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 潛行入山

“大人——”

樓春引路,進了碼頭邊的小板屋。

屋裡胡亂擺着地席和瓦盆,中間土坑裡燃着火堆,照出板屋中灰金色的幢幢暗影。

兩個值守的蝦夷奴隸已經被打暈,裡面十幾條人影都屬於第二批登岸的二十名樓府家將,看到樓雲進門,他們紛紛低頭,叉手施禮。

“怎麼樣,樓已他們已經從唐坊逃出,進入山裡了?”

樓雲自然不用和他們客氣,隨手抹了一把眉角上滴落的水珠,笑問着第一批進山的家將下落。

樓府的家將都是他帶出來的的同姓兄弟,是他出山後有了見識,需要幫手,所以他又回到西南夷山中,把他們陸陸續續帶出來。

比如樓春和樓已這兩個家將頭目,他們還曾經和他一起在江北邊軍裡吃過兵飯。

“大人,出了些麻煩,有三個兄弟在逃出唐坊時被困在東邊水門了。雖然他們還沒有被發現,但季辰虎的南坊大屋一聽到山裡的擂鼓聲,就暫停了全坊大會。他二哥的季氏貨棧趁機增加了巡夜坊丁,他們隨時都有可能會被搜出來——”

樓春稟告着消息,神色有些不安。

讓他不安的是,樓雲這一次本來是十拿九穩的計劃,不明白爲什麼落了空。

要知道,樓雲早在兩年前就開始佈置這一回的暗襲,潛入東坊的小宋商已經有五六名,傳回來的種種消息都表示:

那女坊主被悔婚後這三年,傷心至極,等閒是足不出院。

尤其是每天入夜後的時辰,她都是自己在家裡做飯。從未出過小院,即使坊中鬧事或是有高麗國使到岸時,她的日程也是雷打不動,偏偏這一回她改了習慣。

更何況樓雲的謀算是:

今晚季辰虎回坊,她當然會留在他們姐弟親手搭建多年的小院家中,只要她召季辰虎回家,和以往多年一樣給弟弟親手做飯。以季辰虎的性情只怕馬上就會心軟。

如此。她要保住坊主之位才更容易。

“她現在在坊中何處?”

樓雲皺眉,“樓已他們爲何不在坊中等待時機?”

暗襲失敗後退出唐坊是既定的計劃,但坊中的細作並沒有全都暴露。他們一擊不中後,仍可以得到細作的暗報。他們並非不能在今晚再次找到她的住處。

潛伏再襲,殺個回馬槍也是這一次的備選方略。

“大人,細作查不出她現在的下落。”

樓春有些汗顏。

正因爲再次暗襲的計劃完全施展不出來。坊中的樓已纔會決定馬上退出唐坊,進入鴨築山。

但失陷了三個兄弟。就太不應該了。

“大人,那位女坊主似乎是有意隱瞞行蹤,她是不是已經有所提防?還是從季辰虎那裡得到了警告?”

他疑惑而問。

爲了防止消息外泄,大人並沒有告訴季辰虎這件事。他擔心的其實是季辰虎大怒反臉。

“季辰虎還有依仗我們的地方,沒有他召開全坊大會,唐坊也無機可趁。我既然不是要謀他姐姐的性命。這次暗襲他不會在意的——至於有人被困,他在坊中不至於連這一點小事都顧不到。他們不會被搜出來的。”

“是,大人。”

樓雲並不在意,問過了被困的是哪三個兄弟後,笑了起來,

“他們幾個年紀小了點,難免失手,正好也磨一磨他們的性子。他們原來在山裡也是狩獵時潛蹤的好手,有了對陣的經驗將來也能在軍中謀個前程——不需要爲他們擔心。”

他擺手示意,樓春在火把下展開了泉州僧人早就送過來的山中地勢圖。

唐坊並不大,那季氏女子離開季家小院能逃到何處躲藏,能讓他安排的細作完全摸不到消息?“我倒是失算了,她竟然如此小心……”

樓雲仔細看着駐馬寺的地點方向,又順着北山道看向了唐坊的老街,還有老街上的季家小院,他突地又問道:

“那女坊主今晚是不是已經離開唐坊?”

