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三妻四妾(一)

蹙眉看着面前哭得淚人兒一般的周姨娘,遠黛也實在不知該說些什麼好。外頭鬧了這麼一出,她也實在無法再裝病安安穩穩的躺在牀上。嘆了口氣後,遠黛終究開口道:“他已走了!”

文屏只道遠黛會說幾句話來安慰周姨娘,卻不料她竟說出這話來,一時愕然無語。

周姨娘聞得此語,卻是哭得愈發哀切,單薄的肩一抽一抽,看着尤其可憐。遠黛對此卻似乎全無所察,她只是冷冷的繼續道:“他早走遠了,你覺得這麼哭有用嗎?”

到了這個時候,文屏哪兒還敢繼續留下去,默不作聲的便退了下去。

周姨娘仍在哭,聲音卻明顯小了許多。遠黛冷靜問道:“他有什麼好?竟值得你如此?這麼多年的冷落、無視,難道還不能讓你清醒過來?姨娘!!”她刻意的加重了那最後的兩個字。

哭聲漸漸轉爲抽泣,許久許久,周姨娘才顫聲道:“你……你不明白的……”遠黛回來也已將近三年,她自然明白,遠黛每每改換稱呼,喚她爲姨娘時,都是心中已自怒不可遏之時。

深吸一口氣,遠黛勉強按捺心中怒火:“姨娘若是無事,不妨回西院去吧!我這會子頭疼得緊,就不送了!”說過了這話,她也不問周姨娘的意思,便揚聲喚了文屏來。

文屏聽是讓自己送周姨娘回西院,不覺微微猶疑,有心想爲周姨娘說幾句好話,然擡眼時見遠黛面沉似水。眸色冰冷,畢竟不敢多言,便上前扶了周姨娘,輕聲道:“姨娘請吧!”

周姨娘心中本就懼遠黛幾分。這會子見她變了臉色,竟是連眼淚都被嚇了回去,默默站起身來。就要出門。纔剛走了幾步,遠黛卻又在身後冷冷道:“且叫惠兒打水伏侍姨娘洗了臉後再走!”文屏知遠黛這是不想周姨娘滿臉狼藉的出去引人笑話,忙答應了一聲。

遠黛沒有回頭去看周姨娘,只冷了臉一言不發的坐在屋內。過了一刻,外頭惠兒輕步的走了進來,低聲稟道:“小姐,姨娘已回去了!”

輕吐一口氣。遠黛忽而問道:“惠兒,我今兒是不是有些過分了?”惠兒不意遠黛竟會問自己這個,怔了半晌,也還是沒敢接這個話。而遠黛問她,本來也就是心中鬱郁。倒也並沒指望能從她口中得到答案,嘆了口氣後,遠黛朝惠兒擺了擺手,示意她可以下去了。

惠兒被遠黛纔剛的那個問題問的有些心驚膽戰,見令她下去,便也不敢耽擱,退了出去。

遠黛獨個兒發了一回怔,畢竟起身,稍稍整理一下自己。又自箱籠內隨意翻了件斗篷披上,舉步出屋。惠兒見她忽然出來,不覺愕然,趕忙迎上,纔要說話時,遠黛已道:“走吧!陪我過去寧姑姑那裡坐坐!”

二人出了房門。沿朱廊一路緩行,走不幾步,便到了寧夫人所住的東廂房外頭。早有丫鬟瞧見她來,少不得快步進去稟了寧夫人。寧夫人既知遠黛過來,便忙迎了出來。

兩下里見過禮後,寧夫人便引了遠黛進屋,卻是什麼話也沒說。她既不說話,那便是表明,主屋那裡發生的事兒,寧夫人已有所聞,因此纔會這般沉默的等待遠黛開言。

接過丫鬟送來的茶水,遠黛慢慢啜了一口,卻是直到這時候,她的心情才自稍稍紓緩了些。嘆了口氣後,遠黛擡眼看向寧夫人:“今兒之事,夫人見笑了!”

