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7 振威將軍盛家

067 振威將軍盛家

瓔珞扭頭,卻見來人果然不是秦嚴,而是一個穿着墨綠色比甲年約四五十的婆子,她的身後還帶着個穿湖綠襖裙的丫鬟。

瞧見她,那婆子便露出了和善可親的笑容,快行幾步衝瓔珞福了福身,道:“可是蘇姑娘?老奴是振威將軍府的金嬤嬤,我們太夫人就在那邊馬車上,正候着姑娘呢,姑娘這便跟老奴一起過去拜見太夫人吧。”

瓔珞早在瞧見兩人過來便忙忙站了起來,錯開身只受了金嬤嬤半禮,又還了禮,聽到金嬤嬤的話不由心下更是詫異,面上卻不動聲色,笑着道:“如此勞煩嬤嬤了。”

金嬤嬤只溫和一笑,轉身打前兒往山坳處去,跟着她的俏麗丫鬟也上前衝瓔珞福了福身道:“婢子妙哥見過蘇姑娘,姑娘小心腳下。”

說着上前虛虛扶住了瓔珞的胳膊。

瓔珞心中狐疑不定,實在不明白那人在搞什麼明堂,卻覺得他定然不會害自己。

振威將軍府,她的記憶中並沒有這戶人家,本主對大豐的朝廷官職也並不瞭解,也不清楚是個什麼人家,還有將軍府的太夫人,聽上去是個不得了的人物,也不知那人爲什麼要她去拜見太夫人。

瓔珞懷着疑問一路跟着那金嬤嬤卻是到了停在車隊正中間的一輛極爲闊大的馬車前,金嬤嬤敲了敲車門,紫檀雕刻蓮花纏枝紋的車門被推開,裡頭一個容貌極爲清麗的婢女探出頭來笑着道:“蘇姑娘來了啊,快快到車上來。太夫人正等着呢。”

說着她退到了旁邊,已有丫鬟在馬車旁放了矮凳,瓔珞含笑點頭,扶着金嬤嬤的手登上馬車,略微彎身進了馬車,餘光就見正對車門坐着一個穿鐵鏽墨藍雙色金妝花通袖襖,玄色繡寶相花馬面裙的老婦人。

心知這位定然是振威將軍府的太夫人,瓔珞忙恭謹地福了福身,道:“小女穗州知府蘇定文庶出三女,蘇瓔珞見過太夫人,太夫人福壽安康。”

她福了身,卻有一個丫鬟在身前放了個織錦絨面繡竹枝紋的墊子,瓔珞知道,通常小輩見了輩分極高有高品級誥命的老夫人都是要磕頭的,她心中雖覺不大舒服,卻還是入鄉隨俗,恭恭敬敬地在墊子上跪倒,工工整整的磕了個頭。

一旁那極貌美的丫鬟便笑着將瓔珞攙扶了起來,這才聽上首的老夫人開口道:“既然在此碰到了便是緣分,老身也是要往京城去的,你既於家人走失了就暫跟着老身,等進了京城,老身再送你回去。”

瓔珞沒想到這位太夫人開口竟是就將自己留了下來,想也知道這是秦嚴的意思,他定然是認識這位太夫人的,可他此刻人呢?

瓔珞不由擡眸瞧了太夫人一眼,卻見她瞧着已六七十歲模樣,滿頭銀髮,只插着兩支碧綠的玉簪,顯得雍容華貴,身體該是不大好,蒼老的臉,也顯得不大精神,眉目間有一道深深的皺紋,法令紋也極深,顯得便有些嚴肅。

她的目光甚爲銳利,神情冷淡,瞧着是一位不拘言笑,又位居高位極有威儀的老太太。

這樣的老太太只盯着人便會令人產生侷促感,若是一般的小姑娘多半是要膽怯的,可瓔珞到底並非十多歲的小丫頭,在太夫人的逼視下落落大方的一笑,問道:“多謝太夫人好心收留,只不知道帶我來的那位公子如今人在何處?”

太夫人見瓔珞舉止有度,目光倒柔和了一些,卻道:“他已經離開了,你安心跟着老身便是。”言罷,她也不再和瓔珞多說便衝身邊那美貌丫頭道,“帶姑娘下去安置吧。”

瓔珞聽聞秦嚴已經離開不由一驚,面上卻不動聲色,也不再多言穩穩又行了個禮,這纔出了馬車。

那美貌丫鬟扶着瓔珞下了馬車便笑着將瓔珞往後頭另一輛馬車走,笑着道:“蘇姑娘莫瞧太夫人嚴厲,相處久了就知道她老人家最是寬和慈悲一個人了,姑娘莫要害怕太夫人。蘇姑娘落水被衝到了岸邊,我們太夫人可不剛好救了姑娘,姑娘對了太夫人的眼緣,太夫人憐惜姑娘,又不放心送受驚昏迷不醒的姑娘離開,這才攜姑娘一同進京。也是姑娘生得美麗又舉止大方得體,謙恭淑懿,怪道太夫人喜歡呢,便是奴婢瞧見姑娘這般品貌也晃花了眼睛。哦,忘了說了,婢子叫蘇木,這些日姑娘有什麼缺的,不順心的都可以來找婢子。”

