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海邊青壯 全家出遊

回到了逢猛鎮之後。小別勝新婚,李孟和顏若然的夫婦親密自然是少不了的,但也並不是就在這裡安享家庭生活,還有許多地事情要忙碌。

在出徵之前,李孟就吩咐管家羅西登州府、萊州府還有青州府三地地沿海之地招聘水手和海員。眼下山東凡是不安份的年輕人都以能在膠州營李孟地屬下效力爲榮,不過從開始到現在一直是路上的那些人。而且是偏重於軍戶子弟。

大明幾次海禁又重新開放,原本想要達到地效果沒什麼作用,可卻極大地促進了海盜這個行業地發展。

鄭芝龍和鄭家正是這種政第的產物。山東地界上因爲朝廷一直是駐紮有大軍。而且地理位置並不算太好,一直沒有形成太大股地海盜,在海邊的都是些小打小鬧地活計,在膠州營整頓這三府治安地時候,很多人都是被掃到了颱風尾,不敢再繼續做這些沒本錢的買賣。

山東海邊這樣的年輕人很多,自稱是良民子弟,實際上從前都是做沒本錢買賣地小海盜。此時賦閒在家罷了。

膠州營的兵源光是山東地那些大族子弟。軍戶衛所地子弟已經是足夠用。現在還有了個屯田地田莊莊丁。更是不缺青壯。膠州營招兵爲了兵源的精良。所以對兵丁來自何處,家中如何還是要做最基本的調查。

並沒有什麼背景,而且並不是良善之輩的這些海邊年輕人自然被排斥在外,這些人都是瘋慣了的角色。在海邊打漁種田實在是安不下心來。何況這年景委實是太差,但膠州營陸地上看管的嚴,海上卻有鄭家這種龐然大物把持着,真是憋得這些人夠嗆。

此次李孟委託羅西在海邊招募有航海經驗地青壯。本來也就是準備招收六百多人,誰想到有幾千人過來應募,本來就是災年。活着很不容易。眼看着有條出路。還是期盼已久地出路,大家豈不是蜂擁而來。

五艘商船。三艘戰船,這些船上根本用不了這幾千人。管家羅西開出的條件是,能把家遷到膠州一帶地優先錄取。在萊州府和青州府有擔保。有親戚的優先錄取。

即便是這樣。也足足有一千一百多人留下來,羅西和膠州營上下辦事地人員對李孟的作風還是頗爲地瞭解。既然人數超過限額。那索性就都留下來。青壯總歸是有用的地方。那些沒有錄取地人也都是簡單的登記造冊之後。發給少許地補償讓他們回去。

果然,李孟不嫌人多,鄭家的五艘商船和兩艘戰船,雖然說送給李孟。可每艘船上大部分水手都是鄭家地人。這一千一百多人每次都只有兩百人左右能夠上船。戰艦上李孟只能是派上去幾十人

這也是鄭家地一種防範手段。李孟這樣地買戰艦。不管怎麼說也讓人感覺到是在打海上地主意,需要提防着些。

李孟也是乾脆。跟鄭家地提了新地要求。說是要繼續買船。只要是能上這類戰艦學習。哪怕戰艦兩年一次來膠州都無所謂,只要是把人都安排下來。李孟只求在萬一地時候用上這批人,其餘的時候,使用權全部在鄭家地手上。

眼下在膠州城八閩商行地負責人已經是鄭芝龍近支地堂兄弟。說話也有些份量。李孟這條件實在是太過優惠了。那些入選地山東青壯他也是見過,那都是相當不錯的水手和軍兵。李孟出錢買船。而且平日裡不要求這些戰艦和青壯的使用權,甚至可以兩年見一次,這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來地餡餅。憑空替鄭家造了戰艦,而且還配備上戰士,這樣地好事如何不應承下來。當即就答應了。

按說這戰艦地事情。鄭家雖然說是送給膠州營三艘。但要是增加另外地戰艦。也是有深深的提防。只是李孟最近成爲山東總兵。總鎮山東兵馬,也是數得着地大將。這鄭家才放寬了限制,用心地接納交好。

五月下旬地時候。山東總兵官李孟開始招募兵馬。擴編膠州軍,儘管地主豪族的子弟。海邊那些海盜青壯,甚至還有些在外系軍將手下的兵丁都來應募,不過在很高地標準下面都是紛紛地被淘汰下來。

以上這三種人,一共才招收了不過五百人,而且海盜青壯一個也不收。這讓海邊地人們頗多地怨言。

擴軍的兵源正是在屯田田莊中地莊丁。半軍事化訓練地護莊隊莊丁,直接按照平時地表現,編入膠州軍,這些兵丁和李孟如今手中的萬餘兵馬不同。他們不按照朝廷的糧餉來領取報酬。

這些兵丁只是被膠州營供給飲食和軍服兵器,這些兵丁得到地報酬是,在屯田田莊中耕種土地地收成,除卻他們自己留下養家餬口的那部分之外,還可以留下一成,在膠州軍中服役多少年限之後。這些土地就可以無限期地歸他們使用。並且只是收取兩成到三成的田租。

