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戲煜率軍出戰,呂玲琦做貼身宿衛

徐州調令,戲煜從張遼麾下調集兵馬三千五百人,如此兵馬全乃張遼剛剛招募而來,而後戲煜只留給張遼八千兵馬以鎮守合肥。

同時,戲煜給張遼下達了一個策略:陸地關口只埋伏擊兵馬,但不設立防禦,兵馬與防戰船屯於河岸,待來敵行動遲緩,水路難逃之際,便可輕騎兵馬出動,奔向敵軍營地燒燬其糧草,便可追着孫策之弟猛打。

此作戰方略乃是戲煜的設計院所制定,張遼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孫策人稱小霸王,張遼確實並無十足把握戰勝此人。

但孫權何人,張遼暫未見過,也就不曾認識。

張遼立於河岸邊,與遠遠觀望逍遙津,但卻看不見佈防,只是看見寥寥炊煙。

那水路倒是很寬闊,他預計,如若要登上去的話,至少需要半個時辰。

如今此地設有十五架巨型元戎弩,並準備有十萬支箭矢,合肥城中正在加緊趕製,張遼甚是清楚此番肩上責任之重大。

此刻,合肥衙署之中。

“文遠!”

從軍營之中回來後,張遼很快便得到了最新消息。

報信之人乃是魏續,昔日呂布手下八大戰將之一,呂布戰死之後,此人便投歸戲煜麾下,戲煜便將其派往合肥,統兵三千,任張遼左右手。

“孫策已將五萬兵馬屯於此地,而且還在不斷向此地增加兵馬,如此推測,孫策定是想不惜一切代價,攻下合肥之地。”

聞言,張遼一聲冷笑。

“無妨。”

鎮守合肥一年將近一年,張遼此時已有大將風範。

昔日呂布還在之時,張遼便是最受器重之人。

很多時候,呂布麾下兵馬更加信服張遼,只是因涼人崇尚武力,所以,呂布麾下兵馬錶面上甚是信服呂布。

張遼沉聲道,“如若我所料不錯,呵呵,那孫策早在去年便對我合肥之地已有攻取之心,只不過,那時孫策擔心壽春會有援軍。”

“畢竟,壽春城內有將近五萬兵馬,但現在,壽春兵馬均要趕赴北方戰場,只留下區區四千多人留下守城,所以,孫策便忍不住想要有所圖謀。”

聞言,魏續心中甚是忐忑,問道:“文遠,你實話告訴我,如若孫策真要圖謀合肥,你可有信心守住合肥?”

張遼看了眼魏續,笑着問道,“聽你這話,像似害怕了不成?”

其實,張遼深知魏續絕非貪生怕死之人,但張遼擔心的是,一輩子總是打這種以少勝多的戰事。

這種戰事,甚是困難。

魏續嘆息道,“非也,我並非害怕。”

“聽聞這孫策有小霸王之威猛,並且與飛將軍之實力甚是相近。”

“呵呵,此人之戰力比飛將軍更猛,且孫策身邊有厲害謀士,此番戰事,我們必須遵守戲大人之計謀,於關隘處設伏兵,囤積軍備於河岸。”

“如若不敵孫策之兵馬,則立即丟棄營地而去,然後退至壽春再行防守,總之,只需盡力擋住孫策之軍,待北方戰事結束,便可奪回合肥之地。”

張遼心中甚是明白,如今他必須獨當一面,勢必擋住南面屏障,不得讓戲煜與曹操因爲南邊的戰事而分心,如此方可專注北方戰事。

戲煜與曹操二人。

一個對他張遼有恩情,一個則是他俯首稱臣的主公,均是不可辜負之人。

張遼心底甚是堅定:他絕不能讓戲煜與曹操失望。

“既然如此,我便捨命陪伱完成戲大人之託付。”