事兒既發生了,她也無意諱言,更不願諸人各自心知肚明的裝傻。

寧夫人微笑:“遠黛只管放心便是!”言下便是告訴遠黛,這事她斷然不會宣揚出去。

一手支頤,靜靜的出了一回神後,遠黛忽而擡手,揮退了屋內衆人後,這纔開口道:“我此來,是想問一問夫人,王爺對我娘可有什麼安排沒有?”

這纔是她此來的目的。對周姨娘,她恨她無能,卻又不能不同情她,更無法拋下她不理。而她之所以過來尋寧夫人,只是因爲昨兒寧夫人曾說過的四個字——母以子貴。

寧夫人神色寧靜的看她:“本朝泰昌帝寵妃靜妃之事,不知遠黛可曾聽過?”

輕輕搖頭,遠黛坦然道:“這事兒,我還真是不甚清楚!”

寧夫人對她不知此事,倒也並不如何奇怪,只解釋道:“說起來,靜妃與遠黛你的出身頗有相類之處,庶出且生母無寵。然她卻是個有福的,上巳節時,她偶遇其時仍是福王的泰昌帝。其後,她便入了福王府爲妾。三年之後,福王登基,她便成了靜妃。她的母親,也因此被其父扶正,成了正妻。”

微微揚眉,遠黛平淡道:“卻不知靜妃之父可在朝爲官嗎?”雖然寧夫人以靜妃爲例,給她指了一條路,但遠黛仍很明白,這條路未必便適合她走。

寧夫人見她神態平靜,全無一絲激動之色,心中不覺暗讚了一聲。嘆了口氣後,她道:“靜妃之父只是區區一介錦州知府,而且他的結髮夫人也只是一般人家出身!”

遠黛點頭:“那就是說,這種法子於我們其實並不適合!”莫說百里肇如今還只是親王,便是來日登基,此事也仍不好辦。畢竟凌昭乃世襲侯爺,凌家又是名門望族,若然當真做出這等事情來,只怕要爲千夫所指。而況陸夫人也非一般人家出身。

寧夫人頷首,卻道:“其實早在綠萼嶺之時,我便已與王爺商量過此事。古人常言道‘三妻四妾’,遠黛該是知道的吧?”

瞭然點頭,遠黛若有所思道:“姑姑的意思,我如今已明白了!只是此事……只怕行之也不甚易!”三妻四妾指的便是一發妻二平妻四偏妾,較之妾室,平妻地位雖仍不及髮妻,但名可入宗祠,且不必向髮妻行禮下跪,所出子女亦可算得嫡出。

若然依此行事,自是比讓陸夫人下位要容易太多。而遠黛此刻之所以提出質疑,卻是因爲凌昭的態度。凌昭身爲安肅侯,再娶一平妻自是無人可以置喙。然而也正因他乃是安肅侯,故而即便是百里肇,也無法強令他什麼,只能是他甘願而爲。