方纔聽太夫人的話,瓔珞便明白秦嚴是將自己託付給了振威將軍府,有太夫人從中周全,到時候她人被太夫人送回蘇府,得太夫人相救,這閨譽自然就無礙了。至於現在不送她和蘇府的車隊匯合,多半秦嚴是恐路上再出什麼岔子。

他這般爲她考慮周到,瓔珞越發後悔早上對秦嚴的誤解,想必當時他已爲她打算好了,只等帶着她過來拜託太夫人,這才叫她噤聲的,可偏她不信他,還錯怪了他,也難怪他生氣成那樣。

此刻聽了蘇木的話瓔珞心中愈發明白,壓下心中翻騰的感激和一絲說不出的情緒,笑着衝蘇木道:“瞧蘇木姐姐說的,太夫人不僅救了我,還收留我要送我回家,若非太夫人慈悲,哪裡會如此,這等恩情,我感激來不及呢,又怎麼會害怕太夫人呢。”

瓔珞說着衝蘇木福了福身又道:“只是太夫人慈悲,我卻不能不知禮數,每日若不去給太夫人請安難以心安,可我也不知太夫人何時方便,她老人家喜歡什麼,有什麼避諱,還請蘇木姐姐於我說說,指點一二纔好。”

蘇木忙錯身未曾受瓔珞的禮,笑着拉了瓔珞的手道:“姑娘不知道,太夫人禮佛喜靜,不大愛熱鬧,太夫人即碰上了姑娘,伸手相幫那也是應該的,是積功德福報,姑娘若是實在感念,不防給太夫人繡個荷包什麼的,也算是表了一番心了。”

蘇木的意思瓔珞也聽明白了,不過是說太夫人肯幫忙都是秦嚴的緣故,本便也不是太夫人救了她,她也不必去報這個恩。太夫人喜靜,不愛被她這個不相干的人打擾,讓她沒事就呆在馬車中做做針線活啥的,沒事就不用去那位太夫人面前晃盪攀交情了。

既人家沒有交好的意思,瓔珞自然也不會上趕着去巴結,笑着應了便被送上了馬車。

蘇木又安排了兩個十三四的丫鬟伺候她,一個便是那先前跟着金嬤嬤的喚作妙哥的漂亮丫鬟,另一個喚妙雲。

兩人將瓔珞安置好,妙哥陪着瓔珞,妙雲便去給瓔珞準備膳食,瓔珞捧過妙哥沏好的杏仁茶先咕咚咚便喝了滿杯,舒服地嘆了口氣,放下茶盞卻見妙哥正笑意盈盈地瞧着自己,頓時落落大方的一笑,道:“我自早上便沒吃過東西,實在是飢腸轆轆,妙哥姐姐莫笑話纔好。”

妙哥倒也未曾露出鄙夷神情,反而笑着道:“瞧姑娘說的,這有什麼好取笑的,婢子就是見姑娘喝茶也那麼漂亮這纔多瞧兩眼。姑娘肚子餓便先用些糕點,是婢子疏忽了。”

她說着便從車角的暗格中取了兩碟子糕點來擺在了小桌上,道:“原沒想着姑娘會來,也沒準備馬車,這輛馬車原是太夫人身邊大丫鬟蘇木姐姐和蘇青姐姐乘坐的,這糕點是今日早上在鎮子上時婆子們爲兩位姐姐準備的零嘴,不過一早兩位姐姐就伺候太夫人去了,一直未曾回來,糕點都是乾淨的,不曾動過,姑娘莫嫌棄先用些,等下妙雲便會將粥飯領回來了。”

瓔珞笑着應了,捻起一塊紅豆糕慢慢吃着,問道:“姐姐們這是從何處歸京啊?怎麼瞧着除了太夫人竟也沒別個主子了?若是有,還請姐姐提醒下,我好前往拜見。”

妙哥卻神情微黯,道:“姑娘長在穗州可能不知道,我們振威將軍府現如今就只有三位主子,太夫人、夫人和小孫小姐,振威將軍府盛家祖籍是江州,太夫人每五年便要到江州來看看祖墳裡的老將軍和兩位小將軍,我們這是剛從江州過來。”

瓔珞聞言不由一詫,道:“太夫人年紀這般大了,竟還由着她五年便南下一次嗎?江州離京城可遠着呢,太夫人的身子怎能經受的住這樣的顛簸。”

