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一見如故

我看看坐在我對面的高延,笑道:“兄臺的琴可否讓在下賞鑑一番?”

那高延笑道:“自然可以,大人詩文名震天下,又曾經參與籌建崇文殿,想必精通鑑識,草民這具古琴能得大人賞鑑,也是幸事。”

說罷取了古琴出來,這具古琴長有三尺六寸六分,十三徽似木非木,似金非金。紋路精美流暢,乃是古桐木精製,外形古樸雅緻,琴絃乃是天蠶絲混合精金所制,琴身斷紋如梅花,必是百年以上的古琴,此琴千金難易,能夠攜有此琴,這個高延身份非同尋常。

我仔仔細細看了半晌,目光落到琴尾的一處斷紋上,撫mo再三,才輕嘆道:“好琴,這是東晉初年蔡氏精製的古琴,此琴名爲‘洗塵’,先朝賜予高麗王室的珍品,高公子據有此琴,又是姓高,想必是高麗王室貴人,哲方纔如有冒犯之處,還請見諒,不知公子真正身份爲何?”

高延眼中閃過精光,道:“此琴雖然乃是琴中聖品,卻是深藏館閣,塵封多年,不意大人仍然一眼認出,看來大人也是琴道聖手,高某欽服,在下乃是高麗王第六子,只因大王兄和三王兄奪嫡愈演愈烈,在下不願牽扯其中,因此帶了隨從遠赴中原,此行乃是私自前來,還請大人見諒,不要張揚出去。”

我心中暗道,此人頗有王者風範,爲何不謀求王位,反而遠離風波,莫非世上真有這般不愛權勢的王室子弟,心中雖然有些疑問,但是既然他話已出口,我也只好暫且相信,便笑道:“高公子所言極是,既然如此,我也不以爵位相稱,免得招致物議。”

看了一眼几上古琴,我又笑道:“方纔聽到公子琴聲,心實敬慕,此刻窗外飛雪,四野無人,不知哲是否有幸聽公子撫上一曲。”

高延神色從容道:“大人品鑑即精,音律上必然也有獨到之處,在下就撫上一曲,請大人指正。”說罷,神色一端,十指輕拂,一陣空靈的琴聲從他指下飛出,琴聲縹緲孤潔,聽得人如癡如醉。一曲終了,我不近喝彩道:“好,狀飛雪飄零之態,擬天地孤寂之形,公子琴藝當世無雙。”

高延面上卻沒有喜色,只是淡淡道:“在下平生別無他好,唯愛音律,刻苦修習,惟恐不公,不知道大人可否指教在下一曲。”

我隱隱聽出這人話語中不知怎麼突然帶了幾分敵意,心中古怪之餘,卻也是興致勃發,道:“哲從前隨曾學琴,無奈哲性情疏懶,這琴學得十分粗疏,公子勿要見笑纔是。”說罷接過古琴,神思一凝,十指按上琴絃。

琴聲已經停止,呼延壽心中憂慮,雖然那琴聲至美,卻也無心理會,他心中十分不安,也不知道這三人究竟何等身份,大人竟然讓那高延和自己同車,若是那人乃是刺客,就是李順李爺武功絕世,也難保大人沒有損傷,若是出了事情,就是大人不怪罪,齊王和皇上也斷不會輕饒自己。想要多探聽這幾人來歷,無奈只留下一個不會說漢話的老僕在外,呼延壽也是有心無力。正在思忖的時候,車內琴聲再起。

這一次的琴聲和方纔不同,方纔的琴聲曲調華美,指法嫺熟,就是呼延壽也知道是大家所彈,這次的琴聲初時有些艱澀,指法也有些混亂,但是片刻之後這琴聲卻彷彿溶入了天地。方纔的琴聲,就是呼延壽聽了也知道狀擬飛雪,這次的琴聲呼延壽卻覺得琴聲就是飛雪,飛雪就是琴聲,過了片刻之後,這琴聲彷彿和飛雪融合在一起,呼延壽甚至不知道自己聽得的究竟是琴聲,還是飛雪墜落那種若有若無的聲音。一曲終了,不知何時,呼延壽已經忘記了駕車,幸好這馬匹乃是走慣道路的好馬,也不用他費心,這纔沒有出什麼亂子。