寧夫人又嘆了口氣,而後慢慢道:“事到如今,我也不瞞你。我此來凌家,正是爲了此事。先時我見老太太時,倒覺老太太該不會反對此事。倒是你那嫡母,性情執拗,只怕不易說服。而今再見了你父親,竟覺這事怕是難上加難了!”(歡迎您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48章 姓氏爲何第10章 無福消受(一)第26章 本性難移第18章 T第70章 臨昌公主(二)第59章 再見流花河第55章 意外之人第31章 一碗素餛飩第13章 吹簫引龍(一)第20章 義女第42章 刺探(二)第7章 姊妹第99章 紫萼參第6章 故人再來第53章 回京第104章 駕崩第34章 轉世之人第7章 姊妹第89章 最羨慕的人第65章 節外生枝第七十四章 第90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45章 事了拂衣去第20章 婆媳私語第三十五章 第41章 情不自禁第63章 心意第39章 現狀第24章 暢所欲言第3章 該祝福第34章 夜話(一)第64章 願得一心人第10章 無福消受(一)第13章 蕭後第30章 流霞醉(上)第34章 夜話(一)第29章 兄弟第35章 再問杜若第80章 勸說第14章 適得其反第3章 母女第18章 羅氏第70章 抽絲剝繭(二)第53章 生平四願第2章 上品飲茶,極品飲花第35章 夜話(二)第68章 自殘第三十五章 第94章 十里長亭相留送(二)第3章 母女第13章 吹簫引龍(一)第29章 兄弟第78章 皇后駕到第13章 桃之夭夭第109章 移花接木第53章 放棄第62章 故地重遊第103章 翁婿第70章 抽絲剝繭(二)第52章 只爲相遇第10章 回家的煩惱第5章 沅真第7章 慧眼獨具(一)第30章 流霞醉(上)第12章 天花?第三十三章 第93章 十里長亭相留送(一)第四十七章 第40章 返京之前(二)第32章 緣分如雲第76章 歸寧第81章 舉動第86章 將熱鬧第98章 勸說第9章 不關風月第17章 下山(二)第76章 歸寧第43章 侍妾與傳言第90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7章 姊妹第59章 放不下?放下!第37章 櫻桃記第19章 放燈第36章 意外之得第44章 杜若(一)第111章 別第78章 風起第12章 天花?第20章 姑蘇秦家第34章 夜話(一)第32章 合作第三十五章 第27章 口是心非第52章 烤肉第77章 貓爲媒第65章 節外生枝第68章 生氣第八十七章 第49章 妾與女第53章 回京
第48章 姓氏爲何第10章 無福消受(一)第26章 本性難移第18章 T第70章 臨昌公主(二)第59章 再見流花河第55章 意外之人第31章 一碗素餛飩第13章 吹簫引龍(一)第20章 義女第42章 刺探(二)第7章 姊妹第99章 紫萼參第6章 故人再來第53章 回京第104章 駕崩第34章 轉世之人第7章 姊妹第89章 最羨慕的人第65章 節外生枝第七十四章 第90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45章 事了拂衣去第20章 婆媳私語第三十五章 第41章 情不自禁第63章 心意第39章 現狀第24章 暢所欲言第3章 該祝福第34章 夜話(一)第64章 願得一心人第10章 無福消受(一)第13章 蕭後第30章 流霞醉(上)第34章 夜話(一)第29章 兄弟第35章 再問杜若第80章 勸說第14章 適得其反第3章 母女第18章 羅氏第70章 抽絲剝繭(二)第53章 生平四願第2章 上品飲茶,極品飲花第35章 夜話(二)第68章 自殘第三十五章 第94章 十里長亭相留送(二)第3章 母女第13章 吹簫引龍(一)第29章 兄弟第78章 皇后駕到第13章 桃之夭夭第109章 移花接木第53章 放棄第62章 故地重遊第103章 翁婿第70章 抽絲剝繭(二)第52章 只爲相遇第10章 回家的煩惱第5章 沅真第7章 慧眼獨具(一)第30章 流霞醉(上)第12章 天花?第三十三章 第93章 十里長亭相留送(一)第四十七章 第40章 返京之前(二)第32章 緣分如雲第76章 歸寧第81章 舉動第86章 將熱鬧第98章 勸說第9章 不關風月第17章 下山(二)第76章 歸寧第43章 侍妾與傳言第90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7章 姊妹第59章 放不下?放下!第37章 櫻桃記第19章 放燈第36章 意外之得第44章 杜若(一)第111章 別第78章 風起第12章 天花?第20章 姑蘇秦家第34章 夜話(一)第32章 合作第三十五章 第27章 口是心非第52章 烤肉第77章 貓爲媒第65章 節外生枝第68章 生氣第八十七章 第49章 妾與女第53章 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