魏續頓時無奈點了點頭,但內心卻很快激動起來。

張遼乃是忠厚之人,駐守合肥這一年裡,張遼收攏了大量難民,且以農耕之策將糧草囤積起來,同時甚是堅決的實行軍民分農制度,讓兵士下地種田,幫助黎民耕作。

張遼不像其他小諸侯,爲讓自己兵馬存活,就不顧百姓生死,甚至有的小諸侯放縱自己兵馬吞食百姓,做剝削百姓之事,但張遼十分愛惜城內百姓。

雖然百姓們捱餓半年,但終究有了糧食與錢財,更是真正得了恩惠仁政,越來越多的人便涌入到合肥城中,這些人自發建造城池。

一年的時間,如今的合肥儼然成爲一座大城池。

短短一年時光,張遼便深得無數百姓的擁護。

張遼確實不忍放棄這座費盡心血建立起來的城池。

但有一件事,張遼始終未曾想明白:來合肥之時,與戲煜戲大人臨行之際,戲大人曾對他講,如今這天下,除了他張遼,沒有第二人更適合鎮守合肥,張遼實在不曾明白此話到底是何意?

這是戲煜對他的勉勵,還是他張遼確實能力出衆,讓得戲大人着實看重與信任?

如今,已過大半年的時間,張遼依舊未曾想明白此事。

但無論是否想明白,他身在合肥之地,便只能竭盡全力,管理好合肥,方纔對得起戲大人對他的一番肯定與讚許。

……

200年初,戲煜出發了,他親自率領八千兵馬,從徐州出發,黃忠統率八萬白騎緊跟其後。

戲煜花費三年時間,這才培養了輜重營原先五百人,這其中趙雲最爲出衆,懂得了各種兵法與詭詐之策,更是用兵如神不說。

同時,趙雲治軍嚴明,每逢戰事均臨危不亂,無論再多兵馬,趙雲也能人盡其用。

這一點,典韋根本無法與之相比。

這麼些年過去了,相比趙雲,典韋飯量增了一倍,力氣也增了一倍,馬術同樣也增長了許多,倒是可以勝任先鋒,只可惜,典韋終究無法用作主將。

大軍先行出動,所需糧草也跟着在各個糧站之中運輸,很快便如蜂窩一般,遍佈整個徐州與青州的各個要道口。

戒嚴之後,商隊便只能在各自境內通行,以保證各種商品的價格不會大幅度變動,同時,多餘糧草隨時備好,一旦有需要便能立即補充。

這一場仗到底會持續多久,甚是難料,故而戲煜在離開青州之前,足足與夫人們在一起盡情了半月之久,同時還去天工院與鄒夫人辭別了兩次。

戲煜也不忘與貂蟬承諾,此番征戰路上,定會好生照顧呂玲琦。

只是,快到青州之時,戲煜的雙腿還在發軟。

……

趙雲早在青州城外帶兵迎接戲煜的到來,與其通往的還有已在青州北海爲將的臧霸。

臧霸爲人甚是大氣,此人身材魁梧,猶如巨獸一般,同時甚有微信,在趙雲手下甚有威望。

程昱帶領北海孔融等名流,在平壽城外等候,隨即將戲煜迎接至城中。

Wωω¤ Tтkд n¤ ¢ Ο

戲煜親自率領的八千兵馬,則是在城外安營紮寨。

黃忠率領的白騎修整不久,便趕往黃河,濟水一帶,前去觀察地形與敵情,以及船隻搭建之事。

按戲煜之規劃,黃忠的白騎將從青州,一路向西,過黃河,濟水天險,從而進入冀州之地。

夜裡,趙雲將原先呂布的一處院子收拾乾淨,以便戲煜與呂玲琦在此居住。

隨後,趙雲向戲煜彙報自己這些時日在青州之所獲。

兵馬增加三萬,糧草囤積二十萬石,青州本來就有糧草三十多萬,甚是富足,但去年冬災拿出部分糧草賑災,百姓方纔度過冰凍災期,隨之又收攏了一些難民。