高延怔怔的聽着,眼中神色迷離,似是敬佩又似嫉妒,琴聲停止了片刻,他才讚歎道:“雖然大人指法生疏,可是曲中意境勝過在下百倍,不知可否指點在下一二。”

我接過小順子遞過來的香茶,輕輕喝了一口,道:“公子過譽了,其實公子的指法和對琴曲的演繹都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哲不如遠甚,我和公子只有一點不同,公子愛得是音律,所以勿要求工,一心只想將琴曲彈得更好。哲則不然,琴棋書畫,於我來說都是賞心悅目之事,不過是爲了讓自己開心罷了,所以我不求精,也不求工,只要能夠抒發心意,曲調是否華美,指法是否嚴整,都不在我考慮之中。不過我這樣彈琴,就是彈上幾十年也就還是這個樣子,不像公子,只要領略到更高的境界,就可以突飛猛進。”

高延定定的看着我,深施一禮道:“這樣淺顯的道理我卻是如今才悟透,難怪我的琴藝數年沒有寸進,今日得到大人賜教,在下感激不盡。”

我連忙伸手相攙,笑道:“我這個人疏懶慣了,用耳多過用手,希望以後還能聽到公子雅奏,不過琴不可多彈,今日已經興盡,不如你我小酌一番如何。”

高延笑道:“敢不從命,在下離開高麗的時候,除了此琴之外,只帶了十幾罈美酒,可惜如今已經全喝光了,只剩下一罈梨姜酒,一直捨不得喝,今日遇到知音,在下也不能再吝嗇,金芝,你去將酒取來。”他側頭吩咐侍女,卻沒有留心對面的江哲神情微變,目中突然閃過一絲寒芒,卻是轉而化成笑意。

侍女金芝清脆的應諾,跳下車去,不多時捧了一個可以裝五斤酒的小罈子來。小順子從車中暗格裡面取出兩隻酒觴,高延打開酒罈上面的泥封,將酒觴裡面倒滿金黃色的酒液。我舉起酒觴,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道:“好酒,貴國的梨姜酒以梨汁和生薑釀造,味道純美,回味無窮,我在濱州曾經喝過,不過那一罈只是新酒,我看這一罈至少是十年陳的美酒,哲真是福氣不小。”

高延舉起酒觴,笑道:“我國無人不愛飲酒,雖然比起中原可能有些不如,不過這梨姜酒滋味獨特,又有養生的功效,我素愛之,大人請。”說罷高延先飲了一口,我知高麗人雖然愛酒,卻是不喜歡牛飲,一定要慢慢飲來才行,而我也不喜歡狂飲,因此也只是淺淺喝了一口。

有酒助興,我們兩人不由談論起詩文音律來,這個高延果然是當世奇才,若非是我博覽羣書,只怕就要被他問倒。我們談得高興暢快,忘記了時間路途,不知過了多久,呼延壽稟道:“大人,萬佛寺已經到了,方丈慈遠大師在前面相候。”

我雖興尤未盡,卻也只能道:“緒之,我們且先安頓下來,等到我拜祭之後,不妨再詳談。”緒之乃是高延的字,我們兩人談得投機,已經用字相稱,高延點頭道:“隨雲之意甚是,拜祭令尊大人要緊。”

下了馬車,我一眼就認出這個慈遠大師,當初我在雍王府遇刺的時候,他曾經被皇上以裴雲之名請到王府負責守衛寒園,事後我也曾經去拜謝過,他是少林佛法精深的高僧,想不到如今竟被派到這裡做了方丈,想來也是少林寺有心在澤州建立堂口吧,不過這些不關我事,上前施禮道:“多年不見,大師一向安好?”

