光第84章 禍端第29章 有人找第86章 新火銃第37章 總旗第137章 不信第519章 迴應 助你上煤山第51章 定價標準第128章 明察秋毫第370章 北邊第386章 殺紅了眼 仍然是孤軍第504章 絞殺戰第329章 爲家 爲天下 爲誰第506章 戰場激變 似潰實計第281章 米粒之光 養虎做患第304章 秘抒胸臆 士人從賊第21章 遭遇 殺第379章 薊州 刀與筆 名正言順第317章 十八孩兒 讖緯之言第321章 定戰場 佔先機第482章 二劉 高傑 天陰第92章 錯對錯 不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