妙哥便嘆了一聲,絮絮叨叨地和瓔珞說起振威將軍府的事情來。

卻原來這振威將軍乃是大豐世襲的一種武官爵位,屬一等將軍,正一品。盛家的祖上,也就是太夫人的公公盛永跟隨開國皇帝南北征戰,大豐建國時便受封了這振威將軍的爵。

振威將軍屬於功爵,這種爵位是可以世襲罔替的,並不隨傳承而降等,這頭一代振威將軍盛永出身草根,按說一躍成了一品將軍也算人生圓滿了,偏他在子嗣上卻非常艱難,妾室一房一房的擡,子嗣卻連個影兒都見不着,到快六十歲才得了一根獨苗。

雖是庶子,可到底算有了後,當即便記在了老妻名下充做嫡子養大,盛永到也長命,活到快八十才病逝,彼時兒子盛志林也已弱冠之齡,這盛志林便是太夫人的夫婿。

盛志林是振威將軍盛永唯一的子嗣,自然在父親去後便承襲了爵位,成了新的振威將軍,他也是爭氣,不僅生的容貌俊美,還文武雙全,更要緊的是,竟還是個癡情種子。娶了當時鎮北侯府的嫡長女也就是現在的太夫人樓氏爲妻後,便一心一意的守着樓氏過日子,夫妻鶼鰈情深,連個妾室和通房都沒有。

只這振威將軍府好似註定了子嗣艱難一般,太夫人樓氏嫁進府八年才生下了長子,其後竟是再未有孕,老將軍子嗣單薄,太夫人多次勸說夫君納妾,老將軍卻只是不允,道其父納妾良多,最後卻也只得一線血脈,可見子嗣多少和納妾並無關係。

唯今他已經有了嫡子,又何需要再納妾,子嗣緣分到時自然便有了,無子嗣緣即便納再多美妾也是一樣。

樓氏感動夫君的一片情誼,後便漸漸不再提納妾之事。樓氏獨子盛鬆年十五歲便娶妻王氏,這王氏在子嗣上倒是個爭氣的,頭一年便懷孕產下了一女。

雖不是男娃,可這在振威將軍府當真算是天大的喜事了。王氏乃是川西路安州望族王家的女兒,嬰孩一歲時王氏帶着孩子回孃家奔喪,誰想竟遇上了當時的慶王謀反,彼時振威老將軍手握重兵,慶王爲得到振威將軍府的支持便將主意打在了王氏身上,一番動亂,王氏雖保住了性命,那女嬰卻死在了戰亂中。

不僅如此,當年慶王謀亂鬧的極大,形勢也一度極爲險峻,振威老將軍和小將軍皆在那場戰亂中爲護先帝和彼時還是皇太子的皇帝送了命。

這下振威將軍府頓時便絕了子嗣,王氏雖然保了命,可丈夫和女兒卻雙雙離開了人世,她深受打擊,幾度痛不欲生欲自絕相隨,好在關鍵時刻竟發現又懷上了身孕。

將軍府上下欣喜若狂,不管王氏腹中是男是女,那都將是將軍府唯一血脈了,王氏也強撐着養起了身子來。八個月後,王氏順利產女,雖不是男嬰,難免叫人遺憾,可到底算是留下了一點血脈。

本來大豐便有規矩,功勳人家絕了子嗣這爵位朝廷便自動收回,而沒有嫡子,庶子繼承爵位的則要降等承繼。

像振威將軍府這種情況,早在第二代承繼爵位時便該自動降爲二品將軍府,可當時聖祖皇帝因憐盛永六十方得庶子,便下了特旨保全了振威將軍府的爵位,言道庶子既記名嫡子又乃盛永老妻一手養大,便和嫡子一般,不必降等襲爵。

而到了樓氏這裡,丈夫和兒子皆因保護先帝和太子而戰死,先帝也下了恩旨,王氏產子則襲振威將軍爵,若產女便招贅,待有了子嗣同樣可再承爵振威將軍。

故此太夫人樓氏和王氏便只守着孫女,等着這位孫小姐長大,可許是王氏剛懷這位孫小姐時憂思過重,傷心太過,懷孕早期顛沛流離沒能養好的原因,這孫小姐自幼便體弱多病,用藥養到了八歲到底沒養住,再次讓樓氏白髮人送了黑髮人。

王氏不堪打擊,喪女後便進佛堂,吃齋唸佛,心如死灰,輕易不出佛院一步。而樓氏更是愧疚滿懷,總覺地是自己沒做好,當初若是堅持讓夫君納妾,興許偌大的振威將軍府便不至於就這麼絕了後。

因這愧疚,樓氏這些年每每都堅持千里跋涉回祖籍祭拜亡夫和兒子,任誰勸說都是無用。

而將軍府的另一位主子小孫小姐卻並非盛家的子嗣,不過是王氏孃家的小姐因容貌肖似先前去了的孫小姐,這才被養在了將軍府中。太夫人雖然疼愛,可回鄉祭祖時卻也未曾帶過她。

這也是爲什麼瓔珞沒在車隊中看到其他主子的原因,瓔珞聽了妙哥的話不由有些唏噓不已。一時間倒明白了太夫人瞧着嚴厲而不拘言笑的原因,家中無男丁,想必偌大的將軍府這些年都是靠着太夫人支撐了下來,這一個府邸之中沒些少年人,整日暮氣沉沉,也難怪老人會偏清冷嚴肅一些。

