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六章 詔

又在壽春府逗留了三日後,葉青才於紹熙二年七月下旬回揚州。

不論是司馬堅還是何充,葉青都沒有讓他們送至城外,而恆嶠則是在前一天,跟司馬堅、何充二人醉飲了一夜後,於第二日悄無聲息的離開了壽春府。

這一趟淮南西路之行,對於葉青來說可謂是稱得上圓滿,但終究還是有些失落,畢竟,原本以爲恆嶠可以堪當淮南路各路大軍統制的重任,但跟恆嶠接觸後,葉青便放棄了這個打算。

並非是他不相信此人,而是因爲此人多少有些爭強好勝的脾氣秉性,以及跟韓侂冑、楊簡二人已經降至冰點的關係,讓他不太敢過於大意的,把整個淮南路準備要成立的新軍交給他來統帥。

恆嶠是一個將才,但如今來看,還遠遠不是一個合格的帥才,對於大局的把握敏銳性,顯然還是差了很多。

不過也有好的一面,那就是恆嶠懂得舉一反三,最起碼在岳飛的例子上,就被恆嶠成功的借鑑,從而才能夠在楊簡、韓侂冑的夾縫中苟活下來。

打磨兩年再看看,這是葉青對於恆嶠的評價,同樣,繼續任由其留在大散關,也有借李橫的手來再多瞭解一些此人的優缺點。

如今不同於往常,手裡的攤子越來越大,葉青顯然不可能再像最初那般,隨便抓一個人,覺得哪個人不錯,拉過來就立刻用上。

正所謂光腳不怕穿鞋的,如今他不再是光腳在朝堂之上鬥爭的那個弱者了,相反如今的實力已經強悍到了足以自立的地步,所以他也就變得越發的小心翼翼跟謹慎起來。

何充與司馬堅回到家時,才從各自的夫人手裡接過了一封信,問起送信人的樣子,兩人的夫人都是用目光指了指蹲在牆角的百姓。

送信人顯然也不知情,手裡的信到底是誰讓他們送的,只是說人家出手很闊綽,給了一兩銀子,卻只是讓他們送一封信過來。

將信將疑的何充打開信只是看了一半,眉頭立刻就凝重的緊皺了起來,而後急忙示意夫人關上門,自己也帶着信跑到了書房,過了好久之後,何充才從書房裡走出來,眉頭依然緊鎖着,向着司馬堅的府邸方向走去。

何充並沒有走到司馬堅的府邸前,就碰到了同樣是心事重重的司馬堅,與他幾乎是一摸一樣,眉頭緊鎖神情凝重,眼神裡卻是多少有着一絲的慶幸。

幾乎在這幾日裡,已經快要培養出默契的兩人,再次隨便進了一家茶館,而後神色凝重的面對面坐下,對着彼此同時微微的嘆口氣。

“如此說來,大人也是收到了一封葉大人留下的信?”看着司馬堅的樣子,何充越發的肯定,顯然司馬堅的懷裡,肯定有着一封,屬於他們各自秘密的信。

司馬堅默默的點點頭,而後又是長嘆一聲,有些疑惑道:“此事兒按理說,應該是天知地知我知,但爲何葉大人會如此清楚?”

“但不管如何說,葉大人沒有當面拆穿我們,已經算是給了我們天大的面子,而且……看下官這封信裡的語氣,顯然葉大人並沒有打算再追究的意思。”何充猶豫了一下,最終把自己那封信從懷裡掏了出來說道。

“想必葉大人是打算以此來脅迫我們吧?葉大人也沒有想到,你我會短暫的猶豫後,就決定了跟他站在同一立場上。”司馬堅突然笑了下說道。

兩年多以前,正是趙汝愚最爲意氣風發的時候,既得到了如今身爲太上皇趙昚的支持,也在當年的建康一事兒上得到了趙構的默許,所以從成都府路回到臨安的趙汝愚,在那兩年的時間裡,沒少把自己認爲可信任的人,值得拉攏的人,從成都府的犄角旮旯裡給帶出來。