算下來,也是有得有失。

雖然損耗了不少糧草,卻得到了兵馬與民心。

如今,青州軍備殷實,並且打造了很多渡江的戰船,這些戰船可迅速進入冀州之地,一個時辰內便可集結幾萬兵馬。

至於對岸那袁紹,僅有一個幾乎廢棄的城池,且他將防禦建立在冀州東部防線。

……

向戲煜彙報之後,趙雲便打算站在外院守衛,這是他久違的習慣。

如今雖然已是鎮守青州的車騎,但實際上,他最初還是戲煜的宿衛。

若非得到戲煜提拔與教導,若非戲煜這般禮賢下士與傾囊相授,趙雲還不知自己身在何處,說不定乃是一名階下之囚。

所以,無論何時何地,趙雲心甘情願做戲煜的宿衛。

可今晚,他剛站在門口,便看見了呂玲琦。

“主母……您爲何在此?”

趙雲比呂玲琦年長十歲,但面對如此年輕小女子,他卻不得不尊稱其主母,儘管有點好笑,可趙雲卻不得不這麼做。

“我乃是戲煜大人之宿衛……”

呂玲琦冷聲說道。

“這……這……”

趙雲頓感震驚,卻忽然聽見院子裡傳來戲煜的聲音,“玲兒,快隨叔叔我回房就寢,莫要給子龍將軍添加麻煩!”

聞言,呂玲綺頓時臉色黑了下去,咬牙切齒,心中暗道:玲兒,玲兒的……還真把自己當我叔叔了!

“混賬!”

呂玲綺冷哼一聲,隨即轉身走進中堂,然後來到內院,見到戲煜後,便跟着他來到後院房門,呂玲琦咬牙切齒的站在房門外邊。

“今夜我便在此守衛,這總無問題吧!”

呂玲綺臉色些許發紅,但神色甚是傲然。

此刻她根本毫無與戲煜進入房間之中的意思,她很清楚自己的身份與定位,雖然來之前,小娘曾鼓勵與戲大人搞好關係。

但是……

這對高傲的呂玲琦來說,甚是不可能!

縱然之前在養生山莊,與戲煜有過一些親密接觸,更是曾在夢中回憶起來,但呂玲琦只有深深的負罪之感。

而且,離戲煜越近,那負罪之感便越發強烈。

可另一面,呂玲琦又有一種好勝之心:她要把戲煜那些夫人通通比下去。

戲煜瞥了眼呂玲綺,淡笑道,“既然答應做我的貼身宿衛,那自當隨我一同進屋!”

“啊?!你……”

呂玲綺頓時面色一紅,不知如何是好。

這時,戲煜走近呂玲琦跟前,一本正經道,“玲兒,你可曾想明白,何爲貼身宿衛?”

“貼身!當然是要身體貼近!宿衛,當然是宿夜守衛!簡言之,你須在我枕邊護衛我的安全!”

“什麼……不可能!”

聞言,呂玲綺頓時臉色大變,更是一陣後怕,她本能的想要後退,但卻爲時已晚。

戲煜忽然伸手一把將她拉進屋裡。

戲煜力氣甚大,但呂玲綺也並沒有太過抗拒之意,方纔被戲煜輕鬆拉進屋裡……

此刻,這院門外。

趙雲依舊是那個宿衛,十分安分的守衛在門口,不曾半點異動。

青州平壽城中,又是一個沉靜無聲,甚是祥和的夜晚。

……

三日之後,戲煜的軍隊乘戰船觸動,登陸冀州。

在曹操與袁紹還未擺開正面戰場之際,青州兵馬便已進入冀州之地,背靠黃河與濟水,快速安營紮寨,同時不斷收攏附近兵馬。

爲此,戲煜命令派出好幾波騎兵前去探營,一直縱深到十里地之外去打探消息。

這天夜晚,戲煜正在中軍大營用飯,飯碗拿在手上,戲煜總覺得自己會不會聽到什麼埋伏的消息,然後直接一碗戲煜蓋飯砸在桌子之上。

戲煜心中暗道:與曹操待久了,難不成也自帶被埋伏……

“報!!”