駐馬寺有老宋僧庇護她,也許是她最容易隱藏的地點?

她是因爲宋船上那一輪火槍連放,明白了他的警告,有了心虛?

“並不是,大人。”

樓春在火光下,看得出是個瘦精的年輕男子,眼睛細小,長着一張娃娃臉,一看就比樓大還年輕,年紀沒有滿二十的模樣,

“大人,我們雖然沒有打聽到女坊主的下落,但季辰虎傳過來的消息,說她姐姐去了內庫工坊裡一直沒有出來,好象是因爲坊裡火槍出了意外,起了一場小火。”

“工坊起火?”

樓雲皺眉尋思着。

理由不能說不合理,樓春也在稟告坊中的細作傳來的消息:

她確實坐了牛車一路去了內庫方向。

“躲進了內庫?我倒也聽說那裡都是她的心腹……”

樓雲仍然覺得不太對勁。

唐坊四面的望火樓。他也是確實看到了的,聽說扶桑之地因爲森林極多,就連江浙一帶建寺院時偶爾都會派僧人跨海而出,到扶桑來採辦巨木。

所以扶桑的屋子都是木板屋,最容易在秋日天干時起火。

更不要提,火器工坊這樣的重地了。

只是也太巧了。

必定有假。

她應該……也進了駐馬寺?

一時間,他也沒有時間深思,更懶得去理睬季辰虎轉頭又隱瞞她的行跡,他藉着火光照射,看清了地圖上入山的兩條西、北山路。

它們遙遙相對,都可以直通駐馬寺。

“傳信給寺裡的泉州僧人,讓他們注意監視空明所在的佛齋,看看那女坊主有沒有進寺。”

他沉聲吩咐,細看着地圖,

“再傳信給樓已。讓他們到西山道上來引我們進寺。”

地圖上看去,北山道地勢較平,村莊處處,離唐坊最近。

西山道大部分都是沒有開山的林海,只有十幾處新開的扶桑田莊,那裡離着太宰府所在的國守城是一山之隔,離他們所在的西水門。只有二三裡不到的路程。

雖然西山道較遠。但按他們的腳程,只要有人引路並不會誤了時辰,被她搶先。

尤其今晚山林裡處處是生蕃。她身爲女子一定不如他們行走方便。

正是天助其時。

樓春安排完傳信之事,知道進山在即,取了一件早就準備好的手織麻衣呈給樓雲,好讓他改裝成山中生蕃。

他微一猶豫又提醒着。道:

“大人,季辰虎停止了全坊大會。看來他並不急於按大人的計劃行事。”

他姐姐現在退入工坊,行蹤不明,明顯不能與弟弟爭做坊主,現在這樣好的機會。季辰虎居然也沒有把握。

“工坊起火倒是未必,但他姐姐故意避開他的鋒芒,示弱退居暗處。把整個唐坊都留給他處置,不過是要提醒他。她們姐弟當初的情份可比這坊主之位重要多了。”

樓雲曬然一笑。

親姐弟之間,只要有一個人願意示弱退讓,季辰虎就算不心軟也得顧忌在坊中傳言不好,這三萬之衆的唐坊之地,畢竟是他姐姐一力承擔,率衆而建。

不論是功勞,還是苦勞,誰都不能對她視而不見。

這小子一轉頭,自然開始維護他姐姐。早在他意料之中。

“上山吧。”在他的示意下,樓春收起地圖,留下四個人把守碼頭,保住退路。

他們十餘人一起從重新潛入河道,繞向了太宰府的碼頭。

殘月下,可見通向太宰府國守城的方向人影寂寂,路口仍然只有三四個值更的蝦夷奴隸,扶桑兵丁完全不見蹤影。

幾乎空無一人。

樓春不由得就習慣性地看了樓雲一眼,這要是在江北邊境,面對如此鬆懈的守備,他們當然要趁機突入其中。

不燒上幾個金人的城塞豈不是可惜之極?

