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辦法把這個盒子送回去給她,給她帶句話,明日申時,墨玉齋見。”
王肅最後的決定是要對話解決,而不是武力解決,想來對方用這樣的手段威脅他,也就是尋求一個對話的優勢地位吧,那麼,他就主動發起對話,看對方如何選擇吧,若是欺人太甚,那他王家也不是好惹的。
這一刻,王肅渾濁的眼睛,彷彿也能綻放出寒芒。
然而,王肅口中的她,收到這個盒子的時候,想的幾乎和王肅是一樣的。
簪子和木盒失而復得,但王氏此時的內心是很複雜的。她以前是借用過王家的力量,但是從未想過,王家的實力有這麼強。
王氏已經把木盒的失而復得當作一種示威了,這種示威讓王氏膽寒,連久經沙場的楚慎昨晚都沒有發現入侵者,王氏圈養的食客到底有多可怕?而這墨玉齋之行,對方會提出什麼過分的條件?
王氏的心已經沉到底了。
但她不得不去,這木盒的失而復得,明擺着是一種先禮後兵,如果她不去,會不會發生什麼更嚴重的事情?
可以說,兩個人的腦回路都撞到一起了,而促使這誤會發生的楚雲,現在還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呢!
無形套路,最爲致命。
只是楚雲現在也是攤上事情了,要調查王朗的罪證,談何容易,更別說,楚雲若是出手,就非得是要致人死地的罪證,不然的話,在那樣的場合,打王氏的臉,幾乎是等於不死不休了,若只是讓王朗受到一點小懲罰,這豈不是很虧?
可是,現在已經是十二月二日了,臘八節只有幾天就到了,怎樣才能收集到足夠的證據,來證明王朗有罪,這罪狀還是讓王肅都無法庇護的。
似乎殺人放火給人戴綠帽子什麼的,這在大佬們眼中都不算事吧!所以,王朗犯的罪,只能是謀反?
誒,也不對,謀反的話就不只是王朗一個人死了,整個王家都得死。
一般來說,調查一個人的罪證,都是要有個案子什麼的,然後根據線索去找,到楚雲這裡就不走尋常路了,時間不可能夠,所以楚雲來了一手反向推理。
既然沒有案子,那楚雲就以結果反推王朗可能犯下的罪行。
這個罪名要比殺人放火要大,因爲殺人放火這樣的事情,王肅肯定能護得住。而最大的程度,可以達到謀反的地步,但是,如果是謀反的話,那楚雲要抖出來的就是整個王家的罪證,而不是一個人的罪證,所以,這個最大值,可以排除掉。
這樣一來,這個區間其實就不大了。想要致一個內閣大臣的兒子於死地,也是想要摧毀一個大家族的未來繼承人,這力度,除了謀反,就只有傷害重要的權貴家族或皇室。
比如說,幾年前榮國公的女兒組織人手刺殺武國公,整個榮國公府都受到牽連。
傷害平民或許沒事,懟了同級別的,皇帝就不會放過你了。這是很現實的一點,法理在權貴面前,並不公正。
而這麼多年來,這樣的大事,其實只有三起。
一是六年前太子遇刺案,兇手至今未抓到,怕是已經沒戲。
二是四年前武國公遇刺案,兇手全家都倒大黴了,張氏現在墳頭草幾丈高了。
第三起,就是前不久的八皇子遇刺案,兇手就是楚雲,當然也沒有被抓到,但是八皇子已經從蘭若寺回到了皇宮,並且,皇后震怒。
媽蛋,這麼和諧的社會,大家都平安無事,唯獨她,一個大兒子被刺殺,一個小兒子被刺殺,欺負她人老實是麼!
咳咳,其實太子遇刺案卷入了幾個皇子,但人家是皇子,自然是成爲了太子的陪襯了。
不說皇后會如何暴走搞事情,楚雲現在能調查的方向也就是兩個了,也可以說是隻有一個,那就是六年前的太子遇刺案。
雖然難度很大,但似乎他可以找幫手。
“宋叔,我又來打擾你了。”
楚雲果斷地溜到暗影衛了,不然自己要找什麼鬼證據,找一年都不可能有結果的,更何況只有短短數日的時間。
“你小子不去談情說愛,來我這裡做什麼。”
宋連坐在太師椅上,淺酌一口茶,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隨口調侃了楚雲一句。
楚雲尬笑一聲,道:“這不是有事找宋叔商量麼。”
“你小子又想坑我給你做事?”
宋連頓時睜大了眼睛瞪着楚雲,大有你敢說我就敢砍你的架勢,楚雲卻不以爲意,笑道:“我怎麼會坑宋叔呢,我是來幫忙的。這不是聽說宋叔手裡有一個好幾年沒有辦妥的案子,我便尋思着,可能幫得上宋叔一點忙呢?”
宋連:“……”
這傢伙絕對是來嘲諷的吧!宋連當時就不樂意了,我查了幾年沒有查出來的案子,你一下就能查出來?
“小夥子,做人要腳踏實地,不要心比天高。”
宋連這話雖然是調笑着,但已經帶了幾分告誡了,楚雲卻好像沒有聽懂一般,問道:“那宋叔告訴我六年前你們對太子遇刺案調查到哪一步了,我也好腳踏實地開始調查啊。”
楚雲不光是宋連的子侄輩,更是宋連開闢邊關間諜組織的得力干將,不然,換做別人問起這樣的機密事件,直接一刀子喀擦不商量,但楚雲這個問題要不要回答,宋連心中還是有些猶豫。
他的表情被楚雲看在眼中,馬上就知道有戲了,但還是得加點料才行。
“宋叔是不是查到那個案子,其實和王家的人有關呢?”
楚雲一副我已經知道了一些東西的樣子,胸有成竹地對宋連說道,宋連終於淡定不能,把茶杯往桌上一放,發出一聲脆響,滾燙的茶水也濺出了少許到手上,宋連卻毫不在意這些,對楚雲追問道:“你是怎麼知道的?”
“我不光知道這事和王家有關,更知道,這事和王肅的兒子王朗有關。”
開局一張嘴,故事全靠編系列,楚雲明明是什麼都不知道,說的卻像真的一樣,連宋連都信了。
這個,我們可以稱呼它爲假設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