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這些人都是忠臣?

楊若曦聽了顯然不相信李煜的話,若是一般的男子也就算了,現在偏偏是一個女子,古往今來,哪裡有女子當皇帝的道理,而且這件事情還是在大夏,不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嗎?

“皇后若是不相信,可以讓袁妃去看看。袁妃和她兄長一樣,對相面之術也是有所研究的,或許能看出一二來。”李煜見狀,哪裡不知道楊若曦顯然是不相信自己所說的,頓時微微有些不滿了。

“臣妾並非不相信陛下,只是此事太過匪夷所思了,臣妾認爲,若此事當真,固然不能讓武媚娘流落在外,但也不能留在陛下身邊,跟在陛下身邊,就有足夠的機會接觸朝政,臣妾想着,是不是讓她青燈古佛一輩子,這樣對她來說,也是一件好事。”楊若曦鳳目中閃爍着光芒。

雖然她心裡面還是有些不相信,但並沒有說出來,反而還幫助李煜出主意,這就是賢后。到底是世家所出,又在宮中多年,知道這裡面的情況,說出來的話,也讓李煜無法反對。

“皇后,朕實際上是不相信這些傳言的。只是,就因爲這個原因,讓她出家有些不妥,傳揚出去,世人還認爲朕擔心害怕呢!”李煜搖搖頭。

楊若曦聽了之後,哪裡不明白,李煜已經下定決心,要收武媚娘了,當下只能嘆了口氣,說道:“陛下準備什麼時候納她爲妃?”

楊若曦聲音有些冰冷,她決定找個機會一定要見見武媚娘,看看這個女人到底生的怎麼樣,到底有什麼樣的魅力吸引天子的注意,甚至還說出“此女當主天下”的話來,她是不相信這種謠言的存在,這或許就是皇帝找來的藉口。

“不着急,不着急,再等等。”李煜笑呵呵說道。再傻,李煜也察覺了楊若曦心中的不喜,趕緊裝作無所謂的樣子,解釋道:“朕只是不忍,殺了她,或者流放她,只是讓楊妃心中苦悶,索性就將其留在宮中,母女兩人也不用分開,這樣極好。”

楊若曦聽了頓時冷哼了一聲,粉臉上露出一絲不屑之色,她如何不知道李煜,顯然那個女子十分美貌,讓李煜不好下手,皇帝陛下對敵人從來都只有冷酷,

什麼時候有仁慈之說呢?

武媚娘若不是武士彠的女兒,或許皇帝也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傳聞武士彠病死了,甚至當地人連他的屍骨都沒有找到,真是便宜了這個傢伙,若非如此,朝廷早就將其挫骨揚灰了。

現在他有一個美貌女兒,還生活在皇宮中,皇帝豈會放過這樣的機會?只是這樣一來,就會有損天子的聖明,前面已經有了蕭後了,現在又多了一個武氏。

雖然楊若曦還沒有見到武媚娘,但對她的印象差了許多。若不是李煜就在眼前,她恨不得現在就去見見這個武媚娘。

李煜好像也感覺到有一絲尷尬,趕緊用完了午飯,就招呼高福走人,看着楊若曦的樣子,李煜心裡面有些忐忑不安,暗中想着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但想到袁天罡的斷言,心中的一點愧疚就消失的無影無蹤,這件事情也只有自己來操辦,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否則的話,以後誰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李煜可是知道,在歷史上,武媚孃的確是做了皇帝的。

楊若曦看着李煜離去的背影,最後只是化成了一聲長嘆,就算自己反對又能如何?難道能改變事實嗎?皇帝決定的事情,誰也改變不了。

“袁妃現在在幹什麼?還在參禪打坐嗎?”楊若曦心中煩躁,忍不住詢問道。

“回娘娘的話,袁妃娘娘自己宮中休息。”身邊的宮女趕緊解釋道。

“去請袁妃來,就說我請她去御花園散步。”楊若曦決定還是請袁紫煙走一遭,傳聞袁紫煙擅長望氣之術,當年就是看到了李煜氣勢如虹,纔會輔佐對方,最後成爲天下之主,袁紫煙後來嫁入皇室,生了一個兒子之後,就開始潛心修道。平日裡也不問宮內之事,超然於外。