無奈這裡是扶桑,不是江北邊境。

大人的目標不是扶桑,甚至不是唐坊,而僅是那女坊主一人。

“大人,季辰虎既然自作主張,這坊主之位——?”

樓春倒也沒忘記,他這一次離開船隊時,已經看到樓大接了樓雲的指令,開始傳信高麗。

大人應該是對二郎季辰龍也有了興趣。

“季辰虎和他長姐只是意見不合,並沒有深仇大恨,自然就容易猶豫——這倒也可見他的性情,我們正好看看他如何處理這一次的扶桑內亂,也能明白他的能耐,說不定將來有機會可以與他繼續合作。”

他當然不會讓季辰虎倒向王世強。

如此這樣坐擁悍卒的海商,在東海中還是籠絡爲上。

樓雲從水中探出頭來,看出樓春臉上還有遲疑,知道是爲被困的三個兄弟擔心,

“我已經寫信給那女坊主,就算他們被捉,也不至於馬上有性命之憂。”

他這些兄弟手下,並不像是邊境中的宋人軍士,可以令行禁止。

他們在山林裡自由習慣了,沒辦法適應軍中等級森嚴的上下階級。

邊軍軍伍之中的生活,比在山中做夷奴還要嚴苛,講究的令行禁止,是上百上千人甚至上萬人的統一配合,文官熟讀兵書陣圖,持天子符節也能坐鎮十萬大軍。

山中因爲貧困,就算是頭人和巫師也要忙於生存,忙於各自尋找更好的吃穿住用,在山林狩獵中最能依靠的還是個人天生的能力和經驗。

集體狩獵時,配合程度也很低,所以領頭者不需要是頭人,卻一定需要一個最好最有經驗的獵手。

樓春儘管在宋軍裡呆過一兩年,但那是在他的手下,他要是在別的管帶手下任職,像這樣敢反問上官,敢臨陣遲疑的習慣,早就被軍棍打死好幾回了。

就像他剛進軍中時,也吃過一回重重的教訓。

他只能慢慢教着他們。

將來進入泉州水師時,他們就只能各憑本事了。

樓大已經是學得最快,最能適應宋人生活的兄弟,所以才成了他身邊最親信的家將頭目。

樓雲向樓春點了點頭,示意他按計劃行事,道:

“季辰虎當然也知道,我要捉他的姐姐,只不過是爲了逼她讓出坊主之位,他不會在意的——就算他惱怒,本官也自有辦法安撫。”

“是,大人。”樓春果然安了心,捻脣吹了一聲唿哨。

哨聲未落,碼頭路口有身影暴起掠出,是他們早已安排好的家將。家將直接打暈了看守

的蝦夷奴隸,把他們塞嘴捆在了草叢裡。

又留下兩個人看守退路後,樓雲帶着家將們順利潛行橫過了碼頭,直上了山間小路。

在他們的突躥飛奔中,小路邊的草叢裡又有幾條人影加入,一起向西山道而去。

密密林海中,猿嘶虎吼聲一陣陣傳入耳中。

急奔間,樓雲並沒有把樓春給他的粗麻衣裳換上,反倒束在了腰間。

他脫去了在河道溼透了的宋服上衣,在路過深谷時隨手甩了進去,露出矯健赤-裸被陽光曬成淺褐色的上半身,

他伸手抓了幾把山道邊的金葉草,放在嘴裡嚼爛,滿臉滿身地抹了過去。

他身邊的家將們,早就換了山夷們常穿的手織粗麻衣和獸皮裙,一副本地生蕃的打扮。

他們臉上的避邪圖符,當然是大宋西南夷山峒寨中的巫咒,但在叢林黑暗中,幾乎無法分辨。(未完待續)