而何充跟司馬堅,便是當時趙汝愚從成都府給提拔起來的人,與趙汝愚的關係,雖說不上是同黨,或者是其黨羽,但若是趙汝愚有所要求的話,兩人還是會給予一點的迴應。

葉青當着他們二人的面,燒了兩人的投誠書,這比起如今已然日落西山的趙汝愚而言,也像是在點醒他們二人,莫要以爲自己是趙汝愚那般見識短淺之人。

“現在看來,我們已經是跟葉大人在一條船上了,而且還是那種,趕我們下船,我們都不能下船怕溺水之人了。”司馬堅並沒有去看何充的信,何充也沒有拆開司馬堅的信,顯然兩人都知道,那時候交給趙汝愚的投誠書,能夠跑到葉青的手裡,而後再回到自己的手裡,也就意味着,手裡的秘密已經不重要了,如同廢紙一張了。

“官場上的牆頭草向來沒有好下場,看來跟隨葉大人這條路我們得一條路走到黑了。葉大人……好手段、不下做,下官佩服。”何充搖頭苦笑着說道。

“與其說是我們在幫葉大人,倒不如說是葉大人救了我們二人之命,但我很想知道,葉大人又是怎麼能夠得到這些的呢?”司馬堅看着那信封,裡面可是自己寫給趙汝愚投誠的親筆,自己決計不會認錯的,只是怎麼會到了葉青的手裡,成了他們的把柄呢?

“下官也很想知道,可惜葉大人已經回揚州了。不管如何說,當年的這些既然回到了手裡,就說明……接下來朝堂之上的動盪,葉大人不會拉我們下水,我們也就不會跟着趙汝愚遭殃了。”何充嘴上如此說,但內心卻是無半點輕鬆的感覺。

自己的秘密被人窺盡,而自己竟然還想以同樣的辦法,再去博得他人的信任,好在人家沒有當場拆穿,給他們留足了面子,只是在臨走的時候,才把這些讓他們感到羞愧的信件託人交給了自己。

兩封當年的投誠書隨着火苗化爲灰燼,短短的三天時間裡,司馬堅跟何充,就已經眼睜睜的看着接連兩封自己信誓旦旦的投誠書,就這麼被燒燬。

葉青並沒有向賈涉解釋,爲何沒有當面拆穿何充跟司馬堅二人的投誠書,投了一人之後還要再投他的問題,而是笑容從容的道:“淮南西路以後大可以放心了,只要不是傻子,就決計不會再做出反叛之事兒了,不過也能理解,官場浸淫這麼多年,如果都到了這個時候,他們還看不出趙汝愚已經無路可走的話,那就是真不識時務了。淮南西路以後不必盯的太緊了,到時候可以慢慢向京西南路滲透一些人手過去。”

“是,大人,末將會告知陷陣的。”賈涉點頭應聲道。

葉青欣賞的拍了拍賈涉的肩膀,這是賈涉最爲讓葉青滿意的地方,那就是從不會多問,也不會在一些事情上做過多的打探。

就如同對陷陣的瞭解,如今的賈涉卻是隻知陷陣之名,卻不識陷陣之人到底是誰,是男是女。

回到揚州的當日,正好趕上了難得一見的濛濛細雨,如同是要幫着葉青接風洗塵一般,洋洋灑灑的從早上下到晚上,卻是依然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

雨天的清涼徹底驅散了連日來的高溫燒烤,但卻是讓此時的揚州知府蕭振,急的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在團團轉。

終於回到府邸的葉青,看着自己今日因爲下雨,就沒有去書院的大公子、二公子、大兒媳、小兒媳四人,示意賈涉把給各自的禮物給了四個小傢伙後,小傢伙也便不再黏人,隨即一鬨而散,拿着新得禮物笑喊向後院跑去。

“蕭大人可是有事兒?金人攻過來了?”葉青這個一家之主,在自己的兩個兒子跟兒媳離開後,燕傾城帶着柳輕煙、幽兒過來招呼了一聲,看着她們的背影離去後,在前院的書房坐定,對對面的蕭振問道。