想到這裡,瓔珞不由又想到了秦嚴,早便覺得他該是京城之人,而且身份定然不會低了,如今瞧來,能和一品將軍府的太夫人搭上話,還能讓太夫人給面子幫忙,想必她的猜測是沒錯了。只不知他到底是什麼人,那位太夫人瞧着並不好說話,也不知他承了太夫人的情是否允諾出去什麼。

瓔珞想着便瞧了眼一旁忙着將糕點收下去的妙哥,興許她會知道那人的身份,一時想問,張了張口卻又搖頭一笑。

不管秦嚴是何身份,他那樣的人原也不該和她扯上什麼關係,原本她還想着相幫兩次扯點關係,以後說不得能多個靠山,多點底牌,可如今人家也幫了她兩次,而且還爲她欠了振威將軍府的人情,算起來還是自己欠了人家的,既是這般,以後還是不見了的好。

她只願這次回京後別再碰到他,各自相安罷了。既是這樣,又何必再費心打聽。

有時候不知姓名便會當陌生人輕易隨時間遺忘,知了姓名反倒更易在心中留下烙印,想再忘掉卻是難了。那人太過危險,即便他的危險在她面前已相對收斂了極多,可瓔珞還是莫名覺得危險。

蘇府車隊那邊,瓔珞的馬車墜下山道,頓時便陷入了一片驚慌混亂,蘇景華趴在山道邊兒哭的上氣不接下氣,蘇定文陰沉着臉,將跟在馬車旁的車伕和護院皆捆綁了起來,這才組織了一隊護院小廝親自帶着人沿着河道往下游尋人。

而蘇家的車隊卻不好繼續留在狹窄的山道上等候,一來山道危險,誰也不敢說還會不會有落石滾下來,再出變故,再來,路那麼窄,也不好一直佔着山道,堵了後來人的路。

故此蘇定文帶着人一走,楊福才便也領着其他家眷往前,先到碼頭上船等候着。

蘇景華卻死活不願跟着馬車往碼頭等候消息,非要跟着蘇定文一路尋找,蘇定文眼見他哭的淚人一般,想到生死未卜的三女兒,到底因宋氏的種種對瓔珞姐弟有了些憐惜,便點頭同意了。

他們這一找便是三日,將沿河兩岸都尋了遍,可一起掉下山崖的兩個丫鬟霜雀和霜草都尋到了,偏就找不到瓔珞。

這般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的,蘇定文等着回京述職,走動關係,自不方便在路上多做耽擱,料想瓔珞多半凶多吉少,便留下了一隊下人並老僕朱管事繼續在山中尋找,自己帶着兩個長隨準備先行到碼頭於宋氏等家眷匯合後好先回京城。

蘇景華見此,哭鬧着要留下,蘇定文自然不允,強行將他帶了回去。蘇府一行從碼頭行船離開時,其實瓔珞已經行到了他們前頭去,正悠閒的窩在振威將軍府的大船上趴在柔軟的錦被間百無聊賴地翻着本佛經。

外頭響起腳步聲,瓔珞放下手中的佛經望過去,就見妙哥端着托盤,上頭放着個蓮花紋青瓷小碗,盛着紅豆小米粥走了進來,見瓔珞眼巴巴瞧過來,便笑着將粥放在了桌子上,道:“姑娘若是實在無聊就再做會兒針線活,等再兩三日便船行流江碼頭了,到時候奴婢下船去給姑娘多挑選幾本得心意的書。姑娘也能打發些時間。”

瓔珞這兩日要說還是過的極爲舒服的,除了本主這具身體竟然會暈船。三日前她剛上船還準備興致勃勃地好好看看這古代的運河兩岸風光,誰知道船剛開,還沒能駛出碼頭,瓔珞便只覺天旋地轉,哇哇吐了起來。

這一吐簡直是一發不可收拾,整個一天都在不停的折騰,只要稍稍吃些東西就得全部給吐出來纔算完事。雖然船上也備了暈船的湯藥,可湯藥喝下去便被吐出來,根本就起不了作用,還是妙哥不停給瓔珞按摩穴道,這纔算好了一些。

第二日雖情況有些好轉,可卻還是吐了五六次,直到今日瓔珞纔好了些,可也下不了牀。前兩日她實在難受,便叫妙哥給她尋兩本書來打發些時間,轉移注意力,誰知道翻遍了整個船,竟是除了太夫人那裡有兩本佛經,就沒了旁的書。

瓔珞日日躺在牀上,只覺渾身都快悶出毛來了,此刻聽聞妙哥的話她眼睛一亮,撐起了身子,道:“船到流江碼頭會停嗎?前天路過白壺口碼頭可就沒停靠啊。”

妙哥神情卻微微一黯,嘆道:“姑娘放心,到了流江碼頭一定會第一時間就停靠的。”

見她神情不大對,瓔珞放下了手中的經書,微微凝眸,問道:“可是出了什麼事?”

