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二百二十九章 論計

bookmark

第二百二十九章論計

娘子勸道:“運郎,你要振作啊,能得回鄉裡,其實也很好。”

李運點頭:“眉山我是無臉再呆下去了,相比別人的思慮付出,我自覺汗顏。娘子,我們回淯井,回去做好他讓我做好的那件事情,安撫鄉鄰,相信這點聲望我還是有的。”

娘子含淚點頭:“嗯,我們回去!”

世界的確是複雜的,小小一個富順監開發,便波及到方方面面。

如今的蘇油,就在苦勸張方平,步子小一點,穩一點。

張方平此次新政展布,因爲經濟的槓桿放大原理,利益遠不止發賣新井那區區六十萬貫。

那三十萬畝地,又轉成了官田,接着又變成了租給自耕農的零碎地塊。

四路田賦,每年就會因此增加十多萬貫。

如今陵井,每年半利歸朝廷,如今已是三十多萬貫的收益,同樣的,富順監十井全部開發出來,也將是五十多萬貫。

鹽,就是錢,可以流動的錢。

除此以外,淯井豪強們的資產,大都存入了四通商號,商號現金池進一步擴大。

包袱變成了收益,四路財政,瞬間寬鬆了不少,因此張方平的意思,是以這些爲本,加上江卿們自己的鹽本,將仙井鹽鈔的發行量擴大到兩百萬貫的規模,一步到位解決四路錢荒問題。

蘇油在勸的,就是這個:“明公,一口吃不成一個胖子,只會把自己脹死。”

“新井尚未開採出來,產能還爲完全體現,銷售也是一個問題,只能慢慢來。突然放出大量食鹽,只會導致鹽價大跌,導致金融混亂。”

“還有,鐵錢也是一個問題,驟然大行新鈔,會導致鐵錢劇烈貶值。而鐵錢擁有者,多是小戶,他們一定會受損嚴重。”

“我的建議,先設立四路錢莊,逐漸收回鐵錢,減免鑄錢額度,以小額新鈔代之。”

“然後以這些鐵錢爲量,設立鹽倉,存儲等值的鹽,作爲新發鹽鈔的保證金。”

“有了鹽後,這些鐵錢,可以重新精煉,化作軍器,發往陝西,變成銀錢,又能回來充實四路現金池。”

“待到鐵錢收回得差不多了,四路保證金倉庫儲滿一年到兩年食鹽的產量,富順監產能完全起來,纔是我們全面推行鹽鈔的時候。”

張方平皺眉道:“明潤,老夫有些急啊,你告訴我富順監不會失手的,我們完全可以預支其一年的收益,將步子邁大一點嘛。”

蘇油躬身道:“明公,不能將四路氣運,拿去這樣賭博,就算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勝算也沒用,因爲我們輸不起那百分之一啊。”

張方平頓時醒悟過來,苦笑道:“當年的好水川……老夫在朝堂疾呼持重,如今,竟然開始心急了。”

蘇油說道:“明公這也是爲國勢憂慮焦心,明公放心,只要事情正在向可喜的方向轉化,這就是好事。不過這個蓄水的過程,只有靠時間才能讓它完成,急是急不來的。”

張方平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這個說法:“四路歲入四百萬貫,以此反推,每年參與交換的商品,當在兩千萬貫左右,是吧?”

蘇油說道:“根據統計數據分析,大致如此。但到底需要多少鹽鈔,才能滿足需要,這些大家都沒數,需要經過精確的統計和計算。”

張方平有些不耐:“這也用得到你那精細純老三樣?”