“葉大人可知自己從京兆府回長安多久了?”蕭振搖頭笑問道,而後把朝廷詔他回臨安的旨意放在了桌面上。

葉青歪頭想了下道:“大概是五月初回到揚州的,如今是七月底,三個月了,怎麼了?”葉青一邊問一邊拿起蕭振放在桌面上的旨意看了看,而後笑着道:“看來臨安朝堂之上,各大勢力之間已經達成微妙的平衡了啊。”

“你若是再不從壽春府回來,朝廷就該起疑心了,這個微妙的平衡,恐怕也就要被打破了。”蕭振提醒着說道。

“聖上龍體欠安,恐不是長久之事兒,而太上皇在孤山不問世事,閒雲野鶴一般逍遙自在,我本以爲他們之間的達成默契,會需要最少半年的時間,看來這一次我倒是低估了他們的效率。”葉青嘆口氣笑着說道。

而後不等蕭振問,就把前往壽春府的事情一一跟蕭振說了一遍,當得知葉青依然是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駐守未來淮南路的的統制後,也只能是無奈的嘆口氣。

“兵必須在你葉青手裡,淮南路的民生若是信得過,下官覺對能夠擔得起,所以這淮南路合二爲一後,統制的人選若是懸而不決,於你回臨安可不見得就是一件好事兒啊,甚至很有可能,反而要因爲此事兒分神,損失一些利益了。”蕭振不好提出合適的人選,即便是他心裡有人選,也不可能來舉薦給葉青。

畢竟,淮南路合二爲一後,他必須任淮南路的知府,吏治一路民生,若是軍伍之事兒自己再插手,那麼就是不懂的爲官之道了。

“是啊,要不然我又何必自己親自跑一趟壽春府。”葉青的語氣多少也有些遺憾的說道:“不過倒是也不至於有多遺憾,凡事顯然並不能件件遂人願,當然,也不會讓其他人在淮南路上佔到便宜的。等回臨安後再見機行事便是了。”

蕭振默默的點點頭,好幾次都忍不住想要給葉青舉薦他認爲合適的人選,但話到嘴邊,最終還是咽回到了肚子裡。

“既然如此,那我便打算回去之後,立刻跟何充、司馬堅聯繫,商議下接下來的吏治該如何處置的事情?”蕭振徵求着葉青的意見問道。

“可以先做一些必要的準備,朝廷那邊是否會同意,雖然還是個未知數,不過我相信,應該不會太難。實在不行,孤山行還是必須去一趟的。”葉青撫摸着趕路這段時間,沒有怎麼刮鬍子的下巴說道。

“聖上龍體欠安,太上皇不問世事……。”蕭振看着葉青,頓了下後說道:“也或許如今能夠做主的……。”

“此事兒我自有安排,不管如何,淮南東西兩路合二爲一勢在必行,付出一些代價也值得的。”葉青咬着嘴脣說道,其實若是按照他的計劃,他本以爲可以拖到十月或者是十一月,這樣一來,越是接近元日,也才越發的容易讓朝廷同意兩路合一的提議。

