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步兵炮

bookmark

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步兵炮

這裡簡直就是一座寶庫,扁罐本身家學淵源,也懂醫術,大家切磋了一把,扁罐給部落中治好了不少病症,老族長給船員們治好了拉肚子。

兩人惺惺相惜的結果,就是扁罐也直接變成了和老族長老巫師一樣的半神。

自家爹是吃貨,自家娘是醫師,因此扁罐特別注意收集農作物和藥物。

其中有一種胖大的人蔘,當地人不當事兒,森林裡到處都是,扁罐發現和人蔘療效一樣。

於是大船在這裡一呆就是半個月,船上空艙室很多,扁罐足足收了兩艙室。

因爲要繼續向南,爲了預防瘧疾,還帶了一艙那種對付瘧疾具有神效,當地人稱爲金雞納的樹皮和種子。

作爲交換,扁罐帶領船員給部落搭建了一座大木屋作爲祭殿,又在阿坦的狩獵隊帶領下,用神機銃消滅了爲禍部落的幾頭大棕熊。

最後給原住民們留下了大片鋸、斧頭等鋼質伐木工具,又和阿坦交換禮物,拿一柄匕首換到了一柄黑曜石斧一個隕石項鍊之後,才繼續自己的航程。

從阿坦的比劃裡,扁罐已經知道了這裡是一片巨大的大陸,椅子認爲這裡就是傳說中的東勝神州。

這些人,應該就和箕子入高麗,太伯入吳,仲庸入越那樣,當年是從中原過來的。

因爲他發現這裡的光屁股小孩,和漏勺弟弟小時候一樣,屁股上有青色印記,這裡的巫法,和二林部的原始巫法,也很相似。

還有部分象形的圖紋,在商周青銅器上也有類似的紋理。

扁罐讓椅子將這些統統畫了下來,同時收了一些陶器,織物,木耒,石球拋擲器等作爲證據。

具體研究,那得等到有命回去再說。

峽灣沒有往東的出口,那就還得向南。

另外一個吸引扁罐往南的原因,是他想去原住民們指示的那幾個大城看看,雖然聽說那裡的人不太友好,村落之間相互殘殺是常態。

聽原住民的意思,那裡的人就用那種黃色棒子自稱ꓹ 因爲那種黃色棒子上的種子和玉石珠子很像,扁罐將它命名爲“玉珠米”。

用玉珠米自稱ꓹ 這就和萊山一號的萊字同一性質。

萊國,就是以古代被稱作“萊”的小麥命名的國家。

因此玉珠米,多半也是能夠成爲一個國家主糧的農作物ꓹ 而且已經有了大規模的種植。

這事情必須得去看看是不是真的。

出發之前,扁罐按照規矩立了石碑ꓹ 因爲此地氣候溫和,人物民風似上古中華ꓹ 大家表決後ꓹ 同意便將這裡命名爲“溫華郡”。

回到船上,扁罐對趙孝奕說道:“哥哥,我們得準備武器,訓練大家了。”

趙孝奕對於玩石頭武器的原住民不以爲然:“他們還敢攻擊我們不成?”

扁罐說道:“聽阿坦哥說,越往南去,原住民的城邦越大,而且那裡到現在都征戰不休ꓹ 就是個小型版的春秋戰國,我們不挑事兒ꓹ 但是也不能不防。”

趙孝奕點頭:“儘量準備些商品ꓹ 最好通過貿易來解決ꓹ 當然軍事訓練也要搞起來ꓹ 我發現阿坦他們的投石繩還是有些威力的。”

