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六節 大宋第一臭嘴

潘秭靈腦袋轉的飛快,她既然是劉安的正妻,此時也不能讓劉安失了顏面。

但劉安是參與者,自己兄長那些笨蛋回去被一審,也會把劉安賣了。

所以潘秭靈還不能說,自己不知道,那顯得自己太笨了。

零點幾秋之內,潘秭靈的小腦袋閃過好幾種想法後,她作出了決定。

“孃親,我家官人已經足有一個月都沒有碰過錢了,這一個月內,也就是買了一盒點心,還是身邊的長隨付的錢。”

“恩。”

劉安連錢都沒花過,怎麼能被人懷疑呢?

曹家五房大娘子連聲稱讚:“這些孩子當中,只有安哥兒最純善。”

純善?

這位純善的劉安、劉學士,就在此時,讓張齊賢、王旦肋骨疼,劉安彷彿拿刀子正在剔他們的肋骨。

“三百萬貫。”

劉安伸出四根手指:“我認爲,需要三百萬貫。”

張齊賢是戶部尚書,在新的三司法案還沒有實施之前,戶部還是管着國庫的。

張齊賢指着劉安的手指:“劉學士,這是幾根手指?”

“一、二、三……”劉安趕緊收回了一根手指:“反正,三百萬貫。想一想,礦區全面建設,大投入纔有大產出,露天礦可以直接挖,不修路,不修碼頭,不給幷州增加軍備,一樣一百萬貫。”

“好吧,劉學士說說你的計算。”張齊賢知道要花錢,而且馬上就要支出錢讓那邊開始挖礦,冬天快到了,一個月內頭一批石炭一定要運到汴梁城的,他不敢有半點耽誤。

劉安說道:“修路,我聽說幷州刺史講過,一里路人工、石灰、碎石,需要七萬錢。那麼,到汾河至少需要三十七裡,這樣一算,修三條路,怎麼也要九百萬錢。”

“停,停。”寇準都聽不下去。

胡扯也要有個限度,知道你劉安要錢想幹什麼,可這麼胡算你也好意思。

寇準一喊停。

剛到這裡才弄清楚的情況的王嗣宗站了起來:“爲什麼要停,我替劉學士來算。”

只要寇準反對的事,王嗣宗一定會支持。寇準支持的事,王嗣宗一定會反對。

沒什麼,這些年王嗣宗被寇準整的已經有點神經失常,所以潛意識已經深深的印在腦袋裡,反對寇準就是正義。

劉安在胡扯。

王嗣宗卻是一員幹吏,列明細,算石料、算路程、算人工、算糧食。

整修汾河碼頭、整修幾條重要的道路、整修北防的堡壘、整修軍械、民夫操軍、正軍練兵、禁軍調兩萬人馬駐防等等。

王嗣宗硬是把這個錢數合理的算到了三百萬貫。

至於石炭的收益,王嗣宗也算清了。

僅頭一年。

不。

僅今年冬天,從露天礦區就可以挖出價值一百萬貫以上的煤,明年一年就能把三百萬貫投入全部掙回來,而且還有足夠的錢可以用來改善幷州的設施、軍械以及提供守軍伙食等等。

寇準捧着茶杯,淡淡的說了一句:“我以爲,王樞密也就是能管一下民生,加強防務的事情,他能力不行。”

“寇準,你這個小人,誰說我不行。你爲樞密使,我爲副使,你敢說本官不懂兵,你敢說本官不能加強防務。你這個爛賭鬼,你除了賭之外,還有何才能。”

“別,別。”張齊賢趕緊去勸。“以和爲貴。”

王嗣宗連張齊賢一起罵上了:“你這個餓死鬼投胎的貨,你吃飽過嗎?”