慈遠大師不敢怠慢,上前合十行禮道:“侯爺蒞臨敝寺,老衲不勝榮寵,諸事已經備好,只待侯爺明日拜祭。”

我笑道:“大師不用這樣客氣,小兒如今已是貴門弟子,什麼侯爺大人的不用提起,大師就稱呼江某姓名即可,今日已經晚了,哲旅途勞累,請大師恕哲無禮,這就想要休息了。”

慈遠大師笑道:“江檀越體弱多病,老衲心中志之,已經備好清靜禪院,請。”說罷,慈遠大師親自將我們送到後面的一間別院,高延則被安排到旁邊的客院,沐浴更衣,用過晚飯之後,我坐在窗前看着越來越大的飛雪,陷入沉思。

這時,小順子已經打理好一切,道:“公子,所有先期派來的虎齎衛士,方丈大師都已經安排妥當,萬福寺已在我們控制之下,不過公子今日太冒險了,這個高延來路尚沒有查清,公子就和他同車同飲,萬一他身份乃是僞造,意圖行刺,如何是好。”

我輕笑道:“你過慮了,這樣高量雅緻的人物,就是想要刺殺也不會魯莽行事,沒有絕對把握刺殺成功並且安然離去,是絕不會隨便出手的。這人身份是真是假自然有你們去查,可是無論如何,這樣的才華人品實在令我動心,令我生出一見如故的感覺,這樣難得的知音才子,我怎忍心放過。若是等到你們查清楚了,這人真是刺客,恐怕從此以後不能再這樣暢所欲言,因此我才冒險和他同行同飲,當然,也是算準了他就是有些問題,也不會在路上動手。好了,你讓呼延壽吩咐下面的侍衛小心行事,對了,暫時不要讓凌端有機會逃走,等到明日再說。”

漫漫長夜,輾轉難眠,高延,不,應該是秋玉飛幾乎是一夜沒有閤眼,他心中千迴百轉,爲什麼自己心許的知音卻是自己此番要刺殺的江哲呢?想起那人的才華氣度,心中只有欣賞傾慕,可是數日之後,自己行刺於他,若是成功,自然是痛失知己,若是失敗,必然也不會再有機會和他談論琴棋書畫,當真是萬分惋惜。

秋玉飛使用的身份並非捏造,高延卻有其人,卻非是不想爭權奪利離開高麗,而是力弱不能與爭,被迫流亡中原,可是其兄派人一路追殺,幸得段凌霄相救,才能保住性命,段凌霄見秋玉飛意欲刺殺江哲,深知其中艱險,本門高手雖多,無奈和大雍多年征戰,恐怕大雍秘諜多半都認得,因此只能秋玉飛一人前往。可是想要接近江哲談何容易,大雍皇上親選侍衛保護,又有齊王一力周全,身邊高手如雲,戒備森嚴,等閒人不可接近。所以段凌霄特意向高延借了兩名僕婢,讓秋玉飛扮作高延接近江哲。以高延的外邦王子身份,必然會令江哲失去部分戒心,段凌霄相信秋玉飛可以得到江哲賞識,只要準備妥當,不難尋到刺殺良機。秋玉飛本就和高延相識,常常共飲相聚,扮作高延竟是不費吹灰之力。可是秋玉飛卻萬萬沒有想到會在這種情況下結識江哲,而且兩人還是一見如故,互相傾慕非常。

按照原來的計劃,秋玉飛是準備被大雍軍方懷疑拘留,這樣只要報出高延的身份,那些將領官員自然不敢隨便處置,澤州現在仍屬齊王軍管,秋玉飛自然會被押送到齊王大營,這樣的特殊身份,盤問之際,監軍江哲當然不會缺席,而且爲了查明這個身份真假,秋玉飛自然會滯留軍營一段時間,憑着秋玉飛的才華,自然有可能得到江哲愛重。誰料,秋玉飛還沒有遇到盤問的雍軍,就遇到了前往萬佛寺告祭的江哲,秋玉飛自然不會拘泥計劃,立刻就以高延的身份和江哲結交,而這其中,唯一出乎預料的就是,原本對江哲心存不服和恨意的秋玉飛發覺,江哲此人,竟是自己難得的知己良朋,造化弄人,莫此爲甚。

翌日,我換了素衣,在大殿祭拜亡父,殿中除了僧侶之外,就只有小順子、高延、呼延壽三人相陪。拈香告祭之後,我令那些僧人退下,淡淡道:“緒之可是疑惑我爲何邀請你前來陪祭?”