妙哥這才道:“姑娘不知道,我們太夫人一向便有嗽喘的毛病,平日伺候的姐姐們可注意天冷天暖的變化了,稍微有些塵土煙霧什麼的東西都不準近太夫人的身,那些花兒米分兒的更是不往太夫人的房中送,丫鬟們也都不準塗脂抹米分的。太醫說太夫人這個病其標在肺,基要在腎。”

妙哥說着在瓔珞身後塞了個軟墊令她在牀上靠的舒服,又將青蓮碗端給瓔珞接過,才接着道:“平日裡我們太夫人都在用補腎納氣養氣的方子,每次出京也是隨行帶着大夫的,偏巧前兩日在鶴州府時那位老大夫起夜時得了風寒,竟是病倒了。太夫人想着再兩日便要改水路,一路平穩很快便能到京城,這便將老大夫留在了鶴州府慢慢養病。誰知道昨夜太夫人這咳喘的毛病竟就犯了,直折騰了大半夜,今兒眼見又重了些,等到了流江碼頭就得趕着去請大夫,哪裡會不停靠的。等船停了,奴婢稟了大管家,也隨着下岸給姑娘買些書來想必大管家會同意的。”

瓔珞聞言哪裡還會想着買書的事兒,忙道:“太夫人生了病,自然以太夫人的身子爲要,我幫不上忙,又怎麼能還趕着給主人添亂呢。我說感覺這船行的比昨日快了些呢,原是如此。太夫人這既是老毛病了,船上難道就沒有備常用藥嗎?”

妙哥卻道:“自然是有的,可太夫人這咳的氣勢洶洶,帶着的都是些溫補的藥,尋常太夫人突然犯病時,多是大夫給扎針再輔助湯藥,偏如今大夫又不在船上,湯藥用下去根本起不了什麼作用。”

瓔珞聞言蹙着眉頭想了想,道:“如此……我倒也聽說過這嗽喘之症,病情急驟時,當以宣肺清熱、平喘、豁痰爲治。也聽說過兩個民間偏方,太夫人若有痰咳,倒可用白蘿蔔二兩,鴨梨二兩,一起切碎了加水一碗煮熟再加適量冰糖給太夫人食用,可以用來清熱化痰。再就是明礬一兩,研成米分用醋調成糊狀,睡前取黃豆那麼大的一團敷在太夫人的足心涌泉穴上,用布包好了,次日清晨再揭去。能不能行我也不知道,但這些都是吃食,外敷之用,即便不管用,試試倒也無礙身體。”

妙哥聽瓔珞說的頭頭是道,並非信口開河,眼睛一亮,忙道:“姑娘說的是,奴婢這便去告訴金嬤嬤。”

瓔珞笑着點頭,妙哥便急匆匆地奔了出去。片刻後她腳步輕快地回來,面上卻帶着笑容,衝瓔珞福了福身,道:“奴婢將姑娘的話告訴了金嬤嬤,金嬤嬤說從未聽說過這樣的偏方。不過民間土方子不少都是有奇效的,金嬤嬤已經吩咐蘇木姐姐按姑娘的說法去給太夫人熬湯水了。金嬤嬤這會子走不開,讓奴婢代爲感謝姑娘,等太夫人那邊安穩些了,金嬤嬤還要親自過來謝過姑娘呢。”

瓔珞半點醫術都不會,不過是以前蘇家的集團旗下有養生館和藥膳館,多少便知道一些保養偏方,藥膳方子罷了。

聽了妙哥的話,她哪裡敢居功,忙擺手道:“行不行還不知道呢,哪裡敢當金嬤嬤如此謝,再說了,太夫人對我有大恩,若非太夫人肯幫忙,我這閨譽可就不保了,如今不過動了動嘴皮子,府上便如此客氣,這不是臊我的臉嘛。”

妙哥便笑了起身,其後伺候起瓔珞來卻是更加細心周到起來。

也不知是不是瓔珞的偏方真起了奇效,到了翌日,太夫人樓氏的咳喘竟真好了一些,雖依然咳嗽不斷,但卻不像先前那般撕心裂肺的。

金嬤嬤是伺候太夫人的老人,原本爲太夫人的病急的頭髮都白了不少,見太夫人的病情竟神奇地控制住了,對瓔珞便滿心的感激,當真親自過來道了謝。

瓔珞本也不是大夫,原想着太夫人的病平日還有太醫忙前忙後的調理,振威將軍府上請的客卿大夫多半也是醫術了得。她那偏方簡單的很,不過是說出來盡個心意,多半沒什麼用處,沒想到竟是真起了些效果,一時也高興的很。