ps:鞠躬感謝覷覷眼婷婷,旎旎2002、螃蟹毛的禮物打賞。

151 天生一對211飽暖之後255 出色妻弟300 勞燕分飛277 夫妻相爭115 細水長流096 人情舊帳正文之外,樓鸞佩還用色筆寫了她的心得與批註。166 早知私情062 三女一夫301 各自相配352 孤單一人370 臨別寄語(下)277 夫妻相爭349 碉寨同行253 雙重標準364 賢妻第一206 姐夫責任(下)079 陰差陽錯(下)084 溯流而上(下)340 一場夫妻135 勾欄瓦舍130 岳父大人132 宮中龍胎277 夫妻相爭256 洞房秘事(上)255 出色妻弟358 寵臣求親356 薄情寡義(下)219 契丹婚事283 夫妻重逢125 無奈廢棋165 婚後安排147 英雄救美158 樓雲教女359 皇后失寵245 死夢重現217 三年不歸136 挖人牆角236 意外來客347 恩同再造087 寺中變亂196 邊城相會218 值與不值315 打擊報復(上)198 不可偏心289 妒夫嘴臉098 嫁妝箱子147 英雄救美307 巡迴演講135 勾欄瓦舍054 落地生根231 同船一夜(下)141 不期而遇319 三嫁姻緣247 娘子交代248 見鬼心虛059 楚歌山鬼134 改嫁爲妾147 英雄救美103 鼓影心聲088 寺奴寮主338 妻妾不分250 受寵若驚189 偏愛之心255 出色妻弟368 脫困回家170 偏愛如此322 吳宮舊事336 道觀情緣341 寂寞難耐300 勞燕分飛289 妒夫嘴臉120 事出有因332 措不及防200 見色忘友313 傳位詔書140 文昌其人092 縣主婚事072 潛行入山369 臨別寄語(上)275 調戲出氣203 尋梅吃醋305 母虎相爭125 無奈廢棋338 妻妾不分066 家宅家事354 內閣女官347 恩同再造077 陰差陽錯(上)062 三女一夫289 妒夫嘴臉346 養兄爲子250 受寵若驚085 在水一方 (上)100 一屋同檐204 路遇奸-夫191 眼障心障122 家常瑣事
151 天生一對211飽暖之後255 出色妻弟300 勞燕分飛277 夫妻相爭115 細水長流096 人情舊帳正文之外,樓鸞佩還用色筆寫了她的心得與批註。166 早知私情062 三女一夫301 各自相配352 孤單一人370 臨別寄語(下)277 夫妻相爭349 碉寨同行253 雙重標準364 賢妻第一206 姐夫責任(下)079 陰差陽錯(下)084 溯流而上(下)340 一場夫妻135 勾欄瓦舍130 岳父大人132 宮中龍胎277 夫妻相爭256 洞房秘事(上)255 出色妻弟358 寵臣求親356 薄情寡義(下)219 契丹婚事283 夫妻重逢125 無奈廢棋165 婚後安排147 英雄救美158 樓雲教女359 皇后失寵245 死夢重現217 三年不歸136 挖人牆角236 意外來客347 恩同再造087 寺中變亂196 邊城相會218 值與不值315 打擊報復(上)198 不可偏心289 妒夫嘴臉098 嫁妝箱子147 英雄救美307 巡迴演講135 勾欄瓦舍054 落地生根231 同船一夜(下)141 不期而遇319 三嫁姻緣247 娘子交代248 見鬼心虛059 楚歌山鬼134 改嫁爲妾147 英雄救美103 鼓影心聲088 寺奴寮主338 妻妾不分250 受寵若驚189 偏愛之心255 出色妻弟368 脫困回家170 偏愛如此322 吳宮舊事336 道觀情緣341 寂寞難耐300 勞燕分飛289 妒夫嘴臉120 事出有因332 措不及防200 見色忘友313 傳位詔書140 文昌其人092 縣主婚事072 潛行入山369 臨別寄語(上)275 調戲出氣203 尋梅吃醋305 母虎相爭125 無奈廢棋338 妻妾不分066 家宅家事354 內閣女官347 恩同再造077 陰差陽錯(上)062 三女一夫289 妒夫嘴臉346 養兄爲子250 受寵若驚085 在水一方 (上)100 一屋同檐204 路遇奸-夫191 眼障心障122 家常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