當楊若曦見到袁紫煙的時候,卻見對方一身素袍,面色淡雅,雖然生的美貌,可是身上卻沒有任何媚態,就像一株蓮花一樣。

“娘娘。”袁紫煙看見楊若曦也只是淡淡的點點頭。

“今日請妹妹來,主要是去見一人,聽聞妹妹家學淵源,擅長相面之術,不知道可是真的?”楊若曦拉着袁紫煙的玉手詢問道。

“娘娘怎麼相信這些了?小妹雖然會一些,但並不準確,而且,最擅長此事的是我那兄長,娘娘若是想看一個人的相貌,不如讓小妹的兄長入宮,或許能看出一二來。”袁紫煙有些好奇。

這個大夏皇室,雖然養着一批人,可實際上,大家都不相信想着,不僅僅是自己,甚至在民間也是不提倡的,所以袁氏兄妹雖然擅長這些,可從來不在皇帝面前表露出來,甚至連楊若曦面前也沒有,沒想到,今日皇后卻來問這件事情。

“陛下看中了一個女子,說此女相貌奇特。”楊若曦苦笑道:“只是其中的理由匪夷所思,所以想來請你看看。”

袁紫煙聽了更是好奇,當下連忙說道:“敢問娘娘,此女現在在何處?”

楊若曦看了一邊的一個宮女,那名宮女趕緊回道:“回娘娘的話,武氏正在太液池那邊餵魚。每天這個時候,都會在那裡。”

“走,去看看。”楊若曦聽了臉色一動,就招呼袁紫煙朝太液池而去。

半響之後,兩女就看見遠處太液池邊,有一個妙齡少女正在餵魚,不時的發出一陣陣銀鈴般的笑聲。不是武媚娘又是誰?

袁紫煙走了數步,打量了一下武媚娘,鳳目中多了幾分異樣,她也感覺到眼前的女子有些不同。想了想,最後還是裝着若無其事的模樣,轉身而去。

“娘娘,此女的確不同尋常,陛下,陛下是如何知道的?”袁紫煙忍不住詢問道。

“此女真的能主天下?”楊若曦忍不住詢問道,粉臉上還露出一絲好奇來。

“也許是小妹的相術不精。”袁紫煙想了想說道:“面相上倒是如此,但一個女子爲天下主,總感覺有些奇怪,不如讓我那兄長來看看。”

“這就是你兄長說的,所以陛下才會將其留在身邊,現在看來,陛下倒並非只是看中了她的美貌,既然你兄妹兩人都說此女有些古怪,那想來就是這樣的了。”楊若曦想到這裡,頓時鬆了一口氣,說道:“算了,想來在陛下身邊,也翻不起什麼浪花來。走吧!妹妹也不能每天都在寢宮內,今天出來散散心。”

李煜並不知道楊若曦忽然去找袁紫煙驗證自己的話,就算知道也不在乎。他現在面前放着幾本奏摺,奏摺上的內容,五位閣老卻是靜靜的坐在一側。

“你們怎麼看這幾本奏摺,民間真的像描述中的那樣嗎?民不聊生,家家戴孝,戶戶掛白?”李煜忍不住詢問道:“這些年的戰爭真的是如此嗎?”

五人也不知道如何回答,李煜看了五人一眼,頓時明白其中的道理,忍不住冷笑道:“這麼說,朕好像是在窮兵黷武,天下民不聊生,和前朝差不多了,是這麼說嗎?”

“陛下,這打仗自然是要死人的,我大夏版圖遼闊,曠古爍今,這些都是陛下親自率領大軍浴血奮戰的結果。”高士廉趕緊解釋道。

“是啊!陛下,這打仗自然是要死人的,世上哪裡有打仗不死人的道理。”凌敬苦笑道:“陛下,這些御史言官們最喜歡就是誇大言辭,實際上,臣倒認爲沒有這麼誇張,陛下興兵,一半是漢家兒郎,一半是異族,而且最喜歡用的是騎兵,再怎麼損失,損失的也是騎兵,對於中原漢家子民損失並沒有多少纔是。”

“天長日久,這種損失也是驚人的。”範謹解釋道:“大夏立國之初,中原人口不過三百萬戶,相距大業初年損失了一半還多,這些年,天下恢復了太平,但實際上,人口大約六百萬戶,和前朝相差不了多少,但建國到現在,我大夏糧草充足,錢財衆多,市井繁華,近二十年間,才增加一半,是少了一些。但若是說,家家掛白幡,還是誇張了一些。我們的人口總是在增加的。”