經過這幾日船上的顛簸,瓔珞已漸漸適應,今日終於下了牀,不再船一晃便頭暈嘔吐,她親自將金嬤嬤送了出去,笑着道:“我還知道一些藥膳方子,都是對常年咳喘症有益處的。只這咳喘似也分了氣喘、實喘、虛喘、腎寒氣喘、腎火扶肝上衝而喘等症。我也不知太夫人是個什麼症狀,也不敢貿然寫了那藥膳方子,恐再不對症狀,加重了太夫人的病情。”

金嬤嬤卻是眼前一亮,拉住了瓔珞的手,道:“藥膳?可是一些食療的方子?早便聽說食物加了藥材常年食用也是能夠起到治病療效的,只是這食療的方子一向難得,只聽說宮中收錄了兩三本說這藥食之事的醫書。平日裡各府中所得的食療方子也都是從宮中流出來的。太醫也給我們太夫人留了兩份食療方劑,倒真有些奇效,自打太夫人食用後已不大愛發作了,只是吃來吃去總那麼兩樣,早已經膩味了。蘇姑娘怎麼會有治這咳喘的食療方劑?難道蘇姑娘也懂藥理嗎?”

瓔珞聞言卻是一楞,她知道藥膳中國古代可一直都是有的,而且就是和中醫相輔相成產生的,怎麼到了金嬤嬤口中,好似這藥膳倒成了極爲稀奇新穎的事情了呢。

來不及細想,瓔珞忙擺手道:“我哪裡就懂什麼藥理了?不過是以前偶然間得過本醫藥孤本,上頭講的就是這食療之事,因好奇便多看了些,記住了罷了。”

金嬤嬤卻緊張地拉了瓔珞的手道:“如此,不知那本書如今何在?可否借老奴將那治咳喘的方子抄錄下來?”

瓔珞本就是胡謅,哪裡有什麼孤本,見金嬤嬤眼中滿是熱切便爲難着道:“已經是許多年前的事情了,當時偶得那本書因年紀小,也不知珍貴之處,好奇之心翻看後便不知丟到什麼地方去了……”

金嬤嬤不由面露遺憾,卻聽瓔珞又道:“不過那時候正是記性好的年歲,看過後倒記住了不少,回頭我將治咳喘的方子都細細想想,記下來給嬤嬤送去。只方子多還記得,可這方子都適合治哪種症候的咳喘我卻早不記得了。”

金嬤嬤這下又笑了起來,道:“這個沒什麼要緊,姑娘的方子老奴會先拿給太醫斟酌一二,選了適合太夫人的便是。”

瓔珞便也笑着點了頭,待金嬤嬤走後,她便令妙哥準備了筆墨紙硯,自己靜心坐在了桌案後。要說這食療的方子,瓔珞還真記得不少,一來是蘇氏集團名下養生館和藥膳館都是瓔珞親自在管理,這些東西便不得不多瞭解。再來,瓔珞自己便是擅廚的,又有年幼的弟弟,那時候她時常會親自下廚給蘇陽做藥膳。

她將本主的記憶扒拉了一遍,目光不由越來越亮起來。只因本主的記憶中雖也知食療一說,可這大豐朝,食療確實尚未發展起來,尋常人家所謂的食療不過是在食物中多加了一些對症的食材罷了,並沒有完善系統的藥膳方子和烹調手法。

而且多半食物兌了藥材做出來的食物並不好吃,更莫說是美味了。也就宮中間或能流出一兩張的食療方子,可也多極簡單,談不上多高超。

這種現狀令瓔珞奇怪又興奮起來,她細細想了想,前世時藥膳好似也是在宋元時期纔到了全面發展的時期。官方修訂專著,記載藥膳方劑一百多篇,治療二十多種病症。而到了明清時中醫食療藥膳學才進入了完善的階段,藥膳的烹調和製作也才達到了極高的水平。

如今這大豐瞧着發展水平可不就和唐宋時差不多,藥膳一道尚未完善發展其實也在常理之中,並不算多奇怪的事情。

這令瓔珞像突然發掘了一座寶山,瞬間便撲捉到了商機,眸光晶亮起來。而且這次振威將軍府太夫人的病對她來說更有可能成爲一個契機,籌謀的好,說不得這便是她在古代挖到的第一桶金了。

嗯,如果不算從秦嚴那裡挾恩索要的那些銀票的話。

瓔珞想着便不再猶豫,提筆細細回想着腦中那些有益咳喘的藥膳方子寫了起來。

因打定了主意要做這一行的生意,故此瓔珞也未多寫,只挑了效果好點,這個時節能尋到的食材,寫了三種粥食藥膳。待她終於寫好放下筆,吹着墨跡,這才發現船不知何時竟停了下來。

瓔珞不由一詫,喚了一聲,“妙哥?”

瓔珞寫方劑時,妙哥怕打擾了她,一直靜靜守在門外,聽到動靜忙推門而入。瓔珞便瞧着外頭站起身來,一面將那三張方劑收進袖囊,道:“外頭怎麼了?船怎停了?”