張齊賢也怒了:“你這嘴裡吐金水的貨。”

罵人不揭短。

張齊賢也不算是惡臣,但確實有一個小缺點,就是能吃。

曾經當知州的時候,一邊處理公務一邊吃,從中午吃到下午,竟然吃了相當於二十人的飯食,結果還說自己沒吃飽。

張齊賢爲什麼當官。

就是因爲窮,錢不夠吃飯。努力學習考中進士,當官後才慢慢能吃飽。

用他自己的話說,往前幾十年就沒吃飽過。

罵上了。

李沆、畢士安都沒勸住。

皇帝輕輕一拍桌子,這才震住了罵架的王嗣宗和張齊賢。

皇帝開口說道:“幷州借國庫三百萬貫,今年年底還四十萬貫,之後三年每年還一百一十萬貫。石炭礦區的收益,待礦區成型後。”皇帝看了一眼寇準,原本這事應該寇準派人去查實。

可寇準去,這事顯然要吵架。

所以皇帝說道:“呂相公在明年春天,覈查礦區收益,定下一個標準,上交國庫。”

“是,臣明白。”

純善的劉學士,劉安。這會聽到錢批了,馬上說道:“官家,要不臣吩咐開宴。”

“好。”

主菜,只吃鵝。

切幾片對於皇帝與寇準等重臣而言,這就夠了。

唯一張齊賢,劉安吩咐讓給他切了半隻羊,就這張齊賢還認爲不夠,又親自操刀砍了一條羊腿,這纔開吃。

開宴的同時,一道四百里加急,從樞密院發出的公文已經出了汴梁,往幷州送。

幷州那裡有守軍。

位置是劉安告訴寇準的,劉安選擇了兩塊礦區,這兩塊都是後世有名的露天礦區,同時也是防遼的重點位置。

一處在幷州以北幾十裡的軒崗露天礦,這裡屬於幷州城範圍。

另一處,則是朔方。

也就是後世的平朔大露天礦。

不用劉安解釋,寇準與石保吉就明白,肯定還有別的露天礦,僅選這兩個,朔方城宋對遼的防禦重鎮。

此時的朔方城控制在遼國手中,但礦區分佈很廣,大宋邊軍控制的區域有沒有,挖一挖就知道了。若有,眼下有理由在那裡佈置重兵,至少也是爲了防禦遼軍。

幷州城北的那個,挖出來從汾河往南運,供給汴梁,這纔是真正挖石炭的地方。

朔方那個若能挖出石炭來,有河可以往真定府與河間府運。

真定、河間,就是防禦遼國的另兩個重要的州城。

酒宴上,劉安作爲主人,當然要敬酒了。

到了寇準這一桌,寇準問劉安:“其他地方,可還有石炭?”

“有,多的數不清。我家裡用的是焦作的石炭,焦作需要往地下挖,真的下功夫挖也夠汴梁城用了。”

寇準又問:“在焦作,你挖了幾個礦洞?”