隋末的戰爭摧毀了隋朝兩代君王的努力,在歷史上,唐朝建立之初,只有兩百多萬戶,現在大夏取而代之,人口也不過三百多萬戶,現在大夏統一中原,二十年後,除掉殖民地,人口增加到六百萬戶,並不算少的,但不要忘記了,這個時代,每家每戶有三四個小孩很正常的,二十年的發展,只增加了兩倍,的確是少了一些。

“範大人,不要忘記了,陛下曾經遷徙了不少漢人前往殖民地了,中南半島、扶桑、天竺和新羅半島等地,都有不少漢人前往居住,現在發展成什麼樣子,戶部可曾算過?”岑文本提醒道。

“這些的確沒有算過,殖民地的戶籍尚且沒有完全整理完畢,畢竟他們當中有些人連漢語都不會說,更不要說起名字了,有些人還躲在山林之中,還沒有被我們發現,而且,就算髮現了,也不能算朝廷的人,他們還沒有歸順朝廷。”範謹解釋道。

“範大人,既然都是在我大夏的治理下,爲何不算大夏的子民呢?難道他們特殊一些。”魏徵頓時不滿了,大聲說道:“陛下,臣認爲這有些不妥,雖然這些人是殖民地的,但也是我大夏的子民。應該儘早登記成冊。”

“魏大人,向這些人徵兵,讓這些人加入大軍,你認爲合適嗎?這些人當得我們的信任嗎?”範謹冷笑道:“不能向他們徵兵,自然就算不得我們的人。這些人和草原各個部落還是不一樣的,草原各部雖然是異族,可是這些異族千百年都和中原人廝殺,甚至,這些還會說漢語,那些殖民地可以嗎?”

“什麼事情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殖民地的各州各郡顯然還沒有達到這個標準。”岑文本出言說道:“不過,那些遷徙到各地的漢人,也應該算在裡面,也應該算是我們中原的子民。”

“雖然如此,這些人遲早都是我大夏的,我們是不是應該來一個大盤點,最起碼要知道我們有多少人,那些富戶是不是隱匿了人口,雖然我們已經廢除了丁稅,但多少人,應該佔多少土地,是不是要算清楚。”魏徵反駁道。

“好了,人口普查的事情可以慢慢來,現在也可以開始了,朕現在問的是漢人傷亡的問題,這些奏摺上說的都是真的嗎?連年戰爭真的造成了眼前的局面,百里無人煙,十里無雞鳴?”李煜揚了揚手中的奏摺,說道:“中原的真的如此空虛了?你們平日裡奏摺上說的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都是假的?朕還準備興兵征討錫蘭,準備再遷移十萬戶過去呢?現在有人告訴我,中原的人口很少了?有這麼一回事嗎?”

“陛下,臣認爲這是御史們誇張的說法, 中原豈會有如此情況發生?二十年來,中原人口暴漲,雖然因爲戰爭我們損失了不少人馬,但說家家戴孝,戶戶掛白,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岑文本正容道:“這些御史分明是聽說陛下準備征討錫蘭,擔心陛下窮兵黷武纔會說出這樣的言語來,還請陛下明察。”

“臣也認爲,這些御史有誇大之嫌。陛下不必放在心上,不過,陛下,大夏每年都會派出兵馬,征討一方,似乎有些不妥。”範謹雖然不同意御史們的說法,可是對於李煜常年征戰,心中也有些不滿。