妙哥卻笑着道:“外頭咱們的船碰上了雲生堂遲家的貨船,遲家的太夫人是我們太夫人的嫡親幺妹。巧的是,遲家大少爺剛好在貨船上,竟是親自送貨上京的。遲家大少爺喚太夫人姨祖母的,這不萬管家讓船過去,請了遲大少爺過來給太夫人請安呢。”

妙哥的話令瓔珞心下微動,面露疑惑,倒是不急着出去了,在八仙桌旁坐下,挑眉道:“這雲生堂不是藥鋪子嗎?遲家是商家?我記得那日妙哥姐姐說太夫人出身鎮北侯府,既是太夫人的嫡親幺妹,怎麼會……”

瓔珞的話未曾說完,可妙哥卻明白了瓔珞的意思。

自古以來,士農工商,所謂四民,官戶人家一般都是不會和最末等的商人之流結親的,即便有貪圖商家金銀將女兒下嫁的,一般也只會舍了庶女。像鎮北侯府這樣的功勳權貴之家又怎麼會將嫡女下嫁呢。

瓔珞之所以奇怪,也是妙哥對遲家太夫人的稱呼,大豐一般人家的老婦人沒有封誥,便只能稱作是老太太。有了誥封的,四品官之妻稱郡君,五品爲縣君,其母方可稱太君,而身上有三品誥命以上的方纔能被稱作是太夫人。

遲家的這位老婦人,既被稱爲遲太夫人,要麼是其夫君乃三品以上官員,要麼便是其兒子乃朝中大員,可遲家卻是商戶。

一般商戶人家有做官的已是了不得了,想做到三品以上卻是難上加難。

妙哥卻一笑,道:“無怪姑娘不解,實在是這遲家有些特殊。遲家如今的家主遲老太爺原是先帝二十三年的狀元,雖是貧寒出身,可卻風度卓然,一表人才。且他因家貧一心讀書,到二十六方纔中得狀元,卻耽誤了娶親。當時鎮北侯惜才,榜下捉婿,便將最小的嫡女嫁給了遲家老太爺。老太爺卻也爭氣,爲官方正清廉,很得先帝的聖心,步步高昇,最高累至正二品天官。偏老太爺春風得意時,遭奸佞陷害,入獄候審,後來雖則先帝英明,還了遲老太爺清白,可到底使遲老太爺心有餘悸,沒兩年今上登基後,遲老太爺便上書乞骸骨,激流勇退回鄉了。”

妙哥見瓔珞點頭恍悟才又緩緩一笑,道:“就是姑娘想的那般,老太爺是個閒不住的,加上回鄉時也不過壯年,老太爺又素來是個不拘一格的,索性便從了商,誰知竟是天縱奇才,遲家的生意越做越好,這不過才二三十年,遲家商鋪便開遍了大江南北,且靠着老太爺的關係還當上了皇商。老太爺也是奇怪,自從了商便給孫輩定下了一條規矩,遲家三代皆不可涉足官場,可惜了遲家大少爺,早慧聰穎,三歲能文,四歲成詩,人人都稱其是個比祖父更靈透的,卻因了這條規矩只能從了賤業。不過遲家掛着個皇商之名,又有老太爺在,地位還是比一般商戶人家高的多的。不過,我們太夫人卻時常爲遲大少爺惋惜,我們太夫人說,若是遲大少爺能科舉出仕,定然比遲老太爺成就還高呢。奴婢看那遲老太爺八成是被金銀糊了眼,三代不爲官,這不是耽誤子嗣前程嘛。”

妙哥的話瓔珞卻並不認同,她反而覺得這位遲老太爺當真是一位智者。

遲老太爺出身寒門,卻能官拜天官,這是他的厲害之處,可都做到天官了還能被人陷害入獄,這便說明,遲老太爺在朝廷的根基還是不穩,雖則娶了鎮北侯府的嫡女,可到底比不得人家官宦簪纓之家積累之盛。

根基淺,又位高,是極容易成爲衆矢之的的,他能靠帝王的寵信,洗脫罪名出獄,還能官復原職已是僥倖,可若繼續爲官,不定便會再受誣陷,下一次大概便沒這麼好的運道了。

尤其是寵信他的先帝駕崩,新帝登基,正是朝廷洗牌動盪之時,能激流勇退纔是明智之舉。想來連皇帝也得承遲家老太爺這一份情,畢竟人家很識時務,及時地給皇帝的心腹騰出了位置。

遲家老太爺做皇商這是爲家族打基礎呢,皇商也算踏足官場了,有這層關係,再加上老太爺先帝天官的身份,遲家就不算淡出了官宦圈子,手中又有了銀錢,三代經營,等三代之後再有子孫出仕,那可就徹底不一樣了。

而且老太爺不讓子孫出仕想必和大豐如今的朝堂局勢也有什麼關係吧。

想到這裡,瓔珞莫名又想起了秦嚴和那個襁褓中的孩子,還有頭一次見那孩子時,嬰孩身上穿着的內造的衣物。

“姑娘?蘇姑娘?”