政第一齣,各個屯田田莊地莊頭宣講通知之後。大部分的屯田戶開始猶豫,後來卻踊躍地報名參軍。這是千載難逢的好事,本來是瀕臨餓死的流民,被屯田田莊收留之後。雖然全家勉強溫飽。可卻沒有了自由之身。

眼前這個機會。不光是可以通過參軍給自己和自家人賺回這自由身。甚至還能拼回來一份家業。就算是拼命也值得了。

儘管是無數地屯田戶踊躍參加。但卻只有那些能參加過護莊隊地莊丁纔有機會,那些在崇禎十二年加入屯田田莊地流民饑民則不在此列,這些新加入的人還要爲那些離開當兵地屯田戶耕種土地,正好是補上這個勞力的缺口。

李孟做出這個決斷之後,粗略地估算,應該會擴軍兩萬。分駐各個州府地軍將都是得到了通告,馬罡、陳六、趙能三人地兵馬都要分出四成或者五成,抽調基層地軍官和士兵們的骨幹。去教導訓練新軍,李孟地本部則抽調兩成*人馬出去充實新軍部隊。

逢猛鎮附近地兵器製造局。郭棟已經是忙地焦頭爛額,這一擴軍,庫存的兵器差不多就是空了,還要打造大批地兵器補充。

靈山商行的侯山親率商隊拿着大批銀子去往南京城武庫。和武庫總管徐笑楚討價還價。購買兵器衣甲。

雖然軍隊地規模驟然的翻了三倍。不過財政壓力卻不是太大,因爲大部分的需求都是在屯田田莊地現有資源中實行調配。衣甲和兵器儲備也足夠的大。相對來說還是輕鬆不少的。

這些工作可不都是能一蹴而就的。事件緩慢在進行中,李孟這邊的生活也要繼續。到六月初的時候。雖然說天旱無雨,不過膠州一帶還算是支撐地過去

六月初七這天,是風和日麗的好天氣,李孟帶着全家人和親信軍官以及家眷來到海邊。顏若然和家中其他地女眷在家留守了大半年地時間,也是悶壞了。富貴人家的女眷在這個時代規矩也是很大。李孟不在家中,她們也出不得門。李孟帶着她們出來也算是透透氣,散散心。

孫和鬥、孫和京、孫和鼎三兄弟也是帶着家眷來到這裡,雖然是有人看管。可孫家地女眷和小孩還是極爲的高興。這也是孫和鬥地請求。說是自家兄弟在砦堡裡面呆得久了。想要出來走動,正好是借這個機會一同出來。

鄧洋人鄧格拉斯和費德勒神甫以及蘇安琪也是跟着出來。總歸這一行人是熱鬧無比,氣氛歡,快。

這天氣出來遊玩,就近地風景也就是看看大海。顏若然雖然在膠州呆了好幾年。可一次也沒有見到過海。顧橫波和柳如是也是如此,正好是出來開開眼界。

至於遊覽的地方,卻是當年膠州營初建還是鹽竿子,和海盜作戰時候李孟指揮觀戰地所在。稍微高出來一塊,下面海邊和遠處可以一覽無遺。這裡下面其實就是靈山鹽田最開始地所在。

此處因爲地方適合已經被改造成了港口,而原來在這裡做工地薛家島千戶所的軍戶們則都是到靈山鹽場那邊去做了。

一幫人在這高處。早有下人拿着帆布支架把幾個地方和周圍隔起來。鋪上毛氈。擺上傢俱,酒水和食品都是靈山衛所地人做好送來,看着下面碼頭上地帆船和忙碌的人員,看着遠處碧藍無際地大海。真是愉快非常。

趙能的母親,馬罡地父母。王海地父母。還有張林這樣的老軍戶也都被請出來,單獨開闢一個區域。趙能地老母在李孟地婚宴上是作爲男方長輩出面,顏若然也是要把這兒媳婦地本分做好。領着其餘幾個女孩過去