投石繩就是兩根繩子套着一塊皮子,夾上一塊卵石揮舞幾圈ꓹ 然後鬆開一頭ꓹ 繩子打開ꓹ 石彈會飛出去擊打目標。

威力還是相當不錯,但是比弓弩差多了。

左旋螺號上有霹靂炮ꓹ 但是那玩意兒太沉重,很難搬上岸。

也配有三十支神機銃,兩千發銃彈,但是爲了保證今後的航程,也不敢亂用。

倒是扁罐他們利用現成材料製作的黑火藥,利用硝化甘油添加碳粉和麪粉製作的安全型硝化炸藥,從阿坦他們部落搞到了一些棉花,現在也可以製作硝化棉包,這些倒是不虞有缺。

於是在船隻南行的時候,理工小組開會討論,怎麼搞出一個輕便的炮來。

現在有雷銀,引信是可以搞出來的,炮彈外殼也可以用鑄鐵黃銅澆鑄切削,套上鉛環就行。

不過炮管有些麻煩。

椅子說其實不麻煩,我們的桅杆備料不就是圓管?而且那管子強度極高,是鍛鋼的,可以用作炮管啊。

大家一合計覺得有道理,鍛鋼桅杆能夠承受的鏜壓很高,完全可以用來發射炮彈。

說幹就幹,於是理工小組分成兩班,一班設計火炮,一班設計炮彈。

最後得到的成品樣子很古怪,就像是一個放大了的神機銃。

炮管用的四十毫米內徑的桅杆,爲了加固,還在炮口和炮閂位置加套了部分更粗的桅杆。

炮閂採用了霹靂炮的炮閂設計,炮彈吸收了伏虜炮彈的設計,類似迫擊炮那樣的橄欖型帶尾翼模樣。

但是裝填方式卻和最早的海用型霹靂炮類似,先裝彈頭,再填硝化藥包,再填上帶引信的黃銅底座,閉合炮閂後拉繩發射。

唯一的進步就是椅子在炮閂上設計了進氣孔,利用爆炸後的氣體高壓,再次將炮閂內的彈簧撞針復位。

炮彈設計了兩種,一種是厚殼,純爆破彈;一種是薄殼,再用鋼筋切出的短小圓柱,列在炸藥和彈殼之間,作爲帶大量殺傷碎片的殺傷彈。

準確來講,應該叫榴霰彈。

這個炮非常輕便,炮管長度一米五,連同炮架重量不過三百斤,裝有一對車輪,炮架的腿兒很長,還可以作爲拉手,一個軍士都能像拉大車那樣倒拖着跑。

不過威力可不小,發射一斤半的炮彈,平射有效射程能達到兩裡,曲射有效射程三裡,最大射程五里。

輕便程度和伏虜炮相當,但是威力比伏虜炮強多了。

這種炮無論炮身結構和炮彈結構,都很簡單,又是滑膛,炮身加工難度比霹靂炮小了很多,而炮彈加工難度,又比自帶發射裝藥的伏虜炮小了很多。

而且填補了霹靂炮和伏虜炮之間的火力空白。

扁罐他們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的設計,還填補了大宋火炮上一個空白。

蘇油是軍器小白,在他心目中,滑膛炮三個字,就代表着落後。

卻不知道直到二十一世紀,大多數的坦克其實都還採用的滑膛炮設計。

爲了這個炮,扁罐他們特意找了個安靜的港灣停了三天,加工出三門這種被理工小組們命名爲“步軍炮”的新武器。

同時加工出了一整套模具和三十來枚炮彈。

炮瞄系統參考了霹靂炮設計,制退系統因爲炮身和彈藥本身不重,射速要求也不高,加之液壓駐退加工起來太難,因此只暫時採用了最簡單的彈簧制退。

“前方——八百五十米紅旗,放!”

“轟隆——”

海峽一處石灘上爆發出一聲轟鳴,驚得海鳥們齊齊飛出,遮天蔽日。

炮兵陣地前方八百五十米處的紅旗位置,一聲巨大的爆炸響起,周圍十米內的木樁,被炸得樹皮亂飛。

三發過後,理工小組上前檢查射擊效果。

幾乎所有的木樁上,都鑲嵌了不少的圓柱形鋼珠,近處那些木樁的深度,能夠達到七八公分。

“厲害!神器啊!”龍海生不由得讚歎道:“這殺傷力可比伏虜炮厲害多了!”

其實不是炮厲害,而是殺傷型霰彈的設計突破。

靶場是按照標準試驗靶場設計得,扁罐和椅子長期跟着石富石鍮陳昭明在兵工廠廝混,就跟後世的兵工子弟一樣,對於炮銃試射之類的都不陌生。

對自己的設計能夠達到如此效果,扁罐和椅子自己都感到有些吃驚,要是條件允許,用上銅殼炮彈,擁有霹靂炮的高射速,這玩意兒可比伏虜炮好用多了!