瓔珞想的出神,妙哥的喚聲卻驚醒了她,回過神來就見妙哥正一臉擔憂地瞧過來,瓔珞忙自一笑,道:“我沒什麼。”

妙哥便舒了一口氣,拍着胸口道:“奴婢還以爲姑娘又暈船了呢,不過也不怕了,姑娘不知道,遲家大少爺雖聰穎卻自幼身子不好,身邊必定是帶着大夫的,這會子萬管家八成已將大夫請過來了,等會兒大夫給太夫人診過脈了,也給姑娘看看。”

瓔珞聞言心下又是一動,她沒有忘記,那次夜半從官道上趕往田莊時乘的那一段順風車,當時她給那馬車中的公子當了回臨時賬房先生,那賬本里頭便有藥材鋪子的賬目,而那藥材鋪子便是這雲生堂。

那位馬車中的公子時而低咳兩聲,臉色也帶着積年的蒼白,可不就像是常年有病的嘛,若她猜想的沒錯,那位當就是遲家的公子,妙哥口中的遲家大少爺了。

她方纔剛剛想到了生意門道,正躍躍欲試,這邊遲大公子便送上了門來,這可不正是想瞌睡,老天就空投了枕頭下來嘛。

瓔珞想着眯起眼睛,愉悅的笑了起來。

129 棋差一招138 英雄三救美017 放開我007 口吐蓮花130 秦嚴教妻101 對手080 天上掉下俏佳人123 吃醋狠了127 日進斗金119 醜聞017 牀頭打架031 面具048 歸府092 認親風波060 夜闖閨閣064 英雄救美了022 丟進水裡123 冤家037 弄巧成拙027 藥湯有問題005 惡奴欺主113 撐腰073 天敵121 大國寺風波064 英雄救美了020 逗趣兒062 秦嚴登門146 狗咬狗了067 振威將軍盛家050 宋氏要倒黴113 撐腰133 盯視151 裝可憐的秦嚴132 相見114 沒收聘禮070 三房回京050 宋氏要倒黴124 夜不歸宿077 及笄了020 逗趣兒047 各有心思005 惡奴欺主026 招人愛008 葉宇軒拜訪167 利用025 洞察人心058 瑞王堵人082 吃醋啊167 合謀123 吃醋狠了047 各有心思099 出遊022 丟進水裡035 攛掇157 坦白005 警告125 渣爹039 該誰憐028 質疑025 洞察人心072 處置114 沒收聘禮106 願意154 決定030 花前月下075 應對077 及笄了083 瑞王傻了048 反轉075 應對154 決定048 反轉065 取下面具072 處置089 打也白打149 謝太妃的結果043 姐弟敘話068 所謂克妻下135 嘲笑161 逼040 逛上元節040 激怒護弟101 辣手摧花贈佳人109 自食惡果135 嘲笑018 扮豬吃虎147 鬧進宮014 別忘銀子028 嫁禍050 毀了082 吃醋啊153 原來如此128 假公濟私019 請旨166 大結局終新文124 秦嚴的算計124 夜不歸宿052 允准117 遲璟奕的看重071 中毒
129 棋差一招138 英雄三救美017 放開我007 口吐蓮花130 秦嚴教妻101 對手080 天上掉下俏佳人123 吃醋狠了127 日進斗金119 醜聞017 牀頭打架031 面具048 歸府092 認親風波060 夜闖閨閣064 英雄救美了022 丟進水裡123 冤家037 弄巧成拙027 藥湯有問題005 惡奴欺主113 撐腰073 天敵121 大國寺風波064 英雄救美了020 逗趣兒062 秦嚴登門146 狗咬狗了067 振威將軍盛家050 宋氏要倒黴113 撐腰133 盯視151 裝可憐的秦嚴132 相見114 沒收聘禮070 三房回京050 宋氏要倒黴124 夜不歸宿077 及笄了020 逗趣兒047 各有心思005 惡奴欺主026 招人愛008 葉宇軒拜訪167 利用025 洞察人心058 瑞王堵人082 吃醋啊167 合謀123 吃醋狠了047 各有心思099 出遊022 丟進水裡035 攛掇157 坦白005 警告125 渣爹039 該誰憐028 質疑025 洞察人心072 處置114 沒收聘禮106 願意154 決定030 花前月下075 應對077 及笄了083 瑞王傻了048 反轉075 應對154 決定048 反轉065 取下面具072 處置089 打也白打149 謝太妃的結果043 姐弟敘話068 所謂克妻下135 嘲笑161 逼040 逛上元節040 激怒護弟101 辣手摧花贈佳人109 自食惡果135 嘲笑018 扮豬吃虎147 鬧進宮014 別忘銀子028 嫁禍050 毀了082 吃醋啊153 原來如此128 假公濟私019 請旨166 大結局終新文124 秦嚴的算計124 夜不歸宿052 允准117 遲璟奕的看重071 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