第四零八節 殺豬菜第二零零節 嘴遁第三零九節 護短第二九一節 海上相遇第三六二節 只能用猜的第一八七節 南海的第一批貨船回來了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四零二節 劉安教弟第四四四節 劉安跑了第二零零節 嘴遁第一一五節 幾萬貫的小事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二九六節 宮中秘聞第十五節 狂妄第四四二節 膽大至極的戰略第一百節 毒誓第三三六節 劉安的錢第二四九節 談着繼續打第三二三節 去私兵化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一三四節 終於不歪樓了第三九四節 趕緊把祥瑞給朕送來第一六九節 可惡的六姑娘第三十七節 屬性貔貅第二十節 崇正殿聽學第一三零節 石保興之死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三三九節 瞿越大海戰第一一六節 丈人回來了第三五二節 誅心之問第一九七節 難得糊塗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一四八節 丈人爹暗收人心第二五五節 那小銅管的風華絕代第一四二節 玩笑一般的挑釁第三四五節 建一座重鎮第三五四節 想去占城的老御醫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九十三節 效仿白娘子第一三四節 終於不歪樓了第四九三節 霍光?第三五三節 趙佑務農第一九六節 獻策第一七六節 大宋官方沒記載的事第二八零節 聖旨到第四三六節 吃貨的幸福第二六九節 十孝十善第一零三節 幷州的石炭第一九五節 應敵而變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一零八節 一羣可憐蟲第二六四節 好多人頭落地第五十五節 有一個郎中第四三六節 吃貨的幸福第四八七節 晚上還有宴第三二九節 筑紫島有縣令了第二零二節 拿下朔州第一八零節 娛樂擴張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四九零節 契丹分裂第三八八節 汴梁地震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一二一節 錢若水赴江南第四三七節 下馬威第一八七節 南海的第一批貨船回來了第一九四節 三人成虎的計劃書第三零一節 北地無憂第四六零節 買炮艦的人越來越多第四七一節 雙困第三一二節 皇家的大禮第六十七節 真的也摻假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二六零節 皇帝心情不錯第一二四節 好厲害的一隻第二七三節 好茶第一八九節 漲二十倍地價都是人情第十二節 衝動第四三七節 下馬威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三九零節 筑紫島宋軍第一營第二八四節 皇帝也追劇第四九六節 回鄉路漫漫第二十節 崇正殿聽學第三五三節 趙佑務農第一一四節 又找人充場面第四零六節 醉酒後的生意第二五八節 蕭太后第七十五節 臣有一策第五十節 我們要作好人第四五三節 不借,滅之第一六七節 後園的葡萄架晃了一下第六十五節 皇帝是個好皇帝第四七四節 皇帝親請李繼隆北上第一五五節 一點小詭計第四十節 會邀功的人第二五三節 非正式初次談判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五十四節 文官啊!
第四零八節 殺豬菜第二零零節 嘴遁第三零九節 護短第二九一節 海上相遇第三六二節 只能用猜的第一八七節 南海的第一批貨船回來了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四零二節 劉安教弟第四四四節 劉安跑了第二零零節 嘴遁第一一五節 幾萬貫的小事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二九六節 宮中秘聞第十五節 狂妄第四四二節 膽大至極的戰略第一百節 毒誓第三三六節 劉安的錢第二四九節 談着繼續打第三二三節 去私兵化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一三四節 終於不歪樓了第三九四節 趕緊把祥瑞給朕送來第一六九節 可惡的六姑娘第三十七節 屬性貔貅第二十節 崇正殿聽學第一三零節 石保興之死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三三九節 瞿越大海戰第一一六節 丈人回來了第三五二節 誅心之問第一九七節 難得糊塗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一四八節 丈人爹暗收人心第二五五節 那小銅管的風華絕代第一四二節 玩笑一般的挑釁第三四五節 建一座重鎮第三五四節 想去占城的老御醫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九十三節 效仿白娘子第一三四節 終於不歪樓了第四九三節 霍光?第三五三節 趙佑務農第一九六節 獻策第一七六節 大宋官方沒記載的事第二八零節 聖旨到第四三六節 吃貨的幸福第二六九節 十孝十善第一零三節 幷州的石炭第一九五節 應敵而變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一零八節 一羣可憐蟲第二六四節 好多人頭落地第五十五節 有一個郎中第四三六節 吃貨的幸福第四八七節 晚上還有宴第三二九節 筑紫島有縣令了第二零二節 拿下朔州第一八零節 娛樂擴張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四九零節 契丹分裂第三八八節 汴梁地震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一二一節 錢若水赴江南第四三七節 下馬威第一八七節 南海的第一批貨船回來了第一九四節 三人成虎的計劃書第三零一節 北地無憂第四六零節 買炮艦的人越來越多第四七一節 雙困第三一二節 皇家的大禮第六十七節 真的也摻假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二六零節 皇帝心情不錯第一二四節 好厲害的一隻第二七三節 好茶第一八九節 漲二十倍地價都是人情第十二節 衝動第四三七節 下馬威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三九零節 筑紫島宋軍第一營第二八四節 皇帝也追劇第四九六節 回鄉路漫漫第二十節 崇正殿聽學第三五三節 趙佑務農第一一四節 又找人充場面第四零六節 醉酒後的生意第二五八節 蕭太后第七十五節 臣有一策第五十節 我們要作好人第四五三節 不借,滅之第一六七節 後園的葡萄架晃了一下第六十五節 皇帝是個好皇帝第四七四節 皇帝親請李繼隆北上第一五五節 一點小詭計第四十節 會邀功的人第二五三節 非正式初次談判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五十四節 文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