高延心中早在疑惑,便道:“在下確實有此疑惑,不過我和隨雲相知,令尊大人也就是我的長輩,拜祭一番也是禮所應當。”

我笑道:“雖然如此,哲卻不是自傲之人,今日邀請緒之同祭,實在是有一事相托。”說罷我伸手接過小順子遞過來的一卷黃綾冊,十分慎重地雙手遞給高延,高延接過下意識的一看,封面上寫着《清遠琴譜》四字。他生性最愛琴藝,忍不住翻開一看,豈知越看越是震驚,這冊上曲譜多爲絕傳古曲,也有幾首並不知名,可是卻也是十分典雅華美。這冊琴譜對於愛琴之人,那是難得的珍貴之物,高延只覺得雙手顫抖,興奮地道:“隨雲,這琴譜,這琴譜是何人所修,能夠一閱此書,在下縱是少了十年性命,也是值得的。”

我神色有些黯然,道:“此譜乃先父所親書,先父在時,雖然從不執意進取,但是才華卻是世間罕見,隨雲雖然自詡博聞強志,但是卻是粗而不精,不如先父遠甚,父親也是雅愛音律之人,最愛撫琴,先母喜彈箏,兩位大人常常琴箏唱和,恩愛非常,不過先父韜光養晦,世人不知先父琴藝可稱大家。無奈自從先母不幸過身,父親悲慟之餘,斷琴絕弦,再不撫琴,從此成爲絕響。哲貪多不精,父親曾言我不是習琴之人,所以琴藝並未傳授,不過養病之時,父親或者也不想一身所學沒有傳人,帶病寫成此書,其中大半是父親整理出來的古曲,還有一些是父親自己譜成的曲子。這些年來,哲深藏之,不爲世人所見,只因世人多是貪戀榮華富貴之輩,我不願先父心血爲世俗所辱。不知是否天意,這次哲前往拜祭父親,便特意帶了此譜,想不到遇到緒之。緒之人品才華,我已經親眼所見,緒之愛琴,我也已經瞭然,想來必是父親在天有靈,假吾手傳君琴譜。不過此譜爲父親遺物,我不忍舍之,只有請緒之自行抄錄一本,想來緒之不會覺得煩難。”

高延怔怔良久,突然上前下拜道:“江兄恩惠,在下刻骨銘心,只恨不能報答兄長厚愛。”言罷已是雙目微紅,淚水滴落。

我將他攙起,道:“你若不是琴藝高手,我也不會贈譜給你,緒之不必如此,雖然日後你我可能再無相見之期,可是隻要你能夠將清遠琴譜傳承下去,先父在天之靈,也必然萬分欣喜。緒之,這琴譜最後一曲,乃是先父最後所譜,乃是爲了悼念先母所作,技巧繁雜,我不能彈,自先父斷琴之後,我再也沒有聽過此曲,今日我拜祭父親,能不能請你試彈此曲,以慰我心。”

高延長揖道:“敢不從命。”

當那華麗平和中帶着無限悽婉的琴聲在大殿響起的時候,我再次陷入了回憶,琴聲初時優雅華美,如同春雨,千絲萬縷般滲入泥土,如同春花,絢爛多姿,然後絢爛歸於平淡,平和中帶着款款深情,突然,變徵之聲突起,秋風蕭瑟,寒霜仆地,深情肇禍,鴛鴦折翼,然後曲調一變,變得緩慢悲切,那是一種刻骨的心傷。

淚水盈滿雙目,我低聲吟道:“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壟兩依依。空牀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父親一生何其苦也,雖有滿腹才華,卻因爲亂世之故,而寧願隱逸終生,幸得佳偶,卻又中道分離,最後拋下我這孤兒黯然離世。