“僅僅是這樣嗎?這不僅僅是一個御史這麼說的,而且是好幾個御史一起說的,難道他們的想法是一樣的嗎?會有這麼巧的事情?”李煜有些不相信。

這下衆人也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58/58325/31405937.html

第二百七十九章 再遇李秀寧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最後的猖狂第八十九章 撤退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草人借箭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大案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好一場浪漫的煙花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臨羌城下反殺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雪上加霜第九百六十六章 一路向東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撤軍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審訊第三百二十一章 懸殊之大的讓人絕望第三百九十七章 狡猾的程咬金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你能奈我何?第五百九十七章 御史臺的地位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永固塞外第一百五十七章 家族利益第二百九十二章 巨鯤幫第一千零三章 人心思夏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 騎虎難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騎卷平岡 (一)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主動出戰 (新年快樂)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都給我老實一點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哪裡走第三百八十八章 後路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舔狗不得好死第四百零三 章 大興亂 (三)第八百九十九章 截殺山神廟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紫微大典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 江都鹽商第一千六百零四回 五十步內人畜皆亡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 此乃小計也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午馬第一千九百零二章 大夏,所向披靡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祿東贊鮮血練兵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羣起而攻之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豬隊友第九十二章 反擊第九百一十四章 火燒龍城第五百八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四十三章 伏火硫磺法第二百五十四章 柴紹太監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脫險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王玄策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太原王氏第三百三十一章 入淮安第三百二十七章 樑公第七百一十六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上林苑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又要遷都了第六百六十五章 西北劇變第七百一十八章 解氏亡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徵倭歸來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無賴皇后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扣押第七百三十二章 天子意志第二百三十八章 得手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考驗第五百二十一章 吳郡第九百三十九章 你們都看錯朕了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合計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夫人何以謝朕?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少年,我看好你哦第一百八十七章 山村血案第七百八十章 義成公主第八百八十一章 失敗者的悲哀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唯有死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宇文化及上位第二百三十八章 得手第七百八十四章 少林曇宗第一百七十章 野心迸發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決戰開始第一千零三十章 名利動人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 松贊干布的羨慕嫉妒恨第八百二十章 出兵河北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畏罪自殺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天道好輪迴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韋氏被貶第六百九十二章 僵持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送糧草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定都風波第一百一十六章 陰謀遍出第九十一章 疑兵第四百八十八章 對陣疆場第二百六十章 同牀異夢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唯一出路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出征之前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倒裴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烈焰焚城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世家在行動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爵位大派發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天子之謀第一百四十九章 削兵權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囚禁第六百一十章 越州老酒第三百五十八章 歸順第一千九百章 誰更奸詐第二百一十五章 回曆陽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李唐西遷
第二百七十九章 再遇李秀寧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最後的猖狂第八十九章 撤退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草人借箭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大案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好一場浪漫的煙花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臨羌城下反殺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雪上加霜第九百六十六章 一路向東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撤軍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審訊第三百二十一章 懸殊之大的讓人絕望第三百九十七章 狡猾的程咬金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你能奈我何?第五百九十七章 御史臺的地位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永固塞外第一百五十七章 家族利益第二百九十二章 巨鯤幫第一千零三章 人心思夏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 騎虎難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騎卷平岡 (一)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主動出戰 (新年快樂)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都給我老實一點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哪裡走第三百八十八章 後路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舔狗不得好死第四百零三 章 大興亂 (三)第八百九十九章 截殺山神廟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紫微大典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 江都鹽商第一千六百零四回 五十步內人畜皆亡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 此乃小計也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午馬第一千九百零二章 大夏,所向披靡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祿東贊鮮血練兵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羣起而攻之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豬隊友第九十二章 反擊第九百一十四章 火燒龍城第五百八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四十三章 伏火硫磺法第二百五十四章 柴紹太監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脫險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王玄策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太原王氏第三百三十一章 入淮安第三百二十七章 樑公第七百一十六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上林苑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又要遷都了第六百六十五章 西北劇變第七百一十八章 解氏亡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徵倭歸來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無賴皇后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扣押第七百三十二章 天子意志第二百三十八章 得手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考驗第五百二十一章 吳郡第九百三十九章 你們都看錯朕了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合計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夫人何以謝朕?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少年,我看好你哦第一百八十七章 山村血案第七百八十章 義成公主第八百八十一章 失敗者的悲哀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唯有死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宇文化及上位第二百三十八章 得手第七百八十四章 少林曇宗第一百七十章 野心迸發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決戰開始第一千零三十章 名利動人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 松贊干布的羨慕嫉妒恨第八百二十章 出兵河北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畏罪自殺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天道好輪迴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韋氏被貶第六百九十二章 僵持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送糧草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定都風波第一百一十六章 陰謀遍出第九十一章 疑兵第四百八十八章 對陣疆場第二百六十章 同牀異夢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唯一出路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出征之前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倒裴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烈焰焚城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世家在行動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爵位大派發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天子之謀第一百四十九章 削兵權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囚禁第六百一十章 越州老酒第三百五十八章 歸順第一千九百章 誰更奸詐第二百一十五章 回曆陽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李唐西遷