1085 還都第七百三十四章 史府第二百七十九章 野心1102 求援第四十九章 服衆第九百九十二章 興慶府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丘之貉1137 算計第九百九十章 挑撥離間1214 章節名被吃了第三十七章 茶境第三十二章 錦瑟1171 缺個章節名第八百二十九章 探營第六百四十六章 任命1053 君臣第五百九十三章 商量個事兒第六百七十八章 三妻第六十二章 猜忌第二百一十一章 雨夜第八百二十三章 後院的威力第二百五十八章 真相第六百八十一章 善不爲官第四百二十三章 忠君赤子第三百五十四章 考場第九百八十六章 攻守第八百零五章 至興慶第三百九十一章 被利用1005 居所之爭1172 再缺一個章節名1202 名諱第六百五十四章 過門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北宗第七百五十九章 孔雀東南飛1101 那把剪刀第八百九十七章 團聚第三百章 大慶殿第二百二十六章 錦上添花1183 宴請1190 北上的王第八百八十章 沒有葉青的臨安第六十五章 平衡1091 聯姻第一百七十九章 初窺泗州第一百八十七章 淮水河畔第五百九十三章 商量個事兒第七百八十九章 風花雪月第六百章 種子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叔叔第七百三十五章 觀望第三百二十七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二十九章 技高一籌第八百三十四章 中原 草原第三百九十四章 誤會第五十八章 嫁禍栽贓第一百八十一章 同出身第七百四十七章 以宋爲圖第七百零六章 幕第四百四十七章 人臣第三百三十二章 生辰八字1046 三千盔甲第四十四章 作坊第一百九十章 探營2第九百九十五章 局勢的變化第十六章 禁軍三等第三百七十二章 朝堂勢力第五百四十一章 送禮第九百零二章 是合是分第一百五十一章 情難自禁第七百二十一章 小憩一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陰差陽錯第六十三章 俸祿1216 缺章節名第六百五十七章 驚蟄第六百六十八章 相濡以沫1198 雨再下一會兒第四百六十三章 任得敬第七百四十章 聯盟抗金第八百九十五章 三封文書第六十七章 另眼相看1127 耶律鐵衣是誰第二百三十五章 局勢第七百五十章 帷幕第二百八十三章 名字第四百一十三章 序第四百八十章 缺個章節名第二百五十一章 湯思退的無奈1034 缺章節名上癮第七百八十三章 離間第二百一十五章 改名兒第八百二十三章 後院的威力第五百八十一章 入府拿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朝堂勢力第四百八十九章 反轉第八百八十七章 韓誠第八百七十章 葉剝皮第八百五十二章 朝廷來人了1177 坊間傳言第五百四十三章 佞臣挖的坑第四百五十二章 西夏晉王
1085 還都第七百三十四章 史府第二百七十九章 野心1102 求援第四十九章 服衆第九百九十二章 興慶府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丘之貉1137 算計第九百九十章 挑撥離間1214 章節名被吃了第三十七章 茶境第三十二章 錦瑟1171 缺個章節名第八百二十九章 探營第六百四十六章 任命1053 君臣第五百九十三章 商量個事兒第六百七十八章 三妻第六十二章 猜忌第二百一十一章 雨夜第八百二十三章 後院的威力第二百五十八章 真相第六百八十一章 善不爲官第四百二十三章 忠君赤子第三百五十四章 考場第九百八十六章 攻守第八百零五章 至興慶第三百九十一章 被利用1005 居所之爭1172 再缺一個章節名1202 名諱第六百五十四章 過門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北宗第七百五十九章 孔雀東南飛1101 那把剪刀第八百九十七章 團聚第三百章 大慶殿第二百二十六章 錦上添花1183 宴請1190 北上的王第八百八十章 沒有葉青的臨安第六十五章 平衡1091 聯姻第一百七十九章 初窺泗州第一百八十七章 淮水河畔第五百九十三章 商量個事兒第七百八十九章 風花雪月第六百章 種子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叔叔第七百三十五章 觀望第三百二十七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二十九章 技高一籌第八百三十四章 中原 草原第三百九十四章 誤會第五十八章 嫁禍栽贓第一百八十一章 同出身第七百四十七章 以宋爲圖第七百零六章 幕第四百四十七章 人臣第三百三十二章 生辰八字1046 三千盔甲第四十四章 作坊第一百九十章 探營2第九百九十五章 局勢的變化第十六章 禁軍三等第三百七十二章 朝堂勢力第五百四十一章 送禮第九百零二章 是合是分第一百五十一章 情難自禁第七百二十一章 小憩一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陰差陽錯第六十三章 俸祿1216 缺章節名第六百五十七章 驚蟄第六百六十八章 相濡以沫1198 雨再下一會兒第四百六十三章 任得敬第七百四十章 聯盟抗金第八百九十五章 三封文書第六十七章 另眼相看1127 耶律鐵衣是誰第二百三十五章 局勢第七百五十章 帷幕第二百八十三章 名字第四百一十三章 序第四百八十章 缺個章節名第二百五十一章 湯思退的無奈1034 缺章節名上癮第七百八十三章 離間第二百一十五章 改名兒第八百二十三章 後院的威力第五百八十一章 入府拿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朝堂勢力第四百八十九章 反轉第八百八十七章 韓誠第八百七十章 葉剝皮第八百五十二章 朝廷來人了1177 坊間傳言第五百四十三章 佞臣挖的坑第四百五十二章 西夏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