琴曲終了,高延歉然道:“此曲深奧,倉卒之間,在下只能演繹出三四成的意境,請江兄原諒。”

我嘆息道:“緒之何出此言,能夠重溫此曲,哲已是萬分感佩,雖然世間擅琴者多,但是此曲乃是先父所譜,我不願俗人彈之,上次聽到此曲,已經是整整十七年了,多謝緒之爲我撫琴。”

高延眼中閃過悲色,心道,我能爲你所做的事情也只有這件事了,想起自己揭破身份,刺殺江哲的時候,必然要面對的難堪情景,高延心中越發苦痛。這時,他耳邊卻傳來了猶如霹靂一般的問話道:“緒之,你認爲大雍和北漢之戰,孰勝孰敗?”

高延心中一震,立刻清醒過來,自己面前這人不僅僅是一個對自己厚愛有加的知己,還是北漢的敵人,大雍的謀臣,他低下頭,平息了一下震驚的心緒,道:“在下是外人,並不十分清楚這些事情,不過大雍帶甲百萬,佔據中原,北漢卻是侷限一隅,兵力窘困,長此以往,必然落敗,不過大雍南方尚有後患,若是四面受敵,北漢也未必沒有苟延殘喘的機會。”他這番話說得倒是情真意切,他知道當前的局勢對北漢有諸多不利,若非如此,他也不會主動要求前來行刺江哲,這本不是兵家正道,而且他也知道,想要瞞過江哲眼睛,最好的辦法就是說真話。

果然,江哲點頭道:“緒之雖然來中原不久,不過對局勢也算是有些認知,你說得不錯,如今大雍正是處在關鍵時刻,若是能夠一舉攻下北漢,則天下一統,不過時間的問題,若是這次北伐失敗,可憐天下百姓,還不知要承受戰亂多久。”

高延心中巨震,他雖然知道來年必有戰事,卻沒想到江哲將此事看得極重,竟然想一舉功成,心中有些驚駭,卻不敢流露出來,平靜地道:“在下對軍國大事知道的不多,大人乃是大雍重臣,所言必是沒有差錯。”

我微微一笑,道:“小順子,再取一束香來。我要祭拜一個故人。”

小順子遞過一束香來,我拿着香火拜了幾拜,然後小順子將它插到香爐當中,我默默祝禱一番,才道:“緒之可知道我祭拜的故人是誰?”

高延微愣,他怎會知道,便答道:“在下不知,不過大人特意祭拜,必然不是尋常人物?”

我輕輕嘆息道:“方纔我祭拜之人乃是故德親王趙珏,哲曾經在他帳下效力,德親王品性高潔,忠貞賢良,哲深深敬慕,今日憶起前塵往事,故此祭之。”

此言一出,高延心中一震,若是真正的高延自然不知道江哲與德親王舊事,但是秋玉飛卻是知道的,他猶豫再三,終於忍不住問道:“在下曾聞太人與德親王事,據說大人得德親王賞識,從其徵蜀,得勝而歸,後德親王歿於襄陽,大人還曾千里探望,可是後來大人上書被貶之後,又被如今的大雍皇帝擄入長安,遂降之。後聞有德親王舊部尊王遺命刺殺大人,令大人九死一生,爲何大人至今仍然深深懷念德親王呢?”

我望着嫋嫋香菸,道:“德親王殿下忠貞見疑,歿於襄陽,當時哲也在其身邊,哲自幼生長南楚,若有可能,自然希望南楚能夠一統天下,故而當日輔助德親王攻蜀,心中雖知是奢望,也希望能夠爲家國盡力,可惜德親王歿後,哲心灰意冷,對南楚再無一絲期望。當日雍王殿下將我擄入大雍,我心中實在不願歸降,故而着意爲難殿下,不論南楚待我如何,我終究還是念着南楚之恩,無奈殿下之恩天高地厚,我一個俗人焉能不感激涕零,因此終於歸順殿下,雖然如此,我心中對德親王仍感歉疚。可是那場刺殺卻讓我明白,對於德親王來說,家國重於一切,我江哲不過是個棋子,若是對南楚有用,自然要好生籠絡,若是有害,就一定要除掉,可是雖然我心悲痛,卻也深深佩服他的忠心。”