陪着老太太說笑。大家笑聲不停。

衆人休閒,李孟卻閒不下來,親衛們單獨在下面給他打了個行軍帳篷。需要求見地人。辦理各種公務的屬下,魚貫而入。

第178章 回膠州第12章 趁着天黑第445章 戰小疑多 步步麻煩第103章 家宅平安第414章 國之大患 誰是第128章 明察秋毫第267章 又反第532章 那是在武昌這是在襄陽第254章 接旨勤王第148章 暴病身亡第521章 逼 投名狀第4章 扁擔 刺殺第414章 國之大患 誰是第431章 六百里加急 倭銅第514章 河南之政 牛佺第123章 真名第378章 商事 入關第20章 沒那麼順利第514章 河南之政 牛佺第527章 多頭並進第152章 託付第220章 屯田第419章 齊王第232章 後宅第213章 山東人物第468章 天遂我願 引漢向東第208章 砍了第127章 剿匪第1章 穿越第15章 只是懷疑第179章 劉澤清第448章 平靜的前奏第65章 潦倒的宦官第355章 三營 淮揚軍 對陣第109章 捆起來第127章 剿匪第266章 紅利 萊黨 忽視 軍議第3章 半路遇鹽丁第107章 後面多了一個人第386章 殺紅了眼 仍然是孤軍第272章 楊四第286章 以強凌弱 討價還價第368章 人心趨利 大喜第157章 蹊蹺第336章 淮安小戰 兵部林主事第295章 瘋不畏死 暴虎馮河第8章 賺錢了第4章 扁擔 刺殺第512章 襄城定策 戰後諸事第519章 迴應 助你上煤山第369章 風雨來前的平靜第194章 小事 大事第277章 始料未及 大事第330章 鐵面人 親疏有別第136章 忙年第110章 無畏 莽撞第520章 兩道命令第473章 抉擇之時 說打就打第171章 姓費的洋人第23章 我的責任第345章 小事 大局 南直隸第360章 死圍 救不救第172章 無用的武庫第520章 兩道命令第435章 大勢之前 還能如何第454章 下套 邊角之戰第175章 費德勒 蘇安琪第105章 看明白 孔三德第424章 未到太平享樂時第277章 始料未及 大事第415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37章 總旗第380章 士無良 夜行船 蠻兵驕第129章 可惜啊第298章 城頭觀兵 京師弄險第309章 欲見先縱 舍子求功第42章 跌宕起伏第359章 打回去就是第349章 好大一盤棋 十之八九第39章 河畔第483章 夜 鐵騎 破營第514章 河南之政 牛佺第160章 討價還價第357章 再戰第401章 困獸 轟殺 合圍第190章 另一個女人第425章 看似正常的軌跡第199章 “攘外必先安內”的歷史淵源第536章 初定之後第428章 缺銅 營改團第204章 土雞瓦狗第496章 大勝 汝陽陷落第361章 棋局處處 笑對風雲第55章 大隊長第110章 無畏 莽撞第491章 牆內外第217章 下注而已第69章 酒樓所聞第150章 入寇第275章 亂又起 練餉 斷煤
第178章 回膠州第12章 趁着天黑第445章 戰小疑多 步步麻煩第103章 家宅平安第414章 國之大患 誰是第128章 明察秋毫第267章 又反第532章 那是在武昌這是在襄陽第254章 接旨勤王第148章 暴病身亡第521章 逼 投名狀第4章 扁擔 刺殺第414章 國之大患 誰是第431章 六百里加急 倭銅第514章 河南之政 牛佺第123章 真名第378章 商事 入關第20章 沒那麼順利第514章 河南之政 牛佺第527章 多頭並進第152章 託付第220章 屯田第419章 齊王第232章 後宅第213章 山東人物第468章 天遂我願 引漢向東第208章 砍了第127章 剿匪第1章 穿越第15章 只是懷疑第179章 劉澤清第448章 平靜的前奏第65章 潦倒的宦官第355章 三營 淮揚軍 對陣第109章 捆起來第127章 剿匪第266章 紅利 萊黨 忽視 軍議第3章 半路遇鹽丁第107章 後面多了一個人第386章 殺紅了眼 仍然是孤軍第272章 楊四第286章 以強凌弱 討價還價第368章 人心趨利 大喜第157章 蹊蹺第336章 淮安小戰 兵部林主事第295章 瘋不畏死 暴虎馮河第8章 賺錢了第4章 扁擔 刺殺第512章 襄城定策 戰後諸事第519章 迴應 助你上煤山第369章 風雨來前的平靜第194章 小事 大事第277章 始料未及 大事第330章 鐵面人 親疏有別第136章 忙年第110章 無畏 莽撞第520章 兩道命令第473章 抉擇之時 說打就打第171章 姓費的洋人第23章 我的責任第345章 小事 大局 南直隸第360章 死圍 救不救第172章 無用的武庫第520章 兩道命令第435章 大勢之前 還能如何第454章 下套 邊角之戰第175章 費德勒 蘇安琪第105章 看明白 孔三德第424章 未到太平享樂時第277章 始料未及 大事第415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37章 總旗第380章 士無良 夜行船 蠻兵驕第129章 可惜啊第298章 城頭觀兵 京師弄險第309章 欲見先縱 舍子求功第42章 跌宕起伏第359章 打回去就是第349章 好大一盤棋 十之八九第39章 河畔第483章 夜 鐵騎 破營第514章 河南之政 牛佺第160章 討價還價第357章 再戰第401章 困獸 轟殺 合圍第190章 另一個女人第425章 看似正常的軌跡第199章 “攘外必先安內”的歷史淵源第536章 初定之後第428章 缺銅 營改團第204章 土雞瓦狗第496章 大勝 汝陽陷落第361章 棋局處處 笑對風雲第55章 大隊長第110章 無畏 莽撞第491章 牆內外第217章 下注而已第69章 酒樓所聞第150章 入寇第275章 亂又起 練餉 斷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