就在這時,門外忽然傳來一陣聲音。

“砰!”

戲煜一個下意識動作,便把一碗飯砸在案牘之上,站在戲煜身旁的呂玲琦瞬間被嚇了一大跳。

“你幹什麼呢?!”

雖然這些日,呂玲綺溫順了不少,但此刻說話之聲依舊較爲率直。

可能因爲身爲武將之緣故,呂玲琦渾身透着一股英武之氣,加上那美豔的臉蛋,讓得戲煜甚是喜歡。

“呵呵,無妨,無意間的反應……”戲煜淡笑道。

戲煜擡頭一看,進來報信之人乃是前鋒營的先鋒將軍黃忠。

黃忠乃是軍中前軍首領,此刻他揹着一把大弓,腰間有箭簍,黃忠雖然年事漸高,但依舊挺拔威武。

戲煜看向黃忠,問道,“黃將軍,前來所謂何事?”

黃忠立即回道,“回大人,屬下負責地形查探,現已全部結束,冀州東面以環山居多,而後便是平原,遠處並沒有發現營地,但十里地之外,有營寨駐紮。”

“早在我們渡江之時,那袁紹的哨騎便丟棄江邊營地而去,想必此刻已經將消息傳到袁紹營中。”

“我可率幾人前去打探一番。”

“好。”戲煜點了點頭。

黃忠的能力,戲煜甚是相信,且黃忠的馬弓術無人能及,戲煜如今最想得到的消息,便是哪位將軍鎮守東面戰場,兵馬多少,軍械如何,糧草囤積於何處。

如若能夠查出來,自然於作戰非常有利,但若實在查不出來,也屬正常之事。

黃忠立即領命離開,前去打探消息。

但黃忠剛離開不久,戲煜耳邊便傳來呂玲琦的聲音,“如今,我們孤軍前來,背後只有大江,此番是否太過冒進?”

“如若不冒險,如何能引來對方出擊?我擔心的卻是那將軍縮在城裡不敢主公出擊,如此一來,我們倒反而被拖住了……”戲煜淡笑道。

“等着看吧,對了,你身體如何了?”戲煜看向呂玲琦,笑着關切道。

呂玲綺頓時面色微紅,輕聲道,“休息了兩日,現已恢復。”

“好。”

……

在這冀州境內,以平原居多,從青州過來有一條道路可直通鄴城。

這是一條直道,易守難攻。

青州存在天塹,既然青州的兵馬已經從天塹之中出來,也就不再有何擔憂。

東面戰場之將,乃是鞠義。

鞠義,袁紹麾下戰將,在與公孫瓚的幽州爭鬥之,用大盾兵攻克公孫瓚的白馬義從。

但這些所謂的義從並非厲害之角色。

袁紹之所以打不過,皆因經驗不足,鞠義本身乃是遊牧民族,深知如何對付類似於遊牧民族的白馬義從。

他們以大盾兵擋住其衝鋒之勢,再以斬馬腳之方式,令白馬義從的戰馬甚是害怕,一旦亂了陣型,自然便被攻破,失敗也就成了必然。

再者,大盾之後可安排弓兵,對準敵方一陣齊射,同樣可收穫奇功。

因此,袁紹認爲鞠義對付騎兵有甚是豐富的經驗,加上剛與公孫瓚的白馬義從交鋒,正好人盡其用,便將他從鄴城南的黎陽調到了清河郡。

這清河郡之中,延津便在這附近,而將最先遭遇戲煜兵馬的,極有可能是平原。

此刻,平原之外,一座大營正坐安札。

鞠義正在營中用飯,但他此刻頗爲鬱悶,雙眼無神的看着地面,心中甚多疑惑。

如他立下大功,卻未能得到太大功績,功勞甚大,卻不給他封官拜將。

又如,此次鎮守西面,將直面名將趙子龍,還有名將戲煜。

這兩人,都是在青徐兩地已有很大威望的將軍,特別是戲煜,有人說他本是文臣出身,不足爲懼。

但鞠義覺得,正因戲煜乃文臣出身之武將,這纔是最爲可怕之處。

戲煜可謂是文武雙全,在軍中與民衆心中威望甚高,如此,便更難對付。

但面對如此難以對付之人,袁紹卻並未給他派來任何一位軍師,卻要他憑藉一羣武夫抵擋文武雙全的戲煜,更何況袁紹只給了他八萬兵馬,其餘三十萬兵馬,全都調往黎陽,下東郡,沿着官渡一線,全面與曹操對峙。