高延有些茫然,不知道爲什麼本來說着北漢,江哲卻突然談到南楚。

這時,我又取了一束香拜道:“德親王是我舊交,譚忌將軍卻是素未蒙面,這一束香卻是希望譚將軍能夠瞑目九泉,當日德親王身死,我是無能爲力,今日譚將軍之死卻是我一手策劃,譚將軍忠於北漢如同德親王忠於南楚,兩位都是忠臣豪傑,也是哲心中敬佩之人,雖然哲所爲之事,兩位心中必然懷恨,可是各爲其主,還望兩位能夠諒解。”

高延心中一震,想不到江哲竟然會祭拜譚忌,不由更加迷惑。卻見江哲再次焚香祝禱道:“這第四束香卻是求蒼天寬恕,哲也知北漢龍將軍乃是忠臣名將,本不應該勾連小人加以謀害,但是干戈一起,伏屍遍野,若是能夠兵不血刃,哲情願擔此惡名。”

聽到這裡,高延幾乎差點叫出聲來,這是什麼意思,此人的目光已經盯住了龍庭飛麼,勾連小人是什麼意思,莫非龍庭飛麾下有內奸叛逆確屬實情,此刻他心中滿是疑慮,幾乎忘卻了方纔心中的感激和欽慕。但是他心思靈敏,莫非江哲實在趁機試探自己麼?因此他故意流露出迷茫之色,似乎不明白江哲話中之意。

我直等到香盡,這纔對高延道:“我已經命人準備文房四寶,明日就要起程回營,緒之恐怕不會有機會再看到琴譜,還是先去抄錄吧。”

高延目光落到琴譜之上,幾乎都忘記了北漢面臨的危機,他心想,就是自己知道了什麼,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回去警告龍庭飛,還是先抄了琴譜,剩下的事情以後再說吧。

看着高延的背影,小順子低聲道:“公子這是何意,對此人的探察尚未有回報,公子似乎已經將他當作清白無辜,又待他如知己好友,可是方纔又故意誤導他,奴才不知道公子心意到底如何?”

我嘆了一口氣道:“不需要情報了,我已經肯定此人必是北漢刺客無疑。”小順子目光一閃,突然道:“公子既然肯定,奴才相信必有證據,那麼公子是不準備殺他麼?”呼延壽站在一旁,早就已經迷糊了,方纔聽到江哲祭拜德親王所說的話,他心中十分不安,接下來的話語他更是有些不明白,江哲所行計策除了齊王之外,只有小順子知道全部計劃,呼延壽只是隱隱知道一部分,所以他也不知道江哲說得是真是假,這些事情他必須寫成密摺上報皇上,可是萬一引起皇上對大人的猜忌,又該如何是好,呼延壽陷入了左右爲難的窘境。如今聽到江哲和小順子的交談,他終於明白至少江大人方纔所說乃是誤導高延的話語,可是爲什麼江大人這麼肯定高延是刺客呢?