蘇油拱手道:“蒙明公指點,我這段時間細讀了《金融論》,覺得這種鹽爲本的紙鈔,可以安上一個名頭,稱之爲——信用貨幣。”

“如果貨幣數量超過四路經濟實際需要,貨少而錢多,那就肯定會引起貨幣貶值,導致物價騰貴,這種現象,可以稱爲——通貨膨脹。”

“但是事情不僅僅如此簡單,如果仔細分析,貨幣總量,貨幣流通速度,商品總交換量,物價水平之間,應該存在一定的關係,通貨膨脹的原因,可能就藏在這些數據關係之中。”

“簡單想來,如果通貨膨脹持續,百姓收入不隨之水漲船高的話,相對的,生活水平就會下降,造成民怨沸騰,社會動盪。”

“可是它也會刺激消費,刺激大家將手裡的錢轉換爲商品,進而擴大商品需求,然後刺激生產,推動經濟繁榮——這又是其積極的一面。”

“如何控制它,利用它,應該是一門精到的學問。一旦施展不當,會給四路帶來不可估量的災難,可一旦運用得意,我四路經濟,就好像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張方平捋着鬍鬚:“所以不如趁現在逐漸蓄水的時候,將這套經驗摸索出來。”

蘇油說道:“正是!此乃千載良機,因爲就算摸索中出了些問題,有所欠缺,也會在蓄水的過程中被淹沒,被填充,對四路不會有災難性的影響。”

張方平說道:“而《金融論》,還可以在此過程中得到進一步完善。”

蘇油拱手:“與此同時,還能騰出精力放在四路其餘短板之上,將之一一補齊。”

щщщ ●ttκǎ n ●¢ ○

張方平手扶腦門:“還真是精細純老三樣,老夫這寫書的都沒想到這麼細去……”

蘇油躬身道:“明公是經天緯地之才,提綱挈領,總覽大略,這些細節,疏忽掉也是正常。”

這馬屁拍得張方平非常舒服:“可惜啊……滿大宋懂這個的,出了這間屋子,還有誰?罷了罷了,就按你所說,一步步來吧。”

蘇油笑道:“明公英睿,你評價對我那首歪詩的時候說過,如履薄冰,如臨深淵。這實在是見解深刻,如……”

張方平擺手制止:“少溜鬚拍馬,你說四路的短板,又是指哪些?”

蘇油說道:“那太多了,比如交通不便,比如人多地少,但是首先一條,就是四路軍力不足,士卒不練。”

張方平說道:“我四路軍力所用,不就是西南?你在二林部和大理混得風生水起,還忌憚他們生變?”

蘇油正色道:“二林部,我固以同胞待之,大理,也算關係良好,但是它們只能管到宜賓以上,而且都是新附,其心未定。”

“夷人開化之前,畏威而不懷德,大宋的政策,又一味偏頗。我覺得恩威並重纔是正道。這威,正是我們的短板。”

張方平點頭:“也有道理,瀘州蠻不穩,對蜀鹽出川都有影響。”

蘇油說道:“還有如今夷人對四路也熟悉了,如果沒有與經濟對等的武力相配合,那就是赤子懷金以入鬧市,讓人望之而起覬覦之心。不但對自己不好,也有引誘別人犯罪之嫌。”

張方平點頭:“也有道理,但是幾路廂軍,實在是不堪用啊。”

蘇油說道:“而且也在明公職權範圍之外,只能管,不能用。所以我們不用他們,我們自用鄉弓手。”

張方平遲疑道:“這也沒法集中使用啊……”

蘇油說道:“其實是有集中使用的基礎的。首先,廢里正衙前之後,弓手改用招募之法,有這前提,大可以招募各鄉義勇,集中使用。”

張方平說道:“明潤你可別瞎說,師出無名,就是惹禍的根苗。”

蘇油說道:“有名啊,沙麻部如今如同一張白紙,大可以募漢人前往開墾,由弓手保護,充實原沙麻部地區。”

“那邊夷人耕作能力低下,又新失酋長,漢人帶去新技術,新工藝,對安定人口,繁華地方,都有好處。”