這些兵馬,能撐多久,自然無需細想。

但鞠義心裡甚是清楚,這場大戰的功勞幾乎與他無緣了……

第647章 寶藏第110章 曹老闆也開始吃醋了第394章 西施的拒絕第246章 伏盾之法與劉備的野望,錢莊出現第208章 壽春城破,劉備出逃第230章 開戰在即,戲煜送曹操三份大禮第466章 過年了第465章 奇怪的學生第29章 表功?604.第604章 賈詡醒來了第104章 奉義啊,起點作用吧!第277章 戲志才之心,原來如此第503章 坐船627.第627章 紙上寫的什麼?第88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第444章 孟獲搶糧食第367章 有人送信593.第593章 找了畫師第553章 司馬懿的家人第201章 諸葛亮:是時候了!第401章 司馬懿的殺機561.第561章 迎娶婉兒第644章 地道第61章 劉備:曹孟德,得天之顧啊!577.第577章 蠻橫無理的公子第76章 奉義,可願獨領一軍?第639章 深夜的陰謀第357章 老鄉見老鄉第246章 伏盾之法與劉備的野望,錢莊出現第549章 帶着婉兒離開575.第575章 吳國太的尖叫第95章 曹操:汝且去,汝妻女,勿慮也!第129章 先生在士林中的名聲太響了第259章 曹操之死!風雲變幻!第106章 使君莫要如此,我家先生會誤會的617.第617章 小紅賭氣離開第399章 大汗?第512章 拜乾爹第29章 表功?第237章 袁本初,不一樣的梟雄第166章 我好不容易有了興致,你們何故如此第474章 放牛娃第285章 臧霸忐忑,嘉賞不斷第23章 典韋:啥?讓我跟你去種地?第61章 劉備:曹孟德,得天之顧啊!第525章 出征第367章 有人送信第235章 官渡戰事僵持,戲煜獻計第29章 表功?第441章 崑崙山第38章 戲煜:當年的袁隗也是三公之一第40章 張闓:曹家太有錢了!第473章 懺悔566.第566章 巡撫來了628.第628章 第六百二十九:歐陽琳琳的夢第495章 趙雲要賭一把第320章 關羽戰黃敘,走投無路的劉備第300章 春秋草木,顆粒無收!624.第624章 順利見到丞相571.第571章 處理曹丕第531章 喝酒誤事第101章 幸福來的這麼突然第358章 來到方國第282章 一邊忙着佈局,另一邊也沒消停第560章 找到機會了第241章 冀州士族離心離德,袁紹敗局已定第314章 麻將場上的輸贏第519章 司馬懿的私生女第196章 夏侯淵:不可能,根本不可能第429章 張飛又耍暴脾氣第527章 拿出態度來第493章 用刑第214章 士族儒生強烈不滿,曹昂前往徐州第366章 他們是刺客?第304章 姐姐妹妹,虎威夫人的神勇!第312章 險象環生,大功告成587.第587章 有畫像了第425章 再弄個假趙雲569.第569章 男女同住一室第531章 喝酒誤事633.第633章 深夜審判615.第615章 遇到丁奉第547章 快回幽州第460章 弄死阿魯巴613.第613章 下毒第268章 典韋VS夏侯傑第297章 黃旭VS錦帆賊甘寧!第191章 戲煜:我覺得不行第303章 孫家兄弟的妥協,周瑜的未來第557章 抓小偷第319章 死戰不退的關羽第291章 朝會,江東人選第325章 公子可否與我共度良宵,關於荊州的第358章 來到方國第125章 戲志才:這是我家啊?第556章 回到幽州第236章 此乃天兵神將,勇猛無敵第648章 表明身份第107章 奉義啊,你終於想通了嗎?第24章 謀敵於戰陣之前,決策與千里之外