第12章 毒計連環第19章 蒼鷹折翼(中)第13章 安澤敗戰第37章 斬草除根第7章 陰雲密佈第1章 落魄書生第9章 失德驚天第2章 獻君三策第2章 青梅如豆第3章 龍飛在天第2章 青梅如豆第39章 餘波未歇第12章 最終決裂第37章 斬草除根第14章 壞人姻緣第25章 進退兩難第30章 生離死別第21章 一夜魚龍舞第3章 知是故人來第19章 依稀舊人影第19章 依稀舊人影第23章 歸爲臣虜第12章 有子足矣第30章 生離死別第4章 故人重逢第8章 新春華宴第26章 四面絕網第36章 長城空自許第17章 幕後風波第36章 長城空自許第27章 一見如故第5章 儲君之爭第5章 安排金餌第5章 玲瓏棋子第9章 演武較技第1章 落魄書生第31章 三路突圍第1章 鳳儀傳奇第35章 情深似海第19章 亭中秘議第16章 自投羅網第6章 雍使齊王第7章 飄香畫舫第26章 靖江郡主第28章 姻緣成雙第24章 萬事具備第20章 蒼鷹折翼(下)第23章 歸爲臣虜第27章 指點江山第47章 離鸞別鳳第1章 驚聞鉅變第9章 高山流水第38章 君恩九鼎重第26章 獵宮突圍第25章 殺人滅口第6章 雍使齊王第23章 孰不可忍第16章 大亂將起第25章 卻泛扁舟第34章 欠東風第13章 安澤敗戰第6章 大戰前夕第9章 處處烽煙起第31章 三千里地山河第1章 落魄書生第25章 頓失先機第8章 新春華宴第2章 獻君三策第40章 雁門喋血第11章 魔宗之秘第12章 孤城血未乾第46章 相報甚時休第16章 生死關頭第21章 得知真相第1章 烈焰紅妝第15章 籌建秘營第20章 惡孽重重第7章 錦繡前程第33章 驚天逆轉第35章 襄陽恨第10章 心有所屬第19章 將計就計第19章 亭中秘議第21章 局勢突變第22章 風儀之謀第22章 激宕波瀾驚第27章 一見如故第6章 生死無恨第13章 安澤敗戰第8章 宗師蒞臨第11章 魔宗之秘第27章 血濺行宮第8章 新春華宴第26章 獵宮突圍第23章 歸爲臣虜第25章 殺人滅口第2章 獻君三策第28章 姻緣成雙第7章 舉重若輕
第12章 毒計連環第19章 蒼鷹折翼(中)第13章 安澤敗戰第37章 斬草除根第7章 陰雲密佈第1章 落魄書生第9章 失德驚天第2章 獻君三策第2章 青梅如豆第3章 龍飛在天第2章 青梅如豆第39章 餘波未歇第12章 最終決裂第37章 斬草除根第14章 壞人姻緣第25章 進退兩難第30章 生離死別第21章 一夜魚龍舞第3章 知是故人來第19章 依稀舊人影第19章 依稀舊人影第23章 歸爲臣虜第12章 有子足矣第30章 生離死別第4章 故人重逢第8章 新春華宴第26章 四面絕網第36章 長城空自許第17章 幕後風波第36章 長城空自許第27章 一見如故第5章 儲君之爭第5章 安排金餌第5章 玲瓏棋子第9章 演武較技第1章 落魄書生第31章 三路突圍第1章 鳳儀傳奇第35章 情深似海第19章 亭中秘議第16章 自投羅網第6章 雍使齊王第7章 飄香畫舫第26章 靖江郡主第28章 姻緣成雙第24章 萬事具備第20章 蒼鷹折翼(下)第23章 歸爲臣虜第27章 指點江山第47章 離鸞別鳳第1章 驚聞鉅變第9章 高山流水第38章 君恩九鼎重第26章 獵宮突圍第25章 殺人滅口第6章 雍使齊王第23章 孰不可忍第16章 大亂將起第25章 卻泛扁舟第34章 欠東風第13章 安澤敗戰第6章 大戰前夕第9章 處處烽煙起第31章 三千里地山河第1章 落魄書生第25章 頓失先機第8章 新春華宴第2章 獻君三策第40章 雁門喋血第11章 魔宗之秘第12章 孤城血未乾第46章 相報甚時休第16章 生死關頭第21章 得知真相第1章 烈焰紅妝第15章 籌建秘營第20章 惡孽重重第7章 錦繡前程第33章 驚天逆轉第35章 襄陽恨第10章 心有所屬第19章 將計就計第19章 亭中秘議第21章 局勢突變第22章 風儀之謀第22章 激宕波瀾驚第27章 一見如故第6章 生死無恨第13章 安澤敗戰第8章 宗師蒞臨第11章 魔宗之秘第27章 血濺行宮第8章 新春華宴第26章 獵宮突圍第23章 歸爲臣虜第25章 殺人滅口第2章 獻君三策第28章 姻緣成雙第7章 舉重若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