有了步兵炮,扁罐才感覺離船的安全有了保障,命令重新起航。

越往南行,原住民的聚居地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大。

部分聚落已經相當於大宋一個縣城,甚至還有了交換物資的大型集市。

扁罐一行人的到來,也引起了轟動。

因爲這一行人,一看就知道是“貴人”。

即便是聚落,大多數地方還處於刀耕火種,扁罐在這裡,終於見到了成片成片的玉珠米地,甘薯地,土豆地,藜麥地,南瓜地、涼薯地,瞭解到了這些作物的耕種方法。

第一百九十一章 還是捱打了第九百二十七章 密計第一千零一章 有志者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禮物第五十五章 老軍第二百六十六章 汴京風華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時第六百二十七章 逼婚第三百四十九章 實心任事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捷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血戰第九百五十章 商量對策第七百六十四章 駙馬難當(加更,祝大家元旦快樂)第一千零八十五章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新年前的奏報第七百六十九章 晚了第七十五章 工具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下一代第六百九十一章 吐蕃智將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老都知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忐忑第五百七十一章 你們越線了第九百四十章 再見呂惠卿第八百六十六章 商議第七百三十五章 船塢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照會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敢成大事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職責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聞捷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蘇油的家事第四百五十三章 銅礦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宮中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破陣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不武之謀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文與政第七百二十六章 平家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蘇元貞的去向第三百四十九章 實心任事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不一樣了第六百五十八章 河州復失第六百七十三章 好消息不斷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探討第七百四十二章 蟹粉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生離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引領思路第四百九十二章 紅臉白臉第六百零五章 陪伴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大河之威第五百一十二章 地震第七百六十七章 章惇的算計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準備第四百六十章 第三個自己第八百八十二章 論功過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忽悠第六百六十七章 衛樸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改變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官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夏龍雀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萬人敵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得計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電報第四百零八章 折銳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玉料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劉奉世第四百一十九章 水火交逼第六百三十六章 課程第四百八十一章 種諤的攻略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白災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遊牧與農耕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麪粉廠第三百三十五章 制度第五十六章 十字歌第七十二章 軸承與來信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救災第九百零三章 專業第六百三十四章 召回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邊子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分割財產第三百九十三章 橄欖球第八十七章 私奔第九百四十九章 招供第四百二十六章 姐妹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又是交涉第四百四十章 再見可龍裡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遊說天都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親政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準備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漕運改革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旱情第八百三十章 沸騰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死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許炫富詔第一千零二章 熱鬧第一百七十七章 長刀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兩國第三百三十六章 朝會第三百五十七章 向守忠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曙生病第七百六十六章 火災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音樂
第一百九十一章 還是捱打了第九百二十七章 密計第一千零一章 有志者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禮物第五十五章 老軍第二百六十六章 汴京風華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時第六百二十七章 逼婚第三百四十九章 實心任事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捷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血戰第九百五十章 商量對策第七百六十四章 駙馬難當(加更,祝大家元旦快樂)第一千零八十五章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新年前的奏報第七百六十九章 晚了第七十五章 工具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下一代第六百九十一章 吐蕃智將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老都知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忐忑第五百七十一章 你們越線了第九百四十章 再見呂惠卿第八百六十六章 商議第七百三十五章 船塢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照會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敢成大事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職責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聞捷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蘇油的家事第四百五十三章 銅礦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宮中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破陣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不武之謀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文與政第七百二十六章 平家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蘇元貞的去向第三百四十九章 實心任事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不一樣了第六百五十八章 河州復失第六百七十三章 好消息不斷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探討第七百四十二章 蟹粉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生離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引領思路第四百九十二章 紅臉白臉第六百零五章 陪伴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大河之威第五百一十二章 地震第七百六十七章 章惇的算計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準備第四百六十章 第三個自己第八百八十二章 論功過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忽悠第六百六十七章 衛樸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改變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官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夏龍雀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萬人敵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得計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電報第四百零八章 折銳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玉料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劉奉世第四百一十九章 水火交逼第六百三十六章 課程第四百八十一章 種諤的攻略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白災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遊牧與農耕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麪粉廠第三百三十五章 制度第五十六章 十字歌第七十二章 軸承與來信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救災第九百零三章 專業第六百三十四章 召回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邊子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分割財產第三百九十三章 橄欖球第八十七章 私奔第九百四十九章 招供第四百二十六章 姐妹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又是交涉第四百四十章 再見可龍裡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遊說天都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親政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準備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漕運改革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旱情第八百三十章 沸騰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死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許炫富詔第一千零二章 熱鬧第一百七十七章 長刀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兩國第三百三十六章 朝會第三百五十七章 向守忠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曙生病第七百六十六章 火災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