第647章 寶藏第110章 曹老闆也開始吃醋了第394章 西施的拒絕第246章 伏盾之法與劉備的野望,錢莊出現第208章 壽春城破,劉備出逃第230章 開戰在即,戲煜送曹操三份大禮第466章 過年了第465章 奇怪的學生第29章 表功?604.第604章 賈詡醒來了第104章 奉義啊,起點作用吧!第277章 戲志才之心,原來如此第503章 坐船627.第627章 紙上寫的什麼?第88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第444章 孟獲搶糧食第367章 有人送信593.第593章 找了畫師第553章 司馬懿的家人第201章 諸葛亮:是時候了!第401章 司馬懿的殺機561.第561章 迎娶婉兒第644章 地道第61章 劉備:曹孟德,得天之顧啊!577.第577章 蠻橫無理的公子第76章 奉義,可願獨領一軍?第639章 深夜的陰謀第357章 老鄉見老鄉第246章 伏盾之法與劉備的野望,錢莊出現第549章 帶着婉兒離開575.第575章 吳國太的尖叫第95章 曹操:汝且去,汝妻女,勿慮也!第129章 先生在士林中的名聲太響了第259章 曹操之死!風雲變幻!第106章 使君莫要如此,我家先生會誤會的617.第617章 小紅賭氣離開第399章 大汗?第512章 拜乾爹第29章 表功?第237章 袁本初,不一樣的梟雄第166章 我好不容易有了興致,你們何故如此第474章 放牛娃第285章 臧霸忐忑,嘉賞不斷第23章 典韋:啥?讓我跟你去種地?第61章 劉備:曹孟德,得天之顧啊!第525章 出征第367章 有人送信第235章 官渡戰事僵持,戲煜獻計第29章 表功?第441章 崑崙山第38章 戲煜:當年的袁隗也是三公之一第40章 張闓:曹家太有錢了!第473章 懺悔566.第566章 巡撫來了628.第628章 第六百二十九:歐陽琳琳的夢第495章 趙雲要賭一把第320章 關羽戰黃敘,走投無路的劉備第300章 春秋草木,顆粒無收!624.第624章 順利見到丞相571.第571章 處理曹丕第531章 喝酒誤事第101章 幸福來的這麼突然第358章 來到方國第282章 一邊忙着佈局,另一邊也沒消停第560章 找到機會了第241章 冀州士族離心離德,袁紹敗局已定第314章 麻將場上的輸贏第519章 司馬懿的私生女第196章 夏侯淵:不可能,根本不可能第429章 張飛又耍暴脾氣第527章 拿出態度來第493章 用刑第214章 士族儒生強烈不滿,曹昂前往徐州第366章 他們是刺客?第304章 姐姐妹妹,虎威夫人的神勇!第312章 險象環生,大功告成587.第587章 有畫像了第425章 再弄個假趙雲569.第569章 男女同住一室第531章 喝酒誤事633.第633章 深夜審判615.第615章 遇到丁奉第547章 快回幽州第460章 弄死阿魯巴613.第613章 下毒第268章 典韋VS夏侯傑第297章 黃旭VS錦帆賊甘寧!第191章 戲煜:我覺得不行第303章 孫家兄弟的妥協,周瑜的未來第557章 抓小偷第319章 死戰不退的關羽第291章 朝會,江東人選第325章 公子可否與我共度良宵,關於荊州的第358章 來到方國第125章 戲志才:這是我家啊?第556章 回到幽州第236章 此乃天兵神將,勇猛無敵第648章 表明身份第107章 奉義啊,你終於想通了嗎?第24章 謀敵於戰陣之前,決策與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