第三百五十九章 小隱君第八百零一章 情報分析第四百八十三章 越次入對第五百四十九章 再見章惇第七百二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五百零二章 解決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再見辛娘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沈括入門第十五章 名聲也是個好東西第六百七十七章 命案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化肥和果凍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大調整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電機第一千零六章 刨筆刀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北苑監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火鍋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翰苑羣英第四百五十五章 樂於縣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餅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偷城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關撲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大勝第五十五章 老軍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內相第九百八十六章 證物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老頭的幸福生活第六百二十二章 公事公辦第八百八十七章 鐵板釣魚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連機銃第六百五十章 調研第七十一章 文理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梅山第三百二十四章 朝廷大事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木蘭陂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步兵炮第八百五十四章 遼國中衰第五百七十章 蘇軾被彈劾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故人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好之樂之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東西大工藝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花塔子鋪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園林設計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又見董非第一千七百章 種五的朋友第三百二十六章 佈置第六百一十三章 扁罐第一百六十五章 第一個承諾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人皆有之第九百二十六章 上香第一百六十三章 對策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穿越者第七百二十八章 字典第二百七十一章 船到了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學員斥候第四章 蘇八娘第三百七十八章 理學討論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軍校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功業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雄州第五百五十八章 三產第六百九十六章 運糧第七百八十七章 文會第九百三十七章 值得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兇險第八十四章 能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伐罪第七百六十四章 駙馬難當(加更,祝大家元旦快樂)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公然私會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講解第三百六十九章 被拋棄了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使節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上課第三百一十章 戰鬥打響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運糧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伐罪第七百七十二章 再見章惇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敢成大事第四百零二章 李文釗的背景第三百七十四章 河湟變遷第三百三十七章 家家一地雞毛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準備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試第九百九十九章 小蘇文字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誰的首功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迴護第六百零七章 芭夯兔第六百二十四章 禪師第六百九十九章 薑是老的辣第七十四章 混亂第二百六十八章 萬姓大集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御屁股長瘡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歐陽發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累不累第九百七十六章 始皇帝的問題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爲公闢路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蔡確的幫手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太原第九百零七章 各有勾當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請客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老河工
第三百五十九章 小隱君第八百零一章 情報分析第四百八十三章 越次入對第五百四十九章 再見章惇第七百二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五百零二章 解決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再見辛娘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沈括入門第十五章 名聲也是個好東西第六百七十七章 命案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化肥和果凍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大調整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電機第一千零六章 刨筆刀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北苑監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火鍋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翰苑羣英第四百五十五章 樂於縣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餅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偷城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關撲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大勝第五十五章 老軍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內相第九百八十六章 證物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老頭的幸福生活第六百二十二章 公事公辦第八百八十七章 鐵板釣魚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連機銃第六百五十章 調研第七十一章 文理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梅山第三百二十四章 朝廷大事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木蘭陂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步兵炮第八百五十四章 遼國中衰第五百七十章 蘇軾被彈劾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故人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好之樂之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東西大工藝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花塔子鋪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園林設計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又見董非第一千七百章 種五的朋友第三百二十六章 佈置第六百一十三章 扁罐第一百六十五章 第一個承諾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人皆有之第九百二十六章 上香第一百六十三章 對策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穿越者第七百二十八章 字典第二百七十一章 船到了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學員斥候第四章 蘇八娘第三百七十八章 理學討論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軍校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功業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雄州第五百五十八章 三產第六百九十六章 運糧第七百八十七章 文會第九百三十七章 值得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兇險第八十四章 能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伐罪第七百六十四章 駙馬難當(加更,祝大家元旦快樂)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公然私會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講解第三百六十九章 被拋棄了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使節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上課第三百一十章 戰鬥打響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運糧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伐罪第七百七十二章 再見章惇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敢成大事第四百零二章 李文釗的背景第三百七十四章 河湟變遷第三百三十七章 家家一地雞毛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準備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試第九百九十九章 小蘇文字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誰的首功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迴護第六百零七章 芭夯兔第六百二十四章 禪師第六百九十九章 薑是老的辣第七十四章 混亂第二百六十八章 萬姓大集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御屁股長瘡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歐陽發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累不累第九百七十六章 始皇帝的問題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爲公闢路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蔡確的幫手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太原第九百零七章 各有勾當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請客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老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